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菜泥鰍粉幹是一道閩清的名菜,怎麼由來的有很多種傳說的故事。小編也很喜歡這道美食,據說很多在外打拼的閩清人回來的時候,總會點上一碗泥鰍粉幹,配上閩清的糟菜,唇齒間的味蕾傳來的感覺,是一種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母親廚藝的懷念。
好啦,下面就由小編帶親們去看看正宗的閩清糟菜粉幹是怎麼做的吧!
泥鰍粉幹從選料到加工,都是很講究的。
第一步:首先要選用從不受汙染的水田裡捕捉來的活泥鰍,不能用人工飼養的。
泥鰍抓來後要放在清水中養1-2天,讓它吐盡泥味。
煮前1-2小時,還要給泥鰍餵少許食鹽、酒糟、味精,使調味品的味道進入泥鰍體內。
第二步:煮泥鰍時,先在鍋中放入冷水,把洗淨的泥鰍倒入鍋中,讓它在冷水中遊動,然後文火燒鍋,使泥鰍在遊動的狀態下被煮熟,這樣煮出來的泥鰍又軟又滑。
第三步:另外,在煮泥鰍的同時,還得再放入必然量的閩清農家自產的糟菜(市場上出售採辦的包裝糟菜,原沒有地道的農家糟菜所具有的那份自然的酸味),以及芋頭仔,固然此中也不能少了最重要的一個主角粉幹(以閩清本地茶口產的粉幹為上品,這類粉幹有筋勁,隔餐再熱煮,一根仍是一根不會化成糊,許多其他處所產的粉幹,假如吃剩下來,第二餐一熱就糊了),當然如果喜辣等其他口味的人,還可以按每小我分歧的口胃,到場適量的生薑、蒜頭、辣椒,就這一道簡單的農家菜,其實集閩清三大特產中的兩大特產於一道菜中了,自然味道鮮美可口。
(粉幹當然首選閩清茶口粉幹啦。)
(還有不可缺少的調料--閩清糟菜哦)
正宗的糟菜還是自己家裡醃的好吃,就是這個酸爽!
最後,起起鍋〜一碗味道鮮美,別具風味的,閩清糟菜泥鰍粉幹完成啦!
PS:(如果是容易煮熟的粉幹,第一道的時候不要煮太熟,因為之後還要跟蒸好的泥鰍煮幾分鐘入味,煮太久就碎了。)
怎麼樣,親們是不是感覺味蕾大開,想起一碗泥鰍粉幹呢?
其實呢,泥鰍煮粉幹,不僅可以一飽口服,也有食療的作用。按照現代營養學的觀點,泥鰍是高蛋白、低脂肪、多營養素的上佳食品。據有關資料介紹,每百克鮮泥鰍含蛋白質18.4克,脂肪3.7克,鈣38毫克,磷72毫克,鐵0.9毫克,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煙酸,其營養價值比瘦豬肉還略勝一籌。
老闆、來一碗糟菜泥鰍粉幹,來一碗家鄉的味道!
(圖文來自網絡,由閩清心服務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