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報酬如何扣繳個稅?工資薪金or勞務報酬?不用再糾結了!

2020-12-16 騰訊網

關於實習生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爭議已久,各說各的理。這裡涉及勞動合同法律、個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增值稅條例,還有相關的社保法規。

現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建議用人單位按照勞務報酬報稅,但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申報。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第十九條「關於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的區分問題」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勞務報酬所得則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係,後者則不存在這種關係。

廈門市稅務局2019年8月28日答覆: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支付學生實習報酬有關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107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業務問題的批覆》(國稅函[2002]146號)規定,對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院校實習生取得的報酬,企業應代扣代繳其相應的個人所得稅款。如果雙方籤訂僱傭合同,實習生取得的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如果不籤訂僱傭合同,則按「勞務報酬」徵收個人所得稅。

綜上所述,實習生報酬,既可能是工資薪金,也可能是勞務報酬,主要在於其勞務或者勞動是否獨立、是否與公司建立僱傭與被僱傭關係。如果從事非獨立勞動,與單位或者公司建議僱傭關係,就適用工資薪金所得;否則適用勞務報酬所得。

但實務中,判斷是否為僱傭關係又是個扯皮且有爭議的事。

在目前「綜合所得」計稅方式下,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在彙算清繳時適用政策一樣,但工資薪金是全額計入,而勞務報酬則乘以80%計入。

但是在支付單位預扣預繳時,則計稅方式有所不同。工資薪金每月至少有5000元扣除,而一般勞務報酬是沒有這個扣除的,那麼每月報酬超過800元就面臨扣繳個稅的問題。

而且,工資薪金是不需要開具發票的,勞務報酬超過增值稅起徵點就需要開票,這對企業也是個難事。

好在2020年,國稅總局出臺一個新政策,對實習勞動報酬也可以採用累計預扣法,這樣的話,對實習生來說,

政策來源是,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並預扣預繳稅款。

(註:累計預扣法是新個人所得稅法為適應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而採用的一種扣繳方法,與舊稅法下的個人所得稅扣繳方法有很大不同。累計預扣法,是扣繳義務人向納稅人支付綜合所得預扣個人所得稅時採用的一種方法,即以年度內截止當期的累計支付收入計算出累計應預扣稅額,減去年度內截止上一期的累計已預扣稅額,餘額即為當期應預扣稅額。)

假設公司2020年7月招聘了一個全日制大學生小王實習,實習工資3000,按勞務報酬代扣個稅。如果不採用累計預扣法,採用一般勞務報酬,需要扣繳480元個稅

按照累計預扣法,小王的需扣繳多少個稅呢?

收入額=3000*(1-20%)=2400

7月累計收入額=2400

應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收入額-累計減除費用)×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從業月份數計算

這是小王的累計收入額是2400,應納稅所得額=2400-5000=-2600,得值為負,預扣個稅為0,所以小王沒有個稅,不需要預繳。

系統如何操作呢?首先是增加個人信息。

注意,系統操作如果符合新政策條件,這裡任職受僱從業類型必須選擇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歷教育),只有選擇了,計算才能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並預扣預繳稅款。

當然,對一般勞務報酬,是沒法採用累計預扣法的。對實習生勞動報酬,國稅總局給了這個口子,那麼企業就用起來吧。

當然,勞務報酬是否要開具發票。

根據財稅〔2016〕36號《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通知—附件3:營改增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規定:

一、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九)學生勤工儉學提供的服務。

實習生符合學生勤工儉學免徵增值稅政策實質。

當然,為穩妥起見,也可代開發票,現在各地網上的電子稅局,可以比較方便地代開發票、

自然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申請代開發票的,很多省市不再在代開環節徵收個人所得稅,代開發票單位在發票備註欄內統一註明「個人所得稅由支付人依法預扣預繳」等。

依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的規定:「在校生利用業餘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係,可以不籤訂勞動合同。從事有收入勞動的在校學生,不屬於建立勞動合同關係範圍,他們的實習收入可以不適用最低工資的有關規定。」

相關焦點

  • 各人個稅——教你全年僅取得勞務報酬如何匯繳
    404個人所得稅的彙算清繳已經開始了,之前的文章我們提到過個體工商戶的彙算清繳,個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以及個人在一處取得經營所得、一處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那麼全年只取得勞務報酬的個人如何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呢?
  •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依據《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國稅發【1994】089號) 第十九條規定: 工資、薪金所得是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 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 勞務報酬所得由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
  • 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 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
    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 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 2020-12-10 09:07: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個稅預扣繳有了新變化。
  • 工資發放中「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的區別你們知道嗎?
    你們的財稅管理專家在日常工作中最受期待的事便是發放工資,但是有的人發放的是「工資薪金」有的人卻發放的是「勞務報酬」。看樣子都是給一樣的錢,但是這兩個的差距可就大不同了咯!一般情況下,支付給本企業員工的與受僱有關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支付給非本企業員工的報酬屬於勞務報酬。但實際情況可能會更為複雜。
  • 2021年起,個稅扣繳有新調整!
    《公告》稱,對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比照上述規定執行。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後,為儘可能使大多數納稅人在預扣預繳環節就精準預繳稅款、提前享受改革紅利,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採取累計預扣法來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這樣大部分僅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預繳稅款與全年應納稅款一致,次年就不用再進行彙算清繳,辦稅負擔得以有效減輕。
  • 最新《個稅稅率對照表》來了!速查自己要扣繳多少錢?
    202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即將截止這些天你一定在關心自己的年終獎、工資薪金以及勞務報酬等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怎樣扣繳還有哪些收入應繳個稅?怎麼彙算? 最全個稅稅率表對照表在此趕緊代入算算看吧↓↓↓9類個人所得應繳個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明年兩類納稅人受益
    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圍繞這些個稅熱點話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附相關問答)
    根據《公告》,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2021深圳個稅扣繳變化最新消息(時間+內容)
    >執行內容:  一、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2021年個稅扣繳你看懂了嗎?
    來源:知頓知頓12月21日報導,個稅扣繳又有新變化啦!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 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
    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圍繞這些個稅熱點話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2021年起,個稅有新變化!這兩類人到手工資會變多!
    即——■ 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不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同時,依據稅法規定,扣繳義務人仍應按稅法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 個稅新規來了,2021年1月1日起執行!這些人到手工資要變多了!
    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不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這樣,上述個人平時就不用扣個稅了,次年也不需要申請退稅了。 這樣大部分僅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預繳稅款與全年應納稅款一致;次年就不用再進行彙算清繳,辦稅負擔得以有效減輕。 從新稅制實施首年情況看,這一預扣預繳制度安排發揮了積極有效作用;相當部分納稅人預繳階段即充分享受改革紅利並且不用辦理彙算清繳。
  • 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個稅熱點全透析
    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圍繞這些個稅熱點話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 收入不超6萬元無需申請退稅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 收入不超6萬元無需申請退稅  Winnie Lee • 2020-12-21 10:21:51 來源:前瞻網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收入不超6萬元無需申請退稅
    2021年將至,在新的一年裡個稅扣繳將有新變化,究竟有哪些人會受到影響呢?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稱,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
    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圍繞這些個稅熱點話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最新《個稅稅率對照表》來了!
    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等你來確認!這些天你一定在關心自己的年終獎、工資薪金以及勞務報酬等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怎樣扣繳!!! 還有哪些收入應繳個稅?怎麼彙算?
  • 避免「先預繳、再退稅」!個稅預扣預繳明年將優化
    資料圖,吳薇 製圖《公告》稱,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這5項員工福利,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一 用餐福利: 比如員工食堂、工作餐,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二 話費福利: 比如公司統一購買手機、員工報銷通訊費,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