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13 北海政府網

    本報訊(記者 廖思宇)11月1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召開2020年「依法履職,共推發展」專題匯報會,專題聽取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匯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明出席會議並講話。

    劉志明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先後提出了「工業立市」「工業強市」戰略,集中力量抓招商、上項目、擴投資、重創新,推動全市工業規模不斷擴大、質量穩步提升。

    劉志明強調,市政府及工信等有關部門要全力完成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強化運行監測分析,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培育和發展工作。要積極解決影響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推動解決,為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要高質量編制北海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全面對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考慮我市具體情況,主動加強與自治區廳委的溝通對接,堅持開門編制。要提高專題匯報會的質效,市政府及工信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對待各位委員、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積極推進,抓好落實。

    會上,市工信局局長匯報了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情況,並一一回答了各位委員、人大代表的詢問。副市長歐餘軍代表市政府作表態講話。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歐陽經華主持會議。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洪偉東、鄧昌達分別就海洋生物製藥、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等提出問題和工作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金紅、李海文,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陸忠進參加會議。

 

相關焦點

  • 東莞沙田:創新港城建設再提速 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圍繞「魅力灣區 創新港城」的發展定位與目標,依託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等重點平臺,沙田加速推進創新港城建設,實施招好商、招大商、大招商,狠抓重大項目招引建設。同時,沙田鎮在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領域打出「組合拳」,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 嘉興:海鹽工業經濟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在全縣工業經濟邁入「千億俱樂部」的新起點上,今年春天,事關大項目、大產業、大發展、大平臺的故事,在海鹽大地輪番上演,生動描繪了一幅工業經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引與選:高質量項目成就高質量發展作為工業經濟領域的「一號工程」,招商引資成果如何,關係到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
  • ...推動鹽城「十四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全市高質量發展項目觀摩...
    把握經濟工作規律,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推動鹽城「十四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全市高質量發展項目觀摩推進會12月21日,我市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全市高質量發展項目觀摩推進會。
  • 重慶舉行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7月8日重慶舉行重慶市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7月8日,重慶舉行重慶市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請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王任林,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姜南,重慶雅創集團服飾有限公司公共媒介總監彭湘容,重慶市朗薩家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向東,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嶸出席發布會
  • 抓實「六穩」「六保」分宜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1月17日,從全省擴大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工作大會上傳來喜訊,分宜縣榮獲2019年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和2017年-2019年全省開放型經濟綜合先進單位。「雙獎」齊發,這是對該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充分肯定和褒獎。
  • 新經濟催生新動力!東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下)
    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進程,以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為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既拉長長板,把工業做大做強,又求新求變,培育新興產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徵程中,東營擁抱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融合創新生態圈,助力經濟數位化轉型,新經濟風頭正勁——2017-2019年,全市「四新」經濟增加值由324.65億元增長到489.98億元,佔生產總值比重由12.3%提高到17.7%。
  • ...活力與動能迸發——「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成就亮點紛呈
    工業興,則經濟興。「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實施「一二三」工業發展戰略,工業經濟在總量、速度、質量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發展活力顯著提升,發展動能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不斷增強「十三五」以來,我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民營經濟是推動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擴大社會就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 打好開局謀篇戰 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當前,市能源部門圍繞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分解任務,加快編制「十四五」能源規劃,探索優勢轉換戰略,強力推動工作落實,打好開局謀篇之戰,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集聚有利因素。  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機制架構,我市繼續鞏固和放大電力改革成效,積極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截至目前,全市3400餘戶(含非工業用戶)交易電量22.76億千瓦時,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18億元,全年交易有望突破28億千瓦時,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1.4億元以上。
  •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論加快工業(產業)園區...
    日前召開的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
  • 【聚焦】廊坊市工業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巨大衝擊,廊坊市全面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切實增強穩定經濟、服務企業的意識,不斷強化完善政策設計,研究出臺了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助推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夯基壘臺,工業基礎能力新提升
  • ...情況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計劃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
    池州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計劃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 2020-03-30 16:17:37
  • 【海西州】格爾木市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今年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以「四種經濟形態」為引領,持之以恆調結構、促轉型,加快構建地方特色經濟新格局,切實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格爾木市依託特色生態資源和產業基礎,推動生態與農業、工業、文旅、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特色生物+扶貧產業園」建設;繼續做好特色農牧企業培植、「三品一標」認證等工作;建設綜合農貿市場、枸杞交易市場;規劃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建立標準化種養殖小區;提高「菜籃子」保障能力;鞏固提升國家級綠色園區創建成果,實施一批綠色工廠、綠色產品及綠色供應鏈試點示範項目;加快建設農產品儲備保障交易中心。
  • 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現場交流會走進山東方圓建築材料有限公司
    11月29日上午,市委書記王安德帶領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現場交流會與會人員蒞臨山東方圓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視察指導。市政協主席徐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昌,市委副書記、蘭陵縣委書記任剛等領導參加,區領導王君師、沈如茂、王永哲、李玉華、李春仲、馬鳳印、公茂禮、韓永青等陪同。
  • 只爭朝夕看西安 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6+5+6+1」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  中交西安築路機械有限公司是我國瀝青攪拌設備的領軍企業,此前成功研發製造出我國第一臺LB30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和第一臺LT6型瀝青混合料攤鋪機,樹立起了我國築機行業民族品牌的大旗。
  • 廣州經濟形勢持續向好 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高度
    「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局,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廣州將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廣州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 曲敏:牢牢錛住整體晉位升級目標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曲敏在全市縣域經濟視頻調度會議上強調牢牢錛住整體晉位升級目標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東北網綏化9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王建夫)9月1日上午,市委書記曲敏主持召開全市縣域經濟視頻調度會議,交流經驗、激勵先進,深挖根源、鞭策後進,明確目標、實化細化措施,全力推進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萊山經濟開發區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背後,是萊山經濟開發區作為萊山區經濟開放主陣地、「雙招雙引」主戰場,為全區乃至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開發區力量」的擔當與自信。2020年是萊山經濟開發區成立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萊山經濟開發區依靠萊山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克服了疫情帶來的重重壓力,集中精力抓好項目建設、雙招雙引、企業服務等重點工作,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 ...結合實際科學謀劃,認真抓好當前工作,全力推動長春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凱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結合實際科學謀劃,認真抓好當前工作,全力推動長春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21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牡丹江:技術創新取得實效 助力工業經濟發展
    東北網12月22日訊日前,記者從牡丹江市工信局獲悉,牡丹江市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把科技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第一動力,在切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基礎上,加強引導促合作,技術創新取得實效,助力全市經濟發展。
  • 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破立並舉...
    不久前,煙囪下年產50萬噸焦炭的焦化生產線主體被拆除,山東濰焦集團每年直接經濟損失約兩億元、減少產值近10億元。有人用「壯士斷腕」形容此舉的魄力,殊不知「不破不立」。這背後是昌樂縣深入貫徹省、市新舊動能轉換工作部署,嚴格落實省、市焦化高質量發展政策要求的決心,以及推進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