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hi
取卵後形成的胚胎常常被冷凍起來擇期復甦移植。在凍胚移植周期中,需要配合好醫生做好內膜的準備,才能提高治療的成功率。那麼,凍胚移植前的內膜需要怎麼準備呢?有哪幾種方案?
在試管嬰兒周期中,很多時候會採用凍胚移植。什麼是凍胚移植呢?
概念
凍胚移植就是把胚胎用特殊的方法冷凍、解凍、復甦後再移植入備孕媽媽子宮內。
女方在一次促排卵治療中,常常可以獲得多個成熟的卵子,這些卵子與精子結合後發育成多個胚胎。而每次胚胎移植時,最多只能將2-3個(≥35歲的3個)胚胎放回子宮內。採用胚胎冷凍技術就可以把剩餘的胚胎可以通過特殊的冷凍技術保存起來。
如果此次助孕不成功,下次治療時可以將凍存胚胎解凍,然後植入子宮內。胚胎在零下196度的溫度被冷凍,停止發育,可以保存幾個月甚至數年。
那什麼時候可以把凍胚移植進子宮裡呢?
就像種子播種,除了肥沃的土地,還要講究播種時機,這樣種子才會生根發芽。所以,醫生們需要想辦法將內膜準備得足夠「肥沃」,並精確計算好胚胎解凍和放置的時間,才可以迎接胚胎的著床。
通常,我們準備內膜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01
自然周期(簡稱NC)
方法:在不用激素類藥物的情況下,等待患者自己的卵泡長大,卵泡生長會分泌雌激素,使內膜增厚。卵泡生長成熟會自發排卵,排卵後會分泌孕激素,孕激素使內膜漸進入容受期,通常排卵後3-5天進行胚胎移植。
特點: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用藥少,適用於排卵正常的患者。但因為需要準確知曉排卵時間,監測次數較多,需要頻繁就診,患者在監測期要預留好返院時間;還有,因為對排卵發育要求比較高,即便既往排卵正常,有時也會因當月卵泡發育不良而取消周期。
02
人工周期(簡稱HRT)
方法:採用雌激素類的藥物使內膜增厚,一般用藥12-20天左右,當內膜達到一定的厚度後,再給予孕激素類藥物,用孕激素藥物3-5天後胚胎移植。
特點:就診次數少,返診時間可根據工作時間靈活調整,適用於所有患者,特別是排卵障礙的患者;但用藥負擔較重,也有部分患者可能藥物吸收不好,或有意外排卵可能會取消周期。
03
促排周期(簡稱OS)
特點:這種方法和自然周期類似,唯一不同的需使用促排卵藥物使患者卵泡生長起來,適用於對外源性雌激素類藥物不敏感且自身排卵障礙的患者;
三種方案如何選擇呢?
三種方案各有千秋,根據年齡、卵巢功能、不孕原因、子宮環境的不同而有各自不用的適用人群。在各自適用的人群中應用,成功率是相似。當然還有其他複雜的方案,會輔助降調、更改用藥方法、用藥時間、混合方案等等。相信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內膜準備方案的。當然如果自己清楚自己既往的排卵情況、促排卵後的反應以及自己內膜厚度特點等,也請及時提醒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