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工資為零,單位只繳納社保,個稅如何處理?今天統一回復!

2020-12-10 騰訊網

今天給大家匯總了一些個稅熱門問題,比如離退休人員個稅的處理;再如工資為零,只繳納社保的個稅處理,一起來學習一下!

1

離退休人員個稅如何處理?

1.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需要提醒的是,退休人員如還取得返聘工資,不需要合併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計算繳納個稅;退休人員取得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不需要匯總到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稅。

2.離退休人員從原任職單位取得離退休工資或養老金以外的各類補貼應按工薪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取得單位發放離退休工資以外獎金補貼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批覆》(國稅函[2008]723號)規定:離退休人員除按規定領取離退休工資或養老金外,另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可以免稅的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離退休人員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應在減除費用扣除標準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通俗的說,原任職單位給離退休人員「發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需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相關規定,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離退休人員自行按照綜合所得稅決定是否需要彙算清繳。

3.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應繳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覆》(國稅函〔2005〕382號)規定,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7號)規定,國稅函〔2006〕526號第三條中,單位是否為離退休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再作為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的界定條件。

通俗的說,離退休人員再任職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判斷是否按「工資、薪金所得」還是「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4.退休人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按照綜合預扣預繳和彙算清繳繳納個稅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通俗的說,離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可以按規定預扣預繳/彙算清繳時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支出。

5.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從所在單位取得的工資、補貼等視同離退休工資免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級專家延長離休退休期間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7號)規定: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是指享受國家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按下列規定徵免個人所得稅:

(1)對高級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取得的,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向職工統一發放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徵個人所得稅;

(2)除上述1項所述收入以外各種名目的津補貼收入等,以及高級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之外的其他地方取得的培訓費、講課費、顧問費、稿酬等各種收入,依法計徵個人所得稅。

6.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工資所得計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7.個人辦理內部退養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號)規定:實行內部退養的個人在其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工資、薪金,不屬於離退休工資,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按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並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合併後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標準,以餘額為基數確定適用稅率,再將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減去費用扣除標準,按適用稅率計徵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重新就業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與其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資、薪金」所得合併,並依法自行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8.離退休人員的其他應稅所得應依法繳個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離退休人員取得的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9.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等與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支出不能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於強化部分總局定點聯繫企業共性稅收風險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稅總辦函〔2014〕652號)中關於「一、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等與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支出的稅前扣除問題」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與企業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離退休人員工資、福利費等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10. 返聘離退休人員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按規定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的規定:「一、關於季節工、臨時工等費用稅前扣除問題企業因僱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以及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並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需要提醒的是,雖企業未離退休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但返聘離退休人員產生的工資是可所得稅前扣除。

2

員工工資為零,單位只繳納社保個稅如何處理?

近日,有小夥伴諮詢時,提出以下問題:某員工因特殊原因,某月工資為零,單位只為其繳納社保,報稅時應該如何申報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

針對以上問題,答疑如下:

企業申報繳納的社保,分為單位應承擔部分與個人應承擔的部分。所謂員工工資為零,企業承擔社保,要分以下情況:

一、員工工資真實為零

企業只承擔繳納的社保費用中由企業承擔的部分,應由員工個人承擔的社保部分,個人需要以現金形式交給企業,或者從後期工資裡扣除,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工資。

假設:該企業當月為該員工繳納社保1361.53元,其應由個人承擔部分為361.53元,需要員工當月將對應的現金交給企業,則當月該員工的工資為零元。會計處理如下:

1)計提該員工應由企業承擔的社保

借:管理費用-社保 1000元(企業承擔社保)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1000元(企業承擔社保)

2)企業繳納該員工的社保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1000元(企業承擔社保)

其他應收款-員工 361.53元(個人承擔社保)

貸:銀行存款 1361.53元

3)員工繳納個人承擔的社保對應的現金

借:庫存現金 361.53元

貸:其他應收款--員工 361.53元(個人承擔社保)

我們關注到,員工應承擔的361.53元的社保,並不需要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不計入企業費用。

4)個稅申報

次月申報該員工個稅時,其「累計收入」為企業上月為其申報的收入數,如果員工是第一個月入職,則其」累計收入「為零。

二、員工工資實際不為零

企業承擔社保,不僅僅承擔繳納的社保中由企業承擔的部分,應由員工個人承擔的社保部分,企業也不再收取現金或者在後期扣發,而是由企業全額繳納。

假設:該企業當月為該員工繳納社保1361.53元,其應由個人承擔部分為361.53元,但其個人應承擔部分由企業承擔,實則當月該員工的工資為361.53元,而不是零元。我們通過會計分錄分析可以更明了清晰:

1)計提該員工應由企業承擔的社保

借:管理費用-社保 1000元(企業承擔社保)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1000元(企業承擔社保)

2)企業繳納該員工社保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1000元(企業承擔社保)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金 361.53元(個人承擔社保)

貸:銀行存款 1361.53元

3)企業負擔該員工社保,實則是企業將該員工應承擔的社保金額直接作為工資金額,直接扣除,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工資薪金 361.53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金 361.53元(個人承擔社保)

通過以上會計分錄可以看出,該員工當月工資薪金應為361.53元,只不過扣除361.53元應由個人承擔的社保金額後,實發為零,造成其當月工資為零的假象。

因此,企業在為該員工進行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時,其「累計收入」為企業「上月為其申報的收入數+361.53元」;如果員工是第一個月入職,則其」累計收入「為361.53元。

三、延伸理論解析

某些企業因為經營原因,數月不發工資,但正常申報繳納社保。這種情況下,每月申報納稅時,應如何進行個稅申報?

假設:企業某員工每月工資8000元,因特殊原因,企業平常不發放其工資,只是每月為其繳納社保3000元,其應由個人承擔部分為950元。企業會在年末將工資扣除累計繳納的社保後,一次性發放給該員工。

這種情況下,該企業每月為該員工申報工資薪金所得個稅時,應按照每月工資950元為其申報納稅,而不是零元工資。我們通過會計分錄分析如下:

1)員工工資為8000元,會計應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工資薪金 8000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金 8000元

2)計提該員工應由企業承擔的社保

借:管理費用--社保 2050元(企業承擔社保)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2050元(企業承擔社保)

3)繳納社保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金 950(個人承擔社保)

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2050(企業承擔社保)

貸:銀行存款 3000元

通過以上會計分錄,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繳納該員工社保後,雖然沒有為該員工發放現金工資,但企業應支付給該員工的工資薪金餘額已經變為7050元,說明該員工應由個人承擔的社保金額對應的工資已經產生資金的流出,即該部分工資已發放。因此本月申報時,雖然貌似沒有為該員工發放工資,但實際應將本月由個人承擔的社保金額作為本月工資薪金金額進行個稅申報,而不是申報零工資。

來源:轉自建築財稅學苑。

寫在最後

最近公眾號的推送算法發生了改變,不再按推送時間顯示在大家的訂閱號裡。一些讀者朋友反映漏看了我的文章,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

1、每篇文章點右下角的「在看」,讓系統知道你喜歡這個公眾號,以後會準時呈現。

相關焦點

  • 支付工資必須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嗎?今天統一回復
    而不能直接做成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付款 下面小碟雲就跟你講講為什麼要用到應付職工薪酬這個科目以及支付員工工資得會計分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 注意:2020年社保繳納新規出臺,個人社保繳納多少根據工資來定
    每年社保都有一些新的政策出臺,今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份,今年社保也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如年初出臺的關於社保減免的相關政策,在繼社保減免利好的相關政策出臺後,今年下半年社保又出臺了一個新的政策,這對於打工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 社保:單位繳納社保和個人繳納社保區別在哪?哪個更划算?
    在單位繳納社保和失業時個人繳納社保,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有些無業人員即使花更多的錢也要在單位繳納社保呢?這兩個繳納社保的人哪個更划算呢?3.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不同單位繳納一般根據員工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但也有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以最低標準為員工繳費基數的企業。社保費用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以養老保險為例,單位負擔16%,個人負擔8%,分別存入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
  • 北京每個月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需要繳納多少錢?
    有人在報稅通平臺上這樣問到,北京工作,每個月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需要繳納多少錢?對此,報稅通個稅專家這樣回覆:如果屬於靈活就業人員,按上年社平工資為繳費基數繳納社保。北京2020年採用2019年社平工資7828元為基數計算。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繳費基數60%-300%範圍內自由選擇。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為20%,失業保險繳費率為1.2%,不享受醫療保險補貼繳費率為5%,享受保險醫療補貼繳費率為0.7%。
  • 金稅四期+聯網核查+社保入稅來了!
    3、不按實際職工人數繳納社保。 不給試用期員工交社保、甚至勸員工自動放棄社保,都有風險。 《保險法》和《勞動法》規定,員工在試用期也要繳納社保。
  • 這5項員工福利,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一 用餐福利: 比如員工食堂、工作餐,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二 話費福利: 比如公司統一購買手機、員工報銷通訊費,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 個稅新版稅率表2020年 個稅起徵點2020年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與企業、個人息息相關,當大家的工資超過了個稅起徵點時,那就要交稅了。今天也帶來了2020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那麼,你知道5000元工資交多少稅嗎?根據最新個稅起徵點,工資剛剛是5000元,不用交稅的。
  • 公司代扣代繳社保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般員工社保費用,由所在單位代扣代繳。單位發生的社保費用支出,如何做會計分錄?來一同了解下吧。公司代扣代繳社保的會計分錄1、支付工資時代扣社保:借:應付職工薪酬貸:銀行存款或現金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社保(此為實際代扣社保部分)2
  • 疫情期間,工資發放、社保減免、福利補貼...你都了解嗎?
    浙江在線3月26日訊 疫情期間,在家待崗工資怎麼發?社保斷交怎麼辦?中小企業有哪些福利可以減免?個人捐贈的物資,如何抵扣個稅?  3、公司組織員工向公益性社會組織捐款用於疫情防控,公益性社會組織沒有為每個人開具捐贈票據,而是統一為公司開具了捐贈票據,這種情況下員工可以進行個稅稅前扣除嗎?
  • 新入職員工社保繳費基數如何確定?
    這些人加入企業後,非常關心社保的繳費問題,在線下多次進行詢問,今天一併給予答覆。新入職的員工以起薪當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從第二年起,按上一年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納社保。1、社保繳納基數應當按照新入職人員應發的工資作為社保繳納的基數。2、所講的工資,應當包括以貨幣的形式發放給員工本人的基本工資、加班工資、各種補助津貼、績效工資等。新員工第二年繳費基數,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 人社部出新規:試用期單位不繳納社保屬違法!網友評論扎心了
    國家社保暫行條例中有規定是員工入職一個月內公司需給員工買社保,如果試用期為一個月的話,可以轉正後再買。但如果試用期超過一個月,必須在一個月內買社保。否則就違法了。
  • 財務、會計:社保費為何是稅務局統一徵收?
    2020年10月30日起,北京、上海等多地稅務局通知:自今年11月起,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要由稅務部門來徵收。早在去年開始,社保就逐漸移交至稅務局徵收了,只不過各地政府的進度不同,並沒有完全統一,比如河北地區在去年開始就已經是稅務局徵收了,很多地方今年才開始實施。之前實行「二元」徵收體制,就是社會保險機構或稅務機關徵繳,而現在統一在稅務機關徵繳,各省發布通知不同,可去當地稅務局查問。那這樣會有什麼影響呢?
  • 6月份工資的個稅從3%變成了10%,是不是算錯了?
    其實大家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在公司裡面除了財務和人事會很關心個稅的計算,所以他們對個稅的計算非常清楚。而其他員工則不關心個稅具體是怎麼計算的,只關心為什麼個稅多了。這就要從個稅的算法說起,其實新人稅法已經實際了1年半了。
  • T卡須社保或個稅
    其在新變前夕(15日)提交了T卡申請(只需學歷證書+勞動合同),並在今天下午接到申請通過的簡訊通知。樂居網友對話截圖6月15日晚,優粵佛山卡T卡突發新變!申領條件調整!門檻拔高:新增了社保或個人所得稅證明!本科學歷購房、優粵佛山卡C卡、T卡....一系列的政策變化,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 最新個稅稅率表2019 新個稅計算公式一覽
    1、繳納社保後,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低於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  2、繳納社保後,大於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0-3000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3、繳納社保後,大於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000元-12000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10  4、繳納社保後,大於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12000元-25000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410  5、繳納社保後,大於5000元的部分
  • 社保這麼重要,許多年輕人卻放棄繳納社保,什麼原因?
    社保包含哪幾種保險?目前,我國的社保主要包含5個項目,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不過一般情況下,社保都是上班族的專屬福利。當然,個人也可以繳納社保,不過很多人都認為不划算。如果是在單位裡繳納社保,只需要個人支付一部分,企業幫你繳納一部分。這樣一來,就顯得很划算了。
  • 稅局通知:年末社保有變化,企業未完成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未籤訂《銀稅三方(委託)劃繳協議》或無法通過「稅庫銀聯網繳稅」方式繳費的單位,可列印《銀行端查詢繳稅憑證》,持該憑證至商業銀行完成繳費。(二)企業補繳繳費2021年1月份,企業辦理社會保險費補繳業務時間為1月11日至25日,繳費截止時間為1月28日。
  • 社保中這筆錢屬於你 而且利息高達8%
    以北京為例,每個月個人繳存2%的醫保+0.8%單位繳存的醫保劃入個人帳戶,就是說如果繳存基數是10000,那麼每個月劃入個人醫保帳戶就有2%個人繳存+0.8%單位繳存=2.8%=280元,而且單位繳存部分劃入的比例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加,35周歲以上劃入個人帳戶的就是2%個人繳存+1.4%單位繳存=3.4%了。繳納的錢返給你,還多贈送一部分單位繳納的,又能報銷醫療支出。
  • 員工:工資4500有五險一金,實發3000多,是算錯了還是沒搞懂?
    文章 /超老師分類 /社保學院字數 /2176字閱讀/約3分鐘注意,入職時和公司談的4500元工資包含五險一金,並不是到手工資4500元,所以,到手實發3000多元,對於員工來講是合理合法的。如果你存在類似的疑惑,不妨一起來學習搞懂吧!為什麼工資4500元,到手只有3000多元?
  • 社保「入稅」來了!如何影響我們的錢袋子?
    11月起,社保「入稅」來了,將影響你的錢袋子,對於不少職工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菜保跟大家聊一聊。自11月起,多地正式宣告稅務部門全面接管社保費的徵收渠道。即社保費由原來是人社部門代徵,現變更為稅務部門負責直接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