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至,春耕忙!鎮寧馬廠鎮緊抓時機 做好小黃姜種植技術培訓

2020-12-23 天眼新聞

驚蟄到來,鎮寧自治縣各地抓緊春耕生產。走進馬廠鎮,農戶們正忙著翻土、開溝,為今年的小黃姜種植做準備。

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村民穩定脫貧致富,切實推動科學安全用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馬廠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緊緊抓住有利時機,做好新一年的種植培訓。

3月4日,貴州省蔬菜專班李德文、李偉、裴芸專家一行走進鎮寧自治縣馬廠鎮,為當地老百姓手把手教授小黃姜科學種植方法。馬廠鎮農業相關負責人、村民代表和種植大戶等70餘人參加培訓。

培訓過程中,專家老師向村民們分析了小黃姜的銷售市場,特別鼓勵上一年收成稍差的農戶,針對性地講述了市場有多大、市場在何方,幫助村民樹立起連續發展的目標方向。

在總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提高品質,發展深加工,才是提高小黃姜經濟價值的辦法。

「一定要輪作,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的地方種植,掏好中溝和四周的排水溝,行距在60至70公分,也就是兩個腳的距離;選擇健康飽滿的姜種下種,豎向貼著溝壁栽種,距離在40至60公分左右,大約一個腳的長度……」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油料所副研究員李德文介紹道。

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的實際和需求,專家老師深入田間地頭,詳細講解了小黃姜種植時選種、浸種、消毒、挖溝、施肥、打藥等各個技術環節,針對農戶提出的葉黃、積水、姜瘟、不長個頭等問題一一解答,培訓效果良好。

聽了專家老師的培訓,馬廠鎮張官村村民張天涯連連點頭,她笑嘻嘻地說:「我們一直都是用老一輩人的方式種姜,特別容易發生葉黃葉白的現象,也不懂得施肥和配料的方法,今天聽了老師說才明白,要選用氫氧化銅,去年我家的小黃姜畝產只有4000多斤,今年按科學方式種植,爭取能達到7000斤。」

疫情發生以來,馬廠鎮緊緊圍繞「戰商情、促春耕、保民生」為工作重心,堅持防控工作和農業產業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力求把時間補回來、把損失搶回來。大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縱深推進新型農村產業革命,為全鎮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及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計劃每三個月開展一次小黃姜種植培訓,分別在小黃姜播種前培訓土地選擇、整地及播種技術,在小黃姜生長幼苗期培訓田間管理及施肥技術,在小黃姜塊莖膨大期培訓取暖、追肥及病蟲害防治和儲存技術。」李德文說,按照科學方法種植管理,每畝小黃姜可以提高500至1000斤的產量,產值也會相應提高約2000元。

另外,為了減少疫情期間人員聚集,貴州省蔬菜專班開通線上培訓,以手機為主要培訓載體,農戶還可以通過關注「中國姜網」微信公眾號學習種植技術,以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把課堂延伸到村裡、合作社和田間地頭,最大限度地增強培訓效果和影響力。

下一步,馬廠鎮在優化農業產業發展的同時,將不斷完善產業項目調整,大力宣傳產業政策,增加農業種植技能培訓,不斷提高當地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打造地方特色,促進農戶穩定增收、穩定脫貧。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牟元媛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相關焦點

  • 驚蟄春耕忙丨探訪魯西南最大黃姜種植基地:上好的黃姜得這麼種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3月5日訊(記者 朱仙娉 史欣欣 杜倩)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這意味著接下來的日子裡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萬物將蓬勃生長,春耕備播更是進入了關鍵時節。浸種、晾曬、篩選、送到暖姜室出芽、種到地裡……濟寧市汶上縣大王莊村黃姜種植的備播,也從一口位於地下八米深的地窖開始了。3月5日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位於濟寧市汶上縣大王莊村的魯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實地探訪這裡黃姜種植的備播情況。據了解,魯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魯西南最大的黃姜種植基地,承包土地1000餘畝,以專業黃姜種植為主。
  • 鎮寧:小黃姜產業帶來紅紅火火的日子
    「自從種了小黃姜,日子越活越紅火啦!」鎮寧自治縣寧西街道和平社區居民朱凱去年種植的小黃姜喜獲豐收,賺得盆滿缽滿,這讓他笑口常開。他種植小黃姜20多年了,以前都是小打小鬧,沒有規模。當2018年貴州省委提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鎮寧因地制宜選擇小黃姜作為主導產業之一,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完善和延長產業鏈,構建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體系,實現「訂單式」發展。良好的政策,朱凱流轉20多畝土地,種植25畝小黃姜,面積比以前增加幾倍。
  • 吳剛平到鎮寧關嶺調研小黃姜產業發展工作
    吳剛平到鎮寧關嶺調研小黃姜產業發展工作 2020-03-24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緊抓農時春耕忙
    近日,走進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種植小蔥田裡,3臺挖掘機開墾荒地,村民們紛紛下到地間分組施肥、犁地、移栽小蔥等,機械與人力交叉春耕作業,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我們昨天聽說壩區需要人手,今天一早我們過來幫忙了,做工一天能拿到100元的勞動報酬。」
  • 驚蟄春耕忙|請來熊蜂幫授粉 臨淄菜農笑開顏
    記者 張吉寶 李鴻斐春回大地,氣溫回升,在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1.6萬個蔬菜大棚裡,菜農們正忙個不停,有的忙著給西紅柿打叉掐尖,有的請來「熊蜂」忙著授粉,有的忙著將蔬菜運到代收點……3月5日上午10點,在皇城鎮東南羊村一個近3000平方米的西紅柿大棚裡,徐海軍搬出一個箱子
  • 鎮寧馬廠鎮:幫扶宣講進家入戶 醫療政策入腦入心
    「這個本本一定要保管好,以後去看病可以得報銷的,國家對貧困戶有特殊照顧……「還沒走到鎮寧自治縣馬廠鎮上巴村貧困戶魯雄運的家裡,就先聽到上巴村第一書記楊皎洪亮的聲音,這樣簡單的解釋話語,他每天要說好幾十遍。
  • 今日影像|今日驚蟄,春耕桃紅柳綠,一片生機盎然
    有攝友拍到了薄薄的霜花↓↓↓▲攝友「映雪」▲益母草上的薄霜,攝友「再回首」今晨6點50分攝於黃泥嶺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農諺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在驚蟄的那一天,莊稼人的春天才真正來到。今天早上,攝友張輝拍下了餘姚市黃家埠鎮上塘村春耕開始的一幕。↓↓↓時至驚蟄,意味著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大家盼了許久的春暖花開總算是真正官宣了。就在中午時分,浙江省氣象臺官宣:杭州明日入春。
  • 太康縣馬廠鎮:和平的年代,平凡的英雄
    ——記河南省太康縣馬廠鎮武莊行政村村醫李淑娟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全國上下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有這樣的一個小村莊也不例外,它就是馬廠鎮武莊行政村。
  • 龍山鎮人戴著口罩忙春耕|農田|龍山鎮|合作社|張家川|馬河村
    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是保證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一環。在抗擊疫情期間,龍山鎮結合實際,多措並舉保生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春耕備耕的積極性,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全力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在馬河村春耕現場,龍山鎮黨委書記陳金海說: 「在抓實疫情防控的同時,龍山鎮也同步開展春耕生產。
  • 紫雲藍莓、鎮寧小黃姜等5個獲國家地理標誌的農產品今日授牌!
    活動現場,對2020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的紫雲藍莓、紫雲冰脆李、紫雲紅芯薯、板當苡仁米和鎮寧小黃姜5個農產品進行授牌。 自貴州省委作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部署以來,安順市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認真踐行「五步工作法」,聚焦產業革命「八要素」,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形成蔬菜、茶葉、食用菌、辣椒、金刺梨、中藥材、水果、生態畜牧、生態漁業等9個特色優勢產業,構建了「一縣一業」的產業格局,全市有省級現代高效示範農業園區40個,普定韭黃、鎮寧小黃姜、
  • 復工返瀏進行時|抗疫情 保春耕 基層鄉鎮在行動
    春耕農時不等人,當前正處疫情防控攻堅階段,也是春耕生產備耕的關鍵時節,瀏陽市各鄉鎮以「抗疫情、保春耕」為著力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搶抓節令,統籌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有力支持了蔬菜、糧食、花木等農業生產穩產保供。
  • 鎮寧:致富村結「致富果」 六馬芒果銷路好
    7月中旬的致富村熱鬧非凡,在鎮寧自治縣六馬鎮打幫河沿岸10公裡的「芒果走廊」上,成熟的芒果在陽光照射下,透露出誘人的甜蜜。 「全部挑選個頭大的,質量好的裝,次一點的就留下來,要保證品質,才能年年有錢賺。」
  • 不負春光 春耕備耕忙
    松陽縣新興鎮外石塘村茶葉種植大戶葉洪清(左)收到縣農業局農機管理站送來的生產器械,開心地走向茶園。蓮都區碧湖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技員來到上閣村種糧大戶的田頭,講解玉米種植技術。  葉美琴的花卉基地主要種植水仙花,已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水仙花280畝,匯集了國內外127個水仙花品種,花形各異、色彩鮮豔,是目前國內水仙花品種較全的品種資源保存基地、育種創新基地。  這段時間,麗水9個縣(市、區)已陸續開展「五聯五送」服務月活動,通過培訓、上門服務等形式,將各項惠農政策、先進科技、放心農資、服務措施等送到農民手中。
  • 膠州「剪紙」培訓落戶鎮寧
    日前,膠州鎮寧東西部扶貧協作非遺「剪紙」培訓班在鎮寧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行了結業典禮。膠州「剪紙」培訓落戶鎮寧,是在2019年底由安順市委、膠州市委、鎮寧縣委領導和兩地交流掛職幹部的關心支持下引進的項目,由鎮寧扶貧辦、鎮寧文廣局籌劃和申報。膠州市委、膠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派出膠州金剪子剪紙藝術志願服務隊兩名剪紙傳承人李曉燕、西華娟到鎮寧駐點培訓授課1個月。
  • 發展看蘇北,帶你走進全國千強鎮沭陽馬廠鎮(新城)
    這裡的馬廠仿漢陽造步槍為中國的革命事業留下了光輝的一筆,為抗戰做出來突出的貢獻!2013年宿遷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規劃9個小城市規劃,沭陽縣委、縣政府落實主體全面落實韓山、馬廠、賢官三個小城市建設。馬廠因此也迎來最佳的發展時期!
  • 關廟鄉搶抓農時忙春耕
    關廟鄉搶抓農時忙春耕 2020-03-17 15:43:54   來源:六安新聞網
  • 「戰疫情 保春耕」八仙筒鎮紅幹椒種植開工啦!
    從前家中60畝地種植的都是玉米。2019年,他和同村的另外三個村民經過一番研究後,決定到鄰近的紅幹椒基地---開魯縣,進行實地考察。經過與當地技術人員的交流學習後,他們便決定,回村進行小面積試種植。「畢竟是第一次種,所以我去年就種了7畝地。但是種植後的成效是相當不錯的,1畝地純剩3000多塊,比我往年種玉米的收入高多了。」張海良笑著說道。
  • 茅慄、泮水、西坪「志願紅衣」點綴春耕大地
    在茅慄、泮水、西坪三鎮,志願者們深入田間地頭,充當護苗員,做好當前最要緊的辣椒護苗工作,確保辣椒苗種植落地成活。在茅慄鎮壩區產業發展基地,志願者們主動與種植戶一起清理溝渠、為苗施肥、清除雜草等。種植棚內溫度雖高,但卻不影響他們幹活勞動的熱情。
  • 種高粱、育辣椒,黔西縣新仁鄉穩步推進春耕生產
    陽春三月,正值春耕好時節。走進黔西縣新仁鄉的田間地頭,只見當地群眾正在搶抓農時趕春耕,種高粱、育辣椒苗……一幅春暖農忙的美好圖景。查看辣椒苗生長情況「老伯,高粱播種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距離,行距是60公分,窩距是30公分,直栽播種的時候每窩3到5粒種子……」3月20日,新仁鄉田壩村群眾正在地裡種植高粱,來自鄉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池江江和高粱收購公司技術人員徐賢正走進地裡,為種植高粱的群眾現場講解技術。
  • 成都金堂縣「臍橙第一鄉」春耕忙 預計採摘水果1000多萬公斤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雷倢)人勤春來早,又是一年春耕時。在被譽為「中國臍橙第一鄉」的金堂縣三溪鎮,時下正是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關鍵時刻,因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耕時節雖沒有往年大規模生產的熱鬧場景,但村民也沒有就此空閒著,在各地的田間地頭分散勞作,呈現一派春耕備耕的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