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死後還施一計,讓朱元璋死不瞑目,耍了他和他的後代300年

2020-12-21 騰訊網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劉伯溫和諸葛亮都曾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為劉大耳朵三分天下鞠躬盡瘁,劉伯溫為朱元璋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劉基,字伯溫,在輔佐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創立大明王朝的過程中,劉伯溫辦了兩件大事。

一是協助朱元璋,運籌帷幄,首戰龍江,再戰鄱陽,打垮了陳友諒。

接著揮師東下,平定張士誠,由此東南安定,為大明王朝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二是協助朱元璋,親力親為,營建新都、制定律歷、復興科舉、整肅紀綱,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及其鞏固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大封功臣,劉伯溫被封誠意候,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知道的越多,就越有生命危險。

劉伯溫幫助朱元璋打下了江山,而且毫無保留地幫助朱元璋治理國家,然而朱元璋卻時刻防著劉伯溫。

朱元璋生性多疑,而且還心狠手辣,天下稍微一穩定了下來,他就開始殺害曾經為他浴血奮戰共同打天下的兄弟了。

劉伯溫看透了朱元璋,選擇了告老還鄉,來讓朱元璋放其一條生路。

在明朝平定天下後的第八年,劉伯溫生了重病,他在臨死前把自己的兒子叫到床前,交代了自己的遺囑。

這份臨終遺言安排了一本很重要的書,那就是劉伯溫所著的《百戰奇謀》。

當年劉伯溫寫的《百戰奇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兵書。它在中國戰爭史上地位僅次於《孫子兵法》。

劉伯溫為了保證自己的子孫後代的平安,於是向後人交代在他死後燒掉《百戰奇謀》,避免皇帝以此為藉口傷害劉家子孫。

在交代完這些後事之後,劉伯溫便與世長辭。

朱元璋一聽劉伯溫去世,就惦記著劉伯溫用自己的畢生經驗寫的一部兵書《百戰奇謀》。

沒多久朱元璋就派宰相胡惟庸前去劉伯溫家中悼念。

明面上是這樣的,但是暗中朱元璋還給胡惟庸安排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無論如何都要將《百戰奇謀》帶回。

胡惟庸到青田縣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兵書《百戰奇謀》。

劉伯溫的兒子告訴他,兵書已經被燒了,但是父親給皇上留下了一本《鬱離子》和一封信。

胡惟庸帶著書和信回京,將書和信交給朱元璋,朱元璋看到《鬱離子》後,坐立不安,朱元璋不甘心。

就派人把劉伯溫生前的所有書籍和書信像抄家似的全部拿走了,但是仍然沒能找到兵書《百戰奇謀》。

朱元璋臨死前還叮囑朱允炆一定要找到《百戰奇謀》,決不能讓這本兵書落到外姓人手裡。

但令人驚奇的是在此後大明江山的統治中,《百戰奇謀》仿佛就像真的被燒掉了一樣再也沒有出現過。

劉伯溫的《百戰奇謀》兵書到底去了哪裡?

這個謎要到二百多年後的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才終於揭開!

李自成在明朝皇宮的雜物之中,發現那本劉伯溫手寫原稿的《鬱離子》,因他很崇敬劉伯溫,特別細心翻閱。

只為年代久遠的關係,《鬱》書頁多有殘破,竟無意中發現頁內有頁,內藏另一本書,就是失傳二百年的《百戰奇謀》!

相關焦點

  • 劉伯溫去世前,給皇宮裡送去一筐魚,為何朱元璋17年後才明白?
    劉伯溫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謀略家和文學家之一,在民間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的說法。1375年,劉伯溫即將走到他生命的盡頭,臨終之前他卻做了一件令人感到疑問的事,那就是給當時的皇帝朱元璋送了一筐魚,難道是因為朱元璋想吃魚?
  • 大臣常穿破衣服上朝,朱元璋誇他清廉,劉伯溫看出端倪:不能留他
    說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是個清廉的好官,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後來這件奇怪的事情被劉伯溫看出了端倪,於是就對朱元璋說:「此人留不得了」。同樣一個人,朱元璋看他是清官,劉伯溫看他是禍根,最後朱元璋猛然間明白之後,就果斷下令殺掉了他,這個人是誰呢?
  • 朱元璋想要殺劉伯溫,劉伯溫卻用一個字保住了命,這是怎麼回事?
    對於神機妙算,才能出眾的劉伯溫,朱元璋當然更是堤防有加。據悉,有一次,朱元璋為了考驗劉伯溫,把他請進宮來,以拉家長的方式開始聊天,聊著聊著,他開始亮劍:「大明的江山社稷可以維持多少年?」 可以說這是個「死命題」,常人不管怎麼回答都是死罪。而聰明的劉伯溫只是略加思忖,便回答了4個字:萬子萬孫。
  • 朱元璋:朕能在位幾年?劉伯溫:本來35年,被偷走5年,只剩30年
    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皇帝,說他特殊是因為朱元璋並不像其他開國皇帝那樣本來就家境顯赫,而是從一個平民百姓一步步爬到了皇帝這個位置,甚至在朱元璋小時候還不如老百姓,他是一個乞丐。也難怪朱元璋在稱帝之後非常驕傲,曾經拍著胸脯大聲說道:所有開國皇帝裡邊,也就漢高祖劉邦能和我比一比了。
  • 劉伯溫為何總愛冷言冷語?這三大場合潑朱元璋冷水,原因有二
    但他這支武裝力量除了在青田縣擔任短工職責外,跟他一樣沒有目標,不知道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從處州來的朋友發覺他面如死灰,於是給他推薦了後起之秀朱元璋。4,1360年,應朱元璋之邀請,包括劉伯溫在內的「浙東四先生」前往應天投奔朱元璋。其他三人都滿心歡喜、難掩激動之神色,唯有劉伯溫望著高高的應天城牆,一種不好的感覺湧上心頭:我被困住了。
  • 朱元璋何時登基天氣晴朗,劉伯溫是怎麼算出來的?專家解釋不了
    實際上,他沒有那麼厲害,說白了就是朱元璋的智囊。當然了,有一件事,他算得非常準,那就是朱元璋何時登基天氣晴朗。劉伯溫是怎麼算出來的?專家解釋不了。兩人剛剛見面交談時,劉伯溫就給他說了十八策,朱元璋看出了此人有本事。最開始劉伯溫沒有太得到重視,後來隨著朱元璋被聯合夾擊,劉伯溫這才發揮出了自己的作用。太平被攻破,劉伯溫說道:「對東邊張士誠應該送禮,對西邊陳友諒應該誘敵。」朱元璋聽到這個計策覺得非常好,於是讓劉伯溫大膽去做,劉伯溫直接排除降將詐降,擊潰了陳友諒部。
  • 我們都知道劉伯溫,可你知道他的師傅是誰嗎?
    我們都知道,劉伯溫是朱元璋身邊最重要的謀臣。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陰陽八卦,在文學與兵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在民間與諸葛亮齊名,所以有這麼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伯溫這麼厲害,那麼他的這一身本領是誰教的呢?據史料記載,劉伯溫有兩個很牛的師父。
  • 胡惟庸做了7年丞相,朱元璋為何對他放任不管?放縱只為更好收網
    公元1373年,胡惟庸在李善長的推薦之下,擔任了右丞相。公元1377年,由於胡惟庸比較能幹,所以升任左丞相,成為百官之首。公元1380年,胡惟庸被朱元璋誅殺。從擔任右丞相開始,一直到被誅殺,朱元璋忍了胡惟庸長達7年的時間。
  • 劉伯溫臨終前預言:9代之後,劉家必出奇才!百餘年後果真應驗
    但諸葛亮再怎麼厲害,也終究只是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已,而劉伯溫卻輔佐同樣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一統天下。二人孰強孰弱暫且不做爭論,本文要說的是劉伯溫和他們家族的一個小故事。 劉伯溫年僅12歲便考中秀才,是故父老皆稱其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朱元璋還在給地主放牛的時候,14歲的劉伯溫已經學完了《春秋》。劉伯溫的「學完」並不是先生講完、他聽完,而是自己把書看了兩遍就能背誦。不僅如此,他還能發表自己的了解,以至於老師嘖嘖稱奇:「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
  • 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全殺光
    而每個皇帝都是很受後代的爭議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康熙年間的故事。關於康熙這個人,大家應該也是不陌生的了。今天要說的,就是關於康熙的故事。此人死後,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殺光,這是為什麼呢? 此人就是朱元璋,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的明朝開國皇帝。他死後,被葬在江南。
  • 朱元璋軍中的奇人異士,除劉伯溫外,還有一位道人,一位仙人
    明太祖朱元璋在轉戰大江南北、問鼎天下之時,曾招攬了不少的奇人異士,他把這些人放在軍中,以窺探天意。其中,有不少儒、佛、道三教之人。朱元璋手下最著名的奇人就是我們熟悉的劉伯溫,時人敬佩劉伯溫的才華,甚至將其與三國時料事如神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
  • 劉伯溫到底有多厲害,用4個字就預言了大明朝的滅亡時間
    剛剛我們提到的朱元璋手底下,非常聰明的人就是劉伯溫,他最早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也是朱元璋最為信任的一個人。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的建立明朝,劉伯溫的功勞是非常大的。
  • 朱元璋用大碗把咬過一口的燒餅蓋住,讓劉伯溫猜,由此誕生一千古奇...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諸葛亮和劉伯溫被稱為絕代雙驕,兩人都被後人稱之為能算盡天下事的神算子,要不在民間有「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俗語。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劉伯溫的奇人趣事。
  • 朱元璋大殺功臣,劉伯溫用一首詩保住性命,如今此詩幾乎人人會背
    劉伯溫原名劉基,「伯溫」是他的「字」,1311年出生於浙江青田武陽村,從「風水」的角度來說,這可是一塊寶地,尤其是青田縣境內的南田山更有「南田福地」之稱! 1360年,朱元璋於應天稱王后,派人將劉伯溫請來,劉伯溫早聞朱元璋大名,又觀其有「帝王之相」,便留在朱元璋身邊擔任謀士,輔佐朱元璋剿滅陳友諒,擊潰張士誠,又參與制定了「滅元大計」,使得朱元璋能夠「勢如破竹」,青雲直上。
  • 朱元璋宴請群臣,剛把三個硬菜端上桌,劉伯溫就被嚇得不敢動筷
    明朝剛剛成立的時候,朱元璋跟手下的一幫臣子還是非常和諧的,因為當時雖然明朝已經建立,但還沒有完成一統中原的大業,直到一年後才滅掉了元朝的殘餘勢力,天下漸漸地穩定了下來。朱元璋在坐穩皇位之後,就開始著手處理自己手下這幫功臣了。
  • 我國一座「最牛」祖墳,後代有16人當上皇帝,高鐵都要繞著開
    但是有一座陵墓號稱是中國「最牛」祖墳,甚至一直沒有盜墓賊敢去嘗試,這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墳。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因為家中排行老八而得名,早年間由於元廷苛政導致父親餓死,死後只能以草蓆裹住屍體,足以見得他的童年十分悲慘。
  • 1938年申報說劉伯溫預言到了抗日戰爭,這是怎麼回事?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有一些有名的神機妙算的人,比如諸葛亮借東風,袁天罡留下推背圖算出大唐國運,而離我們最近的一位,有能掐會算之名的就是劉伯溫,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在後世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故事,當然大部分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
  • 朱元璋的嶽父入宮探望女兒,為何會被賜死?
    作為明朝開國大將,胡美是為朱元璋立過功出過力的,胡美當年是陳友諒的部將,後來因為劉伯溫的提示,朱元璋耐著性子與他相處,最後還說了,發現胡美是一個和自己想像不一樣,算是表揚了。像胡美這樣的「皇親國戚」加「開國功臣」,他理應和宋代的曹彬一樣,成為皇朝永久的聯姻貴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孫權是條好漢,就讓他為我看大門吧:孫權死後1100年,為朱元璋看守墓門
    三國雄主孫權,子仲謀,曹操十分欣賞他,曾看著他在陣前臨危不亂,大讚「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之子乃豚犬耳!」孫權長得綠色的眼睛,紫色的鬍子,和古代波斯人差不多,讓老爹孫堅嚴重懷疑人生,老爹孫堅和大哥孫策死後,孫權掌權東吳,公元229年,吳王孫權正式稱帝,是為吳大帝,早期的孫權英明神武,
  • 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功臣,為什麼封爵沒有他,最後還是中毒而亡?
    劉伯溫曾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為什麼最後沒有被封爵,還被害死?劉基,字伯溫,青田人,是明代開國功臣。曾為朱元璋得天下而出謀劃策,論功勳劉基不說排第一位,名列前茅是沒有問題的。朱元璋不是神仙,也會有死的那一天,以他的本事當然可以震懾住眾人,而他子孫可不一定,為了子孫的江山,朱元璋下定決心要殺掉這些功臣。太子朱標不同於朱元璋,他心地寬厚仁慈,不論是對待官員還是下屬,都以禮相待,這是讓朱元璋很不放心的一點。為了讓朱標明白他的苦心,朱元璋曾親手拔掉樹枝上的荊棘,告誡朱標他這麼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