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狗肉
歐陽躍親/文
狗肉是一道美味佳餚,卻一直上不了大席?有人說,是因為狗改不了吃屎,下賤;又有人說,是因為打狗預示散場,各奔東西,喜宴自然排斥。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佛爺也跳牆。」「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但從流傳民間的俚語裡來看,狗肉卻很受待見。
地處羅霄山脈中部的永新,就是一個把狗肉捧上天的地方,不僅把永新狗肉這道菜吃成了江西名菜,甚至還吃成了中國名菜,與貴州花江狗肉、廣西玉林狗肉和江蘇沛縣狗肉並稱為「中國四大狗肉名菜」。
永新人為何如此喜食狗肉,沒有史志記載。但有一個歷史傳說,倒是永新人人皆知的。
相傳永新先民,從黃河流域遷徙而來,住在山裡,為防盜匪及野獸侵害,幾乎家家養狗。三國時期,周瑜帶兵打仗,在一個冬天來到永新,當晚車馬勞頓,就在城南的牆邊安營紮寨。是夜,狗吠不停,嚴重影響了將士們休息。翌日,永新人就開始殺狗,烹而獻之,慰勞周瑜的部隊。駐守永新多日,士兵們吃了狗肉,驅風除溼,強筋壯骨,士氣倍增。見此情形,周瑜高興地說:「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從此,有貴客來,永新人少不了要奉上這道「補胃氣、壯陽道、暖腰膝、益氣力」的美味。
秋冬狗肉十裡香。「鋤頭掛梁、鐮刀上牆」的時候,永新人大快朵頤狗肉的季節也正式拉開序幕。一兩家、三四家隔壁鄰舍相互邀約打只狗來打打牙祭,暖暖腸胃,「恰狗喲(吃狗肉)」成了這一時節的見面語。
我吃過吉安各地的狗肉,但在永新商會飯店吃的永新狗肉卻讓我難以忘懷。永新廚師陳鵬程告訴我,他一直嚴守師傅教導,用永新傳統的做法烹飪狗肉,以確保客人吃到正宗的永新狗肉,品鑑出永新狗肉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
烹飪之美在於本味,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很貪戀狗肉,他根據口感、味道的不同把狗肉分出了三五九等,即一黑二黃三花四白。永新狗肉的食材就很講究,20-25斤重的土黑狗最合適,不僅肉質鮮美緊實而且肥瘦恰當。
「寧舍丈母娘,也不丟狗腸。」永新人燒狗肉,狗的整個系統都要,缺了內臟,狗肉的味道就不一樣。殺狗之前,還要準備一個小盆,先倒入本地水酒,盆上覆蓋著一層紗布,殺狗時讓狗血滲過紗布汩汩地瀝進水酒裡,烹製狗肉時將其一起入鍋,這樣烹飪的狗肉又叫「血狗」。陳師傅說:「狗血可是個好東西,不僅有非常好的藥理功能,而且狗肉的味道也好。」
吊殺好的狗褪毛後,找來鐵耙反扣在地上,將白白淨淨的狗攤鋪在鐵耙齒上,下面用稻草點火均勻燒烤狗的全身,等到將狗皮烤至金黃色且微微裂開時為佳。如今,有的人圖省事,殺好狗後直接用電焊槍燒,雖然快捷多了,但狗肉卻少了煙火味。而且,用稻稈烤狗,是去掉狗的腥臊味的訣竅。
狗烤好後才能開膛破肚,狗肉切成長約3公分,寬約2公分的肉塊,內臟則清洗乾淨,用開水焯好,切段備用。
柴火灶、大鍋炒,永新狗肉就在這樣的煙火中下鍋了。先在鍋裡放適量的茶油,油熱後將狗肉倒入鍋中翻炒,直至狗肉炒出爆裂聲冒油。之後倒入適量水酒,蓋好鍋蓋燜,直到完全被狗肉吸收。然後放水沒過狗肉,用大火使其沸騰,再改中火或小火燉。大約20分鐘後,將焯好的內臟倒入鍋中,繼續燉。等狗肉八成熟時,把永新本地長長的幹辣椒段倒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熱茶油,繼續翻炒。出鍋前的一兩分鐘,把狗血潑撒入鍋,放鹽,大火收汁。色澤金黃,香辣撲鼻,油而不膩的永新狗肉就大功告成。
人間美味三千種,狗肉能稱第一香。永新狗肉,或許就是冬天裡最溫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