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發放中「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的區別你們知道嗎?

2020-12-13 華影安信稅務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是小安。你們的財稅管理專家

在日常工作中最受期待的事便是發放工資,但是有的人發放的是「工資薪金」有的人卻發放的是「勞務報酬」。看樣子都是給一樣的錢,但是這兩個的差距可就大不同了咯!

一般情況下,支付給本企業員工的與受僱有關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支付給非本企業員工的報酬屬於勞務報酬。但實際情況可能會更為複雜。

有何不同?

1、工資、薪金所得是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

2、勞務報酬所得則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係,後者則不存在這種關係。

關鍵點:發放工資方與接收工資方是否形成僱傭關係!

3、納稅不同

舉個例子

小王是一自由職業者,非常擅長電影剪輯與處理。最近剛好有一家電影公司人手不夠,於是小王就前去幫忙,約定好工作一個月,工資一萬五千塊錢。

小王到了地方發現剛好遇到以前的同事小李,兩個人就聊了起來!

小王:李,好久不見。沒想到咱倆又要一起幹了呀

小李:那可不,又能一起合作。不過你這個過來幫忙給多少錢呀?

小王:還可以吧,工作一個月一萬五千塊錢!

小李:喲,巧了咱們工資也是一樣的。不過咱們領到的錢不一樣!

小王:這是怎麼回事呀?難不成我還能少??

小李:不是工資給你少,而是要給你扣稅。我是發放工資薪金,而你是發放勞務報酬。我給你算算

15000*(1-20%)*20%=2400 15000-2400=12600元

所以你到手是12600元哦

小李:哇!雖然漲知識了,但實在太肉疼了啊

關注華影安信稅務師事務所,每天分享財稅乾貨!讓你的財稅之路更加通暢。

相關焦點

  •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依據《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國稅發【1994】089號) 第十九條規定: 工資、薪金所得是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 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 勞務報酬所得由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
  • 實習生報酬如何扣繳個稅?工資薪金or勞務報酬?不用再糾結了!
    關於實習生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爭議已久,各說各的理。這裡涉及勞動合同法律、個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增值稅條例,還有相關的社保法規。 現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建議用人單位按照勞務報酬報稅,但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申報。
  • 工資、薪金、職工福利費等允許稅前扣除的標準是什麼?
    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支付給員工的所有現金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等支出。企業因僱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支付的工資,也屬於工資薪金。「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
  • 這兩類人到手工資會變多!
    【例】小張為A單位員工,2020年1-12月在A單位取得工資薪金50000元,單位為其辦理了2020年1-12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明細申報。2021年,A單位1月給其發放10000元工資,2-12月每月發放4000元工資。
  • 事關你的工資!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同樣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上一納稅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單位取酬且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申報了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2)上一納稅年度1-12月的累計勞務報酬(不扣減任何費用及免稅收入)不超過6萬元;(3)本納稅年度自1月起,仍在該單位取得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
  • 福利費與工資有哪些區別?
    在實務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福利費」這個詞,但是你知道到底什麼是福利費嗎?它與工資又有什麼區別呢?本文來一一為您解答一、什麼是福利費?二、福利費與工資的區別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一)企業制訂了較為規範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二)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三)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
  • 員工工資為零,單位只繳納社保,個稅如何處理?今天統一回復!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7號)規定,國稅函〔2006〕526號第三條中,單位是否為離退休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再作為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的界定條件。 通俗的說,離退休人員再任職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判斷是否按「工資、薪金所得」還是「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 各人個稅——教你全年僅取得勞務報酬如何匯繳
    404個人所得稅的彙算清繳已經開始了,之前的文章我們提到過個體工商戶的彙算清繳,個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以及個人在一處取得經營所得、一處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那麼全年只取得勞務報酬的個人如何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呢?
  • 事關明年工資!這件事12月31日前需要完成
    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這些人到手工資要變多了!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 同樣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上一納稅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單位取酬且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申報了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 (2)上一納稅年度1-12月的累計勞務報酬(不扣減任何費用及免稅收入)不超過6萬元; (3)
  • 差旅補助屬於工資薪金,還是職工福利?
    有人在報稅通平臺上這樣問到:我單位會給出差人員發放差旅補助,進行彙算清繳時填寫職工薪酬明細表,我是把這部分填入工資薪金還是中職工福利?還是說差旅補助不屬於以上兩種,可以不用填寫在職工薪酬明細表裡?對此,報稅通個稅專家這樣回覆:差旅費既不屬於工資薪金也不屬於福利費,是不納入個人所得的,屬於不徵稅收入。
  • 事關你明年的工資!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同樣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上一納稅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單位取酬且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申報了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2)上一納稅年度1-12月的累計勞務報酬(不扣減任何費用及免稅收入)不超過6萬元;(3)本納稅年度自1月起,仍在該單位取得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
  • 隱藏在勞務派遣背後的虛開
    「南轅北轍」的疑點 根據上級部門案源部署,杭州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前不久對A公司開展抽查,發現A公司與某勞務派遣機構(以下簡稱「B公司」)籤訂了勞務派遣合同,約定A公司將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和為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以及住房公積金統一交給B公司代為發放,B公司為A公司開具勞務費發票。
  • 虛開勞務發票套資逃避高管個稅,被查了!你單位有嗎?
    根據上級部門案源部署,杭州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前不久對A公司開展抽查,發現A公司與某勞務派遣機構籤訂了勞務派遣合同,約定A公司將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和為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以及住房公積金統一交給B公司代為發放,B公司為A公司開具勞務費發票。
  • 拒不支付農民工工資 山西金禧建築勞務有限公司被曝光
    (記者 花韡) 據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2月10日發布的通知公告《山西省人民政府農民工工作暨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社會公布拖欠勞動報酬案件涉案單位和責任人》,山西金禧建築勞務有限公司因拒不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被曝光。
  • 2020年工資新規定:手持初級證,月薪不到這個數,單位違法!
    另外,有的小夥伴不清楚最低工資標準是否包含五險一金、哪些情況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發工資?這裡有一張圖,可以為大家答疑解惑。最低工資包含「五險一金」嗎?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怎麼辦?哪些情況可以低於最低工資?3不給員工提供「工資條」屬於違法行為你知道嗎?在2019年施行的新個稅法中,對工資條上的一些展示項目做出了明確要求。
  • 這5項員工福利,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一 用餐福利: 比如員工食堂、工作餐,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二 話費福利: 比如公司統一購買手機、員工報銷通訊費,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 工資只有2000元,卻被通知要繳稅,竟然說我有額外收入,怎麼辦?
    有一同事的妹妹,就出現過類似的問題,她的工資等被公司轉到了勞務派遣,每月3500元,某月收到工資時,發現工資少了,便找到單位,發現繳納了個稅!在她的追辦下,給她補發了這部分稅款。其低於5000元/月,還被交稅的原因,就是勞務派遣公司將其他人員高於5000元工資的部分,在低於5000元工資的人員上進行了分攤,但某月計算錯誤,才出現了3500元工資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問題。
  • 勞動合同上這些概念雖然相近,工資待遇卻大不同。很多人竟然不知道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楊保全指出,勞動關係還是勞務外包關係,雖然只差了幾個字,但區別大不同。「第一,主體不同。勞動關係主體為用人單位和員工,勞務外包關係主體為發包方和承包方;第二, 結算依據不同。勞動關係,員工向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每月向員工支付對應的勞動報酬;勞務外包關係則以承包方向發包方提供合格的「工作成果」為結算依據。
  • 2020年春節工資怎樣發放?春節加班、提前放假,工資怎麼算
    由於放假,有些公司會選擇把發放工資的時間推遲到了春節後發放,一來是方便財務;二來也能夠避免員工拿了工資過年之後就不回來了,儘量降低人員流失。這樣的發放方式是否違規呢?根據《工資支付條例》第七條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