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疼痛,恢復筋膜彈性是關鍵

2021-02-07 運動醫學部落


筋膜被稱為人體的第二骨骼,具有許多功能,負責擔任器官與肌肉間的排列位置與活動度。也因為筋膜組織的功勞,將我們的身體內部達到相互串連與適當排列。


包覆肌肉、減少摩擦與擠壓

將身體組織、器官排列

區隔器官避免碰撞


筋膜的特性:





常見的筋膜問題-筋膜粘黏


肌筋膜常因為過度使用而乾枯缺水。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姿勢不良、跑步等高衝擊性的運動,都會使水分子從身體的結締組織中被擠出,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要再次進入身體的筋膜裡就會變得更困難。長期缺水將導致筋膜沾黏、硬化、乾化、脆化,同時也會讓肌肉纖維彈性變差,造成姿勢不良、局部肩頸部位僵硬疼痛等問題發生。



筋膜沾黏會造成你覺得身體有些地方卡卡的、緊緊的、活動受到限制,力量的傳遞當然也可能被幹擾,姿勢的維持也可能會被影響。這些我們過去「以為」該歸咎於肌肉、骨骼、關節受傷所造成的問題,但有可能是筋膜受傷的結果。



刺激肌筋膜能提高身體感知



肌筋膜中的感覺接受器肌肉裡面,只會有20%的感覺接收器,而其他的80%都在筋膜裡。如果可以伸展整個肌筋膜,才能同時刺激到身上所有感覺接受器,效果當然比只刺激肌肉裡的感覺接收器要來得更好。


肌筋膜不但可以串聯肌肉撐起身體,還可以反映身體各部位張力和壓力狀態,並且由肌筋膜傳遞到細胞內,這些訊息甚至可以影響細胞的修復、增生或是死亡等代謝作用,然而肌肉只是負責收縮產生的動作,並不負責這類訊息的傳遞。肌筋膜的功能比肌肉還要多樣化,因此,放鬆肌筋膜的效果會比放鬆肌肉更深遠廣泛。


伸展不只解痛,還可以恢復肌筋膜彈性


肌筋膜是會生長的組織,肌肉在規律伸展一段時間之後,肌纖維的末端會出現新的肌小節,肌肉的長度會增加,同時柔軟度也會增加,而肌筋膜也是如此。


筋膜經過適當的伸展或者訓練的刺激之後,一開始會新分解掉一點,然後再慢慢合成,過了48小時之後,筋膜的淨重量(新生筋膜—已分解筋膜)就會比訓練之前更多了一些,由此可見,伸展或是訓練肌筋膜會促進它的生長成長,同時肌筋膜也會變得更強韌健壯。



年輕的肌筋膜纖維排列規則且有彈性,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肌筋膜也會逐漸老化,肌筋膜纖維的排列會漸漸變得雜亂無章節且失去彈性,這樣的肌筋膜就會比較脆弱,但經由伸展放鬆或是訓練,肌筋膜的排序會重新變得比較有規則,彈性也會變得比較好,此時就不容易扭傷或是拉傷。


如何通過工具恢復筋膜彈性?


筋膜的「剛柔無常」的結構特性,決定了它是需要被筋膜槍高速振動,以及被泡沫軸顆粒滾動的組織結構。


展開來說,自筋膜被探索以來,它的功能更多被定義為,在外界物理衝擊下起保護肌群的作用,但恰恰由於筋膜由水性凝膠體組成的特性,使其易在固體與液體狀態發生切換,也是體感「僵硬,緊繃」的來由。


市售許多筋膜球、筋膜按摩槍、滾筒等放鬆小物,都是幫助運動後舒緩的實用工具!當我們的筋膜一直處於緊繃時,就會產生疼痛感,也容易導致運動傷害。因此建議在運動後按摩,將筋膜按開讓血液循環和淋巴流動,身體的柔軟度與恢復力也會增加!


(1)筋膜球


分為單顆的筋膜球與雙顆的花生球兩種,體積小方便攜帶,可以按摩到小面積深層的痛點。



(2)泡沫軸


為大面積筒狀的常見按摩用品,表面更依照不同的顆粒、硬度,有不同的按摩強度。可舒緩到大面積的肌肉與筋膜,要避免使用在脊椎、神經位置。



(3)按摩槍


最近超火紅的筋膜槍又稱為按摩槍,透過高頻震動,加速酸痛部位的血液循環及放鬆肌肉,達到快速放鬆的效果,但因為效果較強,要注意按摩位置或經過醫生指示後再使用



過去我們習慣以」推」的方式來進行筋膜的引導,從中鬆開膠著的沾黏組織,但是這種方式會非常耗費操作者的精力,客戶的體驗感與舒適度也並非那麼好。


了解相關知識是操作者的任務,客戶作為體驗者,他的體驗感及有效性決定了治療的效果。在一對一的治療安排中,應根據客戶當下身體情況,搭配筋膜的功能與知識原理應用不同的筋膜鬆動技術來對客戶進行治療。


當客戶在身體感到舒適的同時,又能達到改善筋膜張力,恢復筋膜彈性,減輕身體疼痛的目的,客戶對操作者的認同感與信任度會有很大的提升。



動作家團隊近幾年開展了數十場筋膜原理與放鬆技術相結合的國內外優質課程,在課程中,我們不僅是舉辦方,也是學習者,更是技術整合者,在每次課程結束後,動作家團隊都會將所學技術融合到實際治療中,治療對象包括普通肌骨疼痛患者、希望可以提高運動表現的專業運動員,運動愛好者等。


經多年的臨床經驗積累總結出一套工具式筋膜鬆弛術的方法,將透過實操來告訴學員,如何在治療及訓練中,不用拉起褲管捲起袖子,就能夠同樣推動筋膜!在學習過程中,借用筋膜刀、易罐、筋膜加壓帶、肌貼等工具快速有效放鬆筋膜,並教授大家自我筋膜鬆弛技巧。


課程幫您清晰理解筋膜在運動康復中的應用,筋膜鏈的整體評估,局部筋膜的評估,並現場結合實際案例教授您如何使用工具快速有效鬆弛筋膜。5種工具的操作技術方法將帶給大家不同的使用觀點,改良了過去在操作上遇到的困難,讓學員能夠在參與研習後更佳靈活運用工具進行有效的筋膜放鬆。



相關焦點

  • 減少疼痛,恢復筋膜彈性是關鍵!!
    長期缺水將導致筋膜沾黏、硬化、乾化、脆化,同時也會讓肌肉纖維彈性變差,造成姿勢不良、局部肩頸部位僵硬疼痛等問題發生。筋膜沾黏會造成你覺得身體有些地方卡卡的、緊緊的、活動受到限制,力量的傳遞當然也可能被幹擾,姿勢的維持也可能會被影響。這些我們過去「以為」該歸咎於肌肉、骨骼、關節受傷所造成的問題,但有可能是筋膜受傷的結果。
  • 6個超簡單的滾筒按壓動作就能讓緊繃的肌筋膜恢復彈性
    (Fasia)系統,正常來說,健康的肌筋膜(Myfascia)能讓肌肉在身體內滑動的更加靈活順暢,並同時能維持肌肉的穩定性。而當我們的肌筋膜長時間固定不動時,它就會漸漸變硬變緊繃甚至打結,進而讓身體產生一連串的酸痛問題之外;變硬的肌筋膜也會讓肌肉纖維緊縮,影響血液和氧氣的循環不良以及肌肉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運動傷害。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6個超簡單的滾筒按壓動作,就能讓緊繃的肌筋膜恢復彈性!
  • 用這個方法恢復筋膜活性,讓身體年輕10歲+
    包覆肌肉、減少摩擦與擠壓將身體組織、器官排列區隔器官避免碰撞常見的筋膜問題-筋膜粘黏肌筋膜常因為過度使用而乾枯缺水。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姿勢不良、跑步等高衝擊性的運動,都會使水分子從身體的結締組織中被擠出,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要再次進入身體的筋膜裡就會變得更困難。長期缺水將導致筋膜沾黏、硬化、乾化、脆化,同時也會讓肌肉纖維彈性變差,造成姿勢不良、局部肩頸部位僵硬疼痛等問題發生。
  • 6 個超實用滾軸動作,有效助你恢復肌筋膜彈性
    所謂的軟組織,包含肌肉、肌腱與韌帶,再加上貫穿全身的筋膜系統。正常來說,健康的肌筋膜能讓肌肉在身體內滑動得更加靈活順暢,並能同時維持肌肉的穩定性。而當我們的肌筋膜長時間固定不動時,它就會漸漸變硬變緊繃甚至打結,進而讓身體產生一連串的酸痛問題;此外,變硬的肌筋膜也會讓肌肉纖維緊縮,影響血液和氧氣的循環不良,肌肉活動範圍受限,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運動傷害。
  • 筋膜放鬆
    筋膜是一種附著於人體肌肉上的一種纖維結締組織,肌肉和肌腱周圍表層的一層透明薄膜。它是由基質、膠原蛋白、彈性蛋白三種構成。它們決定了筋膜的流動性,彈度及彈性,對肌肉起保護作用。運動前通過各种放松工具對筋膜進行按、壓、揉來釋放張力,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柔韌,打開關節活動度,讓肌肉的運動表現更好,同時減少了肌肉的緊張和疼痛。
  • 一文掌握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2.目前研究認為:肌筋膜疼痛實際上的病變部位不在肌筋膜,而是在骨骼肌的運動終板部位,長期的肌筋膜痛會導致脊髓水平的改變,急性疼痛轉變為慢性疼痛。B.皮下結節:皮下組織呈廣泛性、平坦性增厚,做「皮膚推滾」(將皮膚與皮下組織的皺褶抓住拇指與手指之間,並沿著表面來移動手部以往前滾動皺褶)有阻力,這是由於皮膚腫脹充血所致皮下組織彈性降低或喪失。C.壓迫性測試:當有肌筋膜疼痛症的患者只在活動時感到疼痛,在做出該動作時以徒手壓住引起該動作的肌肉,則可防止牽涉痛的發生。
  • 筋膜刀的作用
    遍布全身,無處不在,好像一件穿在身體裡的有彈力的緊身衣,在體表從淺層到深層,依次分為皮膚→淺層脂肪與支持帶→淺筋膜(掌握皮膚的彈性,筋膜刀處理點,筋膜刀處理後對於恢復皮膚彈性一樣非常有效)→深層脂肪與支持帶→深筋膜(含有大量的本體感受器與各種小體,運動損傷的元兇,也是我們筋膜刀主要的處理點)。
  • 1個動作測試,8個動作恢復筋膜彈性
    筋膜分為淺筋膜和深筋膜,淺筋膜是皮下表層脂肪組織下方的筋膜層,具有很大的彈性,可以將皮膚和肌肉分開,還參與溫度的調節、循環功能和淋巴回流。深筋膜是一層覆蓋在肌肉上的緻密而排列有序的纖維層,是人體的「緊身衣」,包繞在每塊肌肉上。健康的筋膜不僅讓人體態年輕、緊緻,還讓人靈活、敏捷,有很好的柔韌性。
  • 筋膜治療疼痛的極致體驗——平穩降血糖
    從解剖來講,筋膜分為淺筋膜和深筋膜,深筋膜分為肌筋膜和腱筋膜,包繞內臟器官的包裹性筋膜通過嵌入型筋膜與軀幹相連接,包裹性筋膜將內臟和軀體表面的肌筋膜聯繫起來,不同的肌筋膜在附著的關節或骨附近延展、交叉,向周圍肌肉表麵筋膜繼續延伸,從而將人體內臟和表面的肌肉、骨骼連續為一個整體。內臟的疾病通過筋膜的傳遞可以表現為肌骨的疼痛,肌骨的緊張也可以導致內臟的不適。
  • 疼痛治療主要流派(二):筋膜的治療手法
    Luigi Stecco的筋膜手法更注重筋膜交匯點,認為筋膜交匯點含有較多的感受信息,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局部軟組織筋膜的按壓有助於局部肌肉的快速恢復,而這些點就是CF點、CC點,這些點與中醫上的腧穴很多位置相同,所以很多中醫開始用此理論去解釋腧穴的效果。
  • 筋膜槍有沒有危害
    筋膜槍的原理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張玉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筋膜是一種附著於人體骨骼、聚於關節、包裹全身各部的結締組織,可分為淺層、中層和深層,筋膜將人體的關節、肌肉連結起來,具有不同的彈性,對人體的骨節和肌肉等運動組織有約束和保護作用。
  • 肌筋膜放鬆技術
  • 宅在家裡不動,小心肌筋膜疼痛
    肌肉在靜止狀態持續發力,就會通過上述機制引起疼痛,這就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因此,長期處於靜止狀態,如長期從事文案或設計工作、長期從事駕駛工作的人,易出現頸肩痛或腰痛等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了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發病機制,有助於理解該疾病引發的疼痛有何特點。肌肉及骨骼的結合處是關鍵點,因為人體的運動是通過肌肉牽拉骨骼實現的。
  • 人人都在筋膜健身|GymSquare
    總的來講,筋膜就像一張「網」,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減少肌肉運動時的摩擦性,其次起到牽動全身力量的作用。■ 《解剖列車》隨著近年來筋膜研究的學術期刊逐漸增多,首先出現的,是有關筋膜應用的不同學派。除了筋膜能減少肌肉摩擦力這一被廣泛普及的特性外,筋膜協會FRS在2015年再次定義了筋膜的功能特性,其中就有,筋膜組織具備在壓力環境下,不斷重構組織結構的適應性,以及具有類似彈簧的儲存和釋放動能的彈性,
  • 筋膜槍不適用於所有疼痛
    筋膜槍真的這麼有用嗎?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華英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筋膜槍並不適用於所有的酸痛,也不是打的越多越好。人體內部組織結構很多,引起的酸痛也各不相同。」  「筋膜槍的出現,彌補了現有市場上肌肉放鬆類產品的缺陷。」
  • 腰痛與腹直肌肌筋膜疼痛
    另外,上班族久坐,或是因工作需前傾身體做事的人,上腹部的悶痛及偶爾刺痛,特別是劍突附近,且可能合併胃部相關症狀,如:食欲不振、噁心、想吐、食前食後症狀加劇等症狀時,有可能是上腹部腹直肌肌筋膜的疼痛。當然,若是胃痛合併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疼痛症狀會加劇。
  • 疼痛的人更多了,筋膜健身是時候被重視了|精練學院
    如果用專業詞彙表達,他們都遇到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多數是因運動和錯誤的的姿勢導致的慢性疼痛。筋膜就像一張網,包裹著全身的肌肉骨骼,傳遞張力,也儲存張力。同時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當然,也能用菜市場裡切開牛肉中包裹著的白膜結構,作為比喻。這種彈性的網,不僅能牽動全身力量,支撐身體,協助完成跑,跳,蹲運動,還能敏銳的感覺神經及時反映身體的問題,比如傳遞疼痛。
  • 用滾筒是在破壞還是放鬆肌筋膜?
    另外,透過按摩軟組織能破壞沾黏,讓肌筋膜恢復至彈性的狀態,在2017年已經針對靈活性、肌力與恢復性的績效指標,發表了30項研究報告,研究也將滾筒的滾動按摩應用在主要的肌群,例如最多人會用的腿筋部位,特別是小腿、股四頭肌與足部的研究。既然,滾筒做按摩對於肌筋膜與肌肉的放鬆效果這麼好,那還有什麼是在進行之前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 大腿筋膜疼痛如何處理?
    久坐後出現屁股酸痛,會延伸到大腿後側甚至到膝蓋窩;這可能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當股二頭肌內有激痛點時,膝部的後外側會有疼痛的感覺;當半腱肌和半膜肌有激痛點時,臀部的下緣和後大腿上緣會有疼痛的感覺,有時疼痛會往下輻射至大腿後側、膝窩和小腿肚。其疼痛的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範圍接近,因此常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偽坐骨神經痛)。
  • 網紅筋膜槍到底有多神奇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張玉蘋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筋膜是一種附著於人體骨骼、聚於關節、包裹全身各部的結締組織,可分為淺層、中層和深層,筋膜將人體的關節、肌肉連結起來,具有不同的彈性,對人體的骨節和肌肉等運動組織有約束和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