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肌筋膜炎疼痛及其激痛點位置與牽涉痛部位
腹直肌肌筋膜疼痛——除了腹部的悶痛外,常見的牽涉痛(referred pain)會造成和腹直肌激痛點同一高度的腰痛,而且疼痛症狀會隨著患者試圖將腹直肌伸展開時被誘發,也就是會讓患者在身體背曲挺腰時,誘發腰痛或是讓原本的疼痛更嚴重。另外,上班族久坐,或是因工作需前傾身體做事的人,上腹部的悶痛及偶爾刺痛,特別是劍突附近,且可能合併胃部相關症狀,如:食欲不振、噁心、想吐、食前食後症狀加劇等症狀時,有可能是上腹部腹直肌肌筋膜的疼痛。當然,若是胃痛合併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疼痛症狀會加劇。婦科的一些下腹部疼痛,若是經婦科排除相關診斷,如骨盆腔炎、子宮附屬器官疾病等疾病後,有可能也是下腹部腹直肌肌筋膜疼痛。另外經痛,若是和腹直肌肌筋膜疼痛合併的話,會讓經痛更為疼痛。在下腹直肌肌筋膜疼痛這個診斷之前,腰部酸痛則須檢查背肌群是否同時有緊繃及壓痛,而且須排除泌尿道結石或感染,脊椎不穩定及脊椎小面關節退化等問題。另外,前腹側的疼痛,則先須排除內外科及婦科相關的疾病,詢問是否有相關症狀,甚至須有實驗室檢查或是超聲波檢查等證據來排除腹內器官的疾患。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的患者,在其腹直肌上可以觸摸到條索狀的結構,且可以找到其激痛點。治療時,可以直接按壓按摩激痛點來消除激痛點和放鬆腹直肌,頑固的激痛點可以使用幹針治療或是激痛點注射(注射生理食鹽水或局部麻醉劑)。之後讓腹直肌處於延展姿勢下溼熱溫敷,讓腹直肌更放鬆。而之前提到的,部分胃痛及經痛常合併腹直肌的肌筋膜疼痛,而藉由按摩放鬆腹直肌,也可得到症狀的緩解,但不是得到疾病的治療,請注意。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的最佳治療應該是預防它的產生,修正不當的坐姿及減少彎腰的工作方式,才是最佳的預防與治療。另外,良好的運動習慣,特別是全身性的運動,如:遊泳,更能放鬆平常因姿勢維持而緊繃的肌群。急性腰痛發作的時候,無法平躺甚至酸到夜間無法入睡的時候,可以躺在硬一點的床上甚至地上,膝蓋下面放個枕頭,讓膝蓋微彎,讓腹直肌處於相對放鬆的姿勢,或許可以緩解腰酸。另外也可側躺,兩膝到兩腿間夾枕頭,也可緩和腰酸,容易入睡。患者可以平躺在硬一點的床上甚至地上,腰部下方放個支撐性良好(硬)的枕頭。局部按壓腹直肌的位置上,緩慢的感覺肌肉裡的條索狀纖維,和按摩其上的激痛點,當然也可以用硬式網球加以按摩。按摩時不宜過重,另外應配合呼吸給予按壓時的阻抗力。切勿因疼痛而憋氣,這樣會讓肌肉不易放鬆。等到按壓時疼痛減緩緩後,在腹直肌上溫敷15~20分鐘。平時腹直肌的伸展可以利用瑜珈球(圖A),前後的滾動,這是較為輕鬆的方式,並且可以配合自我按摩和熱敷;或是(圖B)趴在地上,用手撐地仰起上半身,來達到伸展腹直肌的目的。伸展時,腰部或是腹部會有酸緊的感覺,撐住20秒,反覆做10下,每天可以的話做3-4次,伸展完後使用自我按摩的姿勢熱敷15~20分鐘。防止腹直肌的肌筋膜疼痛的腹直肌強化運動,最常見的是仰臥起坐,但仰臥起坐操作不當容易受傷,因此,不建議常有腰酸痛的人嘗試。以下是推薦的骨盆抬起運動,須配合『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要領就是,吸氣時腹部是凸起的,吐氣時腹部恢復。此運動須在完全沒有腰酸的症狀時或是腰酸已痊癒時,才可進行。次數為每次20循環,每天可以進行3-4次。腰痛的原因有很多種,腹直肌肌膜疼痛只是其中一種,但卻常被人忽視。臨床醫師在排除內臟或是脊椎相關問題後,不妨注意一下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的問題,特別是在患者挺腰的時,腰痛加重的情況下。當然,腰痛也可以是複合原因的,如經痛合併腹直肌肌膜疼痛,或是背部肌肉緊痛合併腹直肌肌筋膜疼痛,在治療主要原因後,對於腹直肌肌筋膜疼痛也應一併治療。
參考資料: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Janet G. Travell, M.D. & David G. Simons, M.D. Volume 1, Chapter 49 , p 660-663
Mayo clinic -- Back pain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ack-pain/basics/definition/con-20020797);WebMD Nighttime Back Pain(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ack-pain/basics/definition/con-20020797)
排版:運動與康復 |3個物理治療師 (部分圖文改動)原創投稿 郵箱:948546361@qq.com | 微信:Q948546361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僅為交流學習,所有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希望大家理性判斷並有針對性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