列印精度低?列印速度慢?材質不均勻?機械性能弱?談起金屬3D列印,人們往往有類似這樣的擔憂,一款微納米3D列印設備則完美解決了這些問題,這也是全球首款微納米3D列印系統。
近日,北京優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將瑞士Cytosurge AG公司研發的這款微納米3D列印設備FluidFM μ3Dprinter引入中國,便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微納米3D列印設備FluidFM μ3Dprinter
FluidFM μ3Dprinter能以100 μm/s的速度3D列印金屬結構,列印出不到 10μm的三重螺旋複雜結構,列印出來的結構僅有人類頭髮十分之一左右的尺寸大小。
列印結構尺寸僅有人類頭髮十分之一左右
之所以能夠列印出納米或微米級3D金屬及聚合物結構,是因為FluidFM μ3Dprinter不同於傳統的金屬3D列印技術。優造智能表示,該技術源自於原子力顯微鏡(AFM),可以在室溫下進行列印,最大理論成型面積為100*70mm,解析度≤1μm,藉由不同的iontip方案模塊噴頭,通過精準控制的平臺(XY軸控制精度±250nm;Z軸控制精度<5nm)並結合可輸送納米等級材料的封閉微型通道 (iontip),以最高精度控制納米滴管來控制含有金屬離子的液體流動進而列印出微小結構特徵,最後通過Electrografting的原理來成形固體金屬,並構建出極微小但精密的對象。
「優造智能首次將微納米3D列印系統進入中國,也是看到中國3D列印產業化應用的廣闊應用前景,其主要用於高校、醫院的實驗室做前瞻性的研究,例如生物物理學、生命科學與微機電、半導體等3D列印領域的研發驗證,協助提供微結構研究的解決方案。」北京工業大學3D列印工程中心主任陳繼民教授表示。 FluidFM 3Dprinter主要應用於納米光刻、崎嶇表面進行列印、以及 3D金屬結構列印上的優勢,能為科研單位以及研發中心研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讓國內半導體及醫藥生物技術的研發應用譜寫新篇章。
除了FluidFM 3Dprinter微納米3D列印系統外,優造智能還同時引進了該公司開發的全球首款單細胞注射實驗機FluidFM BOT,專注於單個細胞研究,可準確選取細胞,並成功將藥體、基因編碼等注入指定細胞內進行觀測和分析。
陳繼民教授表示:「如今,生物3D列印涉及到醫學領域越來越廣,應用也逐漸廣泛。但是因為醫療領域都是關乎到人的生命,因此科研人員會十分謹慎,而且還有很多前沿學科的共性問題沒有解決。」單細胞注射實驗機FluidFM BOT的引入,希望能夠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多臨床應用前的保障,讓生物3D列印的產業化實際應用更早的到來。
[責編:趙豔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