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縣打造對臺合作新平臺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福建永定縣打造對臺合作新平臺

  中新網永定9月15日電(劉永良)記者15日從福建永定縣獲悉,藉助「9·8」平臺,永定縣同臺商就加快推進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把永定縣建成臺灣農業技術合作先行區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和協商。這是永定縣打好「土樓牌」,唱響「客家歌」,積極打造對臺交流合作的新平臺的一個縮影。

  聞名遐邇的「土樓之鄉」永定縣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和客家祖地之一,是全國對臺工作重點縣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近年來,永定縣積極利用鄉土文化、鄉情鄉誼優勢,充分發揮群眾性、民間性、草根性的對臺工作優勢,全面加強對臺文化、經貿、教育、結對和宗親交流,努力構建兩岸客家交流合作新平臺。縣裡成立了兩岸客家文化研究院,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客家文化論壇,有效整合兩岸客家文化資源。做好客家姓氏源流、族譜修編與對接工作,重修吳、江、呂等8個在臺灣民眾中較多的姓氏族譜,進一步釐清客家姓氏脈絡與淵源關係。加強與臺灣東森電視臺、客家電視臺、聯合報等媒體合作,積極推介客家文化、土樓文化,彰顯永定文化在臺灣的影響力。並通過舉辦海峽客家旅遊歡樂節、福建土樓文化節、永臺婦女客家山歌賽、十萬臺胞看土樓等系列活動,吸引大批在臺鄉親來永定尋根謁祖、觀光考察和投資置業。

  目前,永定縣已接待了包括吳伯雄、吳志揚等臺灣知名鄉賢省親謁祖;成功舉辦了「千名臺灣精英土樓行」,吸引包括連戰、吳敦義、林豐正、張榮恭、楊秋興等臺灣知名人士的參與。

  同根同種,割捨不斷的是血緣。針對「慎終追遠、敬祖睦宗」的客家文化特質,永定縣以各種形式推動客家文化入島交流。以反映土樓風情、展現客家文化內涵為主題的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作為大陸第一個縣級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赴臺演出,引起臺灣客家鄉親的廣泛共鳴。同時,永定縣在臺北舉辦「永定客家土樓攝影展」,全面展示客家土樓建築藝術、文化奇葩和民情風俗。「客家民俗交流團」、「鄉鎮交流團」、「大陸配偶交流團」陸續赴臺交流;縣工商聯、文聯、消委會、坎市鎮婦聯分別與臺灣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暨科技文化發展促進會、臺灣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臺灣花蓮縣消費者保護協會、臺北縣平溪鄉現代婦女會締結交流合作關係;龍潭鎮、高頭鄉、湖坑鎮分別與臺灣桃園縣平鎮市、新北市三芝鄉和花蓮縣吉安鄉達成交流合作協議或意向;永定一中等7所中小學分別與新北市明德中學等7所中小學結成交流合作學校。

  永定縣還加強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謀求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引進了包括臺商獨資的國產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產項目,德泓臺商光電產業園已初具規模。到今年8月底,全縣引進臺資工業企業10家,總投資近3億美元。農業合作方面,臺商在龍潭、湖雷兩個鄉鎮建立了臺灣農業示範點,種植優質水稻「越光米」,臺商反映收成比臺灣好,價格是普通大米的十倍。同時,永定縣設立永定縣臺灣農民創業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引進200戶以上臺灣農民入園創業。(完)

相關焦點

  • 福建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福建省委臺港澳辦主任王玲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剛剛閉幕的福建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做了具體部署。具體來說,福建將構架參與通道,支持臺胞臺企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
  •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福建當好服務員、護航員、推銷員
    擁有近臺優勢的福建「十四五」時期將如何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備受各界關注。福建省委臺港澳辦主任王玲22日表示,「十四五」時期,福建將持續完善保障臺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用心用情當好臺胞臺企在閩生活、投資興業的「服務員」,創新發展的「護航員」,開拓市場的「推銷員」,讓臺胞充分感受到「家的溫暖」。
  • 福建平潭打造對臺交流主通道 實現至臺北、臺中、高雄航線全覆蓋
    繼1月20日臺灣高雄至福建平潭貨運直航航線首航成功後,再次裝載著高雄農漁產品的「臺北快輪」經過9個小時航程,於2月24日8時抵達平潭,這標誌著高雄到平潭貨運直航航線進入常態化運營。  由此,平潭實現了平潭至臺北、臺中、高雄航線全覆蓋。
  • 福建要立足自身優勢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作為
    利用對臺優勢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兩岸人民共同期盼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歷史趨勢不會改變,「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骨肉親情更不會改變。因此,我們要保持定力,立足自身優勢,朝著閩臺深度融合發展的方向走下去。首先,福建要充分利用對臺獨特優勢和「先行先試」政策。
  • 福建「十四五」怎麼幹?福建省委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
    實踐指向是發揮福建比較優勢,積極服務並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立足福建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在暢通經濟循環中所發揮的作用,明確要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立足福建對外開放前沿和多區疊加優勢,明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通道;立足福建經濟結構特點、僑胞大省實際,提出要用好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力量,推動民營企業家成為開拓市場、暢通循環的主力軍,引僑架橋,推動僑資僑智成為國際經貿合作
  • 福建力促臺籍教師科研成果轉化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中新社福州1月10日電 (記者 龍敏)在福建省閩江學院任教的臺灣藝術大學博士黃俊嘉,成為福建惠及臺胞新舉措的受益者
  • 面對新情勢再創新契機 兩岸攜手話合作促交流
    大陸市場已經是臺企臺胞可以率先共享的市場,希望兩岸企業積極把握大陸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攜手合作。  「大陸將堅持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
  • 林騰蛟當選新一屆上海市福建商會會長
    就職典禮上,林騰蛟會長表示,希望繼往開來,打造一個「有格局、有情懷、有溫度」的商會,並提出新一屆商會的使命:服務在滬閩商 ,助力打造一流企業;願景:建設國際標杆商會;價值觀:愛國愛鄉,順勢有為,自強不息,誠信共贏。
  • 閩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暨福建產業園區與臺灣產業聯盟合作交流...
    你好臺灣網廈門12月9日消息 (記者申冬雲、郭婕妤、張希達) 12月8日,閩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暨福建產業園區與臺灣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在廈門舉辦。本次交流會由福建海峽經濟研究院和臺灣經濟研究院共同主辦,會議採取「廈門、臺灣雙會場+線上企業視頻連線交流」的方式進行。
  • 飛機飛過福建時網友驚訝地發現下方驚現「UFO」?
    話說有個網友坐飛機飛過福建上空,有點困意的他迷迷糊糊間向下看了一眼,然後驚訝地發現下方出現了幾個「飛碟」。網友瞬間睡意全無,趴在窗邊認真看。這一看,不禁忍俊不禁,原來鬧了個大烏龍,哪裡是什麼「UFO」,那是土樓。土樓是客家人的民居,福建以龍巖市永定縣土樓最具代表。
  • 福建與東協的這「疫」年:交流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
    經常往來於福建與新加坡的中新科創平臺創士鋒創始人李葳說,閩籍鄉親在東協各國有巨大的經濟實力和基礎,他們憑藉與福建的血脈關係成為推進雙方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截至2019年,東協國家累計投資福建的項目達4313個,合同外資157.2億美元,實際到資104.7億美元;福建省經備案對東協國家投資的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406家,中方協議投資額74.1億美元。
  • 福州打造臨空經濟示範區 將構建海上合作支點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日披露《福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總體方案》稱,將重點推進四大建設任務,建設區域航空樞紐,打造便捷交通網絡;發展臨空相關產業,引領區域創新發展;搭建便利口岸平臺,建設沿海開放門戶;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 百度智能雲與央視網合作打造AI中臺,打造媒體行業智能化升級樣板
    百度智能雲與央視網合作打造AI中臺,打造媒體行業智能化升級樣板 據政府採購信息網信息顯示,近日,百度智能雲中標央視網項目,雙方將探索「媒體+AI」的合作新模式,共同打造集智能分析、智能搜索、智能語音、智能審核於一體的的AI中臺,為全國觀眾提供更多的優質內容和智能化場景服務,增強主流新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 平潭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平潭依託政策優勢完善金融布局體系,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實驗區開放開發,產業要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平潭依託「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遊島」疊加優勢,金融產業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轉變的全過程。
  • 打造數字經濟新樣板,成都興城集團與阿里雲達成全面合作
    11月6日,記者獲悉,成都興城集團與阿里雲達成全面合作。藉助阿里雲在雲計算、物聯網、數據技術、中臺等領域的優勢,以及整合達摩院、高德地圖、螞蟻鏈、盒馬鮮生、菜鳥物流、阿里體育、阿里健康、阿里文娛等資源,雙方攜手共同打造集產業發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數字經濟新樣板。
  • 先行先試探索新路 廈門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先行先試 探索新路  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我市充分發揮獨特對臺優勢,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做出示範  深化廈臺融合  推動率先實現  廈金「四通三化」  廈金聯合舉辦春節焰火晚會、迎新春海峽兩岸冬泳、廈金海峽橫渡等交流活動。一系列舉措、一系列合作共識,推動廈金各領域合作持續深入,也標誌著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正加快打造。
  • 「一帶一路」國家商會線上尋合作 呼籲打造合作「雲平臺」
    林波 攝中新網寧波6月10日電(記者 林波)6月10日,中國(寧波)—「一帶一路」國家商會商務合作對接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30多個國家商會會長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共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貿易與合作交流,呼籲打造線上商務合作平臺,助力企業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動現場。
  • 淮臺現代農業合作之花絢爛綻放
    在多年的交流碰撞之中,淮臺雙方探索出一條獨特的合作發展之路。尤其是淮安臺資高地的強勢崛起,為淮臺現代農業合作提供了豐沃的發展空間。淮臺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動,使兩地農業的競爭力在合作中不斷提高。平臺催化 漸入佳境走進淮安淮陰臺灣農民創業園(簡稱「臺創園」)內的淮安皇達花卉有限公司,多彩多姿的蝴蝶蘭絢麗綻放。
  • 開放合作中臺 騰訊教育構建智慧高校信息化生態圈
    9月10日,騰訊教育在2020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發布「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並宣布開放中臺與眾多教育產業公司合作。其核心思路是:騰訊繼續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致力於雲、安全、中臺以及用戶側的連接,其他部分則通過開放平臺來提供給行業的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產品、聯合解決方案,為高校客戶提供服務。
  • 澳門京華青春之旅訪問團訪福建 促青年合作更緊密
    展望「十四五」,雷幼萍認為,在澳閩籍青年將繼續發揚愛國愛澳愛鄉的優良傳統,搭建青年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引導澳門青年成為新福建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合作的支持者、推動者和貢獻者。澳門濠江青年商會會長董志偉說,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澳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