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五禽戲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這五禽分別是虎,鹿,熊,猿,鳥。五禽戲各有各的功效,如果你覺得腰酸背痛,渾身不得勁,那你可以練習虎戲,以此減輕疼痛。如果你覺得腸胃不消化,長期以來食欲不振,那你可以練習熊戲來健脾胃。對於現代人來說,練習鹿戲不失為最好選擇,大多人喜歡熬夜,長期生活不規律,再加上久坐不運動等惡習導致腰圍增大,這時候你就需要練習鹿戲來消耗腰部的大量脂肪,讓你有個很好的身材。練習鳥戲可以預防關節問題,而猿戲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長期練下去,你就是爬18樓也不費勁。
五禽戲現在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東漢末年當名醫華佗被曹操殺害後,他的弟子便逃離了曹操的管轄地,在路過四川時,看到床上有病人不蹲呻吟,痛苦不斷,隨後他弟子便將五禽戲悉心傳授,等過段時間再回來看時,臥床呻吟著者精神抖擻,和之前對比天壤之別。再有一個,據史書記載華佗徒弟吳普依照五禽法細心鍛鍊,到90歲依然耳不聾眼不花,牙齒完好沒掉一顆。
清朝乾隆年間,餘氏家族第8代後人餘有福在練習五禽戲的基礎上又加以融會貫通,向各大師們請教,吸取所有精華,形成了別具風格的另一套拳法也就是現在非常盛行的餘門拳。其實餘家在明朝中期就是當地有名的拳類名家,到餘有福這一代更是被發揚光大,餘有福的創新意識很強,他對先人留下的拳譜不斷完善,這才形成了餘門拳。作為優秀的武術拳種,餘門拳的打法套路繁多,手法多變,講究距離短多用寸勁,提砍砸壓,可以說它的作戰風格在武術界是比較兇悍的。
任何武術都離不開它的基本功,任何武術的基本功都離不開蹲馬步站樁,餘門拳也不例外。除了蹲馬步站樁外,餘門拳還有鐵掌功,鐵腿功,鐵肘功和鐵板橋功,套路有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兩大種。徒手套路就是剛才我所說的這些,器械套路有餘門棍,餘門劍,餘門刀,餘門槍等,對內可以強身健體,對外可以抵擋外敵,所以餘門拳一直傳承不斷,現在學它的人很多,而且高手如雲。尤其是四川省的宣漢縣,因為練習餘門拳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被評為全國武術之鄉。
易筋經是傳統拳術功法訓練中一個很大的類別。甘鳳池秘傳易筋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屬南少林傳承。羅漢勁十八形勢,原名「自來勁」,是強筋健皮,增長功力的核心功法。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十八勢法,各有側重,三層心法,由淺入深,磨練意志、榮血行氣、抻練筋肉、強化內臟、加固關節、矯正身形、建立符合南少林拳法特點的人體動力鏈,為拳法技術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功訓練過程艱苦異常,心智軟弱之人,甚難奏效。
十八勢法,各有側重,三層心法,由淺入深,磨練意志、榮血行氣、抻練筋肉、強化內臟、加固關節、矯正身形、建立符合南少林拳法特點的人體動力鏈,為拳法技術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掃描二維碼加入課程
功夫者正面向全國開始招募:非物質文化武術傳承人、國家一二級武術運動員、民間武者、武術培訓教育機構。
以機構公會形式與功夫者合作,可享受更多平臺政策
詳情可諮詢微信:gfz010
您的鼓勵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