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些吃貨朋友肯定都聽說過這句話「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這意思就是說狗肉的味道太香了,就連神仙聞到後都站不穩了。狗肉在冬天吃了後能壯陽氣,對一些身體虛寒怕冷的人尤為適合。但是在民間還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狗肉不上席。這就讓人難免納悶了,既然狗肉這麼好吃,為什麼還不能上正式的酒席呢?關於這個,民間有很多種說法。
第一是與一些歷史人物有關。據說在北宋崇寧初年,一個叫範致虛的人非常會拍馬屁。有一天他寫了一個奏章上遞給了宋徽宗,奏摺上寫狗是十二宮神,又是皇帝的屬相,所以在京師中不能殺狗。看到這,皇帝很高興就下了一道聖旨,不允許有狗肉店存在,從此以後就沒人再敢殺狗了,自然也沒有人吃狗肉了。
在清朝人們也是不吃狗肉的。相傳烏鴉和黃狗救過努爾哈赤的命,所以滿族人都不吃狗肉了。等到皇太極建立了大清政權後,又把這個習俗從關外帶到了關內,後來又在漢族人群中流傳開來。從清宮的檔案中可以看出,滿漢全席大概有108到196種菜品,裡面有許多罕見的食材,但唯獨沒有一道菜裡有狗肉。因此,這也印證了滿人不吃狗肉的習俗。對漢人來說,他們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而不敢去吃狗肉。對嘴饞的人來說,偶爾在家偷吃一次狗肉也是可以的,但他們絕不會把狗肉堂而皇之地擺在餐桌上,因此,時間一長,餐桌上也就沒有狗肉的位置了。
在江蘇徐州那邊,關於狗肉不上桌還有另一個版本。說劉邦在早期時非常喜歡吃狗肉。後來他衣錦還鄉時鄰居們就用狗肉招待他。誰知他卻認為在酒席上給他上狗肉是侮辱他,並借著酒性還發了飆。因此人們就不敢再在酒席上上狗肉了。
看到這兒,各位小夥伴是不是都長見識了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給我們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