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四川閬中啟動
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
當時四川閬中百廢待興、資金短缺
如何儘快打開工作局面?
口述人:郭歷權(時任閬中縣人民政府縣長)
口述內容:
城市建設費用也很有限,縣上再拿錢都是少量的,對於一個縣來講(資金)是很困難的。當時張飛廟、華光樓……那個時候由於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壞得很破很嚴重,很破損了。
錦屏山和大佛寺是規劃成公園。第一建設的公園就是錦屏山。1983年規劃,1984年動工。各行各業都出力,有些企業包一項單項工程。比如說樓臺亭閣,每一個部門都包一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負責修好,最後驗收,包括地屬三廠都承擔了任務的。錦屏山公園建設之前是一座荒山,我們還在山上栽過樹的,我們經常去規劃。當時我們規劃錦屏山公園的範圍還大一點,這邊以嘉陵江為界,錦屏山北面以當時閬中城到思依的公路為界,後邊因為搞建設佔了一部分。第一個公園是錦屏山,大佛寺也納入這個範圍的。因為它是公益事業,大家受益,大家出力,大家也很高興。這些工作我們就動員閬中人民保護好古城,也就是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