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果美食:不一樣的競品分析

2021-02-0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為一名豆果美食深度沉迷用戶,從產品邏輯、功能、界面設計和商業發展來看,這款產品有什麼獨特之處?

我的生活中一直離不開美食,最近喜歡上自己做東西吃,豆果在美食app中做的很出色,便下載了豆果app。作為豆果的深度沉迷用戶,我將把豆果美食分為兩個部分與不同的競品進行用戶體驗分析。

一、市場

如今,大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無論是受生活節奏還是習慣的影響,不會做飯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受到健康生活概念的傳播,自己動手製作美食成為新風尚。通過美食APP可以獲取做菜的視頻、圖文教程,甚至可以通過商城直接獲得菜譜中所需食材。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及食品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相比外出就餐和公司或學校訂餐,人們對回家吃飯這種就餐方式需求明顯提高。

現如今美食市場下載量屢創新高,其用戶規模不斷增高,下載量也在逐漸的增高,預示著美食市場的生命力。當下,不少美食APP均兼備做菜教學、美食資訊、購物商城、交流學習等多種功能,深受美食愛好者的追捧。

隨著多款各具特色的美食APP湧現,該市場呈現出一番穩步發展的格局。

二、產品定位

豆果美食的產品定位是以內容為主要分發方向,以電商為輔助,是一個以交流,互動為主的美食社區。豆果美食走的還是輕商業的模式,會針對食譜進行產品的整合,並利用平臺的數據和資源進行嚴格的商品篩選。

三、產品模式

豆果美食的主要產品模式在於內容社區+工具+電商,以高質量的內容活躍用戶,進而通過高質量的用戶吸引並創造高質量內容,形成運營良性循環。豆果也以很高的下載量在美食app中脫穎而出。自從豆果推出筆記模塊之後,豆果更加注重內容的輸出。

豆果美食的變現商業模式,也主要通過美食課程、電商、合作廣告和品牌營銷,通過內容而積攢的忠實用戶來引導到電商平臺去獲取利益。

豆果是以菜譜起家,已經在美食行業屬於成熟的產品,沉澱了一些優質的用戶,用這些優質的用戶推動商業模式,推出了電子書,並且和亞馬遜,淘寶等電商平臺和商家進行合作;豐富的互動形式,包含了美食主題活動,美食/廚房體驗館,生鮮電商合作,還增加了筆記的模塊,豐富了豆果的內容社區,活躍了現有的用戶群體,筆記慢慢從已有的菜譜作品範圍擴大到美妝,瘦身等各種類型的筆記,豆果則越來月注重內容社區,不斷的提高內容的質量,收攬可以產出高質量內容的種子用戶,打造一個活躍用戶的內容社區。

四、目標用戶

豆果美食的大多數用戶主要是女性用戶。

並且以25歲—35歲佔大多數。

用戶群體可以分為目的型用戶和瀏覽型用戶以及互動型用戶:

目的型用戶為用戶打開app,目的很明確,搜索的目的性很強,用完即走,留存的用戶會很少;

瀏覽型的用戶則是喜歡美食,或者從其他人推薦再或者是通過其他的方式下載了豆果app,並沒有想做什麼菜;或者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則只是瀏覽菜譜。在瀏覽菜譜的過程中,如果app上有吸引的點,那麼app的留存率和日活都會升高。

互動型的用戶,是在瀏覽或者有目的的使用app時,用戶和用戶之間在不同的場景下會有不同的互動交流。

五、競品對比

下面我們把豆果部分拆成兩部分進行競品分析,分別是菜譜+電商部分和社區(筆記)部分。

5.1 豆果菜譜+電商部分競品分析

5.1.1. 戰略分析

5.1.2 商業模式分析:

三款在盈利方向上大同小異,都是通過菜譜起家,內容來吸引用戶,再通過課程以及商城作為變現的方式去盈利,具體如下:

(1)通過課堂去宣傳講課老師,不僅能盈利還能通過講課的方式促進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流,增加互動,通過人去關注其菜譜,達到用戶——內容——變現完美的閉環。

(2)通過菜譜的內容,引導用戶去購買相應的食材,並且豆果有自己的商城,「豆果我買」,自家的商城比其他的商城可便宜10%左右,並且供應鏈穩定。

5.1.3.具體功能具體分析

5.1.3.1 主要功能展示差異性:

1. 菜譜展示差異:

下廚房:分類形式的菜譜流豆果:推薦/最新形式的菜譜流香哈:所有類型的菜譜流

2. 商城差異:

下廚房(自營+合作商家):推薦商品專輯+商品流+分類豆果(自營+合作商家):推薦商品專輯+商品流+分類香哈(自營):推薦商品專輯+商品流+分類

3.課堂展示差異:

下廚房:會員中心+廚studio(分類+課程)+電子書豆果: 分類+課程+電子書香哈:課程專輯

從以上主要功能展示的形式上來看香哈的商城屬於弱勢,並沒有把商城當作主icon放在導航欄中,並且是自營的商城,物品目前來看還很少,屬於成長期階段(一共58件商品),改版後的下廚房選擇分類的方式去推薦菜品(和小紅書類似),通過用戶對分類的選擇,把推薦給用戶的菜譜更加精準化。

而豆果是採用推薦,關注的方式,將用戶有目的的,想看的「特定的人」產出的菜譜(關注)和「漫無目的」的去看菜譜(推薦)相結合放在首頁位置,滿足用戶一進到首頁的基本需求。

5.1.3.2 功能細節差異:

1.內容流轉路徑:

三者內容轉換的路徑基本相同,核心差異不明顯,替代性高。

2. 菜譜細節差異

(1)豆果和下廚房的發布菜譜的過程中,菜譜名稱和圖片寫好才能進入寫具體步驟的頁面,香哈菜譜則是直接就是整個填寫的頁面。香哈菜譜給人的體驗在不是很好,會降低用戶寫菜譜的積極性。

(2)添加使用材料,豆果能夠通過菜譜名來推測出可能的材料名字,則下廚房和香哈食譜都需要手動進行填寫。

(3)在提交菜譜之後,豆果可以生成菜譜快照。

(4)下廚房和菜譜不需要審核,而香哈食譜發布的菜譜需要審核。

(5)三者的菜譜都含有留言功能,下廚房和香哈食譜的留言功能(實質是一樣的功能,只能作者評論,不允許其他用戶之間相互評論),豆果的留言功能用戶之間可以互相評論。但是豆果評論在懸浮窗上,需要點擊才能看到評論,建議可以在頁面展示幾天,並且可以查看更多評論。(可以根據具體的點擊數據來看哪種的呈現方式更好一些)

(6)下廚房的菜譜流和豆果,香哈不同的是:把瀏覽人數換成了評分。

(7)下廚房的菜譜可以加到相對應的標籤當中,通過可以通過添加菜單添加到相應的菜譜中。

(8)對於菜籃子,下廚房把它放在了首頁的右上角,比起豆果和香哈來說,放在了一個更加醒目的位置,並且可以提供合併的功能;豆果是提供了菜譜所需材料合併的功能,如果出現了兩個相同的材料,不會合併。

(9)豆果在步驟中不能上傳小視頻,香哈可以是動圖。

(10)下廚房點擊步驟圖片,能夠設置做的時間,豆果只能來回切換

(11)在收藏菜譜中,下廚房的能夠設置菜單的標題,以及做提醒、上傳作品,減少用戶根據收藏菜譜能做的相關步驟。如下圖:

3. 商城細節差異

(1)下廚房商品詳情中含有相關商品推薦(大家都在買),豆果沒有商品推薦,香哈菜譜是(猜你喜歡)。是建議豆果能提供更多的商品入口,增加商品入口點擊率。

(2)三者的評論都是按照全部,曬圖來劃分評論內容,不同的是下廚房很明顯更看重評論內容的圖片部分,把評論部分放在商品詳情的前面部分,以圖片顯示為主,曬圖部分,圖片的尺寸顯示也比正常的評論區圖片要大,而豆果和香哈則是按平鋪式來顯示評論內容。

(3)商品詳情中商家顯示差異:下廚房的商家顯示商家公告,豆果顯示了該商家的相關評分,香哈食譜只顯示了該商家的商品數量。

(4)聯繫客服:豆果和香哈點擊聯繫客服,直接進入輸入框,而下廚房點擊聯繫客服,也是進入輸入對話框,但是會自動輸入了當前商品的相關信息,這樣對於買家和賣家來說都提供了方便,建議豆果也可以採取這種方式。

(5)在購買頁面,豆果和下廚房都能夠再次修改商品數量,而香哈修改不了,只能重新再下訂單。

(6)如果在支付的過程中,取消支付,豆果會彈出再次考慮是否支付的頁面來提示用戶支付,而下廚房和香哈是直接跳到待付款,香哈和豆果比下廚房多了一條下單時間。對於支付失敗的處理方法,豆果更加人性化的增加一個步驟,讓用戶可以再想一想是否購買。

4. 課堂細節差異

(1)課程詳情中豆果增加了課程諮詢功能,下廚房則是曬出作品,而香哈廚房能夠提問(需要vip權限)並且也能夠曬出作品,豆果提問的內容需要審核,審核成功會呈現在頁面上。把學員作品呈現在頁面上更加具有真實性,能夠讓用戶看到之後,有同理心,然後也會有想做的衝動。

(2)課程詳情中豆果和下廚房則顯示相關圖片,香哈視頻則播放視頻, 播放一分鐘之後提示充值成為vip看全部,這種情況下建議視頻和學員作品可以二選一,因為都屬於給用戶看一個「真實性」。

(3)豆果美食的課堂詳情裡沒有收藏一項功能,而下廚房和香哈裡含有收藏功能。

5.1.3.3 交互總結及建議

下廚房和香哈的積分機制主要是為了拉新,比豆果的多了會員機制,主要用於課堂,只要充值會員,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免費看,建議豆果可以增加會員機制,可以通過會員的方式提高留存率,也能提高課程的訂購率。

(1)商城的一級頁面處於商品流的方式展示,建議加上回到頂部的icon

(2)首頁籤到領紅包,不是很明顯,建議在進入app,彈出彈窗來提醒籤到(可以針對用戶來做這個需求),並且建議做懸浮效果,領到的現金建議也體現在豆果錢包裡。

(3)採購清單裡缺少合併重複材料(多個菜)

(4)購買商品不能使用豆果錢包內的錢,建議在購買商品時,能夠提供用豆子來購買商品,提倡豆子充值。

(5)在精選諮詢中,提交之後,頁面不能顯示自己已經提的問題。

(6)在諮詢回覆中,找不到用戶所回復的該課程。

(7)商城中的商品不能收藏。

5.2 豆果筆記部分競品分析

5.2.1 內容邏輯

(1)小紅書筆記部分的內容邏輯:

(2)豆果筆記部分的內容邏輯:

(3)貝貝筆記部分的邏輯:

三者業務邏輯不同的是:在於評論區域的用戶,豆果可以在評論區直接跳轉到相應的評論用戶的二級資料頁,可以關注。

和小紅書不同的是:用戶和用戶之間不存在關聯,沒有私信功能;而小紅書是在關注之後才允許私信,而貝貝在評論期間不允許看評論用戶的二級資料頁,只能看該篇心得作者的二級資料頁;並且進行關注和私聊。建議豆果在做社區的過程中,多關注陌生人的社交,用戶之間的聯繫,可以提升社區之間的互動。

5.2.2 筆記頁面顯示

(1)豆果:

(2)小紅書:

(3)貝貝:

部分,通過有趣,有個性的活動來徵集筆記,養成用戶的寫筆記的習慣,提高一下用戶的使用頻率。反而小紅書筆記部分已經屬於成熟期的產品,首頁一進來則是筆記流,並沒有大鋪張的宣傳一些活動,則是在推薦筆記中顯示相關活動。而貝貝則首頁是包含了其他的附加功能。

5.2.3 功能點對比

搜索功能:小紅書和貝貝都含有搜索功能,而豆果沒有搜索功能,(可能是因為筆記的分類還很少,不能撐起搜索功能),建議還是在筆記的數量增多,並且分類明確時,可以考慮增加搜索功能。

個性化標籤:

相對於豆果和貝貝,小紅書的能關聯的更多,圖片上可以添加標籤,更加個性化,能夠讓用戶通過圖片上的標籤了解相關信息,給那些懶的閱讀的用戶,提供了方便性。

豆果的話題還是很少,所以不包含搜索的功能,並且不可以自己創建,用戶找不到合適的標籤,會選擇不添加標籤。

而對於貝貝來說筆記關聯商品更加重要,必須添加相應的商品,並且自動識別出商品的標籤。貝貝的商業模式更偏向於電商,而小紅書和豆果更偏向於社區。

版塊分布:

由於豆果沒有定位功能,所以沒有附近功能,取之的是最新,個人認為最新模塊可以不處於首頁,用戶在乎發布時間的問題,會在有明確目標之後搜索之後,想要給搜索結果通過「最新」等方式進行排序——除了這種情況,會有很少的這種情況會在首頁上想要去看最新的版塊(具體還要看版塊的點擊率);對於分類這個功能,建議是考慮後期筆記逐漸多了之後,採用分類。

筆記內容

豆果還是處於前期,不斷招募筆記過程中。

寫筆記過程

對於圖片的處理,小紅書更加精細,採用小紅書自己的相機,滿足了當前女性喜歡美化照片的記本需求,不需要再在本機的其他軟體去美化,基本操作可以在一個app上全部完成。在編寫筆記的過程中,豆果和小紅書都屬於無限制初始字數,而貝貝最初始的字數是30個字,這對於一些懶的用戶,可能直接選擇不寫該筆記。

發布成功

寫筆記過程中,網絡連接失敗

查看筆記:

小紅書和貝貝的筆記都可以修改,豆果的筆記不允許修改。建議加上修改功能。

收藏:

5.2.4. 寫筆記流程對比

小紅書:

豆果:

貝貝:

通過三者的寫筆記流程來看:

小紅書的過程較繁瑣,但是擁有自己的拍照插件,並且具有美化照片的基本功能,而豆果和貝貝只有濾鏡一個功能。豆果的過程比較簡潔易懂,比如存草稿功能,小紅書有該點擊功能,而豆果直接在用戶選擇退出時,才會出現該功能(通過用戶的慣用操作來減少流程)。而貝貝發筆記的過程更加繁瑣——關聯商品、正文都需要寫,並且在30字以上,活動標籤也會以圖文的方式來顯示(通過圖文的方式更能讓用戶理解活動內容)。七、總結

豆果作為工具上和同行的差距並沒有拉開很多,大家在菜譜上的功能和互動設計,甚至是內容都有極大的相似性。

上遊有生鮮電商,外界最近流行類似美食短視頻的潛在替代品也在發展,豆果如果想在菜譜上想留住用戶,可以在菜譜上繼續優化,讓用戶知道如何做菜是好吃的;社區部分的可替代商品還是有很多,重點是做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豆果在提高內容的質量和高產出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產品邏輯的角度看,四個模塊下的業務邏輯很清晰,從菜譜可以聯繫作品(筆記),從筆記可以聯繫到相關菜譜,通過各種活動也可購買相關商品,各個模塊緊密相連;通過內容來吸引用戶,進行變現。

產品功能的角度看,豆果現有功能已經比較全面和完善了,但是對於目前極力推薦的筆記模塊,功能還不完善,比如不能搜索,不能上傳視頻筆記,沒有相關分類,在社區方面豆果在的功能還需改進;

界面設計的角度看,豆果一直以黃白色為主顏色,畢竟是一個以工具起家的app,整個界面簡單整潔,給人印象極好;

商業發展的角度看,豆果現在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廣告和商城(課堂盈利還是很小的),可以擴大合作商,或者在自己的商城中使供應鏈減少,有益於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高的利益,結果現在知識付費的潮流趨勢,平臺內可以考慮直播可給禮物的方式,獲得更大的利益。

總體上來看,對豆果的未來還是比較看好的,期望在美食市場上做的越來越好~

 

本文由 @ho!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深度競品分析:豆果美食與下廚房的現在和未來
    本文作者深度分析了作為競品關係的豆果美食與下廚房的發展現狀,並結合國內外的行業發展,從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及展望。值得一讀!三、確定競品從國內市場的四款產品的數據來看,無論是月活還是啟動次數,下廚房和豆果美食屬於第一梯隊,高於美食傑和好豆菜譜,而下廚房的各項數據均高於豆果美食,所以確定下廚房作為豆果美食的競品進行下一步分析。
  • 豆果美食是第一
    當我在下載商城裡搜索做飯的時候,推薦前5名的App分別是菜譜大全、下廚房、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譜,我分別下載了這幾個APP,從我的使用感受方面入手給大家進行測評~會有一個專門的營養分析在菜譜裡,可以具體的了解到這道菜的卡路裡含量。步驟的部分一張圖一個步驟非常清晰明了,如果有人提問作者也會進行解答,對於廚房小白非常友好。
  • 春節流量暴增,做飯App豆果美食又火了
    文/ 楊松 編輯/ 韓璐2月7日,正月十四,原本這時間,人們已復工,按照往年慣例,社區美食平臺豆果美食的流量,也該從春節假期的高峰迴落到正常狀態。今年的這一天,已經加了兩次伺服器的豆果美食App,還是宕機了10多分鐘。「伺服器處於飽和運營狀態。」
  • 豆果美食 雞肉卷
    圖文轉載自豆果美食/小資飯兒天馬星空的想像和吃貨
  • 如何寫一篇競品分析報告?
    競品分析是每一個網際網路從業人員都需要做的一項基本工作,它是對現有的或潛在的競爭產品的優勢和劣勢進行評價,將分析獲得的結論整合到自己的產品制定戰略當中來。網上有很多競品分析報告,但好些上來就是一通分析,沒有交代背景和目的,沒有側重點,為了報告而報告,讓人看了一頭霧水。
  • 豆果美食完美適配蘋果新系統macOS ,並得到Apple重點推薦
    從辦公、學習、娛樂等不同維度,推薦的有App有微軟、 谷歌、 有道 、愛奇藝等,而美食領域的只有豆果美食這一個App。(豆果美食Mac客戶端豆果商城操作頁面)之前Mac 只能用瀏覽器查看豆果美食菜譜,這次的更新,可以從App store直接下載豆果美食App。
  • 豆果美食×怡食家 | 七夕甜蜜廚房趴
    雨神的加入,並沒有打亂豆果美食舉辦的「你在廚房的樣子很性感」主題活動的腳步。七夕廚房,如期而至。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見,而豆果的飲食男女們則選擇廚房相見,學習製作美食同時順手完成在這個日子裡撒狗糧的「使命」。撒狗糧不再是情侶的專利,閨蜜黨走一發。
  • 美食app推薦:豆果美食,下廚房,香哈菜譜,網上廚房,好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美食app,有了這些優質app,做出美味佳餚和家人一起分享。豆果美食豆果美食:國內最大的美食分享,互動,交流平臺。豆果美食:菜譜豐富(川菜,湘菜,等八大菜系,烘培,水產海鮮,主食,食療養生,國內國外菜系),查找方便(直接輸入想吃的菜系),個性化的內容推薦,優質視頻內容教學,還可以加入生活號分享自己的廚藝。
  • 手把手代練競品分析(上)
    當然,站在產品和運營的角度來說,做競品分析還能開拓市場、優化產品、制定策略、確定戰略等等,但是設計團隊要想在公司有話語權不被淪為美工,一定要做好競品分析、設計分析,因為只有把相關對標產品都了解透徹,把用戶了解透徹,設計才能站在給商業賦能的高度去更好的包裝產品。
  • 豆果美食攜手安佳,推動中國家庭烘焙新發展
    近日,由豆果美食、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王森咖啡西點西餐學院共同舉辦主辦,安佳美食學院聯合冠名的「第四屆中國家庭烘焙料理大賽」全國總決賽在上海圓滿落幕。22組來自全國各地,包括中國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區和國家的選手齊聚一堂,分為「親子烘焙組」和「創意料理組」進行現場pk,分別決出了全國三甲名單。
  • 豆果美食| 2020中國焙烤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家庭烘焙論壇
    10月16日,由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與豆果美食APP共同舉辦的 2020年疫情突襲的同時烘焙愛好人群在快速增長。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烘焙的興起,不僅順應了潮流的發展趨勢,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大眾對烘培新的認知。
  • 美食工具競品分析:下廚房VS美食傑
    喚醒沉睡的味蕾,與食物相濡以沫,世間唯有美食不可辜負。本文主要從功能角度分析下廚房與美食傑兩款產品,如有不當之處望指正。一、行業狀況1.活躍用戶數及使用時長二、競品選擇依據最新app store 美食佳飲排行榜和易觀美食社區排行榜的排名順序且具有菜譜功能的app選擇出「下廚房」和「美食傑-家常菜譜大全」(以下簡稱美食傑)兩款產品進行分析比較。
  • 豆果美食:第五屆中國家庭烘焙料理大賽與家庭烘焙高峰論壇圓滿閉幕
    左起:    亞軍:小楠人(豆果美食ID)—梁楠、許師雯;    冠軍:米白廚房(豆果美食ID)—王瑩、王晗旭;    季軍:林依大臉(豆果美食ID)—林依楠、王富澤;    左起:    亞軍:我是安妮(豆果美食ID)—蔡露;    冠軍:Jessie Fan(豆果美食ID)—範彥英;    季軍:四毛家的小窩(豆果美食ID)—劉穎;
  • 如何寫一篇有說服力的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對產品經理來說,學會做有效的競品分析並撰寫易讀的競品分析報告是必備技能之一。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人的報告都停留在套用模板和堆砌信息的階段,看似框架完整、五臟俱全,實則重點不清、價值不高。具體該怎麼做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實踐出發,分享了撰寫競品分析報告的相關方法經驗,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 你知道豆果女神是誰嗎?
    :3月26日下午,創業邦雜誌公開課「女性創業者專場」上,公布了「2015年值得關注的女性創業者」,豆果美食副總裁朱虹獲此殊榮。因為對美食執念不移的熱情,最後她決定放棄穩定無憂的工作和收入成為豆果美食合伙人,開始了創業之路。虹姐曾和我們聊起「創業很苦,男人都不一定能承受,而女人要成功,需要付出比男人多一倍的努力。」熬夜加班,沒有周末幾乎成了生活常態,巨大的壓力也不是常人能忍受。聊聊責任創業付出,慢慢受到市場的認可,獲得了一個有一個的信任投資。
  • 研究了100篇競品分析報告後,一個實習生寫了這個
    這時候,我才發現,真的要做好競品分析,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於是,我痛定思痛,重新認真研究了超過 100 份好的和不好的競品分析報告,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於「如何做好競品分析」,以及「做好競品分析的價值在哪裡」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思考。現在,我認為:如果能夠做好競品分析,你的學習速度和解決問題的效率將是有可能被提升至少3- 4 倍的。
  • 產品分析:下廚房,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圖1.2.1 總活躍用戶和日均活躍用戶日活躍119.75萬人次,相對和絕對活躍用戶滲透率均處於領先地位,但豆果美食的次月留存率高於下廚房。圖1.2.4 豆果美食初次打開頁面展示從豆果美食初次下載進入界面分析了解到,進入主頁前豆果美食會根據個性標籤、性別、年齡、職業標籤為用戶制定專屬個性首頁,使用戶產生專屬的感覺,而下廚房進入頁面簡單,猜測豆果美食的這部分功能提高了用戶粘性
  • 育兒APP「伴寶成長」產品的競品分析
    出現產品創意的時候,我對市場背景,存在的競品進行了粗略的分析(未深入的研究分析),這篇競品分析存在不足之處,還望包涵並指出,共同交流共同進步。說明:此競品未完全套用模板,針對需求自定義內容結構分析階段是產品概念階段,並不適用於產品迭代階段(產品迭代的競品分析主要分析某個功能模塊,或者競爭對手新增的功能模塊)此篇競品分析是在word上書寫,為更加清晰的顯示文章結構,附上目錄內容本文目錄如下:
  • 豆果食譜 玩轉雞汁
    圖文轉載自豆果美食/月亮晶晶想讓菜品色香味俱全可是又搞不定那些
  • 弘遼科技:學會正確競品分析,與同行競爭對手搶流量
    客觀是指從競爭對手或市場相關產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實的情況(不需要加入任何個人的判斷,用事實說話);主觀是指從小白用戶視角、忠實用戶視角、產品設計視角來完整地體驗競品,對產品有個基本的認知,從而列出競品的優勢或者自己產品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