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經歷史發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7.8)
●2005年6月28日,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旨在通過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共同來預防過敏反應及過敏性哮喘。
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因為病人敏感性過高,在血液中產生一種對某種特殊的過敏原過敏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抗體(IgE),這種病人有遺傳傾向。IgE敏感可導致以下幾種典型的過敏性疾病:哮喘、鼻炎、過敏性溼疹、結膜炎、食物過敏、藥物過敏和過敏性休克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由花粉、塵蟎、真菌和寵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8日證實,世衛組織專家將來華與中方專家合作,就新冠病毒溯源工作進行科學規劃,雙方專家將研擬由世衛組織主導的國際專家組的工作範圍和任務書。
趙立堅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說,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衛大會開幕式致辭中強調,中方繼續支持各國科學家們開展病毒源頭和傳播途徑的全球科學研究。中方參與共提了世衛大會涉新冠肺炎決議,支持世衛組織主導下各成員國就病毒動物源頭等領域開展合作。
趙立堅說,自疫情發生以來,世衛組織和中國一直保持著溝通與合作。他表示,過去多國發生的傳染性疫情已經表明,新發病毒性疾病的溯源工作非常複雜,做好規劃並實施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將促進對病毒動物宿主和傳播途徑的理解。世衛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表示,病毒溯源十分複雜,隨著該進程的推進,要對病毒來源存在的多種可能性持開放態度。
「經雙方協商,中國政府同意世衛組織派專家來北京,同中國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就新冠肺炎病毒溯源科學合作有關事宜進行合作交流。」趙立堅說,中方與世衛組織有著基本共識,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世衛組織也認為,溯源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可能涉及多國多地,世衛組織將視需要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類似的考察。
(來源:新華社)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3020869517594772875&item_id=3020869517594772875
全球單日新增病例數創新高,有效防控仍是關鍵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4日10時(北京時間4日16時),全球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首次超過20萬例,創下新高。各國專家認為,現在離通過疫苗獲得免疫力尚遠,病毒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人們共存。面對疫情,各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防控仍然是關鍵。
疫情持續蔓延
世衛組織4日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12326例,目前全球累計病例數超過1092萬例,死亡病例數超過52萬例。美國是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其後累計病例數較多的國家還有巴西、俄羅斯、印度、秘魯、智利等。
抗疫措施不一
疫情暴發以來,多國嚴格的抗疫措施嚴重影響了經濟活動和民眾生活,如何平衡防疫和發展成為橫亙在很多國家面前的難題。近期一些國家逐步復工復產,放寬限制措施,但部分國家放寬限制措施後疫情反彈,不得不再次加強防控,經濟復甦遭遇挑戰。
防控仍是關鍵
譚德塞日前警告稱,疫情在全球範圍內仍在加速發展,未來幾個月,所有國家將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與這種病毒共存。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表示,目前人類正經歷全球治理不夠完善的全球化,更加暴露人類社會在大傳染病面前的脆弱性。
世衛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日前表示,到今年年底可能會有候選疫苗顯示出對新冠病毒有效,但問題是,到2021年疫苗產能是否能滿足全球的巨大需求。
(來源:「新華視點」微博新華網客戶端)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9530514475442817574&item_id=9530514475442817574
1943年7月6日——中國臺灣肝病權威學者陳定信教授出生
陳定信(1943年7月6日—2020年6月24日),非博士出身的臺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一路從醫師做到醫學院院長。
亞太地區及世界肝臟病學領域傑出學者、中國臺灣地區肝病學權威專家陳定信教授,畢生致力於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和治療研究,在倡導和推動新生兒普遍接種B肝疫苗方面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近年來,陳教授還積極促進海峽兩岸肝病界的相互交流與深度合作,傾心扶植提攜年輕一代肝病專家,為兩岸醫學事業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深孚眾望!
2020年3月陳定信教授被確診胰臟癌入住臺大醫院,即使如此,仍在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爆發後,擔任中國臺灣地區COVID-19研究團隊顧問。6月24日因胰臟癌於臺大醫院病逝,享壽76歲。
義大利物理學家,化學家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1776年8月9日—1856年7月9日)
阿伏伽德羅於1811年發表了阿伏伽德羅假說,阿伏伽德羅定律。阿伏伽德羅30歲時,對研究物理產生興趣。後來他到鄉下的一所職業學校教書,1815年1月與馬西亞結婚。1832年,出版了四大冊理論物理學。為了紀念他,NA稱為阿伏伽德羅常量。
1856年7月9日,阿伏伽德羅在都靈逝世,享年79歲。
阿伏伽德羅的重大貢獻,是他在1811年提出了一種分子假說:「同體積的氣體,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時,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把這一假說稱為阿伏伽德羅定律。這一假說是根據J.-L.蓋-呂薩克在1809年發表的氣體化合體積定律加以發展而形成的。阿伏伽德羅在1811年的著作中寫道:「蓋-呂薩克在他的論文裡曾經說,氣體化合時,它們的體積成簡單的比例。如果所得的產物也是氣體的話,其體積也是簡單的比例。這說明了在這些體積中所作用的分子數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必須承認,氣體物質化合時,它們的分子數目是基本相同的。」阿伏伽德羅還反對當時流行的氣體分子由單原子構成的觀點,認為氮氣、氧氣、氫氣都是由兩個原子組成的氣體分子。
科技前沿
Fronti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月6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和中國移動廣西公司聯合主辦的廣西5G產業發展合作大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大會以「新基建助力新經濟·新生態共創新生活」為主題,來自中直、區直有關部門,重點行業企業以及5G產業鏈代表共500餘人參加,全區近600萬人次通過直播平臺在線觀摩。
會上,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在全區首發了5G消息、5G全千兆業務和「移動愛家」品牌、5G+北鬥高精度定位專網和Smart OTN政企專網等5G創新應用,同時面向5G+工業網際網路、5G+智慧能源、5G+智慧交通、5G+智慧醫療等14個重點行業100個應用場景發布了《廣西移動5G應用場景白皮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總經理董昕表示,中國移動將繼續把廣西作為戰略布局和業務發展的重要區域,聯合產業夥伴,緊扣廣西地域特色和產業特點,全面實施「5G+」計劃,推動一流技術、優質資源、創新產品的落地推廣,不斷催生「數字廣西」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以5G助力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再提速、再升級。(來源:廣西學習平臺)
「北鬥+」在工業大型機械領域落地應用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趙竹青)記者近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該集團五院514所依託北鬥擇優測試航天技術經驗和成果轉化應用,推出「北鬥工程機械智能終端」,解決了當前工程機械的定位和安全使用等問題,獲得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訂單,為北鬥「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增添又一鮮活案例。
據介紹,此次研發的智能終端是514所技術團隊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做的個性化產品。該產品具備簡訊配置﹑遠程升級、盲區補傳、緊急報警、斷油斷電、軌跡回放、超速報警、越界報警、斷電報警、低壓報警等多種「炫酷」的新功能。
514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產品的研發推動了「北鬥+」在工業大型機械領域的落地應用,也是514所在「推動建成基於北鬥的重載貨車數位化動態監管體系,加快推動北鬥車載終端裝備升級及單北鬥終端研發推廣」方面作出的積極探索。
據悉,514所是國家衛星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曾獲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授權「國家安全生產北京危險品車載運輸監控設備檢測檢驗中心」,是交通運輸部授權的「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和車載終端檢測機構」,在為北鬥導航終端晶片、天線、板卡、組合模塊提供比較測試,開具「體檢報告」的同時,依託檢測技術優勢,積極推動研發北鬥應用系列產品。(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9次飛行。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長三乙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是5500公斤,而這次的乘客卻有5550公斤。這在以往的任務中,是很少遇到的情況。不過,對於有著「金牌火箭」稱號的長三甲系列火箭來說,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難事。設計人員對長三乙火箭進行了優化改進,通過「瘦身」讓火箭自身的重量減少了50公斤。(來源:央視新聞)
我國首架百兆衛星寬帶航班首航
●北京7月7日電 (記者付毅飛)7日19時21分,青島航空QW9771航班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完成了我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的首航。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獲悉,與使用傳統Ku衛星的網際網路飛機不同,本次航班適配的高速互聯繫統基於國內唯一一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飛機在萬米空中可以實現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聯網,為乘客帶來與地面上網一樣的網絡衝浪體驗。
該飛機在平飛階段時,機上旅客可以使用個人手機連接空中網際網路,從2000多個優質互娛服務中挑選喜歡的內容。本次航班還實現了國內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嘉賓在飛機上與地面直播間進行視頻連線,實時分享了空中畫面。(來源:科技日報)
圖看天下
Picture shows the world
●7月9日,河北省唐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詹官屯村農民在清理草坪中的雜草。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積極調整城郊農業結構,瞄準城市綠化市場需求,引導農民發展綠化草坪種植,並成立了草坪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當地200餘名農民增收致富。新華社發(董軍 攝)讓世界更有「AI」——透視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
●7月9日至11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召開,以「雲端」方式參加的國際嘉賓超過500位。「最先一公裡」——在大數據支撐下,人工智慧算法創新為疫苗藥物研發提供支撐;「最後一公裡」——人工智慧與5G、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加速融合,為經濟復甦注入「智力」。為全球智慧城市探索「樣板間」,為世界經濟轉型開放新場景,從「網際網路+」到「智能×」,透視大會,技術將讓世界更有「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