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 保春耕」八仙筒鎮紅幹椒種植開工啦!

2020-12-23 奈曼旗新聞

「這大棚可得扣好了,育苗就靠它呢。」張海良揮動著手中的錘子,邊幹邊說。此刻,他正在固定家中的紅幹椒育苗棚。

今年59歲的張海良,家住八仙筒鎮提木日筒嘎查。從前家中60畝地種植的都是玉米。2019年,他和同村的另外三個村民經過一番研究後,決定到鄰近的紅幹椒基地---開魯縣,進行實地考察。經過與當地技術人員的交流學習後,他們便決定,回村進行小面積試種植。「畢竟是第一次種,所以我去年就種了7畝地。但是種植後的成效是相當不錯的,1畝地純剩3000多塊,比我往年種玉米的收入高多了。」張海良笑著說道。

因首次種植後的效益、收益都很好,張海良決定,今年將種植面積擴大到40畝,並帶動本村村民種植紅幹椒。「要掙錢大家一起掙,都是一個村的。去年我們是購買辣椒苗,今年我們決定在自己家中扣大棚育苗,然後拿到山上統一種植。這樣節省不少錢呢。」剩下的20畝地,張海良打算繼續種植玉米。「這養牛就得種點玉米,不然沒東西喂。」張海良說。

據了解,提木日筒嘎查共347戶,1435口人,全村的養牛戶不少,養殖在10頭牛以上的就有30戶。「以前村上的地種的都是玉米,去年開始,我們村進行了產業調整,開始發展特色種植。」村黨支部書記於彬說。2019年,提木日筒嘎查共種植西瓜126畝,預計今年種植260畝,種植紅幹椒192畝,今年還準備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將種植面積擴大到380畝。

「這不,去年張海良他們幾個種紅幹椒後成效都挺好。所以打算種植的村民也多了。」因去年首次種植成效較好,今年,張海良等4人將作為村上種植紅幹椒的經紀人,教大家如何種植、打理。

「今年我們由經紀人統一購買大棚材料,我們自己建棚,村上有會焊接技術的,這樣我們在成本上,焊一根大棚鋼架能降低30元。張海良就會。」於彬笑著說道。

由於疫情影響,紅幹椒種子的運送也由以前的貨運模式變為快遞運送。在鎮政府對入鎮物資的協調下,種子在陸續到達。「今年的備春耕和往年比肯定有差異,但問題應該不大。」於彬說。

八仙筒鎮從年前就開始春備耕的籌備,對全鎮種子、化肥儲備進行了詳細統計。往年種植,需要種子600噸,底肥7500噸。截至目前,種子已儲備400噸,底肥4000噸。受疫情影響全鎮102家農資店已恢復營業17家,其餘的也正在陸續恢復營業中。

「我在2月25號去政府辦的申請恢復營業手續,在旗農業部門的農資管理群裡我發了一個電子版的復工登記信息,在旗裡和當地政府做好備案後,2月26號,我就開始恢復營業了。」八仙筒鎮經營農資的張志民說。恢復營業後,張志民積極響應政府復工後要求,對店內一天進行兩次消毒,對進店人員進行測體溫、登記信息、酒精擦拭消毒、禁止未戴口罩人員入內等。八仙筒鎮政府為農資商開通了貨運的「綠色通道」,凡是去往鎮內運送農資的貨車,在經過檢查與消毒後,準許入鎮。

「針對今年春備耕生產的特殊性,鎮政府一是走訪了農資企業,了解物資籌備情況;二是按旗防控指揮部要求有序復產復工,農資企業在陸續恢復營業;三是加強了外來特色種植技術人員的隔離管理;四是定於3月15日前完成紅幹椒育秧。」八仙筒鎮副鎮長何天倉說。

八仙筒鎮積極進行結構調整,計劃年內新建庭院紅幹椒育秧棚12580平米,紅幹椒種植專業村4個,新建紅幹椒粗加工廠一處,打造一個紅幹椒種植示範村、紅幹椒育秧專業村。發展2000畝以上集中連片葵花種植基地2處;年內新建500畝以上高標準果樹基地3處。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奈曼旗在抗擊疫情的同時,積極部署、科學規劃、推進春耕備耕生產,目前,全旗各地積極投入到春備耕生產中,特色種植也在陸續開工,力爭做到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不誤。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文明實踐抗疫情」八仙筒鎮婦聯:巾幗光芒在「疫」線閃耀
    八仙筒鎮婦聯:巾幗光芒在「疫」線閃耀——抗疫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風採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八仙筒鎮婦聯工作人員和巾幗志願者積極響應,衝上抗擊疫情第一線。開展清掃講衛生,當好疫情防控的護航員。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八仙筒鎮婦聯倡議全鎮女姐妹減少外出,必要出行時帶好口罩,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擋口鼻,避免細菌飛沫傳播,並注重家庭衛生,定時開窗通風,創造乾淨整潔的居家環境,做好疫情防控的護航員。戰「疫」還在繼續,感動仍在上演。
  • 復工返瀏進行時|抗疫情 保春耕 基層鄉鎮在行動
    春耕農時不等人,當前正處疫情防控攻堅階段,也是春耕生產備耕的關鍵時節,瀏陽市各鄉鎮以「抗疫情、保春耕」為著力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搶抓節令,統籌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有力支持了蔬菜、糧食、花木等農業生產穩產保供。
  • 「聚焦」八仙筒鎮四林筒嘎查:土地變資產、村民變股民
    為積極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和示範效應,順應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八仙筒鎮四林筒嘎查黨支部於2019年12月領辦奈曼旗潤隆灃種植專業合作社。四林筒嘎查黨支部書記張喜龍告訴記者:「嘎查要發展,就要有組織帶領。
  • 抗疫情 抓扶貧 保春耕 助力奪取防疫發展「雙勝利」
    「雖然疫情發展趨向平穩,但是春耕一刻也不能放鬆,要迅速組織好村民開展春耕,把種植基地管理好,指導好村民和貧困戶做好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確保大家的收入不受疫情影響。」在梅縣區石坑鎮嶺村村,荔城街道辦事處駐嶺村村第一書記黃玉峰正忙著幫助貧困戶開展春耕生產。
  • 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建設項目:奮力衝刺不誤春耕好時光
    「現在正值春耕春種的關鍵時期,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保種植』,為蔬菜種植提供必要的條件。」紅楓湖鎮園區項目經理張正杰介紹說,為了在4月15號之前確保810畝的大棚具備種植條件,園區加大人力投入,臨時從雲南抽調了建設技術骨幹,還調整建設工序,優先完成種植所需的項目建設。
  • 春耕面臨三大難題 農業農村部:無疫情或疫情較輕地方抓緊春耕備耕
    【環球網報導】2月18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菜籃子」穩產保供工作情況。雨水節氣到春耕備耕忙,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春耕備耕面臨著一些新情況。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會上介紹,今年春耕主要面臨三個問題:一是部分農資企業尚沒有復工復產,當前不少地區農資企業開工需要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批准,加上工人、技術人員不能及時到位,企業正常的復工復產率比較低。二是農資到村到店難,目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總量是夠的,主要問題是這些農資的運銷最後一公裡受阻,難以進店進村,有的地方反映,農藥的經營門店備貨量不到往年的一半。
  • 日均發貨3000噸,山西華鑫肥業抗疫保春耕在行動!
    華鑫肥業廠區圖 從春節前至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斷加劇,給企業生產運行帶來極大的壓力。抗疫情保春耕奪取今年糧食全面豐收,任務艱巨!山西華鑫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鑫肥業」)積極響應中央和地方政府號召,努力做好疫情防控與保春耕生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公司向全體員工下達了「戰時動員令」,一定要守好公司的「防疫陣地」,堅決不讓疫情進入公司,同時陸續有序開車復工復產,確保企業正常運轉,將疫情帶來了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遜克縣 打好「四張牌」有序備春耕
    遜克縣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備春耕生產,堅決做到「兩不誤」,全力打好穩產保供、農資儲備、動物疫控、復工復產「四張牌」,保障備春耕生產順利進行。這個縣積極創新工作舉措,打好穩產保供「暖心牌」。採取遠程辦公、電話對接等方式指導服務,及時傳達備春耕生產有關指導意見,網絡下發「農技推廣明白紙」9期,參訓人員2.2萬人次,電話、微信解答農民技術問題2700餘人次,幫助農民解決種植生產技術困難。積極抓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開展農產品市場監測,及時掌握農產品儲備情況及價格走勢,保障市場供應。遜克縣結合春耕生產整體形 勢 ,打 好 農 資 儲 備「 定 心牌」。
  • 臨渭區豐原鎮:夯實三個責任 全力防疫情保春耕生產
    臨渭區豐原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結合全鎮疫情防控實際,夯實「三個責任」,全力保障全鎮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有序復工、春耕生產穩步推進。2月24日,在臨渭區豐原鎮雲天化智能配肥微工廠生產車間,5名工人已經到崗開始上班,村民李冬秦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是第一天上班,她也幹得格外起勁。
  • 「脫貧路上」八仙筒鎮:「指尖」上的繡花針,致富的「頂梁柱」
    走進八仙筒鎮紅升村的村民張桂霞家,她正坐在椅子上繡花,配線、穿針,一根小小的繡花針在張桂霞的手上得到了極致的發揮,隨著她的動作在綢布上恣意翻飛,一朵朵顏色嬌豔的花朵就顯出了輪廓。「這朵花比較難,繁瑣點,又涉及到換線,需要用一天的時間。
  • 驚蟄至,春耕忙!鎮寧馬廠鎮緊抓時機 做好小黃姜種植技術培訓
    驚蟄到來,鎮寧自治縣各地抓緊春耕生產。走進馬廠鎮,農戶們正忙著翻土、開溝,為今年的小黃姜種植做準備。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村民穩定脫貧致富,切實推動科學安全用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馬廠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緊緊抓住有利時機,做好新一年的種植培訓。
  • 抗疫春耕兩不誤,復工復產保增收|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貴陽行動
    今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生產帶來困難,但農時耽誤不得,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於2月9日復工復產。測體溫、間隔作業……村民忙著春耕春種,疫情防控也毫不含糊。駱家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政倫介紹,為發展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駱家橋村共流轉土地3000多畝,佔總數的近四成。
  • 傾力耕耘希望的田野——「全國十佳農民」戰「疫」抓春耕剪影
    「在全社會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時刻,復工復產已成為一個重要任務,特別是合作社,在春耕生產中更要有擔當。我們一方面做好生產務工人員的安全防護,另一方面每天有序推進農業生產。」
  • 黃山區:青年防疫員爭當春耕「好幫手」
    「現在仍然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家下地幹活要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春耕時節防疫忙。在黃山區新豐鄉豐溪村,剛畢業的大學生何瑞一邊利用自己的知識指導村民農業生產,一邊在田間地頭宣傳防疫知識,成為服務春耕的「好幫手」。  「當前春耕生產在即,我們觀察到許多青年在家無法返崗返學,正好可以組織他們為防疫和春耕工作出出力!」豐溪村黨總支書記王輔家介紹道。
  • 浙江出臺15條措施 切實抓好「三農」領域疫情防控和農產品保供工作
    加快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認真落實浙政辦發〔2019〕52號文件,全面落實扶持生豬生產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推動萬頭特別是10萬頭以上大型現代化規模豬場建設,尚未完成審批落地的,要儘快依法審批落地、推動儘早開工;已開工因疫情防控停工尚未復工的,要抓緊復工,確保年底前建成70家以上、80%投產。
  • 江蘇常州薛家鎮:當春耕遇上新時代文明實踐
    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防疫絕對不能鬆勁,春耕也不可耽誤。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正在進行一場熱鬧的農耕搶種,當「春耕」遇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一片生機在這片土地升起。
  • 「嶽陽」君山稅務:傾情幫扶助春耕
    君山區稅務局幹部為結對幫扶困難戶送肥料助春耕。紅網時刻3月26日訊(通訊員 唐新輝)3月24日,國家稅務總局嶽陽市君山區稅務局聯村幫扶幹部將一袋袋肥料、一瓶瓶農藥、一株株果樹苗、一尾尾龍蝦苗送到結對幫扶困難戶手中,傾情助力春耕春種。良心堡鎮望君洲村脫貧鞏固戶陳會仁是君山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周立偉的結對幫扶對象。
  • 一幅「春耕備耕圖」正在成安徐徐展開
    春耕不等人,備耕正當時。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春耕備耕也進入了關鍵時節。燕趙大地上,農民們忙著訂購農資、檢修農機具、平整土地,一幅戰「疫」下別樣的「春耕備耕圖」正在徐徐展開。「今年我們計劃種植棉花約1000畝,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緊進行土地深耕作業,提高土壤蓄水和肥料滲透能力,只待4月份氣溫轉暖便可陸續進行棉花種植。」農場負責人王振堂說。而在另一旁的麥地裡,成安縣高級農藝師趙海臣正在針對小麥墒情、苗情為王振堂開具精準處方,並將所需化肥農藥等農資以及農機具及時調配到田間地頭。
  • 「共同戰疫」疫情下的「菜籃子」:市場供應充足 價格有漲有跌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宋丹陽、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江開勇等重點就「菜籃子」穩產保供情況進行了介紹。畜禽飼料和產品運輸難如何破?66%飼料企業已復工春季是家禽補欄的關鍵期,肉蛋奶則是老百姓「菜籃子」必需品。
  • 平壩青莊壩區春耕生產火熱開展
    【公益廣告】「疫情期間,我們都沒有外出務工,在家門口的蔬菜基地幹活心頭踏實,一天100元的收入。」在寬廣的青莊壩區,53歲的邱繼珍正和60個多個工人一起揮舞鋤頭,為冬瓜種植起土覆膜。作為平壩區樂平鎮今年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青莊壩區核心區規劃種植蔬菜3200畝,種植品種為冬瓜、香蔥、山藥、油葵、香芋南瓜。基地裡一臺臺旋耕機來回穿梭,翻耕著土地,村民戴著口罩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土地平整、產業路、機耕道、育苗大棚、冷庫等各項工作正加快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