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五年|嘉興老舊小區「逆生長」,居民越住越舒心

2020-12-22 嘉興禾點點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回望這五年,嘉興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百姓收入不斷提高,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12月10日起,禾點點推出《我們這五年》系列報導,梳理「十三五」時期嘉興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現嘉興人民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

「我們小區改造前後變化太大了,不僅環境美了,像個小公園一樣,物業公司也進來了,管理得更好,確實大家心裡都很高興。」在小區已經居住了20年的老居民顧錦銘告訴記者。

與顧錦銘一樣高興的,還有劉君,因為熱愛運動的她再也不愁沒地方鍛鍊了。「比如說吧,塑膠場地的建設對我們鍛鍊者來說,減少了膝關節的損傷;還有中心廣場,一到休息時間和放學時間,居民們都喜歡來這裡鍛鍊鍛鍊,真的是發自內心地感覺到幸福指數大大提高了。」

顧錦銘與劉君的高興都源自於政府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隨後改造力度逐年加大。南湖區桂苑小區則是嘉興老舊小區改造中的「明星小區」。這個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舊小區,自改造以來就開始了它的「逆生長」,如今怎麼看都不像已有20多歲的「高齡」。

桂苑社區黨委書記、社區主任高麗峰介紹,小區自2019年被納入嘉興市中心城市品質提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後,無論是「面子」還是「裡子」,都得到了升級。

「小區改造後的變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個是原本緊張的停車位變得寬鬆了,我們在原有的不到200個車位的基礎上,擴容到了600個左右的車位,既保障了居民停車需求,也提升了小區景觀綠化。另外,重建了小區中心廣場,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區域,還新修了一條環小區綠道。」高麗峰告訴記者,受到居民好評的還有小區的智慧化改造,「我們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牽引,以未來社區建設為標杆,以智慧社區建設為重點,以共建共享為原則,在小區內注入了智慧化元素,引入智慧書屋、健康小屋等未來社區的概念,打造了嘉興市首個智慧社區。」

除了南湖區的桂苑小區外,位於秀洲區的華新花園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則是另一位佼佼者。

在華新花園15幢1單元,一個鋁板框架從一樓延伸至六樓,三樓與五樓的位置分別有一個短短的連廊通往樓道。現場居民向記者介紹,這就是去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嘉興首批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這部電梯採用的是錯層停靠,三四樓公用一個平臺,五六樓公用一個平臺。四樓的住戶乘坐電梯到三樓後,只需要往上步行一小截的樓梯,就可以到達家裡。

「我平時常常來朋友家玩,以前要爬五樓,拎點東西就不方便,現在裝了電梯,我感覺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是種方便,對老年人來說就更需要了。」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

確實,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不僅是一項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暖心工程,也是一項完善住宅使用功能、提升居住品質的工程。2019年4月,《嘉興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意見(試行)》出臺,對基本原則、實施主體、資金籌集、實施程序及負面清單等內容進行了明確。

「除了華新花園外,另外一部首批加裝的電梯在大樹花園。」亞都社區黨工委書記王劍萍介紹,大樹花園的加裝電梯與華新社區的不同,採用的是玻璃框架,安裝在房屋的南側,不僅配備了空調系統,還安裝了無線報警系統和通話系統,平層入戶,市民下電梯後可以直接從陽臺進入家裡。

「目前從使用情況來說,反響很好,接下來我們在中山花園將有10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在年內開始進行建設安裝。」王劍萍說。

老舊小區改造是「十三五」期間重點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事關千家萬戶。嘉興市自2000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從人民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在惠民生的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城市風貌的改變,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記者從市建設局城建處了解到,隨著改造工作的不斷推進,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成改造老舊小區130個,改造老舊住宅樓1225棟、建築面積約311萬平方米,共惠及居民3.4萬戶、約11萬人。

禾點點記者 張鶯

相關焦點

  • 海鹽老舊小區「逆生長」,居民住得更舒心!
    民生實事「交卷」 今年,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被列為海鹽縣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近日,記者從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已順利完成。實施綜合改造提升後,該項目涉及的老舊小區居住品質明顯提高。
  • 銅梁:老舊小區「逆生長」 城市居住更有溫度
    家住2單元的葉常緒和幾個鄰居正坐在休閒椅上討論著老舊小區安裝電梯的問題。「現在小區環境安逸了,再把電梯一裝上,那住起就巴適得很了。」葉常緒笑著說。老舊小區改造,關乎群眾福祉。十三五期間,銅梁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對城區288個像葉常緒老人所住的老舊小區實施了改造,讓它們實現了「逆生長」,讓城市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 今年嘉興經開區要改造24個老舊小區,有你家嗎?!
    老舊小區改造是居民最關心的「身邊事」。今年嘉興經開區對24個住宅小區實施改造。 有沒有你家?改造項目2019年9月底開工,總投資約1490萬元,受惠居民2134戶約7000人。 改造前小區路面破損且較窄,停車場地明顯不足,內部河道欄杆老舊、存在安全隱患,雨汙水管局部斷裂、堵塞,雨天積水、雨汙混流,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居住品質和周邊生態環境。
  • 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家園美麗居民受益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主生活區居民餘女士的心聲,同時也是青秀區紮實推進老舊無物業小區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   連日來,為給居民創造舒適、和諧的居住氛圍,青秀區以老舊無物業小區治理為契機,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轄區多個老舊無物業小區實現了華麗轉身。
  • 老舊小區「逆生長」百姓生活更宜居
    甜水園東裡小區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此前,小區存在路面坑窪、綠化缺失、休閒配套缺失、停車佔道等諸多問題。楊尓豐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退休後,他希望能跟小區裡的同齡人一起到樓下走走、坐坐,活動下身體,也相互聊聊天、解解悶,可是小區的整體環境不如人意。
  • 羅平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天地——居民樂享新生活
    「我家住在頂樓,多年來自己一直沒有補住漏水現象,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把房屋漏水處理好了,解開了我們的心結。」羅平縣財政局住宿小區居民徐貴仙臉上漾起了笑容。近年來,該縣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來抓,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切實把這項惠民工程辦好辦實,讓群眾住得安心、放心、舒心,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 梨樹:老舊小區換新顏 提升居民幸福感
    你是否看到過這樣的場景:路過鬧市區的一處老舊小區,只見雜草肆意生長,地上有了年歲的路磚碎成小塊,有車路過便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響,雨天踩上一腳更是滿鞋泥水。 你是否碰到過這樣的苦惱:晚上開車回家,繞著小區裡的小道找了一圈又一圈,眼看著一塊塊草坪上都停滿了車,怎麼也找不到一處還能落腳的空位……這是一張張老舊小區的舊面孔。 如今,走進今年完工的康平小區,地面已經煥然一新,整齊劃一的車位,原本宛如蜘蛛網的線已經整理得井然有序。「怎麼樣?是不是和新小區一樣了。」
  • 西安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居民:好看又好住
    改造後的陝師大家屬區  「這大半年的改造下來,我們小區的變化真大,雖然還是那個家屬院,但顏值不一樣了,從裡到外都跟新的一樣。」據中國電建西北院雁塔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負責人孫甲介紹,今年3月10日,該項目進駐現場開始對31棟家屬樓進行改造施工,其間克服了工期緊、任務重、點多、面廣、違建多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重考驗,項目部主動加強溝通對接,耐心宣傳改造工作,有效解決了進場、違建拆除等難題,確保了工程順利推進;同時,通過優化工序、增加資源投入、平行交叉作業、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等措施,克服了作業面難以展開、部分居民不配合等困難,確保了工程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工
  • 莫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當「搖錢樹」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稱,在哈爾濱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上,有極少數黨員幹部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視為「搖錢樹」,為滿足一己私慾,頻頻染指工程項目,在「圍獵」與被「圍獵」中實現權力變現,埋下工程質量隱患。
  • 【我們這5年】從「工業楊浦」到「創新楊浦」,老城區蓬勃「逆生長」
    今日起,人民城市工作室推出「我們這5年」專題系列報導,講述百年楊浦這五年的創新發展之路。看著這條隧道從無到有,居住在附近的楊浦居民朱興虎不禁感嘆:「以前我們每天上下班要坐擺渡,很辛苦。後來有了很多過江方式,比如跨江大橋、地鐵等,越江隧道也越建越多,真的方便了很多。」
  • 【巡禮十三五】新老城區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住起來感覺非常安全。 新鄭新區趙莊社區黨支部書記 於根建 我們趙莊村是2018年安置到社區來,我作為社區黨支部書記,一路走來,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五年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我市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老小區煥然一新 居民點讚...
    原標題:我市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老小區煥然一新 居民點讚:好看又好住   「這大半年的改造下來,我們小區的變化真大,雖然還是那個家屬院,但顏值不一樣了
  • 棚改助力湘潭「高齡」小區「逆生長」
    湘潭在線12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周玉婷)「你看,我們這幾棟老房子外牆顏色都統一粉刷成了淺黃色,既整齊又好看!」「之前屋頂漏水厲害,頂樓根本住不得人,這次通過屋頂防水改造後,好幾個頂樓住戶都打算搬回來住了。」
  • 呼和浩特: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居民樂享便利生活
    新城區今年為老舊小區 安裝10部電梯全部完工  上下樓是樓房住戶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後一步」,看似小事,卻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密切相關。今年,呼和浩特市相關部門為部分老舊小區安裝電梯,讓居民樂享便利生活。
  • 老舊小區改造:「真心」換「舒心」「實幹」換「新顏」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記者 餘佳敏)在奇家嶺街道辦事處學院路社區嶽磁小區,一個有著30多年歷史的開放式老舊小區,由於時間久遠,小區存在道路坑窪不平、排水管網不暢、車輛亂停亂放等老舊小區的「通病」。今年9月底,奇家嶺街道辦事處積極響應上級有關老舊小區改造政策號召,對轄區內的嶽磁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
  • 長沙縣老舊小區蝶變記
    、排水管堵塞滲漏、小區道路開裂凹凸不平,這首順口溜成了它的真實寫照。為了打造「乾淨、整潔、平安、幸福」的花園式文明小區,切實改善和提升小區人居環境和公共空間景觀,去年5月,長沙縣住建局把汽車隊宿舍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作為一個試點項目,向省住建局、市人居環境局申報並納入2019年中央補助支持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戶數80戶,計劃投資200萬元。
  • 德州:538個老舊小區展新顏
    「我們這棟25年的老樓房沒有穿上『棉衣』前,家裡開著暖氣室溫也就十二三攝氏度,樓前樓後還有私搭亂建。」王明生說。2020年,小區5棟樓進行了改造,外牆加裝保溫層、樓宇更換新大門,樓內牆體粉刷一新。「供暖季室溫提高了,小區環境也得到改善,160戶居民過上了『新生活』。」王明生很高興。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事關千家萬戶。
  • 上老舊小區改造「菜單」!石鼓區居民喜「吃點菜」
    腳手架搭建在樓前,施工區域已經圍擋圈住,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在搬運材料器械,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在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實施前,石鼓區委書記顏和平,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浪帶頭,街道黨工委書記、主任,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一級跟著一級「沉」下去實地踏勘和調研,讓民意「浮」上來。
  • 解決老舊小區頑疾!今年南湖區這80個小區將改造
    2020-05-25 09:08 |嘉興日報
  • 停車位擴容 環境提升 杭州老舊小區螺螄殼裡做出大道場
    沒想到這一輪提升改造,小區一下子高檔起來了!」52歲的周強在杭州市下城區河西南38號院住了20多年,接下去的日子,他和家人依然選擇留在這裡:「睜開眼就覺得環境真好,再也捨不得搬走。」汙水管雨水管換新;雜亂的管線梳理歸併或入地;屋頂補漏,停車位擴容;增設智能門禁;環境提升……在河西南38號院換「新顏」的同時,杭州城300餘個小區也在悄然「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