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臊子麵

2021-02-16 夢裡花香伊甸園

                     家鄉的臊子麵

                     作者: 夢裡花香

作為甘肅靈臺人,最鍾情的美食自然是名揚天下的臊子麵了。

在過去六七十年代,只有逢年過節家裡待客,或者鄰居家、親戚家平日裡有紅白大事,才能吃上臊子麵。所以,小時候家鄉人心中的美好生活就是:天天吃白鏌,頓頓吃臊子麵。當然,現在臊子麵早已成為家鄉平常生活裡的美味了。

做臊子麵,最重要的就是炒臊子。分為肉臊子和紅蘿蔔臊子。家鄉人把炒臊子叫作「攔臊子」。先炒肥肉,再放入瘦肉,然後加入生薑、料酒、五香粉、八角、桂皮等調料,在大鐵鍋裡燉著,再根據時間和火候,放醬油、鹽、醋和辣椒麵,直到肉炒熟了,香氣撲鼻,才盛到一個大盆子裡。炒紅蘿蔔臊子就簡單多了,紅蘿蔔切碎,放入清油炒,再放薑末、鹽、醋和辣椒麵,也可以再加一勺大油。肉臊子和紅蘿蔔臊子都是做臊子麵必需的,所以家家戶戶在年前都要做好兩大盆備用。

臊子做好後,還要做配菜和佐料。泡發好黃花、木耳,切小備用,再攤好雞蛋餅,切成菱形小方塊,豆腐切成小丁兒,蒜苗切成細末兒。辣子面上放些芝麻,用滾燙的熱油潑一下,油一定要多,油潑辣子要稀。醋一定要用平涼香醋,糧食釀製,這樣適合做湯。

做臊子麵最重要的是調湯。先要在鍋裡放上油,燒熱,再放入生薑末,加一勺白糖、鹽、味精和醋,用小火熬煮,最後加開水,定湯味。然後放入辣椒油、肉臊子、紅蘿蔔臊子,再放切好的木耳、黃花、豆腐、雞蛋餅,最後灑上蒜苗末兒,一大鍋臊子湯就做好了。而成功的臊子麵,主要由湯決定。

面主要是手擀麵,也有鍘面和壓面,有時為了方便也可以用空心掛麵。麵條煮好後,在一個大盆子裡過水,再澆上又香又辣又酸的熱氣騰騰的湯,並且面一定要少,只有一筷頭兒,湯要多,這樣一碗煎、稀、汪、薄、筯、光、酸、辣、香的臊子麵就做好了。紅的是辣椒油,綠的是蒜苗,黃的是雞蛋,黑的是木耳,白的是豆腐,色彩鮮豔,從視覺上就吸引了人,味道更是酸辣入味,香氣撲鼻,叫人饞涎欲滴。並且這些菜也有寓意,木耳豆腐象徵黑白分明,雞蛋象徵富貴團圓,紅蘿蔔是紅紅火火,蒜苗是生機勃發。

在老家逢年過節,一般第一碗臊子麵是要敬天、敬地、敬神靈、敬祖先的,在家鄉也叫潑湯,之後大家才能吃,先給長者,再是男人,然後是小孩子,而女人們都是在全家人吃完後才開始吃的。過去吃臊子麵都是回湯,就是只吃麵,不喝湯,湯依舊倒進湯鍋裡,小火在下面慢慢地煮著,湯總是熱的。回湯的習慣一是出於節儉,二是也有一家人團圓的意思。由於每碗面很少,又用小碗吃,所以一般要吃個七、八碗或十幾碗方才能吃飽。後來,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出於衛生的考慮,吃臊子麵時不再回湯了,而是一鍋湯吃完,再調一鍋新湯。

平時吃臊子麵,除了要炒好肉臊子,紅蘿蔔臊子中的紅蘿蔔可以用其它的菜代替,像豆角、土豆、蒜薹、西葫蘆等四季蔬菜,皆可切成小丁兒,現炒現吃。根據口味,飄在湯上的蒜苗末兒也可以用蔥花、韭菜末兒代替。

由於臊子麵工序比較複雜,所需配菜多,所以常常費時費工,只有在周末、假日或過年過節時,人們才吃。大概經過好多道工序,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等待,所以吃起來格外香。這有點像手工藝品,有太多的時間、情感和愛心傾注其中,才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

可能和自己小時候的飲食習慣有關吧,或者由於故鄉情結,我一直認為,在西北各種麵食中,臊子麵才是奢華的貴族,因為不僅做法考究精細,色彩漂亮,而且味道酸辣開胃,營養豐富,更像一件藝術品,無論從視覺還是味覺上,都是其它麵食無法媲美的。

對我來說,任何一種山珍海味,都不如一碗香辣的臊子麵可口、親切和解讒。家鄉的臊子麵,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我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家鄉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臊子麵,家鄉的味道,雖然家常但很是有滋味
    臊子麵By 羅卜頭臊子麵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猗覺寮雜記》上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世所謂'長命面'者也。"關於"長命面"所以會改稱"臊子麵"的事,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讚麵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麵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後都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麵"。
  • 孔雀珠玉 | 岐山臊子麵
    而我小時候吃媽媽做的臊子麵時,一直聽成是哨子面,我無法理解麵條和吹的哨子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麵條裡為什麼要放哨子?還是吃完了面哨子會吹得格外響?那些炎炎的夏日,在聲嘶力竭的蟬織成的網中,當我將媽媽自創的混和著肉丁,豆腐丁,胡蘿蔔丁、土豆丁的「哨子」澆在白嫩嫩的麵條上時,我還是在困惑這些問題。
  • 長安臊子麵鮮香醇厚一碗十五,老西安只認這個味兒
    說起臊子麵大部分人先想到的一定是岐山臊子麵吧?今天這面可不是岐山的,是正兒八經的長安臊子麵,老西安人都認這個味兒。陝西人愛吃手工面,寬面細面都有不同的做法和風味。在農村,不管是逢年過年還是紅白喜事都少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麵招待親朋貴賓。大骨湯打底,老豆腐,土豆胡蘿蔔,黃花木耳,五花肉塊大火慢燉,最後再撒一把韭菜段兒進去,鮮香撲鼻。大湯勺在臊子裡攪上兩攪,美美挖上一勺澆到面碗裡,色香味俱全。
  • 陝西臊子麵的做法 陝西臊子麵的做法竅門
    陝西臊子麵的做法羊肉臊子是西北地區的一道特色美食,西北地區主要以麵食為主,搭配作料、西紅柿、土豆香菇等食材,具有非常濃鬱的西北風味,很多人都對羊肉臊子麵回味無窮。那麼,羊肉臊子麵怎麼做?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羊肉臊子麵的製作方法,不妨自己在家裡試試哦!
  • 比臊子麵更好吃的面麻辣臊子麵!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喜歡吃岐山臊子麵,但是又不大吃得慣它的酸,所以今天我們分享一道麻辣臊子麵,比岐山臊子麵還要好吃的臊子麵!!
  • 母親的臊子麵
    一陣鍋碗瓢盆叮咚過後,母親張落了一桌臊子麵款待這些鄰縣的朋友。席間,有位姓劉的電工師傅每次將端上來的臊子麵來個湯幹碗淨。母親再三叮嚀:「吃麵,別喝湯!別喝湯!」,可每次端回來的湯碗中總有幾隻是空的!又一輪臊子麵我給端上席,這回母親跟過來倚在門邊笑囑:「吃麵,湯不用喝!不用喝湯!」,那位劉師傅一臉誠惶誠恐笑道:「這湯咋這麼香?這湯真香!」
  • 關中西府名吃臊子麵
    今天關中西府地區以岐山臊子麵遠近聞名成為關中地區代表,然而本人認為臊子麵做法在關中西府各縣、鎮街因地域飲食習慣的不同其味道各有千秋,孰強孰弱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臊子麵在關中西府地區非常有名,是因為每逢節日或親朋好友相聚,涼菜、熱菜和酒肉之後總要端上臊子麵以視待客之道,而臊子麵味道如何將會成為大家評價待客好壞的主要評價之一,所以臊子麵的做法基本上是關中西府人的做飯基本功夫之一。
  • 舌尖上中國陝西臊子麵,為啥越吃越上癮原因讓人心驚!
    中國舌尖:陝西臊子麵,居然越吃越上癮!這背後的原因竟如此之多!傳說自周王朝開始,岐山臊子麵,算下來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如果傳聞屬實的話,那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流傳最久的主食製法之一。總的來說,臊子麵講究湯料,湯濃而不能粘,先盛湯再撈麵,湯多面少,當地人評價岐山臊子麵為「酸辣味薄、勁光油煎旺」。不過對於旅行者來說,其實只要在你面前吃到這一碗就好了,如果你喜歡的話,就去同時問幾個岐山人哪家臊子麵好,搞不好他們還會為誰家多加點醋。
  • 播放量4.2億《裝臺》,西安美食葫蘆頭肉夾饃臊子麵褲帶面好吃!
    從前時光慢,兩個饃能掰一早上,一邊掰饃一邊諞閒傳,東家長西家短,長安城裡大事小事皆在這小小的一碗羊肉泡饃裡飛簷走壁,迅速傳播…… 臊子麵——岐山扶風戶縣灞橋……你奏設你想吃阿達滴臊子麵?陝西麵食花樣繁多,臊子麵從油潑麵、BIANGBIANG面、扯麵、蘸水面等幾十種麵食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諸多來陝客人心目中的麵食代表。
  • 「臊子」原來就是「滷」:說說陝西美食,西府名吃臊子麵(一)
    去陝西出差,當地熱心人推薦嘗嘗臊子麵。「臊子」是什麼意思?帶著疑問,閒暇時間隨意品嘗了幾家街邊麵館的臊子麵。雖算不上地道、正宗,但還是弄懂了一件事:「臊子」原來就是「滷」,臊子麵就是打滷面。與吃過的山東打滷面、老北京打滷面、東北農村流水席上的打滷面,以及自家做的打滷面相比,臊子麵不僅好吃,還好看,而且面似乎也很特別。細細想來,臊子麵不叫打滷面,而叫臊子麵,而且還大有名氣就很有道理了。「臊子」是不一樣的「滷」,臊子麵是不一樣的打滷面。
  • 三秦美食之:扶風臊子麵
    火鍋辛辣,海鮮味淡,唯有一碗臊子麵最能讓人稱心如意,喜氣洋洋。麵條主宰著秦人的胃口數千年,地位始終未能被其他食物撼動。即便餐桌上再怎麼七碟子八碗,臊子麵一直是主食和主角。    臊子麵作為面中臻品,在關中地區的受眾度頗高,可謂家喻戶曉,皆大歡喜,老少鹹宜。不但上得了廳堂,亦接得住地氣,品種更是豐富多彩,各式各樣。可以這樣說,只要有好麵粉存在,其他都不在話下。
  • 被人遺忘的關中臊子麵
    陝西麵食千萬種,街上賣什麼的都有,但很難找到關中臊子麵,雖然西府的臊子麵也好吃,但我還是喜歡從小就吃的家裡做的臊子麵。
  • 陝西人最愛的「一口香」臊子麵(陝西臊子麵詳細配方乾貨收藏)
    我們吃麵時千萬別跟老岐山人提幹拌臊子麵,要遭到恥笑。當地臊子麵講究「薄筋面,酸辣香,煎稀旺」。面要薄、要筋道、要發光,面不用扯,是用刀犁出來的。湯最重要,用當地岐山醋,辣子是鳳翔辣子面兒。「煎」指湯溫度高。
  • 【陝菜味道】岐山臊子麵
    「岐山臊子麵」簡稱「岐山面」,享有西府美食「第一碗」盛譽。味以「酸、辣、香」,湯以「煎、稀、汪」,面以「薄、筋、光」的九字特色,享譽四面八方,是陝西最著名的臊子麵。岐山臊子麵有「神來之食」的「名頭」。
  • 從古至今西北人為啥愛吃臊子麵
    西北人性情豪爽,熱情好客,有親朋好友登門,一定要熱情款待,待客飲食不論怎樣變化,但有一樣傳統麵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色香具佳的臊子麵。臊子麵的歷史悠久,是隴東、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的特色麵食,尤以岐山臊子麵最為著名。
  • 他們說我吃的臊子麵是假臊子麵!喜歡吃西安麵食,去寶雞參加婚禮
    我喜歡吃西安的麵食,去了寶雞蔡家坡參加同事的婚禮,他們說我吃的臊子麵是假臊子麵。上午十點多到同事家,同事招呼我們先吃麵,我們坐下來看桌子上就一盆面,什麼情況?一桌七八個人,給一盆乾麵啊,幾個同事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點尷尬。
  • 居家分享酸湯臊子麵的好吃做法,鮮酸爽口有營養,解饞的早餐美味
    大家都知道,臊子麵是陝西的特色麵食之一,它是著名的西府小吃,其中以寶山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當然了,筆者今天分享的這款酸湯臊子麵,其中囊括了更多家鄉的風味,雖然它沒有陝西的麵食來的正宗,但對於其主體口感而言,確非常適合男女老少食用哦。而且相對於今天這款美食來說,筆者特意添加了上海青,香菇,火腿腸,胡蘿蔔,荷包蛋這5款營養豐富的食材。
  • 西安人的情懷——臊子麵,真是一碗解鄉愁呀!
    經過朝代的更換,也衍生出了很多獨具特色的美食,有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等等,當然還有名聲在外的西安臊子麵。臊子麵在西安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不管是青年、孩子,還是老年人,都喜歡這一碗熱乎乎的臊子麵。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西安臊子麵的特色吧!話說這西安臊子麵可是宴席上的常客,逢年過節、招待貴賓、喜事喪事等等各種場合都會出現臊子麵。
  • 素臊子麵的做法 素臊子麵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
    素臊子麵的做法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介紹了美味食譜油潑臊子麵,本文將和大家一起回味這道美食的做法。其他熱點文章推薦:芒種養生專屬芒種節的3款美味燥熱夏日6種苦味菜幫你降火氣夏日喝花茶有原則勿隨意混搭素臊子麵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1.香芹一把,胡蘿蔔三根,還有黃豆芽,四塊錢。用一半的香芹梗就夠了。還有好多其他菜菜呢。2.黃豆芽。我也只用了一半。
  • 「食客紀」記憶中的羊肉臊子麵
    河南燴麵,陝西臊子麵都要仰仗湯中的絕妙滋味來為面提色,從而成就經典。 我家鹽池的羊肉臊子麵則不可不謂為面中翹楚,最花心思的也正是那一碗以羊稱鮮、紅亮油香的臊子湯了。吃麵是童年最溫暖的記憶如今已過而立的我,在陌生的城市置業安家,早已遠離了家鄉的煙火味。女兒降生,父母要來替我照顧,住進城市的樓房,街坊四鄰卻也只有點頭之交。孤獨和不適幾乎籠罩著他們的每一根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