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愛吃狗肉的江蘇皇帝,2215年前逝世後,留下最強盛的漢族王朝

2020-12-23 漢族日曆

歡迎關注,了解更多漢族文化資訊

今日是漢歷4717年四月廿五日

(西元2020.5.17)

一個經常賒帳吃狗肉的基層幹部,被狗肉店老闆追著要帳,卻不曾想建立了一個極其強盛的漢族王朝,揚威八方。

劉邦 漢族 漢朝開國皇帝 逝世於漢歷2503年四月廿五日(西元前195.6.1)。

江蘇沛縣的狗肉揚名國內外,得益於這裡出了個愛吃狗肉的漢族皇帝。雖然劉邦經常到樊噲狗肉館吃狗肉賒帳,但也帶來了很多人的光顧狗肉館,久而久之,劉邦跟樊噲關係還密切了起來。

歷經秦末農民起義、楚漢相爭後,劉邦建立了影響整個漢族的大一統王朝——漢朝,而狗肉館子的老闆樊噲也因為追隨劉邦而戰功赫赫,同時沛縣的狗肉也因此沾上了皇帝的傳奇色彩和貴族氣息,時至今日仍然是愛狗肉人士嚮往的聖地。

作為開國皇帝,劉邦為漢朝作出了許多卓越的貢獻,對內製定律法、休養生息,對外硬剛異族雖然最後失敗被迫議和,但也是兵戎相見後的不得已為之。歷代王朝均以弱亡獨漢以強亡,作為最偉大的漢族王朝,劉邦締造的漢朝帶給了漢族歷史最輝煌的時刻,讓人無不敬佩。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強漢歸來的高光盛世。

相關焦點

  • 俗語「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是啥意思?為何狗肉不上席?
    相信一些吃貨朋友肯定都聽說過這句話「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這意思就是說狗肉的味道太香了,就連神仙聞到後都站不穩了。狗肉在冬天吃了後能壯陽氣,對一些身體虛寒怕冷的人尤為適合。但是在民間還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狗肉不上席。這就讓人難免納悶了,既然狗肉這麼好吃,為什麼還不能上正式的酒席呢?
  • 「漢地十八省」是清王朝留下的糟粕,今天的人不應該再用這一稱呼
    所謂十八省指的是:直隸(字面意義上是天子腳下的心腹之地,主要指的是河北省承德地區、張家口地區北部,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一帶)、 江蘇、安徽、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八省區。這一概念主要形成於清代雍正和乾隆時期。
  • 中國最有貴族氣息的一個姓氏,人口超過了七千萬,出了66位皇帝!
    排名前十七的姓氏中,最厲害的要屬劉,劉姓的人口數量排名第四,大約有七千萬人,雖然劉姓的人數不是最多的,但這個姓氏對華夏民族的影響是最大的,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我來大家列舉
  • 世宗皇帝:世系轉移,多為王朝轉折之人
    我在上一篇文章《太宗皇帝:為何大多得位不正》中講述過幾位太宗皇帝的事跡,太宗皇帝大多是王朝的二代皇帝,對王朝的穩定以及後世繁榮做出突出的貢獻。本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世宗皇帝的那些事。世宗一般暗喻世系傳承轉移,支系入繼大統。
  •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漢朝,這個「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漢族之所以叫漢族,不只是源於漢朝那麼簡單,其背後隱藏的文化底蘊,才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內核。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漢族為什麼叫漢族?這個「漢」字緣起何處?本意是什麼?知道答案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 帝國日落與王朝詛咒:鹹豐皇帝是如何掙扎於內憂和外患之間的?
    鹹豐帝在內政和外交兩條線上的全面崩潰原本會讓他遺臭萬年,也許歷史老人也不忍如此對待這個虛弱的孩子了吧,當所有的厄運都騎上了鹹豐帝的肩頭,他生命中唯一的一點點眷顧來了,是一個女人——這個王朝最後的女人,慈禧太后。
  • 看看英女皇信中對萬曆皇帝的稱呼,你就明白了
    英國經歷了他最輝煌的黃金時代,中國同樣如此,在首輔張居正的輔佐下,出現了短暫中興局面。1582年首輔張居正逝世,萬曆皇帝漸漸出現了怠政的心理,後來甚至有20年沒有上朝,國政荒廢,奸臣並起,而他每天沉浸在奢華享樂中。不過這都是後事,此時大明王朝雖然暗藏危機,但看上去仍然無比強盛,物豐民足,有各種奇珍異寶和先進文明的產物。
  • 臉上有這個特徵的人,不一定是純正漢族人,你的祖先可能被漢化了
    「始以武功一海內,終以文德懷遠人」——《九成宮 醴泉銘》唐朝是人類封建社會時期生產力的巔峰,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為鼎盛的王朝。這個朝代歷經289年,繁華如斯,萬國來朝。全盛時期人口峰值達到了約5300萬人之多,千年之前的社會,這是何等的盛景?但是關於唐朝,歷史上卻有人認為其是胡人建立的王朝。這一切,都與開國君主李淵,以及李世民有關。李淵的祖父李虎當年成為了西魏時期的八柱國之一。李虎是純正的漢人,但是西魏是鮮卑的王朝,自從其成為了八柱國之一以後,這個家族就與鮮卑產生了緊密的關係。
  • 賭王生前最愛吃的「皇帝炒飯」,5000塊一碗,洗米水都是法國的!
    賭王生前最愛吃的「皇帝炒飯」,5000塊一碗,洗米水都是法國的!賭王何鴻燊在2020年的5月26日中午1點逝世,享年98歲,人們稱他為賭王,並不是說他的賭技高超,而是他在澳門直接拿下賭場的獨家專營權,在他逝世之後留下了5000億的家產,而且他有4個老婆和17個孩子,很多人都特別好奇家產會如何分配?但是作為吃貨,我關注的卻是賭王生前最愛吃啥?
  • 乾隆皇帝逝世後,遺留下10位嬪妃,兒子嘉慶帝如何對待她們的?
    引言作為清朝歷史上最長壽,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皇帝在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養心殿病逝,享年八十九歲。回顧乾隆漫長的一生,他曾先後有過四十三位妃嬪,在其逝世後,依然還有十位后妃活著。她們分別是:穎貴妃、婉貴妃、惇妃、芳妃、晉妃、恭嬪、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那答應,而身為繼承者的嘉慶帝又是怎麼對待父親留下的10位嬪妃的?
  • 歷時98年的大元王朝,十一位皇帝的陵墓至今為什麼沒有發現一個?
    但是有人卻發現,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元朝,歷時98年,共有11位皇帝執政,這些皇帝駕崩後的陵墓都哪去了,為什麼到現在連一座帝陵都沒有找到呢?
  • 史上最讓人厭惡的王朝,雖統一天下,卻讓中華當了三百年亡國奴
    然而在這些眾多的王朝當中,卻有一個王朝讓人相當的厭惡。那麼這個王朝是哪個王朝呢?它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朝。當初曹操奪取漢室天下,然而不想最後卻便宜了司馬懿。雖說當初司馬懿有稱帝的機會,但是為了不背負罵名,只能隱忍。最後他的孫子司馬炎稱帝,建立晉朝。晉朝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是多好,其實之所以如此,則是因為晉朝出現的奇葩皇帝太多。
  • 漢朝之後我們才叫「漢族」,那之前叫什麼?僅2個字,聽著很霸氣
    ——《春秋正義》 中國有著56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就是漢族,從名稱上就不難看出,「漢族」脫胎於漢朝,取「漢」為名,所以我們也被稱為「漢人」。早在中國古代,民族意識就非常濃厚,比如西漢元帝時期的大將陳湯就說出一句流傳千古的話:「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
  • 盤點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五位皇帝,快來看看排名是否和你想的一樣?
    (華夏文明的拯救者)第四名: 隋文帝楊堅西晉王朝的八王之亂引起的五胡亂華導致漢民族陷入了3個多世紀的黑暗時代,北方漢族人口銳減,隋文帝結束了中國的戰亂和分治在隋朝建立後,隋文帝第一件事就是恢復漢姓,去鮮卑化,另外他的兒子楊廣也並不是昏君,只能說太想為百姓做事而適得其反,他們父子建立的科舉制打破了門閥制度對國家官員的壟斷,使寒門學子也有機會成為國家官員,這套選拔官員的體系一直被後世的王朝所繼承沿用,另外楊廣主持修建的大運河工程促進了中國南北文化的交流,加強了中央對全國的控制,短短的37年立國時間
  • 史上最勤奮的雍正皇帝為什麼會暴斃身亡?原因可能是長年的熬夜
    圖|雍正皇帝像康熙皇帝晚年倦政,國庫空虛,入不敷出。雍正皇帝繼位後,清查藩庫虧空,整頓吏治,採取許多有效措施,才使得國庫充盈了起來。真正稱得上是史上最勤奮的皇帝了,勤勤懇懇嘔心瀝血,給乾隆留下了一個非常不錯的盛世江山。我們想像一下,雍正要是多幾年,大清王朝又是另外一番繁榮景象呢?
  • 明朝皇帝簡介,有不少破了歷史記錄,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自從泥腿子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後,明朝共傳一十六帝,國祚延續了二百七十六年,雖說終明一朝戰爭也不少,但大明一直踐行著「不割地,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也是讓後人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封建社會,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每隔幾百年都要循環一次,而為了國祚永昌,即使強盛的漢唐,也幹過割地和親、忍辱負重的事。
  • 此皇帝弒兄殺弟,還霸佔美貌太后,沉迷酒色,登基九年便暴斃而亡
    當然這些都是古代中原王朝或者說是漢族人所提倡的,周邊的遊牧民族自然不會去遵循。這在兩者之間自然就造成了衝突和矛盾,而讓漢族人最難以忍受的就是遊牧民族「妻後母」的習俗。所謂「妻後母」就是在父親死後,兒子將除自己生母之外的父親的所有妻子都納入房中,做自己的妻子。這對於具有禮法綱常的漢族人來說絕對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就有這樣的一位皇帝,在入主中原後,竟然冒著天下之大不韙,霸佔了美貌的皇太后。
  • 史上最有骨氣的皇帝,死前還留下一感人的遺言,上萬老百姓自願殉國
    但是這麼多年以來,中國經歷了許多王朝的更迭,也沒見過哪一朝的臣子全都能夠在國家敗亡後以身殉國。但是下面我們要說的這個王朝,真的是讓我們見識到了什麼是真正的氣節,什麼叫做寧死不屈。我們要說的這個朝代就是明朝,明朝非常受現代人的歡迎,原因何在呢?其實就是明朝的成長史更符合主流價值觀,滿足了老百姓們對國家的期待。
  • 七十三歲的乾隆皇帝,仍然堅持騎馬的規定,這個規定是什麼?
    後來,騎馬經過常州府時,乾隆皇帝再次設問:「南來緣觀民,詎為賞煙景?」接下來,在到達蘇州後,他宣稱:「南來兩務重,視河及觀民。」最後,乾隆皇帝在到達杭州後,重複了同樣的主張:「前歲災鴻今稍安,觀民不為事遊觀。」很顯然,在出巡途中,這些傾向於日益緊迫的「觀民」任務的主張,與努力駁斥皇帝巡幸江南主要是為享樂的認識,緊密交織在一起。
  • 冬至再憶狗肉香
    其實這狗肉吃與不吃已經扯了許多年,那時候的狗肉節總有人去鬧,甚至上書國家機關。拚要找一個說法,引經據典也列舉狗的恩德,說什麼食狗肉是野蠻行徑。只要把吃狗肉與不文明攪在一起,真還就能夠唬住不少人。其實這狗肉不光中國人愛吃,許多外國人也愛吃。瑞士Appenzell和StGallen地區就流行吃狗肉,有時還做成臘狗肉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