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麵,家鄉的味道,雖然家常但很是有滋味

2020-12-14 美食天下

臊子麵

By 羅卜頭

臊子麵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猗覺寮雜記》上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世所謂'長命面'者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餘為座上客,舉箸食湯餅。"麵條一類的食品,在唐代稱作"湯餅"。劉詩中提及的湯餅",就是"長命面"。它是唐朝時款待客人的佳點。相傳,蘇東坡在陝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麵條,並寫下了對它的讚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 關於"長命面"所以會改稱"臊子麵"的事,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讚麵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麵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後都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麵"。 據史實,臊子肉出現在北宋時期,《夢粱錄》上記載有專門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鋪。但當時是否已經出現"臊子麵",還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裡記下了"臊子肉麵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臊子麵"至少在高濂寫此書前,就已經問世。

原料:麵粉、水、大肉、胡蘿蔔、木耳、蒜苗、豆腐、土豆、姜、蔥、食用油、鹽、生抽、香菜。

做法步驟:

第1步、把面放到盆中,加水和成麵團。

第2步、把蔥,姜,豆腐,木耳,胡蘿蔔,土豆,蒜苗,肉,香菜切丁或段。

第3步、鍋中倒油燒熱再下入蔥姜。

第4步、再下入肉丁翻炒。

第5步、再下入胡蘿蔔丁和土豆丁。

第6步、再下入豆腐翻炒。

第7步、倒入少許生抽。

第8步、翻炒後加入水再加木耳和鹽。

第9步、把麵團分成劑子,用擀麵杖擀成1到2毫米的皮。

第10步、把麵皮疊在一起用刀切成麵條。

第11步、臊子燒開後加入蒜苗。

第12步、鍋中放水燒開,下入麵條。

第13步、麵條撈到碗裡,再澆上臊子。就完成了。

小貼士:

和面時面要和得硬一點。

來自 美食天下 羅卜頭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家鄉的臊子麵
    在過去六七十年代,只有逢年過節家裡待客,或者鄰居家、親戚家平日裡有紅白大事,才能吃上臊子麵。所以,小時候家鄉人心中的美好生活就是:天天吃白鏌,頓頓吃臊子麵。當然,現在臊子麵早已成為家鄉平常生活裡的美味了。做臊子麵,最重要的就是炒臊子。分為肉臊子和紅蘿蔔臊子。家鄉人把炒臊子叫作「攔臊子」。
  • 兒童營養晚餐食譜推薦:家常臊子麵的做法 簡單容易
    家常臊子麵的做法北方人喜歡吃麵,尤其晚餐,更以麵食為主,家常小面省事、味道好,怎麼做法都可以。今天做的這道臊子麵是道素食,搭配的蔬菜比較多,色彩鮮豔,味道真不錯,能吃辣的澆上一勺辣椒油,美得沒的說。兒童營養晚餐食譜家常臊子麵的做法:食材:香菇3朵、胡蘿蔔1根、土豆1個、豆腐乾2個、水發木耳1把、大蒜1粒、青蒜苗2根、大蔥1段、醬油3湯匙、花椒粉2茶匙、五香粉1茶匙、辣椒粉1/2湯匙、油4湯匙、鹽適量
  • 孔雀珠玉 | 岐山臊子麵
    在深圳,以陝西風味見長的餐館不少,比如名氣大的陝西老安家,名氣沒那麼大味道卻更好的「韓記」,還有名氣和味道都一般的東方陝西風味。但這些餐館裡,鮮吃到正宗的岐山小吃,如臊子麵,以及製作工藝極為複雜的擀麵皮,即便有,味道也離題萬裡,每每讓我覺得這些陝西餐館有欺世盜名的嫌疑。
  • 素臊子麵的做法 素臊子麵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
    素臊子麵的做法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介紹了美味食譜油潑臊子麵,本文將和大家一起回味這道美食的做法。麵條易於消化吸收,有養胃等功效。其他熱點文章推薦:芒種養生專屬芒種節的3款美味燥熱夏日6種苦味菜幫你降火氣夏日喝花茶有原則勿隨意混搭素臊子麵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1.香芹一把,胡蘿蔔三根,還有黃豆芽,四塊錢。用一半的香芹梗就夠了。還有好多其他菜菜呢。2.黃豆芽。我也只用了一半。
  • 「食客紀」記憶中的羊肉臊子麵
    秦先生倒也虛心接受,雖然成果難免不倫不類。從各色時蔬到牛羊海鮮、從各種麵條到蒸起花樣麵食,秦先生在廚房裡開了掛,煎、炒、烹、炸的技藝日益純熟。但是秦先生最擅長也最熱衷的還是做面,我們所有朋友都被他的面款待過。愛做面更愛吃麵,每每談及他所見過吃過的面,總是一副垂涎欲滴,無限嚮往的樣子。
  • 西安人的情懷——臊子麵,真是一碗解鄉愁呀!
    經過朝代的更換,也衍生出了很多獨具特色的美食,有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等等,當然還有名聲在外的西安臊子麵。臊子麵在西安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不管是青年、孩子,還是老年人,都喜歡這一碗熱乎乎的臊子麵。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西安臊子麵的特色吧!話說這西安臊子麵可是宴席上的常客,逢年過節、招待貴賓、喜事喪事等等各種場合都會出現臊子麵。
  • 面,一碗最難忘的家鄉味道!
    不僅如此,炸醬麵裡還要有菜碼兒,必不可少的就是黃瓜絲、水蘿蔔、芹菜末和黃豆。季節不同,菜碼兒也會有所調整。春天的香椿末,冬天的白菜絲,用一碗炸醬麵就可以感受到季節變換的味道,是多麼的浪漫。也足以讓你感受到最熟悉的家的味道!
  • 家鄉滋味:土家燒鱔魚
    圖片來自網絡每日辰起猶覺晚,酉臥尚嫌早之時,正是饞蟲撓心時節,最易從記憶的深井裡,勾起那些關於家鄉滋味的渣沫,今天黃昏
  • 好久不見,那碗濃濃的臊子麵,一段充滿溫情記憶的瀘州大眾麵食
    今天江陽沽酒客打算給各位介紹一道普通的瀘州家常麵食,但是卻很久沒有人做了,而且瀘州的早餐麵店,極少賣這道面,它就是瀘州家常臊子麵。有的地方有習慣稱呼它為水臊子。提起臊子麵,我想全國各地應該都有這樣類似的叫法,當然做法可能大相逕庭,而且比較出名的陝西的臊子麵,因為人家的傳播影響力來說,基本成為臊子麵的一個代表。不過在四川川南一帶,臊子麵則又有自己的特色。一般在餐館裡賣的臊子麵,是幹臊子,沒有家常的水臊子那麼複雜。這道麵食,一是在面上,二是在臊子上。
  • 三秦美食之:扶風臊子麵
    設若有人非要讓我說哪裡的臊子麵最好,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出自己心中唯一的正確答案:扶風臊子麵。    那時候,生活還不富裕,要是誰家做頓臊子麵,幾乎大半個村子聞得到香味。那種特有的香味,時而淡雅,時而濃鬱,卻直往人七竅裡鑽,勾引著肚子裡的饞蟲復甦。甚至有鼻子嗅功厲害的,能夠從香氣中分辨出諸多輔料的滋味。
  • 敦煌火了20年的臊子麵開來西安啦,吃一口有飛天的味道
    原本以為臊子麵是陝西的特色,殊不知敦煌的臊子麵也是一絕,敦煌臊子炸醬麵西安唯一的一家敦煌臊子麵,堪比飛天的口感。 在敦煌已經火了20年了,連續蟬聯敦煌小吃熱門NO.1,麵條選用敦煌新疆奇臺麵粉手工製作, 都是鹼水面,用天然蓬灰和面 更加的勁道自然好消化,有家裡的味道,而且還是酒泉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 【陝菜味道】岐山臊子麵
    「岐山臊子麵」簡稱「岐山面」,享有西府美食「第一碗」盛譽。味以「酸、辣、香」,湯以「煎、稀、汪」,面以「薄、筋、光」的九字特色,享譽四面八方,是陝西最著名的臊子麵。岐山臊子麵有「神來之食」的「名頭」。
  • 臊子麵的家常做法!
    臊子麵是我老家經常食用的一種麵食,湯多,面少,臊子香且菜品種類多,湯酸辣開胃,麵條爽滑勁道,營養豐富。【酸湯臊子麵】做法:【食材】鮮麵條200克(細)韭菜50克 大蔥1根蒜苗1根 雞蛋2個 胡蘿蔔1/2個 黑木耳3朵(泡發的)豆腐50克 五花肉100克 姜20克【調料】菜籽油30克 十三香8克 料酒1湯勺 生抽2湯勺 老抽1湯勺 鹽8克 雞精6克 糖3克 (粗)辣椒粉10克 醋50克【做法步驟】第一步
  • 長安臊子麵鮮香醇厚一碗十五,老西安只認這個味兒
    說起臊子麵大部分人先想到的一定是岐山臊子麵吧?今天這面可不是岐山的,是正兒八經的長安臊子麵,老西安人都認這個味兒。陝西人愛吃手工面,寬面細面都有不同的做法和風味。在農村,不管是逢年過年還是紅白喜事都少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麵招待親朋貴賓。大骨湯打底,老豆腐,土豆胡蘿蔔,黃花木耳,五花肉塊大火慢燉,最後再撒一把韭菜段兒進去,鮮香撲鼻。大湯勺在臊子裡攪上兩攪,美美挖上一勺澆到面碗裡,色香味俱全。
  • 「臊子」原來就是「滷」:說說陝西美食,西府名吃臊子麵(一)
    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南地北,這個「滷」可就有說道兒了。與吃過的山東打滷面、老北京打滷面、東北農村流水席上的打滷面,以及自家做的打滷面相比,臊子麵不僅好吃,還好看,而且面似乎也很特別。細細想來,臊子麵不叫打滷面,而叫臊子麵,而且還大有名氣就很有道理了。「臊子」是不一樣的「滷」,臊子麵是不一樣的打滷面。
  • 關中西府名吃臊子麵
    今天關中西府地區以岐山臊子麵遠近聞名成為關中地區代表,然而本人認為臊子麵做法在關中西府各縣、鎮街因地域飲食習慣的不同其味道各有千秋,孰強孰弱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臊子麵在關中西府地區非常有名,是因為每逢節日或親朋好友相聚,涼菜、熱菜和酒肉之後總要端上臊子麵以視待客之道,而臊子麵味道如何將會成為大家評價待客好壞的主要評價之一,所以臊子麵的做法基本上是關中西府人的做飯基本功夫之一。
  • 家鄉的味道——糖
    離開家鄉好多年了,雖然吃遍了各色美食,但是家鄉的糖——糖梗,紅糖,麻糖,糖 漾,卻始終是嘴裡抹不去的味憶,心裡揮不去的記憶。每年中秋前後,老家地裡的糖梗就到了收穫的季節。以前只做散紅糖,塊糖,現在開發出了好多品種,五花八門,越來越豐富,味道也越來越多樣化了。而每年的春節,不管我回不回家,老家的父母都會準備大包小包的麻糖,或郵寄,或順帶,就差讓你一月不吃飯也管飽了。今年因為疫情沒按預期回家,老父親早早準備的麻糖,讓兒子千裡迢迢的坐高鐵帶回來,還叮囑兒子一定要給我帶到。
  • 你只知道陝西有岐山臊子麵,卻不知道還有一種更好吃的旗花面
    論當地人獨特的麵條文化,湯麵條在一個地方,就有一個地的方做法和味道,名字相同味道樣貌也可能大相逕庭。旗花面就是一種。陝西的旗花面,名字雖不響亮,但是味道也是一絕。關中平原上,幾千年的種麥傳統,讓這裡的面和用麥製成的醋(陝西人愛吃醋),都有了歷史的溫度。能夠經營多年的麵館,這兩樣都少不了。旗花面雖然酷似臊子麵,但真的不一樣「一口香」臊子麵和旗花面,在外地人看來,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 家鄉的紅燒肉
    在兒時,一般人家要燒幾道大菜過年吃,有紅燒斬肉、燒雜燴,有時也有茨菇燒肉或紅燒肉。現在人家辦酒席,也常見紅燒肉,可能更多的是同鱔魚段燒。鱔魚就是長魚,野生者佳,同豬肉搭配,看不出有違和感呢。扁豆角燒肉也好,洋山芋燒肉也好,青菜燒肉也罷,總沒有一份純粹的紅燒肉養眼、實在。總以為,一份家常的紅燒肉,給人更多溫暖、更多體貼,蘊含更多家鄉味道。
  • 播放量4.2億《裝臺》,西安美食葫蘆頭肉夾饃臊子麵褲帶面好吃!
    從前時光慢,兩個饃能掰一早上,一邊掰饃一邊諞閒傳,東家長西家短,長安城裡大事小事皆在這小小的一碗羊肉泡饃裡飛簷走壁,迅速傳播…… 臊子麵——岐山扶風戶縣灞橋……你奏設你想吃阿達滴臊子麵?陝西麵食花樣繁多,臊子麵從油潑麵、BIANGBIANG面、扯麵、蘸水面等幾十種麵食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諸多來陝客人心目中的麵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