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多家上市公司認購私募基金產品 養元飲品擲6億元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年內多家上市公司認購私募基金產品 亞星錨鏈投3億元 養元飲品擲6億元

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將私募基金產品作為理財的首選之一。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以不同資金量認購私募基金產品,年內合計資金超15億元,購買了17家私募機構的20隻產品,較去年認購金額大幅提升。

「事實上,今年以來有一部分私募基金產品盈利可觀,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其中就包括了上市公司。」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兩家上市公司

三次認購私募基金產品

記者梳理公告後發現,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私募基金產品的熱情升溫。尤其是三、四季度以來,山東章鼓、亞星錨鏈、三木集團、養元飲品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多次認購或一次認購私募發行的產品,都示出願意利用閒置資金理財的意願。

從認購情況來看,今年已有兩家公司曾多次購買私募基金產品。12月14日,山東章鼓發布公告稱,公司使用自有資金認購1500萬元「鵬城萬裡-鵬峰穩健壹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事實上,這已是山東章鼓今年第三次認購私募基金產品,早在6月1日,山東章鼓就使用自有資金認購了1000萬元「民生財富尊享6號投資私募基金」份額,投資期限95天,公司已於2020年9月1日按期贖回,取得收益16.14萬元,實際取得的年化收益率為6.2%。10月13日,山東章鼓第二次認購私募基金產品,購買了1500萬元「泓盛騰龍5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

據山東章鼓公告顯示,將自有閒置資金投資於私募投資基金,有助於提高閒置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公司整體收益。

除此之外,今年三木集團三次購入私募基金產品,不過與山東章鼓投向不同私募公司不同,三木集團選擇了購入同一家私募的不同基金產品。

7月10日,三木集團發布公告稱以人民幣2000萬元受讓廣西盈吉所持有的「馳泰卓越二號私募投資基金」的2000萬份額基金,並籤署基金份額轉讓協議。9月4日,三木集團第二次購入,認購了2000萬元「馳泰量化價值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份額。

11月4日三木集團再一次認購上海馳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馳泰量化價值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000萬元的份額,通過馳泰一號參與投資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票。

超3億元購買不鮮見

不僅有上市公司多次購買私募基金產品,也有公司選擇一次性大額資金購買產品。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部分上市公司財大氣粗,永吉股份在5月23日發布公告稱,使用自有資金1.5億元元認購上海山楂樹投資旗下的產品「山楂樹甄琢5號」,此後在7月25日,又追加5000萬元購買該產品。

而據記者了解,山楂樹甄琢資產2017年成立於上海,同年12月份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目前有15隻基金產品正在運行。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資產總額1770.96萬元,主營業務收入1097.27萬元,淨利潤767.78萬元。

近日,亞星錨鏈發布購買私募基金產品公告,其公告稱,使用3億元自有資金購買「純達亞星新動力10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亞星錨鏈是該私募基金產品的唯一的投資者,公司認購3億元人民幣,目前投資佔比為100%。該產品是專門為上市公司投資人設立的專戶產品,採用量化中性策略,在完全對衝市場風險的前提下,輔以網下新股配售,以及低風險品種投資,在降低風險的同時追求穩定收益。同時,基金設立止損線,為基金份額淨值0.973,本次認購基金可能面臨的最大損失不超過810萬元。

而早在11月份,養元飲品就發布公告稱將用12.73億元用作委託理財,其中使用6億元購買明毅博厚投資有限公司管理的產品「明毅博厚二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明毅博厚二號」於2019年10月30日在中基協完成備案,採用定期開放式的運作方式,每年的管理費率為0.3%,業績報酬計提比例為20%,基金業績報酬計提基準默認為4.9%。該產品堅持低風險的原則,將在嚴格控制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前提下,進行資產組合配置。

 私募產品受到普遍認可

為了提升資金利用效率,上市公司利用閒置資金進行理財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不過近年來,理財資金有向證券類私募傾斜的跡象。

「自從銀行理財產品不再採用資金池確保收益之後,這兩年銀行理財收益率明顯下降,甚至出現本金損失的情況,一些機構投資者包括上市公司在比較風險和收益之後,願意配置一部分私募基金。好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收益風險比是合理的,如果加上較靈活的贖回機制,這樣的投資還是相當不錯的。」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民建中央上市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石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購買私募基金產品和傳統的銀行固定收益產品,從出發點上看有著很大不同,反映了上市公司看好權益類資產和A股市場的長遠走勢,同時也說明對私募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的認同。

「上市公司往往也會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要求,受益於近幾年財富管理市場的規範發展,私募產品成為了上市公司資金配置選擇之一。」石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私募產品可以根據上市公司要求進行定製化設計,投資策略和資金進出上更為靈活,信息披露要求也低一些。另外,複合型人才的儲備也是佔優的。」

「關注私募基金產品的風控能力主要看私募的規模和主要人員,如果規模大,風控機制相對會更完善;如果主要人員有券商、銀行等行業背景的話也會更專業。」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石磊則表示:「關鍵核心是在於私募管理人的執行力度。目前私募基金風控能力比2015年有明顯的提高,重點依託對衝工具和倉位管理策略,從實際操作來看,私募的風險控制手段主要包括在宏觀判斷指導下的倉位控制、建立對衝組合、降低持股集中度以及合理且具有執行力的止損制度。」

相關焦點

  • 年內多家上市公司認購私募基金產品 亞星錨鏈投3億元養元飲品擲6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以不同資金量認購私募基金產品,年內合計資金超15億元,購買了17家私募機構的20隻產品,較去年認購金額大幅提升。「事實上,今年以來有一部分私募基金產品盈利可觀,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其中就包括了上市公司。」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 25家公司閒錢新玩法:豪擲17億買私募 養元飲品6億砸向哪一個?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25家上市公司閒錢新玩法:豪擲17億買私募,養元飲品6億砸向哪一個?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宋婕陳鋒 北京報導距離年終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大盤依然維持著跌宕的走勢,但阻擋不了上市公司認購私募基金的熱情。最近,養元飲品(603156.SH)一口氣拿出6億元投了一隻私募產品。
  • 買大也買小,上市公司豪擲3億買量化私募基金!
    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12月份以來,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告認購證券私募基金,單筆購買私募金額更是達到3億元,獲得上市公司大手筆買入的私募管理人正是來自上海的純達基金。從上市公司購買私募的偏好來看,既有量化私募「中籤」,亦有股票多頭。
  • 歐普照明、江蘇國泰等10家上市公司今年累計購買理財產品100億元
    以江蘇國泰為例,其累計318億元理財資金投向中,除購買兩期工商銀行發行的保本銀行理財產品外,其餘都陸續投向了結構性存款,涉及工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除了結構性存款外,通知存款、大額存單和國債逆回購等產品也是上市公司青睞的品種。
  • 上市公司出手!3億狂買私募基金,股價直線拉升,一度封漲停板
    亞星錨鏈豪擲3個億買私募產品設立止損線12月10日晚間,亞星錨鏈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上海純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純達亞星新動力10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基金合同》,使用自有資金人民幣3億元認購該基金份額
  • 百億級私募備案忙 「爆款」正在路上!上市公司更是狂買私募產品……
    此外,林鵬創立的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於今年10月19日首次發行產品,目前渠道產品預約已經接近百億元。  上市公司也開始布局私募產品,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來已有1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13隻私募基金,累計認購金額達到5.35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A股的核心驅動力正從流動性轉向基本面,如今市場分歧也在減小,共識正在逐步形成,新一輪上行趨勢或將啟動。
  • 養元飲品「理財忙」,2020業績有望改善?
    投稿來源:中訪網2月11日,有投資者在某平臺上向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養元飲品」,603156.SZ)提出建議:公司高管要和基金公司多加溝通,取得他們認可,公司雖然業績增長不高,可是分紅蠻高的,我看了公司連年來分紅,光靠分紅以現在股價折算十年股本就能回來,希望公司多研製新產品
  • 亞星錨鏈:關於認購私募基金份額的公告
    公司與上海純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共同籤署了《純達亞星新動力10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基金合同》(以下簡稱「《私募基金合同》」),使用自有資金人民幣30,000萬元認購該基金份額。本次投資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投資金額在董事會審議通過的額度內,無需公司股東大會批准。
  •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來源:中國基金報近期,沃爾核材、華民股份、申通快遞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其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持有的股票轉讓給私募基金,並與該基金籤署一致行動協議,但並不涉及減持,其涉及的私募包括今年新晉的百億私募玄元投資、迎水投資等。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5隻基金任職回報率不足6%
    時至年底,油氣類QDII基金業績出現了「V型」反轉,有8隻產品漲幅超30%,漲幅最低的也有26%。然而,油氣類QDII波動較大,若要參與也需多一份謹慎。與此同時,私募已連續四周加倉,「新錢」也在源源不斷湧入,僅11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產品備案規模就超過了600億元。
  •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原因竟是...
    近期,沃爾核材、華民股份、申通快遞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其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持有的股票轉讓給私募基金,並與該基金籤署一致行動協議,但並不涉及減持,其涉及的私募包括今年新晉的百億私募玄元投資、迎水投資等。基金君從業內了解到,這或是上市公司股東希望通過私募基金參與網下打新,增加投資收益。
  • 亞星錨鏈3億狂買私募基金:股價直線拉升 一度封漲停板
    近期,亞星錨鏈發布公告稱,拿出3億元自有資金認購純達資產發行的純達亞星新動力10號私募基金,投資二級市場。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主要採用量化中性策略,並設有淨值0.973的止損線。今天市場中軍工股異動,亞星錨鏈一度直線封漲停板,但隨後開板,截至收盤該股漲5.83%,報收6.53元,市值僅62.6億元。
  • 養元飲品擬投12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2月18日,養元飲品發布公告稱,使用21.1億元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2月11日,養元飲品委託上海浦發銀行、中國交通銀行購買13.32億元理財產品。對此,養元飲品在公告中表示,通過對暫時閒置的自有資金進行適度、適時的現金管理,有利於提高公司自有資金使用效率,且能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業績水平,為公司和股東謀取更多的投資回報。
  • 上市公司反手買起了私募基金,這波操作值得我們起立鼓掌嗎?
    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其實是常規操作,也在正規交易範圍內,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大家驚奇的點是在於,基金是買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又買基金,這咋還套娃了呢?又一次看到關於這個選題的報導,像是沒有完全講清楚這件事情,甚至還有些誇讚上市公司、點讚私募基金產品,似乎有些誤導讀者了,筆者決定講講這件事情。
  • 再融資新規落地兩個月 3家公募「嘗鮮」定增|公募基金|上市公司|...
    3家公募獲配世紀華通定增4月14日,廣發基金髮布公告稱,廣發聚富、廣發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廣發再融資主題基金等7隻基金參與了世紀華通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合計帳面價值為1.4億元,7隻產品持倉帳面價值佔基金淨值比在0.14%~4.59%之間。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5隻基金任職回報率不足6%
    然而,油氣類QDII波動較大,若要參與也需多一份謹慎。與此同時,私募已連續四周加倉,「新錢」也在源源不斷湧入,僅11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產品備案規模就超過了600億元。此外,中證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逾七成成分股周漲幅為正,其中汽車、白酒類成分股表現亮眼。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來已有23隻基金募集失敗。其中債券型基金13隻,佔比近六成。另一方面,基金髮行市場持續火熱。
  • 本周66家A股公司購買81.39億元理財產品,養元飲品買入最多
    每經AI快訊,本周A股共66家公司購買理財產品81.39億元,金額環比上周減少69.05%。從買入金額上來看,購買理財產品金額排名前三的公司是養元飲品(603156.SH)、翠微股份(603123.SH)、浙江美大(002677.SZ),買入金額分別為13.00億元、5.90億元、5.00億元。從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上來看,本周買入理財產品金額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食品飲料、電子、機械設備。
  • 上市公司踩雷私募產品:一個月虧損超97% 「閃崩」股幕後悍莊顯形
    2020年前9月,公司盈利2.63億元,同比增長約15.7%。令人震驚的是,公司2020年四季度業績變臉的因素,居然是因理財踩雷——公司購買的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在報告期內大額虧損,對淨利潤影響-16820.66萬元。更令人疑惑的是,合同約定的「止損線」為何沒能阻擋淨值「滑鐵盧」?又是誰在幕後操盤?
  • 養元飲品、承德露露的王者危機,溫水青蛙VS警鐘贏家
    Wind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5家上市公司理財認購規模超200億元,其中,養元飲品的認購金額合計224.8億元,有84億元為結構性存款。豐沛的現金流,折射出養元飲品的雄厚資金實力。不過,風險也不容忽視。
  • 好的私募基金公司有哪些?中國十大私募基金公司排行榜
    好的私募基金公司有哪些?中國十大私募基金公司排行榜  私募是針對個人投資者所定製的基金產品,對投資人的門檻相對公募要高,同時風險相應增加,選擇影響較大私募較好。  3.博時基金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英文名稱:Bosera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成立於 1998年7月13日,是中國內 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4.嘉實基金  嘉實基金成立於1999年3月,是國內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於2002年底被選為全國首批投資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