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美:11 個創造絕佳 UX 的方法

2021-01-10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我們已經告別「廣告狂人」的時代,現在一家品牌的溝通 (communication) 與互動策略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獨立於產品設計或服務設計之外。
在我們所處的數位時代中,產品與行銷已經融為一體,在此現象下,廣告的意義究竟為何?

Ted Booth 是體驗設計公司 Method 的董事總經理兼主席,他要用 50 年前的一本書,來教教大家,如何設計數位時代的產品設計與行銷計畫,帶給使用者絕佳的經驗。

「廣告」與「產品設計」融合中,而且數位管道的行銷愈來愈重要

「廣告」與「產品設計」兩大世界正在融合中,一家公司內的行銷總監在科技上所花費的心力越來越多,甚至超過技術總監。而數位產品與服務也日益重要,網路在我們生活中的份量也已超過電視,廣告文宣只好讓出寶座,不再是邀請消費者參與以及營造品牌的唯一主力。

對於現代消費者而言,與品牌之間的雙向互動比單向的廣告宣傳來的有效 ,也因此行銷成果不再是以曝光率來衡量,而是以消費者互動量來計算。

Nike 在 2011 年時的行銷預算為 24 億美金,該數字創下歷史新高,Nike 在短短三年內大幅削減美國地區電視與印刷廣告之預算,幅度達 40%,因為 Nike 決定把錢花在刀口上 -- 哪裡有消費者哪裡去,遂轉而大力聚焦於網路行銷。在 2010 年時,Nike 在非傳統方式的行銷上的支出將近 8 億美金,並放棄超過 1 億美金的贊助商與傳統媒體購買等機會。

Econsultancy 2013 年的調查顯示,全球有 55% 的行銷人員今年計畫增加數位行銷的預算,其中 39% 的行銷人員計畫將既存的預算挪至數位管道使用。

數位行銷乃長期趨勢,絕非一時熱潮;產品與服務除了得富有價值之外,還要能夠透過大量的數位裝置以及許多品牌、服務與平臺所搭起的網絡,去述說精採的故事。因此企業正面臨全新挑戰,企業必須深化顧客參與度、增加收入、還要組織創意團隊來迎戰。

最後,行銷與產品部門需要更密切合作。像是文案編寫團隊必須與使用者體驗團隊合作,而原本主要關注「人類需求與產品可用性」的互動與介面設計師,也得與行銷與廣告等創意部門合作。

站在巨人 David Ogilvy 的肩膀上,學 11 個廣告設計的黃金原則:

雖然很多人認為,行銷與產品設計兩大部門很難結合,但兩者之間的合作已為必然。雖然我們認為,行銷與產品設計兩大部門的文化時常相斥,但其實他們也沒有想像中那麼迥異。

廣告界傳奇人物 David Ogilvy 曾經是一位業務員與農夫,他曾經挨家挨戶推銷產品,後來 Ogilvy 創立奧美廣告,成為世界上最大及最受尊重的廣告代理商之一。

Ogilvy 在 1963 年著有《一個廣告人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雖然當時印刷與電視媒體仍是主要的溝通管道,但該書即使放在數位時代來看,仍不嫌過時。

他在該書中告訴讀者如何製作優異廣告,而其觀點可作為我們參考的指標,引領大家製作優良數位產品、服務以及品牌體驗,並提出 11 個製作優良廣告的黃金原則。雖然原文主要談的是傳統廣告宣傳策略 (campaign),但只要換個角度看,放入數位介面、使用者體驗等等元素來思考,Ogilvy 多年前的見解還是不輸給現代的使用者體驗 (UX) 專家啊!

現在讓我們一起向廣告大師學習吧,以下為書中的 11 個廣告設計黃金原則:

1. 你製作的廣告內容比廣告形式來的重要

Ogilvy 認為,廣告是要幫助消費者,讓他們決定購買商品;而讓消費者下單購買的關鍵就是讓消費者透過廣告有效瞭解產品。

以同樣的道理來看,數位產品與服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執行功能,消費者可不是為了精採動畫或視覺刺激而使用數位產品或服務,他們希望得到的是有形價值、實用性以及優質內容。

2. 你的廣告體驗 (campaign experience) 必須從優質創意出發,否則註定失敗

Ogilvy 從來不想製作簡單基礎的廣告,他全力開拓創新,要讓服務客戶大大受益。

數位設計師通常缺乏 Ogilvy 這等野心,對他們來說,如果要創造新的體驗,那就把內容與特色放入整齊分類與標準介面元素等等就對了。這般改良固然有其好處,但卻缺乏深意,也難以與更大的概念結合,若想認真經營品牌,這等改造必嫌不足。Ogilvy 相信,製作出可使用的產品沒什麼了不起,那只是基本要求。我們應該要讓產品與服務連結至更大的概念,比如說品牌精神,如此一來才能帶動提升設計與數位體驗。

3. 多提供產品資訊給消費者

Ogilvy 會儘量把產品資訊傳達給消費者,資訊越豐富越好,至於同業競爭者是否有類似的產品或是提出類似的說法並無所謂,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產品資訊給消費者。 對 Ogilvy 來說,如果一則廣告的內容少、時間短,等於是透露兩件事實:(1) 該公司不甚致力於產品工藝品質 (2) 不尊重消費者。

另外,消費者也很在意數位產品與服務能夠為他們達到什麼目標與功能,所以設計者需要通盤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然後打造出優質體驗,以最大化消費者的利益。

4. 廣告一定要吸睛

Ogilvy 認為,要爭得顧客關注並不容易,每年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可別忘記這是 Ogilvy 是在 1963 年所言,現在的競爭絕對是更為勐烈。但無論情勢如何改變,廣告公司的工作仍然不變:那就是讓服務客戶 (client) 的產品或服務成為焦點。

對於數位體驗而言,道理相同:數位產品與服務體驗需要讓消費者喜歡使用、分享、認同,並且持續回頭使用。對設計團隊而言,要實現此目標,產品工藝正是重點。那該如何讓自家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勝出呢?魔鬼藏在細節中,設計團隊必須注意細節,讓工藝水準更上一層樓。

5. 釋放魅力,但別弄巧成拙

Ogilvy 曾經做過業務員,他曾經挨家挨戶銷售產品,得在短暫的時間內建立關係及銷售產品;他知悉魅力的價值,也懂得如何運用魅力。

數位體驗的魅力非常重要,承續上一點所言,細節正是關鍵、正是魅力所在。像是視覺設計、動作、以及如何處理錯誤等細節,都能左右產品魅力;而整體連貫的感受,人類參與的感覺等也是影響魅力的要素。但千萬要小心,不要讓用戶使用產品與服務時感到不方便,否則產品與服務的魅力將大打折扣。

6. 你製作的廣告體驗要跟上時代

Ogilvy 認為,年輕一代乃是重要客群,Ogilvy 認為年輕人比他更瞭解新一代的想法,所以必須要組織年輕的文案撰寫團隊。

在今日全球化、多元平臺、以 IP 位址為基準、微觀人口統計 (micro-demographic) 的世界裡,閱聽者的種類越來越多,對於產品與服務的期待也越來越多元。因此,如果要跟上時代,就要能夠看見比較長期及重複的產品發展曲線,並且預測到變化,掌握先機。這表示什麼呢?這表示我們必須持續不斷地重新衡量,改善以及重新發明我們呈現給顧客的內容與方式。

7.「委員會」(committee) 可對廣告體驗提出意見,但千萬別寫文案

委員會的設計通常沒有好下場,此鐵律屢試不爽,無論是在 Ogilvy 的時代還是現代都是一個樣。為什麼呢?意見太多太雜了。

設計數位產品與服務時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由過多人參與,不同的想法介入後,產品與服務體驗將缺乏一體性。越來越多人相信精簡靈活的團隊效率較好,只要你的團隊小巧靈活,富願景且樂於奉獻,你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作出優良產品。

8. 如果你很幸運,寫出成功的廣告文案,請重複運用該文案,直到失去效力為止

Ogilvy 認為市場是流動不止的,我們打廣告的對象不是直立不動的軍隊,而是行進不止的閱兵。所以,我們要持續投入設計,觀察哪些文案值得重複,哪些需要改變。

我們需要透過一系列更新以及更換版本才能持續改善產品或服務,唯有如此才能為消費者打造良好數位體驗。我們可以透過數位空間跟蹤與觀察消費者如何使用產品,並依此調整及回應。設計師也需要注意何時該停手,而不是持續增加新特色 ;也得懂得保留消費者喜歡的部分,才能讓消費者繼續陶醉於產品與服務提供的體驗。

9. 不想給家人看的廣告文案就千萬不要寫,不想給家人的體驗也萬萬別設計

Ogilvy 認為,廣告的目的在於描述產品以鼓勵購買,若你的廣告與產品不符,消費者最後總會發現的。要怎麼過濾自己的廣告,分辨其是否無欺詐之疑呢?很簡單,想想家人吧!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在乎的人可以不受騙,享受好的產品與服務。只要你有信心讓家人看到你的廣告,那就沒問題了。

數位產品與數位服務也是如此,如果某項產品很差勁,最後一定會被嫌棄,更可怕的是現在消費者常在網路交換產品使用心得,如果許多人在網路上攻擊某產品,其負面宣傳效果可不容小覷。相對來說,如果你提供良好體驗,消費者自然會在網路上大力分享與支持。

10. 打造品牌形象

Ogilvy 提倡同一品牌的廣告風格應該多年維持一致,這是建立品牌性格及形象的關鍵,如此才能在市場上屢獲佳績。

同樣地,我們必須認識到每個產品與服務都是建立整體品牌形象的機會。在任何平臺與時期內,我們都要以某核心概念去設計、維持及經營品牌形象。透過持續不斷的體驗,我們就能建立起一個模式,而這個模式將深植消費者心中,成為品牌給予的承諾。

11. 別抄襲模仿

Ogilvy 說這麼多,重點是要聚焦於產品上,做該下的苦工、尋找好的點子,最後建立起恆久之品牌。

抄襲與模仿充斥於數位體驗領域,像是侵犯智慧財產權、仿製市場當紅產品、借取他人概念、有原則地堅持「典範實務」(最佳作業流程,best practice),或是使用開放平臺的標準元件等等皆屢見不鮮。長期而言,公司一定要定義出品牌鮮明的性格,才能塑造獨特的使用者體驗以及知名的品牌。

我們從 Ogilvy 的書中學到,如果企業想打造良好數位體驗並讓品牌大紅大紫,則其行銷與產品設計團隊需要合力出擊,才能讓出產的品牌、產品與服務在消費者心中富有意義且予以認同。這項挑戰不易克服,不過我們很幸運能從 Ogilvy 大師的書中得到啟示。

快快摩拳擦掌,鑄造出獨特而感動人心的產品與服務吧。

相關焦點

  • 奧美:90後行為準則與營銷啟示(絕佳參考)
    之前,看到奧美中國發布了《讓奢侈品牌更有意義》白皮書,這個消費調研特別針對90後為主的新中產階級,聚焦新興且極富活力的千禧一代。雖然主要是洞悉奢侈品消費品牌,但老賊看來,也為所有品牌提供了深入了解這一代人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的絕佳參照。大家在做品牌年輕化營銷時,完全可以學習和借鑑,個個都是精準有效的打法,不信你自己看完。
  • 【中外廣告史】遇見奧美廣告
    奧格威與一位他1941年相識的會計師一同開創了Hewitt Ogilvy, Benson & Mather,(奧美前身)。3年之後,這個一度黯淡的男人已名揚業內,猶如創造了一個奇蹟。奧美廣告公司在中國的官網上這樣寫道:許多人為了奧美的事業傾盡畢生心血。這是因為這裡崇尚並經營著循循善誘、鼓勵創造的氛圍。奧美堅守著人盡其才的育人思維,為此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員工培訓,以確保每個人能夠進步與完善。我們將此視為第一要務。奧美相信:只有員工時刻保持高漲的士氣,並精益求精,才能保證給予客戶優質的服務。
  • 【公司】奧美廣告 多少廣告人心中的天堂
    目前,奧美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州、香港以及臺灣設立多家公司。奧美從廣告起家,但是,隨著不斷的發展,作為整合行銷中的前驅,奧美在多個領域中完成了資源整合。隸屬於 WPP 集團的奧美公司,憑藉 WPP 集團的雄厚實力,奧美已經成為了調研、公關、設計、視覺識別、零售市場營銷、促銷和新媒體等傳媒領域的專家。
  • 首都驚現七星級運動空間 奧美氧艙讓你感受什麼是高端大氣貼心專業
    這是奧美氧艙運動中心在北京布局的第四家高端店,同時也是軟硬體配置最頂級的旗艦店。此次奧美氧艙麗都水岸店的選址與奧美氧艙陽光上東店共處在麗都商圈的核心地帶,正是因為這個商圈健身愛好者對高端健身房的迫切需求,奧美才會投巨資服務該社區人群。
  • 【深度】奧美巨變關頭
    Heath將此解讀為部門不太景氣的信號,不過他想得很清楚,只要能進奧美,他也可以接受其他部門。另一邊,奧美員工Ashley卻選擇了離開。她開始覺得做廣告也沒什麼勁,很多時候就像是一群自以為聰明人的自嗨。在那座裝潢考究的辦公室外,是如今快速迭代的大環境,而改變社會有了更多的方法。
  • 固特異中國與奧美公關共獲全球SABRE大獎
    SABRE大獎是全球最重要、最具競爭力的行業獎項之一,該獎由公關行業權威媒體《Holmes Report》主辦。    上海奧美公關經營合伙人褚文提到:「獲得全球SABRE大獎令我們倍感榮耀。同時,它也肯定了固特異在數字傳播領域塑造品牌形象而做出的大膽嘗試。我相信在與固特異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還將創造更多具有影響力的活動」。    註:「議題管理」指針對社會熱點事件而進行的品牌營銷活動。
  • 廣告教會了我們什麼----奧美廣告公司
    介紹: 奧美文化:「品牌是一個綜合的象徵。「品牌管家」實際上是一套完整的企業計劃,用以確保所有與品牌相關的活動都反映品牌本身獨有的核心價值和精神。簡單的說,「品牌管家」意味著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感受,並將之轉化為消費者與品牌的之間的關係。到20世紀90年代中葉,隨著整合營銷傳播(IMC)的風行。 奧美歷史:一切始自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
  • 奧美中國變革開始,「以客戶為中心」還會是那個奧美嗎?
    作者| 周卓然8月11日,在無錫的拈花灣小鎮上,奧美上海辦公室組織了一場500多人的團建。但這場活動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放鬆身心,而是為了宣布一項新計劃:在紐約總部宣布改革半年後,奧美中國也已經準備就緒了。
  • 奧美廣告創始人大衛·奧格威的人才觀
    蓋洛普嚴謹的研究方法與對事實的執著追求對奧格威的思想影響巨大,並成為他行事的準則之一。農夫生活——「最珍視的時光」二戰結束後,奧格威和妻子來到賓夕法尼亞州的蘭開斯特縣,來到阿米什人聚集區,過起了農耕生活。其實,奧格威迷戀上阿米什人的生活,是在蓋洛普事務所工作的時候,那時,他和妻子經常在周末的時候,跑到那裡住幾天。
  • 每周營銷業人事:奧美集團宣布奧美互動總裁任命
    【Jacco ter Schegget將擔任奧美互動中國區新總裁】   奧美集團近日正式委任Jacco ter Schegget奧美互動中國區總裁一職。他將於2014年4月來到上海辦公室接管奧美互動的職務,並在北京地區投入大量的時間。奧美互動是奧美集團的顧客互動業務單元。   上任之後Ter Schegget將負責戰略定位、奧美互動在華品牌增長及發展,包括主導客戶合作機會、新業務拓展、產品和服務創新以及員工發展。   Ter Schegget擁有15年數碼和傳播領域的工作經驗。
  • 佳能&奧美,被告了!罪名是:廣告創意侵權
    用悠悠官方聲明來說,是這樣的:但可惜的是在項目拍攝前,我司與奧美在合同部分條款上未達成一致意見,最終沒有完成合同籤署步驟,隨後我司退出此次項目。但,該項目的視頻宣傳片(據說一共有3個,侵權最嚴重的是佳能鳥眼對焦的廣告宣傳片)其實已經被甲方爸爸,也就是佳能公司確定選用並拍攝。這種情況下,只能繼續,那怎麼辦呢?
  • 奧美健康營銷任命亞太區域創意總監
    Pete Smith擔任奧美健康營銷亞太區區域創意總監。奧美健康營銷業務覆蓋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並在中國、韓國、日本、印度、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設有業務團隊。Pete於10月起由雪梨轉調至上海,領導奧美健康營銷亞太地區的創意力量。
  • 奧美這波成人文案任性了!
    臺灣礁溪老爺酒店聯手臺灣奧美用刺繡給我們創造了這樣的房間☟☟☟這樣的房間是可以觸碰到的是會讓人會心一笑的可能還有與你任性共鳴的故事餐布懶人沙發在這樣的主題房間裡生活用品上都印上了有趣的文案延伸出「泡湯」「用餐」「躺臥」「刷牙」「小酌」與「賴床」六大主題在使用的時候心情肯定會特別好體驗滿分也許,你只是產生了不明覺厲但這三個數字
  • 奧美醫療:醫用耗材龍頭,連續11年出口冠軍,目標價33.3元
    2019 年,公 司在國外地區的營業收入為 20.80 億元,同比增加 15.5%,佔總營業收入的 88.41%;中國大 陸地區的營業收入為 2.73 億元,同比增加 20.1%,佔總營業收入的 11.59%。
  • 我是UI設計師,不是UX啊,APP不好用怪我咯?
    太多的東西要學,太多的方法和途徑供你選擇,光是權衡從哪開始就可以讓你退怯。但也不能這麼想,畢竟我們不需要立馬創造出下一個Airbnb、下一個Uber。先用一些簡單的app練練手,才能朝著大目標慢慢前進。學習UX設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要學會控制節奏,自我調節。
  • 奧美醫療新動作:造熔噴布
    上市後的首個年度,奧美醫療(002950)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4月28日,奧美醫療發布2019年年報。去年,奧美醫療實現營業收入23.52億元、淨利潤3.26億元、扣非淨利潤2.76億元,三項數據分別同比增長16.03%、43.04%、34.14%。
  • 一個廚師建立的廣告帝國——奧美
    廣告圈「門檻低」、「是個人都能做」,這種印象可能來源於,世界上最出名的廣告公司之一——奧美的創始人,他是個廚師。除了當過廚師,還做過推銷員,調查員,政治秘書,還種過幾年地,最後成了1960年代,最極負盛名的廣告大師之一,今天,就來講講奧美的故事。1914年夏天,一戰爆發了。在倫敦郊區的薩裡郡,一個商人正臉色凝重坐在椅上發呆。
  • 奧美醫療:誠實守信 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奧美醫療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證券法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在市場化、法治化的道路上又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奧美醫療將堅守誠信,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
  • 五類UX工作坊的應用方法
    為結構化的討論需要創造一個正式的環境(如有足夠多白板的會議室),並且結合多種方法,讓參與者既能分散開來理解當前狀況,又能聚在一起決策計劃、人員和過程,從而形成項目推進的方法路線。最後以書面形式將當前情況和後續行動計劃記錄下來。五、共情工作坊1.
  • 臺灣宜家&奧美,神仙組合又出神作
    1、擬人:人,是萬物的尺度臺灣奧美策略長葉明桂說:人類只會愛上另外一個人類。即便是跟人們關係很好的貓貓狗狗,也是因為人們賦予它們人格化。三個方面相輔相成,物品的擬人化,讓誇張的情緒變得合情合理,細緻的執行又讓這一切得到完美呈現,一起成就了這個好作品。宜家每年都有新的傳播主題,但對於「空間與愛」的探討,是永恆不變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