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迪士尼公司發行的動畫短片《失物招領》,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戴夫·穆林斯執導。影片以貼片方式於2017年6月16日上映 ,一經上映,便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如今豆瓣評分8.9分。
短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學校遊樂場旁的失物招領箱中,住著一隻名叫「Lou」的小怪獸,Lou一直在箱子中默默看著孩子們玩耍和守護著校園,有天他發現了一個欺凌孩子的校霸,Lou教育了這個小校霸,並幫助他找回了心中遺失的美好。這是一個講述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短片雖然以一個動畫片的形式展現出來,僅僅六分鐘,但是其中蘊含的深意卻值得我們玩味,短片以其精湛的技藝,豐富的內涵,以及影片呈現出來的一種溫暖治癒的敘事氛圍,以及背後的深刻命題,使其成為一部高評分的微電影,不得不說實至名歸。
01、LOU在影片中被賦予了多重隱喻
短片中,LOU是個可愛又有正義感的小怪獸,但背後卻隱藏著多層含義,對於故事的敘事情節發展和展現影片內涵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①、小怪獸LOU的名字來自於片名,「失物」被賦予了更深邃的內涵
失物招領的英文是LOST AND FOUND,而影片中的小怪獸名字叫:LOU,就是這三個個單詞的組合。
片名與短片的文本,形成了一種有趣的互文。
其實,我們在人生過程中曾經有過許多「失物」,有時我們會因此而悵然失措,有時我們只是一笑而過,影片中的「失物」被導演給予了一種映射意義。
失物是我們曾經遺忘的美好東西有一種「丟失」就如短片的開篇描述的那樣,是我們有心或者無意的一種遺忘,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對於自己曾經喜愛的東西漸漸遺忘,丟棄一邊。那些曾經給與我們安慰,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欣喜的,都慢慢被我們遺忘,然後被遺棄在了某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如果他們也是有生命和感知,也會躲在角落裡偷偷哭泣。
人的本性就是善忘,骨子裡多少有著喜新厭舊的本質。
人生中失去的友誼影片中的「失物」已經被擬人化了,不再是單純指一個物件,它已經被導演賦予了更多的蘊含,我們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期而遇一些人,收穫一些友誼,但是走著走著,我們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或者一些誤會,我們會失去朋友,失去友誼。
當我們再次想起,不覺莫名懊悔,影片中的小男孩是幸運的,當他經過了痛苦的反思後,終於再次收穫了同學的友誼。
但是成人世界中,失去的友誼真的能夠再次找回嗎?
被我們內心丟棄和遺忘的夢想當我們在短片中看到LOU在失物招領箱中,兩個壘球組成了小怪獸的眼睛,透露出的那個期盼眼神,我們內心的某根神經竟然被深深地觸動了,不禁想起了純真年少時期的我們,豪情萬丈地立下的一個個心願和夢想。
隨著我們在俗世之中的一些經歷,遇到一些挫折和打擊後,我們漸漸忘記了初心,那些美好的夢想早被我們拋之腦後。
②、LOU其實是失物招領箱裡的失物組合而成,導演卻賦予了它生命力
LOU是招領失物箱中的各種物品拼接組成的,它原本只是一個無生命體,可是在動畫片中,它的外形能夠隨時而變。動畫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為人們創造出了一個可以無限假定的想像空間,導演皮克斯充分利用了動畫的「假定性」優勢,充分發揮了他的想像力。
該動畫片虛擬了一個小怪物LOU,以一種誇張的表現手法,不僅賦予了LOU生命力,而且LOU是一個有鮮明個性的個體,他看到孩子愉快地玩樂時會發出會心的笑容,當他被拋棄在角落中無人記起時會感到沮喪和失落,而當他看到小惡霸欺負同學的時候會感到氣憤和不平。
同時他的各種情緒也帶動了觀眾的情緒,使得觀眾隨著他的情緒波動不由自主地產生代入感,激發了內心的許多思緒,最終將劇情推向高潮。
③、LOU是一個象徵意義,「失去」形成了孩子心頭的一塊傷痛
LOU的設定不僅僅為了表演上充滿變化的創意,而在於這個形象的設定,LOU時由每個孩子的失物組成的,小女孩的衣服,小男孩的棒球棍子、壘球等等,其實暗喻著每個孩子心裡失去的那一部分。
孩子們丟掉的東西,曾經的失去也是孩子心頭的一個傷痕和隱痛,聚合在一起便擁有了生命,會在無人的角落暗自傷心,獨自哭泣,其實這也是每個孩子心中的隱痛,他們為自己曾經的失去而傷心痛苦。日子久了,便會變成一個難看的疤痕,而片中的小惡霸也是因為曾經的失去而變得暴力,以此來掩蓋自己脆弱的內心。也許這也是影片觸動觀眾的一個痛點,影片的背後深刻思想自然就深入人心了。
02、短片運用了多種鏡頭語言,對劇情的渲染達到頂峰
①、明快亮麗的色調,向觀眾呈現了一種溫情的氛圍
動畫片通過一種明快又不失溫暖的基調展開敘事,通過一幅幅絢麗畫面,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充滿溫情和陽光的和諧世界。
觀眾始終置身於一個溫和的敘事氛圍中,感受到在和煦的陽光沐浴下,心中陣陣暖意,讓人覺得即使生活中會遇到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但是只有我們心中有愛和寬容,在這個世界依然會變得美好,曾經的失去會失而復得。
②、採用了無畫外音和小女孩的一句對白「謝謝"相結合,影片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間
在電影語言中,聲音是一個重要構成元素,而這部短片基本沒有對白和畫外音,影片著眼於從影像,聲音結構等多種元素上來表現影片的主題,從人物的動作以及生動的畫面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短片中小女孩可愛的一聲」謝謝「,甜美稚嫩的聲音直擊我們的內心,泛起陣陣暖意,令我們感受到愛和寬容是治癒一切傷口的良藥,這也是影片的內涵所在。
短片通篇巧妙地依託主人公一系列動作和神態來完成敘事,讓觀眾處於一種冷靜的氛圍中,不被多餘的對白和畫外音所幹擾,可以靜靜地通過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感悟到影片背後的深邃的力量,以及蘊含的深刻意義。
影片中背景音樂也起到了極大的點綴和烘託作用,它配合著人物的神態和敘事的發展過程,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和觀眾心中的內心思想起到了很好的契合和共鳴,兩者相得益彰。
③、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各種鏡頭和拍攝視角,完美地演繹了一個意義深邃的故事
短片利用了一系列短鏡頭的組接,形成了獨特的電影語言,帶著其特有的節奏特點,在一定的背景音樂配合下完成了敘事。
通過一組組校園操場的遊玩場景,經過巧妙的剪輯和對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影視時空 引導觀眾的注意力,同時激發了觀眾的想像力。每個鏡頭都表述著各自的內容,通過一定順序組接後,便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敘事過程,並引導觀眾的情緒和心理,啟迪觀眾思考。
同時影片中運用了大量長焦鏡頭拍攝技巧,運用長焦鏡頭遠拍展現了小校霸前後迥然不同的表現,很好地展現了人物的救贖和自我救贖的一系列變化過程,同時運用了長焦鏡頭近拍,將劇中各人物以及LOU的特寫鏡頭,充分展現了人物的內心思想活動,讓觀眾產生了代入感和同理心,對影片中的人和事產生了共鳴情緒。
短片運用了背景聲音、溫暖柔和的色調,以及一些鏡頭拍攝技巧,不知不覺中推進劇情,完成短片的故事演繹,使得故事更具張力。
03、短片帶給我們的一點思考:在這場救贖和自我救贖中,愛與寬容的力量
《伊索寓言》講了一個風和太陽的故事,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夠讓行人的衣服脫去,結果,風先生使出了渾身解數,只是讓行人的衣服裹得更緊,而溫暖的太陽先生用溫暖的陽光,便卻讓行人快速地脫去了外衣。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溫暖和愛的力量遠遠勝過強迫,而動畫片《失物招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①、曾經的傷痛無法得到正常的排解,最後演變成了惡的起源
短片中小惡霸的褲子上有"JJ"的字樣,小怪獸想到失物招領的箱子裡,正好也有一件印著"JJ"字樣的玩具,小怪獸一拿出這件玩具,小惡霸的面部變得沮喪起來,同時又帶點傷感,原來看上去面目可憎的校園惡霸內心也有過傷痛。
小惡霸曾經被別人搶走心愛的玩具,內心的傷痛一直無法排解,由此變得暴戾,他也選擇搶走別人的玩具,通過欺負比他弱小的同學,從而感受到一點可憐的快感。
木箱子的名字「LOST AND FOUND」,正好是一個失與得的循環,在迷失和回歸之間的掙扎的一個過程,有時我們遭受了一些痛苦和不公卻無法排解,便原封不動的強加到別人身上,從中尋求一點安慰和快感,於是「校園霸凌」如同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斷地影響和波及了越來越多的人。
也許我們在譴責那些惡霸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找到其發生的源頭,這是解決校園暴力的根本途徑。
②、愛和寬容是救贖和被救贖的有力武器
在小怪獸的引導下,小惡霸完成了一場救贖與被救贖之路,他把曾經搶來的玩具一件件親自還給同學們,於是收穫了一個個善意的笑容,更令他吃驚還有點羞澀的是小女孩的那個擁抱和那聲感謝,他頓時感受到了同學的善意和友情,人世間的溫情。
這些逐步撫平了他內心的傷痛,當發現小怪獸消失了,曾經驕橫和暴戾的他竟然滿含淚水,這時他看到箱子裡的最後一樣東西-丟失的玩具,居然抱著玩具嗚嗚地哭出來。
他的哭泣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宣洩了曾經受到欺負的委屈,有對過去行為的悔恨,也有對如今回歸正途的一種喜極而泣的激動,他將玩具還給同學,收穫了友誼,他找回了失落的玩具,彌補了心中的傷痛。
愛和寬容是最有力的武器,它足以化解一切暴力和恩怨,可以將人與人之間的冰山劈開,愛是最美好的語言,這是影片向我們傳遞的一個深刻內涵。
③、影片留給我們的思考:關愛孩子的心理,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影片中的孩子和小惡霸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遇到了小怪獸,他能夠洞悉孩子的心理和內心需求,給與他們足夠的關愛,幫助小惡霸完成了一場救贖和自我救贖,而其他的孩子也得到了一個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
其實這值得每一個家長去思考,我們培養孩子的時候,也許應該把目光從成績中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每一個孩子表現出來的狀態都是長期的內心各種因素堆積後的反映。
總結一下:
《失物招領》不僅僅是一部孩子的動畫片,短短的六分鐘所演繹的故事發人深省,其講述的內核是校園暴力,以及愛和寬容是最好的救贖,這是值得每一個家長和社會思考的深刻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