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個稅——教你全年僅取得勞務報酬如何匯繳

2020-12-21 慧納稅

我們的慧納稅

貴州慧納稅律師事務所是貴州省第一家財稅律師事務所,致力於提供財、稅、法綜合性服務。以企業運營為起點,綜合金融、財務、稅務、內控等多領域,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構建企業內控制度、完善組織架構,合法合理籌劃納稅,為企業保駕護航。業務範圍涵蓋:商貿、製造、地產、建安、金融、餐飲、服務等專業領域。

404

個人所得稅的彙算清繳已經開始了,之前的文章我們提到過個體工商戶的彙算清繳,個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以及個人在一處取得經營所得、一處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那麼全年只取得勞務報酬的個人如何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呢?

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根據《關於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2019年第94號):「一、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彙算清繳補稅的,或者年度彙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居民個人可免於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的情形除外。」

也就是說當僅取得勞務報酬的自由職業者2019年度的收入總額超過12萬元,且年度彙算清繳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需要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那麼自由職業者綜合所得應該如何匯繳呢?

我們以自由職業者小王為例:

小王2019年全年沒有受僱於任何單位,也沒有成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全年僅取得了勞動報酬所得。假設小王2019年僅為甲公司的A項目服務,每月取得勞務報酬是15,000.00元,全年的專項附加扣除費用為36,000.00元(子女教育12,000.00元、住房貸款利息12,000.00元、贍養老人12,000.00元)。

小王每月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根據《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第八條的規定,在預扣預繳環節,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注意:勞務報酬預扣預繳時,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等費用只能在彙算清繳時才能扣除。

小王每月應納稅所得額=15,000.00×(1-20%)=12,000.00元。

依據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預扣預繳個稅

小王獲得的勞務報酬預扣預繳個稅=12,000.00×20%=2400元。

全年獲得的勞務報酬預扣預繳個稅=2,400.00×12=28,800.00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部分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6號)中《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的填報說明,小王2019年度綜合所得按公式如下:

居民個人2019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全年的「勞務報酬」收入額-費用合計(「勞務報酬」收入額×20%)-減除費用-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小王2019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15,000.00×12-15,000.00×12×20%-60,000.00-36,000.00=48,000.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48,000.00×10%-2,520.00=2,280.00元。

因此,小王2019年度在辦理彙算清繳後可以申請退稅,退稅金額為28,800.00-2,280.00=26,520.00元。

申報表填列如下:

註:申請退稅的,需將本人開戶銀行省份、開戶銀行名稱、銀行帳號補充完整。

作者:慧納稅 所得稅組

相關焦點

  • 實習生報酬如何扣繳個稅?工資薪金or勞務報酬?不用再糾結了!
    關於實習生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爭議已久,各說各的理。這裡涉及勞動合同法律、個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增值稅條例,還有相關的社保法規。 現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建議用人單位按照勞務報酬報稅,但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申報。
  • 最新《個稅稅率對照表》來了!
    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等你來確認!這些天你一定在關心自己的年終獎、工資薪金以及勞務報酬等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怎樣扣繳!!! 還有哪些收入應繳個稅?怎麼彙算?
  • 最新《個稅稅率對照表》來了!速查自己要扣繳多少錢?
    202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即將截止這些天你一定在關心自己的年終獎、工資薪金以及勞務報酬等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怎樣扣繳還有哪些收入應繳個稅?怎麼彙算? 最全個稅稅率表對照表在此趕緊代入算算看吧↓↓↓9類個人所得應繳個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
  • 個稅年度彙算開始啦!手把手教你如何網上操作退稅
    那麼,如何確認自己是屬於哪類人群呢?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通過「個人所得稅」的手機應用軟體查詢。步驟1:在登錄「個人所得稅」手機應用軟體之後,點擊首頁的「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步驟2:在兩種填報方式中,可以選擇按照已經申報的數據填寫,也可以自行填寫。
  • 「個稅年度彙算」話題頻上網絡熱搜你領到退稅「紅包」了嗎?
    近段時間,有關「個稅年度彙算」話題頻上網絡熱搜,許多納稅人也像小徐一樣紛紛曬出退稅「紅包」,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也發現自己還需要辦理補稅。那麼,到底什麼是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個人退稅又該怎麼操作?退稅有什麼注意事項?
  • 關乎你的錢袋子!看看你是否滿足個稅退稅條件
    這個消息關乎你的錢袋子,個稅彙算清繳定了!國稅總局發布了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今年3月開始,你可能需要補繳一筆個稅,也可能會收到一筆退稅,因為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將會開始。個稅彙算清繳,簡而言之就是「多退少補」。
  • 即日起,個稅可辦理退稅!全操作流程在此
    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一類是預繳稅額高於應納稅額,需要申請退稅的納稅人。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從充分保障納稅人權益的角度出發,只要納稅人因為平時扣除不足或未申報扣除等原因導致多預繳了稅款,無論收入高低,無論退稅額多少,納稅人都可以申請退稅。
  •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依據《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國稅發【1994】089號) 第十九條規定: 工資、薪金所得是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 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 勞務報酬所得由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退補多少錢怎麼算?如何辦理?
    簡單來說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然後多退少補。個稅改革後,個稅的計算方法發生了改變,即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合併為「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稅。沒關係,你只要記住,只要因為平時扣除不足或未申報扣除等原因導致多預繳了稅款,無論收入高低,無論退稅額多少,都可以申請退稅。實踐中,一般有7種情況可能產生退稅:1、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看攻略
    簡單來說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然後多退少補。個稅改革後,個稅的計算方法發生了改變,即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合併為「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稅。沒關係,你只要記住,只要因為平時扣除不足或未申報扣除等原因導致多預繳了稅款,無論收入高低,無論退稅額多少,都可以申請退稅。實踐中,一般有7種情況可能產生退稅。1、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 2020年個稅彙算清繳政策 如何申請個稅退稅?
    改革之後,引入了國際上通行的症候群稅的概念,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收入所得合計在一起進行症候群稅。  目前,個稅還是以「月」或者「次」來徵收,但實際上是預扣預繳,只有到年底才能精準計算出納稅人的全年實際收入,以及應該抵扣的數目。
  • 個稅年度彙算了解一下
    首先,之所以要進行個稅年度彙算,是由於本輪個稅改革後,我國首次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對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即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稅,由此,個稅年度彙算應運而生。
  • 如何申請個稅退稅?個稅多退少補是什麼意思
    這則指引回答了大家關注的7個問題,比如誰具備退稅資格、如何申報退稅,等等。  簡單來說,只要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已預繳稅款超過了應繳稅款的個人納稅者,都有資格在這次年度彙算中申請退稅。申報彙算時,還可以填寫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繼續教育以及子女教育等多個專項附加扣除,查詢自己是否符合退稅條件。
  • 個稅計算方法這幾條一定要知道!
    綜合所得收入額=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 五、需要補稅的可以當不知情不補嗎?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不補稅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 共享會計師財稅分享:支付稅後勞務報酬的涉稅問題
    公司藉助外部資源服務公司時,往往外來合作人員要求拿到手的是稅後淨收入,此時勞務報酬涉及到的個稅卻由公司來承擔,那麼涉稅問題有哪些?該怎麼處理呢?小編從共享會計師「一對一清單」欄目找到了問答案例分享個大家。
  • 個稅年度彙算怎麼辦?手機APP端全流程教會你!
    個稅年度彙算操作指引(手機APP端)個稅APP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功能已經開通,是不是有點無從下手?手機APP如何辦理個稅年度彙算吧!2標準申報【適用情形】:居民個人納稅年度內僅從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稅法規定進行的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注意】:1、適用「簡易申報」模式的個人可以切換成「標準申報」模式,反之不可以。
  • 個稅年度彙算:誠信辦稅 合法退稅
    一、注意合法辦理匯繳個稅彙算,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退稅,按照「補稅依法,退稅自願」的原則,如果是屬於需要退稅的情況,是否辦理年度彙算申請退稅是您的權利,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放棄退稅,可以不用辦理年度彙算。
  • 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例如某納稅人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按規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預繳環節未填報,使得計算個稅時未減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預繳個稅1080元。其在年度彙算時填報了相關信息後可補充扣除24000元,扣除後全年應納個稅360元,按規定其可以申請退稅720元。
  • 個稅app怎麼退稅?2020個稅退稅怎麼操作「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
    個稅app怎麼退稅?如何進行彙算?有哪些方便的途徑:手把手教你用第一步下載「個人所得稅」App首先在應用商店下載「個人所得稅」App。直接搜索「個人所得稅」或「個稅」均可找到。綜合稅制,通俗講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而綜合所得分為以下四項:工薪薪資 勞務報酬 稿酬 特許權使用費=綜合所得(以「年」為周期計算)而對應綜合稅制,還有一個更加詳細的公式算法計算退稅或補稅:用公式表示2019年度彙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