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與腹直肌肌筋膜疼痛

2021-02-28 3個物理治療師

你是否有過只要站直,腰就會產生疼痛,既使躺在床上也可能會持續存在,只有微微彎著腰站著或是坐著,才會舒服一點?

腹直肌位於軀幹的前側,起於恥骨,向上止於胸骨的劍突與5-6-7肋軟骨。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前屈曲軀幹,和呼吸輔助的功能。在腹直肌收縮時,身體前傾彎曲,背部肌群延展並維持拮抗張力,用以維持身體前傾姿勢並防止身體進一步往前傾倒(圖B)。反之,當我們作身體背屈的動作時,背部肌群收縮,腹直肌延展並維持拮抗張力,用以維持身體背屈姿勢並防止身體向後傾倒(圖A)。

因此,當身體前傾彎曲過久,腹直肌會過度使用,同時,拮抗的背部肌群也會跟著過度使用而疲乏。此時腰痛症狀嚴重,會讓人重視背部肌群的疲乏而忽視腹直肌的緊繃;而腹直肌的緊繃,往往會讓背部肌群更不容易被治好。

(A)身體前傾久坐,會使腹直肌過度使用,相拮抗的背部肌群也會過勞;(B)正確坐姿應儘量坐滿椅墊,並在腰部有足夠的支撐。腹直肌發生肌筋膜疼痛的原因-產生激痛點,主要是過度使用和拉傷。上班族久坐身體前傾或是身體向前彎曲、主婦彎腰清潔或是洗衣、修車技師彎腰檢查底盤、仰臥起坐做太多次等,都是過度使用的狀況。拉傷的情況常發生在彎腰活動過久之後急速起身,或是仰臥起坐的速度過快或姿勢不對。直接的外傷(撞擊、毆打)、腹部手術的疤痕組織、內臟的疼痛不適(會合併內臟的相關症狀),也會產生腹直肌內的激痛點。

腹直肌肌筋膜炎疼痛及其激痛點位置與牽涉痛部位

腹直肌肌筋膜疼痛——除了腹部的悶痛外,常見的牽涉痛(referred pain)會造成和腹直肌激痛點同一高度的腰痛,而且疼痛症狀會隨著患者試圖將腹直肌伸展開時被誘發,也就是會讓患者在身體背曲挺腰時,誘發腰痛或是讓原本的疼痛更嚴重。另外,上班族久坐,或是因工作需前傾身體做事的人,上腹部的悶痛及偶爾刺痛,特別是劍突附近,且可能合併胃部相關症狀,如:食欲不振、噁心、想吐、食前食後症狀加劇等症狀時,有可能是上腹部腹直肌肌筋膜的疼痛。當然,若是胃痛合併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疼痛症狀會加劇。

婦科的一些下腹部疼痛,若是經婦科排除相關診斷,如骨盆腔炎、子宮附屬器官疾病等疾病後,有可能也是下腹部腹直肌肌筋膜疼痛。另外經痛,若是和腹直肌肌筋膜疼痛合併的話,會讓經痛更為疼痛。在下腹直肌肌筋膜疼痛這個診斷之前,腰部酸痛則須檢查背肌群是否同時有緊繃及壓痛,而且須排除泌尿道結石或感染,脊椎不穩定及脊椎小面關節退化等問題。另外,前腹側的疼痛,則先須排除內外科及婦科相關的疾病,詢問是否有相關症狀,甚至須有實驗室檢查或是超聲波檢查等證據來排除腹內器官的疾患。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的患者,在其腹直肌上可以觸摸到條索狀的結構,且可以找到其激痛點。治療時,可以直接按壓按摩激痛點來消除激痛點和放鬆腹直肌,頑固的激痛點可以使用幹針治療或是激痛點注射(注射生理食鹽水或局部麻醉劑)。之後讓腹直肌處於延展姿勢下溼熱溫敷,讓腹直肌更放鬆。而之前提到的,部分胃痛及經痛常合併腹直肌的肌筋膜疼痛,而藉由按摩放鬆腹直肌,也可得到症狀的緩解,但不是得到疾病的治療,請注意。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的最佳治療應該是預防它的產生,修正不當的坐姿及減少彎腰的工作方式,才是最佳的預防與治療。另外,良好的運動習慣,特別是全身性的運動,如:遊泳,更能放鬆平常因姿勢維持而緊繃的肌群。急性腰痛發作的時候,無法平躺甚至酸到夜間無法入睡的時候,可以躺在硬一點的床上甚至地上,膝蓋下面放個枕頭,讓膝蓋微彎,讓腹直肌處於相對放鬆的姿勢,或許可以緩解腰酸。另外也可側躺,兩膝到兩腿間夾枕頭,也可緩和腰酸,容易入睡。患者可以平躺在硬一點的床上甚至地上,腰部下方放個支撐性良好(硬)的枕頭。局部按壓腹直肌的位置上,緩慢的感覺肌肉裡的條索狀纖維,和按摩其上的激痛點,當然也可以用硬式網球加以按摩。按摩時不宜過重,另外應配合呼吸給予按壓時的阻抗力。切勿因疼痛而憋氣,這樣會讓肌肉不易放鬆。等到按壓時疼痛減緩緩後,在腹直肌上溫敷15~20分鐘。

平時腹直肌的伸展可以利用瑜珈球(圖A),前後的滾動,這是較為輕鬆的方式,並且可以配合自我按摩和熱敷;或是(圖B)趴在地上,用手撐地仰起上半身,來達到伸展腹直肌的目的。伸展時,腰部或是腹部會有酸緊的感覺,撐住20秒,反覆做10下,每天可以的話做3-4次,伸展完後使用自我按摩的姿勢熱敷15~20分鐘。防止腹直肌的肌筋膜疼痛的腹直肌強化運動,最常見的是仰臥起坐,但仰臥起坐操作不當容易受傷,因此,不建議常有腰酸痛的人嘗試。以下是推薦的骨盆抬起運動,須配合『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要領就是,吸氣時腹部是凸起的,吐氣時腹部恢復。此運動須在完全沒有腰酸的症狀時或是腰酸已痊癒時,才可進行。次數為每次20循環,每天可以進行3-4次。腰痛的原因有很多種,腹直肌肌膜疼痛只是其中一種,但卻常被人忽視。臨床醫師在排除內臟或是脊椎相關問題後,不妨注意一下腹直肌肌筋膜疼痛的問題,特別是在患者挺腰的時,腰痛加重的情況下。當然,腰痛也可以是複合原因的,如經痛合併腹直肌肌膜疼痛,或是背部肌肉緊痛合併腹直肌肌筋膜疼痛,在治療主要原因後,對於腹直肌肌筋膜疼痛也應一併治療。
患者有腰痛症狀的時候,可以先試著以上文的方法來緩解,若情況沒有改善、疼痛加劇,或是合併其他症狀,請儘快尋求醫生的幫助

 

參考資料: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Janet G. Travell, M.D. & David G. Simons, M.D.  Volume 1, Chapter 49 , p 660-663  

Mayo clinic -- Back pain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ack-pain/basics/definition/con-20020797);WebMD  Nighttime Back Pain(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ack-pain/basics/definition/con-20020797)

排版:運動與康復 |3個物理治療師 (部分圖文改動)原創投稿  郵箱:948546361@qq.com  | 微信:Q948546361

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僅為交流學習,所有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希望大家理性判斷並有針對性地應用。

相關焦點

  • 另一類腰痛可能是腹直肌在作怪!
    腹直肌肌筋膜炎疼痛及其激痛點位置與牽涉痛部位腹直肌肌筋膜疼痛——除了腹部的悶痛外,常見的牽涉痛(referred pain)會造成和腹直肌激痛點同一高度的腰痛,而且疼痛症狀會隨著患者試圖將腹直肌伸展開時被誘發,
  • 另一類腰疼一腹直肌肌膜疼痛
    腹直肌肌筋膜炎疼痛及其激痛點位置與牽涉痛部位腹直肌肌筋膜疼痛——除了腹部的悶痛外,常見的牽涉痛(referred pain)會造成和腹直肌激痛點同一高度的腰痛,而且疼痛症狀會隨著患者試圖將腹直肌伸展開時被誘發,
  • 肌筋膜性腰痛
    內容來源:醫學博士,日本康復醫學會專家,日本整形外科學會專家,日本風溼病學會專家,加強JOC的工作人員,以及日本體育協會認證的體育醫師腰痛是腰部疼痛的統稱,在所有運動損傷中出現頻率最高,有幾種類型。肌筋膜性腰痛是由於體育運動等引起的腰部筋膜和肌肉損傷導致的一種腰痛。脊柱由椎骨(脊椎)構成,其中,腰段由5個腰椎骨層疊組成。
  • 史上最全面腹直肌分離肌效貼使用(多圖乾貨)
    大家真的了解腹直肌分離嗎?作為康復從業者我們對患者手法處理以及運動訓練之後,我們應該如何繼續保持效果?一、腹直肌分離解剖原理在分析腹直肌分離解剖原理之前,我們要知道腹直肌只是一個受害者,一個被表現出來的受害者。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腹部肌群(從裡到外) 1、腹橫機腹壁最內層的闊肌。
  • 是先修復盆底肌,骨盆還是腹直肌?
    產後康復對寶媽很重要,不僅能重塑身材,還能預防很多問題的發生,但是產康不是單一的做腹直肌或者盆底肌的康復哦,要整體考慮,根據寶媽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康復計劃,但是核心肌群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哦,您講的腹直肌和盆底肌也是屬於核心肌肉哦。產後恢復的順序為:一、骨盆恢復,二、盆底肌恢復,三、腹直肌恢復。
  • 宅在家裡不動,小心肌筋膜疼痛
    因此,長期處於靜止狀態,如長期從事文案或設計工作、長期從事駕駛工作的人,易出現頸肩痛或腰痛等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了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發病機制,有助於理解該疾病引發的疼痛有何特點。肌肉及骨骼的結合處是關鍵點,因為人體的運動是通過肌肉牽拉骨骼實現的。
  • 也許是腹直肌在搗鬼,了解一下
    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後肚子變得鬆弛,怎麼控制飲食減肥都沒有效果,其實很大部分原因是腹直肌分離了,因為在懷孕的時候,子宮逐漸增大,對腹壁皮膚、筋膜、肌肉等極度擴張導致的。
  • 腰方肌
    第六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腰痛的常見原因,過度酗酒、房勞過度、長期熬夜、大量的長期進食各類含有添加劑以及激素的速食食品,,導致鈣質的流失,種種原因損傷了肝血腎精等這都是引起腰痛的常見原因, 第七外傷史 4 腰三橫突的定位:在腰二腰三椎間隙劃一條橫線,在後正中線旁開五到六釐米劃一條縱線。
  • ​1月5鄭州 魏丕元【肌筋膜松解術及疼痛適應症】
    筋膜作用;筋膜遮於肌肉的表面,肌肉收縮時,肌筋膜不僅參與位移活動,同時參與肌肉收縮的張力活動,這樣才能充分保證肌肉收縮的正常功能。疼痛處方,各部位如何劃分分,什麼是肌筋膜,肌筋膜松解的特點,軟組織損傷的三大臨床特點,正常結構與異常結構的區別,治病各論。      淺筋膜臨床特效技術特點:進針淺,安全性高!簡便易學,常用的治療點就三十個。
  • 乾貨:從筋膜的角度看腰痛。腰肌筋膜炎是個什麼東西
    中間群會連到腰椎的橫突並跟韌帶相連,它的外側會跟腹橫肌筋膜的起始點相連。位置在於腰方肌的後方,是豎脊肌的分隔。前群位置較深,連接到橫突的前方,下方連接髂腰韌帶與髂嵴,上方形成外側的弓狀韌帶,覆蓋腰方肌的前面。
  • 也許是腹直肌分離症,媽媽要重視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女性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從而導致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 :腹直肌出現分離。 據統計,60%-90%的孕婦在生產之後身上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當女性出現腹直肌分離的情況以後並不只是小腹突出,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骨盆前傾、臀部無力、腰痛、膝關節痛等一系列的問題。 那麼到底什麼是腹直肌分離呢?
  • 產後盆底肌、腹直肌分離康復訓練圖解
    腹直肌分離,除使肚子凸起影響美觀外,嚴重時還可能造成內臟器官移位下垂,或導致腰背疼痛等問題。在前一部分中我們從解剖學的角度解釋了腹直肌分離(特別是產後女性易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原因。在生活中,久坐的現代生活習慣使人核心肌群無力(這樣更易讓表層運動肌群代償而導致腹直肌分離);孕期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衣物過於寬鬆、高齡懷孕、多胎多產等都容易造成產婦腹直肌分離。
  • 腹直肌修復一篇教會你!
    可是對於腹直肌分離嚴重的產婦,做這類運動會加深腹直肌分離的程度,這些動作做得越多,那麼腹直肌分離可能會越嚴重,甚至出現腰背疼痛、漏尿等問題。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腹直肌分離。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 快來自查是不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實際上,多數情況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原發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發病部位包括頸部,上、中或下背部,肩部,髖部,盆底,胸壁等。當然,還有一類繼發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多與使用其他藥物有關,比如免疫抑制劑等,其可能表現為全身多處疼痛。圖片來源/資料圖片了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疼痛特點,有利於與其他疾病鑑別。
  • 腹直肌分離的3種治療方法,最後一種竟然能練出馬甲線
    適度核心力量訓練可使腹部肌肉充滿張力與彈性、腹內壓得到改善,防止腹直肌分離,防止腰痛,有利於順利分娩,也有助於產後恢復。  而很多女性產後檢查發現腹直肌分離,這與兩個因素密切相關:妊娠及分娩方式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起於恥骨聯合和恥骨嵴,止於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 腹直肌分離:妊娠晚期,胎兒在子宮內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都被極度擴張,兩側腹直肌會逐漸脫離腹線
  • 腰痛肌原來是這塊肌(臀中肌)
    實際上根據有關研究,只有4%的人群是屬於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痛,而96%,絕大部分的腰痛是其它原因。從我們軟組織角度上最常發生長時間腰痛的是腰方肌損傷。而腰方肌又是個什麼東西呢?下面我將向大家解釋一下:腰痛肌原來是這塊肌(臀中肌)附視頻(建議WIFI環境下打開)腰方肌是腰部的一個重要的深層肌肉,其稱為腰方肌其原因是因為腰方肌像一個方形,連接著肋骨、腰椎和髂骨,其實腰方肌並不是一整塊肌肉,如果按其的纖維走形,它可以分為三束
  • 屁股酸痛,也許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
    久坐後出現屁股酸痛,會延伸到大腿後側甚至到膝蓋窩;這可能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當股二頭肌內有激痛點時,膝部的後外側會有疼痛的感覺;當半腱肌和半膜肌有激痛點時,臀部的下緣和後大腿上緣會有疼痛的感覺,有時疼痛會往下輻射至大腿後側、膝窩和小腿肚。其疼痛的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範圍接近,因此常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偽坐骨神經痛)。
  • 腰方肌整理
    腰三橫突症候群表現:一側或者二側疼痛,腰骶部疼痛、大腿內側壓痛、噴嚏咳嗽等腹壓增大時沒有疼痛(否則是腰大肌)、腰三橫突壓痛還有腰2腰4橫突壓痛、內收肌痙攣緊張(因為受閉孔神經支配)5鄰近相關肌肉:第一 其後有背闊肌(起於7-12胸椎棘突、腰椎棘突、胸腰筋膜、髂脊後部、骶正中脊、10-12肋骨外側,止於肱骨小結節嵴)豎脊肌(起於骶骨背面、髂脊後部、胸腰筋膜、腰椎棘突,止於頸胸椎棘突
  • 屁股酸痛,可能是肌筋膜疼痛
    久坐後出現屁股酸痛,會延伸到大腿後側甚至到膝蓋窩;這可能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當股二頭肌內有激痛點時,膝部的後外側會有疼痛的感覺;當半腱肌和半膜肌有激痛點時,臀部的下緣和後大腿上緣會有疼痛的感覺,有時疼痛會往下輻射至大腿後側、膝窩和小腿肚。其疼痛的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範圍接近,因此常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偽坐骨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