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一碗最難忘的家鄉味道!

2021-02-17 生活副刊


一碗兒面

「它是故鄉中最難忘的味道,它是深夜裡最溫暖的慰藉。」沒錯兒,他就是麵條。作為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麵條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

無論是生日慶典,還是生病在家,一碗麵條兒就總是能代表最撫慰人心的場面,就連最動聽的情話,也莫過於是那句:「你餓不餓,給你下碗面!」

麵條這種最為平常的食物,在全國各地都有著不同的味道。而每一種麵條,也都有著專屬於它的講究與吃法。而每一碗麵條,也都有著專屬於你的故事與味道。


炸醬麵

北京人最喜歡的自然是炸醬麵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百吃不厭。

炸醬麵的醬講究小碗幹炸。面自然是以抻面或手擀麵為最佳,無論是鍋挑兒還是過水,吃的就是這個舒坦勁兒。

不僅如此,炸醬麵裡還要有菜碼兒,必不可少的就是黃瓜絲、水蘿蔔、芹菜末和黃豆。

季節不同,菜碼兒也會有所調整。春天的香椿末,冬天的白菜絲,用一碗炸醬麵就可以感受到季節變換的味道,是多麼的浪漫。也足以讓你感受到最熟悉的家的味道!

刀削麵

說道山西的麵食,那自然就要數刀削麵了。

刀削麵,因全憑刀削而得名。有「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魚兒躍。」的說法。

削出來的麵條菱角分明,形似柳葉,軟而不粘,越嚼越香。

刀削麵是百搭的麵條,搭配的澆頭可以是多種多樣,牛肉湯,番茄醬,肉炸醬均可。當然最愛的是搭過油肉,再滴上點老陳醋,滿口留香。

臊子麵

關中地區的傳統特色麵食,當屬岐山臊子麵。

相傳這種麵食起源於周朝。在《水滸傳》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節中就有「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臊子,也就是肉丁的意思。

岐山臊子麵的特點可以總結為九個字「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麵條細長,臊子鹹香,岐山臊子麵要寬湯,就是湯多面少,並以酸辣味突出,吃起來叫人大呼過癮。

擔擔麵

川菜風味分為上河幫、下河幫和小河幫。起源於鹽都自貢的擔擔麵就是小何幫的代表小吃,因早年小販挑擔走街串巷叫賣而得名。到了成都後,再經過改良,形成了如今的味道。

擔擔麵麵條細薄勁道,滷汁香酥紅亮,味道鹹鮮微辣,以酸味突出。特別是再加上芽菜的味道,如此完美的一碗擔擔麵,誰都沒辦法抗拒誘惑。 

小面

假定早上不吃小面,仿佛這一天都不酣暢,一碗碰碰香的小面下肚,重慶人才真正醒來!好像一時間,重慶小面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家喻戶曉。

小面原指不加任何澆頭的素麵,經過幾十年的改良,如今的小面已經衍生出很多帶澆頭的味道。不過無論澆頭多麼奢侈,小面的靈魂永遠是它的佐料。

先調好調料,再放入麵條。麻辣味道突出卻不刺激,色澤紅亮,辣而不燥。

雲吞麵

地道的雲吞麵,麵條十分講究。

麵粉中要加入鴨蛋,而不放一滴水。這樣做出的麵條帶著韌勁兒也十分爽脆。

雲吞的餡兒要選用新鮮蝦肉和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混合而成。這樣的口感才能做到真正的「卜卜脆」。

雲吞麵的湯要用魚和蝦等食材熬製,湯頭要有鮮味並清甜,而且韭黃一定不能缺少。上桌後的雲吞麵,面呈現鱗魚背狀,雲吞則要帶著一條漂亮的金魚尾。

小刀面

魚湯小刀面頗具歷史,相傳是在乾隆年間就已經初見雛形。清朝有詩專門稱讚這種麵條「不託絲絲軟似綿,美湯煮就含腥鮮。」,「不託」也就是麵條的意思。

吃小刀面要先喝魚湯,因為濃厚雪白的魚湯,那份極致的鮮甜會讓你忘記這是一碗簡單的素麵。而小刀面細若龍鬚,滑爽綿糯,咬勁十足,讓人回味無窮。

鼓油皇炒麵

除了湯麵,燒面也是廣東一帶著名的小吃。在粵語中,鼓油就是醬油的意思,而鼓油皇就是醬油加配料而成。一個好的粵菜廚師,都有自己的調製秘方。

先將韭菜、洋蔥等輔料炒熟調味,再倒入麵條拌炒,加入鼓油皇調味上色。出鍋後帶著鍋氣的炒麵醬香四溢,色澤明亮,麵條彈牙。

牛肉麵

牛肉麵的分布遍及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應當算是蘭州牛肉拉麵了!

正宗的牛肉拉麵講究「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黃亮)」,吃之前再淋上香醋,一碗麵吃得額頭冒汗,再把酸辣的清湯喝個精光才叫過癮。

而臺灣的牛肉麵則更是一種思念故鄉的產物,當年渡海來臺的老兵因思念大陸家鄉的味道兒發明出來的。如今已經是很難說出臺灣牛肉麵到底源自哪裡,它帶有上海的紅燒,廣東的煲煮,還有四川的辛辣味道。

無論是清燉還是紅燒,臺灣牛肉麵都通常選材自牛腱或牛腩部位,適合燉煮,口感極佳。牛肉香軟,湯頭濃鬱,吃上就停不下口,一定要吃光最後一根面,喝掉最後一滴湯才肯罷休。

兩面黃

兩面黃是蘇幫菜中的傳統麵食,曾被稱為「麵條中的皇帝」。製作兩面黃相當費事,通常分為軟硬兩種。硬「兩面黃」用生面直接炸制,軟「兩面黃」則是用硬面先煮製,濾幹後再炸。麵條炸至兩面都成金黃色,故而得名。

炸好後的麵條,油香四溢,撈出瀝乾放在盤子上,再將澆頭和滷汁澆在麵條之上,讓麵條吸足滷汁,味道香濃可口。而澆頭中,當屬韭黃肉絲最為經典。

吃兩面黃也很講究,吃之前「翻個身」,才能吃出「外脆裡嫩」的最佳口感。

一碗兒面

一碗麵,都有著它獨有的不同的味道。一碗麵,都有著它最難忘的家鄉味道。它是故鄉中最難忘的味道,也是深夜裡最溫暖的慰藉。

而對於小編自己,那一碗麵是母親全部的呵護和疼愛,更是陪伴自己長大的甘家口柴氏肉拉麵。

面,一碗最難忘的家鄉味道!你是那一碗?

   

生活都在假正經,副刊假裝不正經。


長 按 識 別 二 維 碼 關 注

相關焦點

  • 【食在眉縣】「撈」一碗眉縣面,回憶家鄉的味道.
    再喝一大口湯,想必這是人間在不能幸福不過的事了,不論你身在何處,「撈」一碗麵,回憶家鄉的味道...小編,還聽過這樣一個段子,在眉縣呀:男人說,一天不吃麵,感覺沒精神,女人說,一天不吃麵,皮膚都暗淡,老人說,一天不吃麵,渾身不自在,小孩說,一天不吃麵,懶得去學校。呵呵,可見麵食對眉縣人民有多重要,真的是必不可少,對身體也是大大的有好處,可你知道嗎??麵食有多少種類?
  • 代表各省市的一碗麵,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經過煮沸的麵條最為潔淨,可以極大地減少腸胃疾病的發生,因此麵條成為中國最常見的食品之一。由於制條、調味、粗細的不同,從而使中國各地出現了數以千計的麵條品種,遍及各地。在我國的各個省市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麵條製品,口味也更具特色,下面就來看看代表各省市的一碗麵,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 遵義豆花面,家鄉的味道
    說了很多家鄉味,大都是說家裡媽媽的味道,但生活在一個城市裡,城市的味道記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最想念的家鄉味,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個屬於自己的答案。對於身在異鄉的遵義人來說,我最想念的家鄉味,一定是脫口而出的羊肉粉,然後就是豆花面了吧。雖然家鄉遵義的名優小吃有很多選擇,比如大十字肉丁米皮、劉二媽米皮、肖二孃豬腿肉粉、大肉麵、鴨溪涼粉等等,但我從小到大的早餐,都是羊肉粉和豆花面這兩樣來回換著吃。因為羊肉粉在家裡不易製作,所以都是外買。
  • 知味者言 | 最難忘的家鄉味道,就是那一碗黃涼粉
    2、花椒麵我到現在都一直讓老家的姐姐給寄花椒麵過來。北京的花椒麵一是不夠麻,二是打磨太細味道完全分散掉了,麻的香味和麻在舌尖上的「跳蚤」感全無。3、芝麻油儘量用新鮮的芝麻去打油,實在沒有可用麻油代替。4、姜蒜汁只要愛吃重慶小面的人一般都會注意到薑汁和蒜汁。小面裡所用到的姜蒜汁都是一半姜蒜,一半水。
  • 你的家鄉在哪?最好吃的麵條是什麼面?
    我非常榮幸地告訴你,我的家鄉在四川內江,內江沒有最好吃的麵條,但有特別好吃的麵條,那就是內江牛肉麵。內江牛肉麵素有「巴蜀麵條之首」的美譽,全國文明,也是著名畫家、美食家張大千先生愛吃愛做的麵食小吃之一。我作為土生土長的內江人,吃家鄉的牛肉麵永遠不會膩,就算窮成狗,也要吃一碗牛肉麵!
  • FM929主播帶大家品嘗一碗熱騰騰的面,品味家的味道
    面,簡單卻不失情懷一碗熱騰騰的面會讓我們想起家的味道在繁忙的一周工作結束後和主播一起吃一碗暖心的面
  • 一碗清湯麵
    是夜,路上行人匆匆,或是學習奔波或三兩結伴同行鍛鍊,呼出的白氣在暖黃色的燈光的下隱約搖曳,此時一碗熱湯最能暖人心,在外總是希望能嘗出一點家的味道,去學校食堂點了碗清湯麵,很是讓人驚喜,從阿姨手中接過,看了下怎麼這麼多,阿姨親切的說「多吃點,天氣冷」 一句簡單的話讓我溫暖了許久。    一碗簡單的掛麵湯,冒著騰騰的熱氣。
  • 這一碗師承獅城的砂鍋粥,卻有著來自溫州的家鄉味道
    ▲宮保田雞粥老闆對於砂鍋粥的愛,就源於21歲新加坡求學時期的這一碗獅城田雞粥。▲乾貝江蟹鮮蝦粥老闆是個地地道道的溫州人,在他的理念裡,一碗好吃的粥,除了要健康,最重要的在於一個字——鮮。地道的溫州糯米飯是用竹木蒸籠炊出來的,而老闆將溫州的老味道和新加坡的食材加以搭配,用新加坡斑斕葉和越南香茅草等配料一起蒸煮,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 他說家鄉味道太難忘,耗費數月製成炊飯便當……
    而這種執著卻來自於,他對家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生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溫州孩子,時常在早起上班的時候渴望吃到一碗地地道道的糯米飯。可是能買到的,都不是想要的味道,不是加辣筍絲就是加豆角,每次吃到都只能感受到失望以及更加重對正宗溫州炊飯的思念之情。也曾想過不如自己下廚做一碗,但工作太忙壓力又大,壓根擠不出時間去花心思。
  • 一碗醬油麵,深入靈魂的味道
    餓的時候,一碗葷油加蔥花衝出的醬油麵,絕對能勾起人的滿滿食慾。這種脫胎於神仙湯做法的麵條,是記憶裡家的味道。在南京,有人居然專門開了一家醬油麵館,家的味道在這裡被放大。對於那些一時沒有辦法吃到爸媽醬油麵的人。可以在這裡吃一碗撫慰自己的某些情緒。
  • 千山萬水走過,最難忘的還是故鄉的味道
    走過千山萬水,嘗過世間百味,最難忘的永遠是故鄉的味道。這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蒜泥白肉和血腸了,再搭配酸菜一起食用,誇張一點說,好吃到哭。但在外工作的這一年,我基本上從來沒有吃到過正宗的酸菜,大飯店、小飯館都光顧過,始終嘗不到獨屬於家鄉的那份味道。而回到家後,媽媽把買來的五花肉、血腸、酸菜燉在一起,吃上一口就瞬間回到了小時候。
  • 空間 蘇典麵館:家鄉的味道
    餐飲視界: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小時候
  • 一直沉迷於家鄉的味道
    一直沉迷於家鄉的味道文/孫樹恆題記:在809街的奈曼人家,客人們埋頭吃麵,或舉杯敬酒。本能的逐一打開桌上的菜單瞅瞅,夾著一碟碟小鹹菜嘗嘗,一盤盤熱菜吃吃,對這陌生的味道難免興奮,而又迷惑。哦,茫然不知,人世味道中,總與生命伴生的一種飯館。當已飽嘗的滋味無從言說,但肯定也將與五味雜陳浸潤一生,如喜怒哀樂,貫穿人類的整個脈絡。
  • 宜興人心裡,都有一碗麵讓Ta牽腸掛肚
    街邊小店,隨意一碗,五元十元,早飯中點,筷子一攪,柔情百轉,一大把滿足溜滑進了肚皮。麵店宜老不宜新,就像那湯汁和澆頭,久煮才有沉澱的味道。在宜興,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那一碗獨一無二,充滿歲月記憶的面。🍜
  • 家鄉的臊子麵
    做臊子麵最重要的是調湯。先要在鍋裡放上油,燒熱,再放入生薑末,加一勺白糖、鹽、味精和醋,用小火熬煮,最後加開水,定湯味。然後放入辣椒油、肉臊子、紅蘿蔔臊子,再放切好的木耳、黃花、豆腐、雞蛋餅,最後灑上蒜苗末兒,一大鍋臊子湯就做好了。而成功的臊子麵,主要由湯決定。面主要是手擀麵,也有鍘面和壓面,有時為了方便也可以用空心掛麵。
  • 年味④丨最難忘卻的味道,還是家鄉蘄春那個酸米粉
    所謂「鄉愁」,其實就是一份「吃情」,最讓離家遊子想念的是媽媽親手做的那一桌飯菜,年味也是醉讓人難以忘懷的味蕾記憶
  • 閩清家鄉的味道一碗糟菜泥鰍燉粉幹,你還記得麼?
    小編也很喜歡這道美食,據說很多在外打拼的閩清人回來的時候,總會點上一碗泥鰍粉幹,配上閩清的糟菜,唇齒間的味蕾傳來的感覺,是一種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母親廚藝的懷念。好啦,下面就由小編帶親們去看看正宗的閩清糟菜粉幹是怎麼做的吧!泥鰍粉幹從選料到加工,都是很講究的。第一步:首先要選用從不受汙染的水田裡捕捉來的活泥鰍,不能用人工飼養的。
  • 一碗牛肉麵賣2000?這碗面火遍了全易縣!
    臺灣傳說中的「牛爸爸牛肉麵」,最貴的一碗要賣到1000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2000多。據網友說吃過一次,終身難忘!你覺得一碗牛肉麵好吃最重要的是什麼,湯好?易縣的這碗面不用2000塊只要十幾元就能搞定從蘭州牛肉麵到陝西油潑麵從家的溫馨—香蔥清湯麵到情侶的甜蜜—天長地久面每天品嘗兩個味道,兩個月都吃不完的魯鵬王師傅麵館
  • 【大東北詩刊•同題詩】||《 幸福就是一碗麵》(第63期)
    (餘新明淺評:一碗麵,激起了對母親的思念,一碗麵,牽起了對故鄉的留戀,一縷縷鄉愁,在麵條間纏繞,一寸寸思念,在熱起中氤瘟,面,還是家裡的味道正宗,情,還是母親的最純。) 32.幸福就是一碗麵文/蝶鳶(黑龍江) 八年前的臘月初三難忘的一天香噴噴的一碗壽麵是我生命中永恆的記憶 婆婆的一碗麵條荷包蛋溫暖了我的心溼潤了我的眼滿滿地幸福的味道
  • 尋找上政的家鄉味道,緩解思鄉一步到「胃」
    身在他鄉,思念漸濃對故鄉的懷念其實是從吃開始的有時候鄉愁很簡單,就是一碗家鄉的味道家鄉菜承載著對於家鄉的回憶無論何時,我們在異地見到家鄉的獨特美食都會在心底滋生一抹溫柔,一絲眷戀從而緩解對家鄉的思念在上政的食堂裡,藏著各地的家鄉味接下來讓小精靈帶你一起尋找上政的家鄉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