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喜訊!
12月7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正式批覆了遼寧省政府關於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
這也是我省繼瀋陽市之後的第二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此外,我省還有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分別為:大連市、撫順市、遼陽市、朝陽市、興城市、北鎮市、桓仁縣。
公告指出,同意將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遼陽市歷史悠久,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鮮明,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城市發展脈絡清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公告要求遼寧省及遼陽市人民政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要求,強化歷史文化保護,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編制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的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制定並嚴格實施相關保護管理規定。在規劃和建設中,要科學統籌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的關係,重視保護城市格局,加強整體性保護、系統性保護。注重城區環境整治和歷史建築修繕,保持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不得改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不得進行任何與名城環境和風貌不相協調的建設活動,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築。
同時,強調遼寧省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要加強對遼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一座遼陽城 半部東北史
東北第一城
遼陽古稱襄平,是我國東北地區出現最早的城邑,有著2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東北第一城」。
戰國時,七雄之一的燕國在此設遼東郡,郡治襄平,這是襄平這個名字的首次亮相;東漢末,公孫氏割據遼東,自立為遼東侯馬;唐代,安東都護府由平壤遷至遼陽;遼金設東京道(路),置東京遼陽府;元設遼陽行中書省;明朝承接了元中書省的統治權,開始了對遼陽的管理。清初曾在遼陽建都,後設遼陽府遼陽縣,再改遼陽縣為遼陽州。
23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塞外名城的歷史地位歷久不衰。她雄踞東北一隅,曾長期支配著歷代王朝的興衰榮辱,容納著各個民族的走馬穿梭,為開發祖國東北邊陲作出了卓越的歷史貢獻。
講不完的故事
2300多年歲月激蕩,古城遼陽上演了講不完的遼陽故事。
在這裡,荊軻刺秦的壯舉之後,上演了太子丹以身殉國的歷史悲劇;在這裡,丁令威化鶴飛升,留下了不絕於史的千古吟唱;在這裡,金世宗登基稱帝,開創了一代明君的太平盛世;在這裡,清太祖努爾哈赤建造都城,開始了問鼎中原的偉大徵程;在這裡,皇太極迎娶布木布泰,從此孝莊皇后走上了歷史舞臺;在這裡,曹雪芹的祖輩們縱橫遼東、從龍入關,為《紅樓夢》的問世留下了「歷史基因」;在這裡,關東才子王爾烈苦讀詩書,考中傳臚,最終成就木魚石的美麗傳說……
這些都是實力擔當
目前,遼陽登記在冊的文物遺存累計721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其中的漢魏壁畫墓由16個單體墓葬組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4處。這些滄海遺珠,散落在古老的土地上,成為了古城遼陽不可複製的文化地標。
比敦煌壁畫還早300多年的國家級文物——漢魏壁畫墓群,1961年,和故宮長城一起被列入全國首批重點文物。
燕州山城,依山臨水,始建於東晉的千年山城,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高句麗城池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遼代的遼陽白塔,是融合佛教文化、漢文化和契丹文化的經典之作,為東北之最。
冮官屯古窯遺址,規模宏大、特色突出,展示了遼金時期東北瓷窯生產的巔峰。
後金時期的東京城、東京陵,在滿清王朝發展壯大的道路上,立下了一塊醒目的裡程碑。
還有這些珍貴的文物,真實再現了遼陽地區曲折而輝煌的歷史進程。
鑄有「襄平」二字,直接反映古襄平歷史地位的戰國襄平布
傳世極少因此極為珍貴的春秋青銅石範
在中國工藝史、書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遼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百壽屏
在非遺保護方面,遼陽有市級及以上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00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7項、市級91項。
多年來,遼陽大手筆投入文化遺產保護:實施燕州城山城、冮官屯窯址、東京城遺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修繕工程;對明城牆遺址、李兆麟故居、滿鐵附屬地圖書館、關帝廟、魁星樓、望京樓等省市級文保單位進行修繕利用;完成白塔、東京陵、臺子溝、唐戶屯等4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和站前、青年大街等歷史風貌區的保護修繕利用和環境整治工程。
2300多年後的遼陽城
望京高聳,華表仙立
白塔入天,廣佑鐘鳴
雄渾與繁華,市井與厚重
交織在一起
散發著千年古城獨有的魅力
一指禪 戳標題閱讀!
來源:遼陽日報
編輯:金飛
被遼陽安利到了!點讚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