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在望——康熙皇帝書法拍賣市場解析

2021-01-12 收藏家雜誌
康熙 臨米芾行書五言詩 立軸 絹本水墨 香港蘇富比 2004 年秋拍

#書法#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場中,那些高精尖的稀缺品,從來就不缺買家的關注和追捧,尤其是清代皇帝御筆大多深藏清宮內苑,只少量賜與朝臣的書作流傳在外。如清聖祖康熙帝的書法,歷經滄桑世變,現在存世極為稀少,因此很受市場青睞,屢屢在拍賣市場創出佳績。

一、四件高價康熙帝書法

2014 年北京秋季拍賣季上,北京翰海推出康熙帝行書立軸《朱子詩》,吸引了眾多買家的眼球。該拍品為原裝初裱,黃綾天地頭、素絹手繪雲龍隔水、象牙軸頭、花梨木盒外帶浮雕海天雲龍、內嵌描金龍紋宮紙,精工細作,是一件極為少見的宮裝宮裱藝術珍品。

康熙 朱子詩 立軸

比照來看,本幅與故宮博物院藏康熙帝 49 歲所作行書立軸《四十一年除夕書懷詩》的書風相似,「雨」字、「寒」字和捺畫等用筆,如出一轍。其中各字結體偏豎長,既有董其昌書風韻致,又具自家面目,柔美中涵有博雅的氣度。

康熙 四十一年除夕書懷詩 立軸紙本水墨 故宮博物院藏

在此之前,這件康熙帝《朱子詩》曾在內地拍場拍賣過 4 次,前三次都在北京中貿聖佳的拍賣會上拍出,最早是 2002 年春拍中拍出143 萬元,2004 年春拍再次以 660 萬元拍出,2006 年春拍則以 418 萬元成交。2007 年在江蘇無錫文苑春拍名家翰墨專場中,估價為 380 ~ 480 萬元,最終以 869萬元成交,時隔一年,即增值一倍。7 年後的 2014 年北京翰海秋拍,此件以1800~2800萬元的高估價參拍,似乎更彰顯了康熙帝書法的稀缺價值。最終,作為一件在拍場中轉手 4 次的「熟貨」,《朱子詩》不負眾望,以 2300 萬元高價成交,完美展示出康熙帝書法的市場價值。

康熙 清慎勤 橫幅

近 10 年來,同樣有出色表現的是康熙帝楷書匾額《清慎勤》,該拍品曾出現在 1919 年上海別發公司出版的黑澤禮吉編《支那歷代皇帝皇后親王書畫目錄》中,因此打消了買家們認為「新做」的顧慮。研究者指出,康熙帝頒賜御書用作褒獎官員和融洽君臣關係的有效形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康熙帝勤勉學習與寬仁為政的作風,具有鮮明的統治功用與特色。這件拍品在北京保利 2011 年秋拍中拍出 1495 萬元,對比前一次北京保利 2009 年春拍拍出的紀錄,估價僅為 80 ~ 120 萬元,成交價則是超出高估價 5 倍多的655.2 萬元,僅兩年寶藏時間再釋出,增值逾一倍。這也反映出康熙帝書法收藏巨大的增值空間。

康熙 賦政於外 手卷

另一件康熙帝楷書手卷《賦政於外》在拍場表現亦十分突出。其後紙有楊仁愷 1998 年題跋:「清康熙玄燁大字楷書四字,引首如意館繪製龍紋圖案,中間赤金填『御筆』兩字。圖紋對稱工細,是乃宮中舊藏,早已流入民間。予雖鑑閱故宮書畫至夥,如此佳品,殊未得經眼。是卷今日獲觀,誠乃機緣耳。」該康熙御筆首次出現在中國嘉德 2011 年春拍中,即拍出 805 萬元,3 年後再次在北京匡時秋拍場上拍出 1242 萬元高價,溢價率為 54.28%,年均增長率達 18.09%。

但是,未必每一件拍品購藏的保值增值功能都能如願以償,康熙帝行書橫幅《「篤志經學」並四十名臣詩》即是其中之一。該作品可見出康熙帝通過書法反映其崇儒重道,以接續中華文化的道統,實施政治教化。拍品由北京保利 2010 年春拍估價 500 ~ 800萬元,拍出 3360 萬元。這個價格在當時穩居康熙帝書法拍賣成交價的榜首,至今也僅次於北京保利 2018年秋拍 3680 萬元成交的康熙帝《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冊頁。但就是這樣的一件高價拍品在兩年後的中國嘉德秋拍場中以 2000 ~ 3000 萬元估價上拍,卻只拍出 2300 萬元,直降 1060 萬元,折價率為31.54%。

以上 4 件康熙帝書法在 2010 年、2011 年、2012年和 2014 年上拍,作為整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個晴雨表,其價格高低、波動幅度直接體現出市場的整體行情。在 2011 年拍賣市場高峰期間,康熙帝書法價格順勢增長,此後隨著市場日趨理性、穩健,其價格也趨於平穩。

二、每平尺均價:50 萬元至 100 萬元間

歷數拍賣場上的康熙帝書法,還有兩件超千萬元成交的拍品不得不提。一件是行書臨《蘇軾 〈 滿庭芳詞 〉 》手卷,整卷長 6.42 米,用筆工整不苟,結構嚴謹,是一件難得的康熙帝臨蘇軾書法作品,在 2009 年西泠印社拍賣 5 周年慶典秋拍中以 500 ~ 800 萬元估價上拍,最終成交價為 1344 萬元,可謂是當季拍場的明星。

另一件是康熙帝 1692 年行書《臨趙孟 〈 長春道院記 〉 》手卷,原為清末遺老胡嗣瑗舊藏,於 2019 年在中國嘉德春拍大觀夜場中以 1380 萬元拍出。全卷保存完好,長 4.77 米,用筆從容不迫,心手雙暢,洋洋灑灑近千字,甚得趙孟書法三昧。從此兩件拍品的超高價可知,康熙帝書法在市場上極具價值號召力和收藏潛力,其投資增值空間極其可觀。

檢索近 10 年來拍賣情況,出現康熙帝書法最多的拍賣場,無疑當數中國嘉德拍場。據不完全統計,其成交價在 100 萬元以上的拍品就有 16 件,除以上提及的幾件外,還有一些拍品值得重視,而且有較強的市場參考價值。

一是中國嘉德 2011 年春拍推出的康熙帝行書自作詩《雨後見桃花詩》,筆法似董其昌,結體停勻,氣度從容。該拍品尺幅為縱 206、橫 58 釐米,估價 350 ~ 550 萬元,成交價為 667 萬元。此後,本拍品在 2015 年春拍中再次以相同估價區間上拍,成交價下降為 621 萬元,每平尺均價為 58 萬元。

康熙 雨後見桃花詩 立軸 灑金箋水墨 中國嘉德 2011 年春拍

二是康熙帝行書《宋之問 〈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 》軸,該拍品縱 67.7、橫 32.5 釐米,以每平尺均價 125 萬元上拍,而以 483 萬元成交,每平尺均價高達 240 萬元,應為每平尺均價成交最高的拍品。

康熙 唐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詩 立軸 中國嘉德 2011 年春拍

三是 2019 年春拍中以 322 萬元成交的《臨米芾書》,本幅詩堂黃色描龍紋紙上書「御書」二字,下方黃紙,右側書:「康熙三十九年(1700)六月十八日,賜翰林院檢討,臣範光宗。」 款屬「臨米芾書」,但以董書筆墨出之,可謂是康熙帝賜書和臨摹米芾書作的一個範本。《臨米芾書》縱 98、橫 38 釐米,2010 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 201.6 萬元拍出,每平尺均價約為 61 萬元。也就是說,近 10 年康熙帝書法每平尺均價大都在 50 ~ 120萬元成交。

康熙 臨米芾書 立軸紙本水墨 中國嘉德 2019 年春拍

另有兩件成交價在 460 萬元左右的康熙帝行書《杜甫詩》和行書《孟浩然詩》,分別於 2013 年春、秋拍拍出,每平尺均價在 50 ~ 100萬元間。然而,行書《孟浩然詩》轉年在 2014 年秋拍中以 80 ~ 120 萬元的超低估價推出時,反而沒有買家看到其中的價值空間,僅以上次成交價的一半即 230萬元成交,每平尺均價降為 27 萬元,不禁讓人感嘆市場暗流角力的殘酷。

康熙 杜甫詩 立軸 灑金箋水墨 中國嘉德 2013 年春拍
康熙 孟浩然詩 立軸 紙本水墨 中國嘉德 2013 年秋拍

綜上,在藝術品拍賣市場日益成熟、穩定的當下,以心裡最佳的每平尺均價購藏到一件康熙帝書法真品,仍然應該是收藏家們精思審慎的難點,而在藝術品收藏中增進學識,怡情雅興,傳遞價值,允為藏家樂事。

收藏家雜誌202011期封面

文章來源:《收藏家》

202011期《高山在望

——康熙皇帝書法拍賣市場解析》

作者:仲連

責任編輯:秦佳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書法真跡展,43幅立軸行書拓本欣賞,筆力遒勁結字秀逸
    我們經過對古代的書法進行研究是發現,不論行書還是草書,其篇幅都可以見到隨心所欲的寫法,沒有刻意的去講究筆法。王羲之的《蘭亭序》、嶽飛的《滿金江》中這樣的隨心所欲的筆法隨處可見。包括今天我們推送的康熙皇帝的書法,都是這樣,並沒有的去尋找筆法,就是把字寫好就可以了。
  • 真跡比對: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誰的書法更勝一籌?
    滿清的漢化,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其漢化程度之深,從歷任皇帝的書法水平中便可見一斑。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後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隨後便是後世知名度極高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這四位雖然都是清朝早期的皇帝,但其漢語書法造詣卻足以驚豔世人。以下,我們就不妨一一介紹,欣賞比對一番。
  • 康熙書法:帝王之氣,雍容典雅!
    講官們按照「帝王之學」的要求,只注重治道蘊意,而不贊成皇帝將精力分散在學習寫字上。奏曰:「皇上書法端楷,盡善盡美……但人君之學,與儒生不同。寫字無甚關係,恐勞聖體。」康熙帝說:「人君之學,誠不在此。朕亦非專工書法,但暇時遊情翰墨耳。爾言朕知之矣。」
  • 【重磅拍品搶先看】保利拍賣15周年慶典拍賣會
    發布會上,保利拍賣宣布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將於10月13日-15日舉行預展,10月16日-20日進行拍賣,展拍地點均在北京國貿大酒店。郵品部將於10月20日-22日舉行預展,23日-25日進行拍賣,展拍地點均在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本次慶典拍賣會涵蓋中國書畫、古代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古籍善本、郵品錢幣、珠寶鐘錶、科技古董、名酒茗茶等品類近30個專場,7000餘件文物藝術品。
  • 2020明清瓷器排行:1.3億拍賣史上第二高價的清康熙瓷器
    明清時期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清代瓷器製造達到頂峰。明清時期的瓷器品種繁多、工藝考究、千姿百態,不僅有傳統青花、五彩,還有絢麗多彩的粉彩、琺瑯彩、古銅彩技法等,明清瓷器的精妙工藝和升值空間一直在拍賣市場中獨領風騷。2020年國際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市場如何?本文將介紹今年拍賣價最高的10件高古瓷,以供參考。
  • 清朝皇帝人人過關的作業,康熙抄了420份
    古代皇帝抄寫《心經》,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晚輩給長輩抄寫《心經》,祈求福壽安康;遇到困難、焦慮不安時抄《心經》,可以靜心養性。在龐大的抄經隊伍中,歷代書法名家的加入,為《心經》的廣泛流傳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書法名家所寫的《心經》,也成為書法愛好者爭相學習的對象。哪些人寫得好?哪個版本值得臨摹學習?
  • ...12月線上大拍 | 亞歷克斯·馬格勒舊藏清代鹹豐皇帝御筆波若...
    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絕大多數的帝王都對書法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書法造詣最為深厚,他們對書法的推崇與喜愛在清代書壇的傳承與發展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在中國歷代的書法史上都極為罕見,也導致三代以後的諸位帝王均選擇尊崇儒家文化,潛心學習漢族文人的典籍與藝術,並將書法作為自己的宸翰日課,再加上他們有條件飽覽內務府舊藏的歷代名碑名貼,其書法造詣雖不及三代帝王那樣影響深遠,
  • 馬未都:這件康熙皇帝專用的琺瑯方壺,皇后連碰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的確如此,早在幾年前,馬未都在某一個節目之中就聊到自己近年來撿過最大的一個漏就是在國外的某一個小型拍賣會上,用極少的錢獲得一個宋朝定窯頂級瓶,當時初步估價就賺了1000多萬。能撿到這一種漏靠的是知識的積累,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件古董寶貝,它是屬於康熙年間官窯裡面專供給皇帝的寶貝,這一件琺瑯方壺光看顏色就知道它不一般了。
  • 康熙雍正乾隆:盛世三代皇帝,個個都愛抄經!
    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1662年-1722年)康熙親筆手書的《金剛經》被譽為書法藝術與傳世經卷完美結合的珍品,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史載康熙皇帝一生共抄過兩次《金剛經》,一次是他15歲習字時抄寫,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二年,當時其祖母孝莊太后身染重病,為了給孝莊太后祈福,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他又精心抄寫一遍《金剛經》,這部《金剛經》展示了康熙高深的書法功力。
  • 康熙皇帝為什麼不喜歡姚啟聖?
    康熙皇帝不喜歡姚啟聖是真的,但是他賞識和敬佩姚啟聖的才華。究期原因無非有以下幾種:1、康熙及滿清政權在入關前被中原人認為是蠻夷,從文化和民族心理上來說,康熙和滿清其實在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上是沒有底氣的。
  • 2020年——康熙通寶的私下交易市場價格
    另外拍賣數據皆是來源中國雅昌藝術網歷年交易數據,僅作參考,私下交易肯定沒有拍賣那麼高,望周知!《康熙通寶》屬清代錢幣,鑄於1662年,銅質,重3.8-5.5克,直徑2.5-2.7釐米。錢的正面鑄有「康熙通寶」四個字,這四個字以楷書書寫,背面鑄有滿文,按背面鑄字的不同,可將康熙通寶分為兩類。主要有仿順治四式之滿文錢和仿順治五式之滿漢文錢兩大類。
  • 這個惡霸的書法,憑啥能讓康熙讚譽道:天姿迥異,丰神獨絕!
    書法有一種說法:字如其人,來源於西漢文學家揚雄,他說:書、心畫也!在他看來:人正其書也正!可惜歷史上很多大奸大惡的人,書法也能堪稱一流,比如秦檜、蔡京、嚴嵩、董其昌,甚至連大貪官和珅都寫一手漂亮的「宮廷體」!
  • 天宮書法家丁嘉耕書法賞析——深度解析書法的真諦是什麼?
    曾在法、德等歐洲8國進行書法交流。漢字是書法的本源,書法是漢字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書法也是華夏文化展現在世界面前特殊藝術形式,是世界文化之林中比較少見的藝術種類。書法藝術跟文化也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而書法藝術的勃興,從另外一個方面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那麼,什麼是書法藝術的精髓呢?
  • 保利拍賣15周年慶典拍賣會在京啟幕(組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4日訊(記者李冬陽) 2020年10月13日,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開幕,預展時間為10月13日至各專場拍賣前一日,拍賣時間為10月16日-20日。郵品部分將於10月20日-22日舉行預展,10月23日-25日進行拍賣。
  • 《康熙王朝》阿密達要為父報仇,康熙皇帝為何還給他一把寶劍?
    康熙皇帝一生,三次親徵準噶爾,康熙三十五年,噶爾丹的大軍全線潰敗,第二年噶爾丹兵敗而亡。《康熙王朝》中,在噶爾丹的屍體面前,噶爾丹的兒子阿密達對康熙喊道,以後一定要為父報仇,砍掉康熙皇帝的頭。康熙皇帝轉身遞給他一把寶劍,並對阿密達說了兩點,你是我孫子,我不希望以後再兵戎相見,如果要報仇你就來吧,我的子孫後代也會奉陪到底,這正是一種恩威並施的手段。
  • 當代草聖,名震日本,書法大家林散之拍賣價格最高的30幅書法作品
    林散之的書法有二王的影子,筆法精妙,清新淡雅,飄逸俊秀,後又學米芾、褚遂良的書風,融合了多家的優點,逐漸開始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林散之草書,是非常俊美的,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散之的書法少了一點雄勁,這和他的性格有關,散之一生多難,性格又比較溫和,加之是江南人,性格自然比較柔,所以,表現在書法上,自然就少了些剛的成分。
  • 清雍正琺瑯彩瓷拍賣價格,市場行情分析,雍正琺瑯彩瓷值多少錢?
    清代康熙年間授皇帝的旨意,這種「畫琺瑯」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銅胎畫琺瑯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瑯彩料描繪而成一種新的釉上彩瓷,琺瑯彩瓷器在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乾隆以後即少有製作。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
  • 康熙「萬壽尊」憑什麼逆風翻盤
    萬壽尊是康熙萬壽節貢瓷,共燒造了九隻,或許有暗合上古「九鼎」之意。2007-2011年,拍賣會上先後出現了兩隻書寫《萬壽尊賦》,並落有「熙朝傳古」和「大清康熙年制」款的青花筆筒,以《萬壽尊賦》的內容考慮,無論賦文還是筆筒,均應創作、燒制於康熙青花萬壽尊告成之後。
  •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其文治武功成就很高,經過他的努力,終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是皇帝,他自然是有皇后的,康熙的嫡後髮妻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索尼的孫女)、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和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生母)。這裡要說的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
  • 九子奪嫡,出乎意料,康熙皇帝心中的繼承人很有可能是他
    康熙朝後期出現了九子奪嫡,最終皇四子胤禛成為繼任者,胤禛就是雍正皇帝。對於雍正皇帝繼位一事,歷來爭議不斷,畢竟康熙皇帝在兩廢太子胤礽太子以後就沒有再重新立儲,繼承人問題撲朔迷離,引起後世猜測。要清楚康熙心目中的繼承人就要先清楚康熙為何不立儲。立儲是國之根本,早立儲君,早明確繼承人,有利於避免爭端,引發政局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