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是在制度工作時間內職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後應獲得的報酬。有些人就有疑惑,支付工資為什麼要用應付職工薪酬這個科目呢?而不能直接做成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付款
下面小碟雲就跟你講講為什麼要用到應付職工薪酬這個科目以及支付員工工資得會計分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定義:
指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職工薪酬是企業必須付出的人力成本,是吸引和激勵職工的重要手段
職工薪酬既是職工對企業投入勞動獲得的報酬
也是企業的成本費用
範圍:
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
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非貨幣性福利等因職工提供服務而產生的義務
通過職工薪酬核算的好處:
能夠清晰完整反映職工薪酬的動態情況
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職工合法權益
便於以工資為基數計提工會經費、五險一金住房公積金等取數
滿足財經制度的要求
會計核算
個人部分
工資的結轉
首先結轉成本費用
再根據職工所屬部門匯入到其他科目
發放工資
發放工資的時候企業要代扣各種保險和個稅
這部分通過其他應付款、應交稅費來先掛
實際支付社保局和稅務局的時候截平
企業承擔的部分
社保、公積金成本的結轉入帳
向社保局繳納保險費用、稅務局申報個稅
繳納各種保險和申報個人所得稅
把其他應付扣款的個人社保部分和應付職工薪酬掛的單位承擔部分全部支付掉
應付職工薪酬明細表
直接可以看出,本期的工資、福利費、社會保險、工會經費和教育經費列支數和實際發放數
增加為計提,減少為實發
為我們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提供了一個數據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