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旖旎炊煙」藍字愛上我
最好的方向是把父母的期待揉碎了融進我的夢想裡,沒有負重,不會壓垮。
「媽,我聽說堂嫂懷孕了?」我刻意避開母親和我談了一半的「相親」話題,和她聊起了八卦。
「是啊,從小你們一起長大,你看看你堂哥,兩年前有了房產證、一年前有了結婚證、半年前有了營業許可證、再過半年就有小孩子的出生證了。你呢?兩年前左手一本學位證,右手一本畢業證,一年後,你左手還是一本學位證,右手還是一本畢業證。」
「媽,我還有大學英語四級證啊……」我笑著對母親說。
「別把自己當做十幾歲的小孩子,看自己總也長不大,你看看同齡的兄弟姐妹,你就知道你遲了!」母親雖然也是笑著說,可我還是能聽出她話裡的期待。
掛掉電話之後,我一直在想,問題出在了哪裡?
我和堂哥從小一起長大,學習成績優異的我,一直處在被表揚的地位,換句話說,讀研之前,我一直都符合大家的期待。不知道從哪天開始,我和那些不愛學習的同齡人的地位被對調了。他們利用我學習的這幾年,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終於在我畢業之前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一下子和大家的期待相吻合了。
從此,他們變成了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我成了「怪孩子」。
我想,問題在於,沒有哪一種的生活狀態可以被說成是「好的」或者是「壞的」。只是我們的生命歷程,總有那麼幾年,過得不符合周遭人的期待,要麼是小時候,要麼是成年,又或者是晚年。
然而,不符合別人的期待,就一定是失敗的嗎?
應該承認,我們在各自奮鬥的路途上,父母至親的期待是要考慮在內的,沒有人會批判說考慮父母的青年是不對的。我們是家庭的產物,我們必定會為家庭考慮,當父母的期待住進我們的夢想裡,一切都是完美的。沒有人怪你過分「聽話」,只要你是真的開心。
但是,如果父母的期待和我們努力的方向產生了分歧,這要怎麼辦?
我心裡是這樣想的:我們首先要深刻地解讀父母的期待,父母的期待往往有兩層意思,淺層來說,他們希望我們從事某種職業,深層來說,他們希望我們的生活達到某種狀態。
淺層的例子來說,我的爺爺就是一個求穩定的忠實粉,爺爺一心讓我沿著考公考博的方向去努力,只要能進體制,安分守己,保住飯碗,老人就會安心。
而我的想法,穩定是什麼意思?穩定的收入?輕鬆的辦公環境?還是能持續地為國家貢獻點什麼?如果我最後沒有選擇爺爺說的任何一條路,但是我一樣能獲得穩定的收入,輕鬆的辦公環境,還能為國家和社會奉獻點什麼。難道我就對不起爺爺了嗎?似乎不是吧?我相信爺爺不會說我失敗,我在做的是以殊途同歸的方式給爺爺一個滿意的結果也給自己一個快意的過程。
而家人的深層期待是什麼?當父母漸漸老去,他們也許看不明白當下的就業狀態,摸不透當下的競爭壓力,但是他們一定比我們先看清楚這個社會。說到最後,他們內心的期待有可能是,子女生活無憂;子女身體健康;子女為國效力……他們的靈魂深處呼喚的是一個健全的、健康的、正面的子女,而非具體某種職業。
所以我覺得,我們確實是要顧及父母的期待,但是不要把父母的期待過分具象化,大多數父母要的是一個快快樂樂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月薪過多少的賺錢機器,父母賺了一輩子的錢,他們還不知道賺錢不等於生活的全部嗎?
和所有的青年一樣,我也有一些市井的親戚,他們往往在某個領域有著自己的突出之處,遵循著自身的發家史建構自己的教育觀,教育完自己的孩子還不夠,還要跑來向咱們的爹媽安利他們的價值觀,說你兒子不能讀那麼多書,說你女兒應該早點嫁人……
我的某些親戚就是這樣一類人:我從小生長在一個經商的家庭裡,上上輩的艱苦讓父輩知道沒錢寸步難行,父親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就開始各種尋求商機,生命的轉折點就是投資、投資失敗、再投資、投資成功……
他們認為潮起潮落的投資結果和進進出出的金錢交易體現了他們生命的厚度。
而一直沒有在經商中賺到錢的父親依舊希望我成為一個「坐辦公室」的腦力勞動者;而經商成功的某些親戚卻開始各種鼓動我們這一輩的兄弟姐妹走向經商之路。
許是遺傳了父親的基因,我並沒有經商的頭腦,我認清自己沒有這份本事而堅持走在求學的路上,但從此,我也成為了家族中的「異己」。
去年寒假,在外打拼的叔伯姑姑齊聚一堂,在向已婚的堂哥道喜的同時開始對我審問,第一句話就是,「讀了這麼多書,該有的商業頭腦也該有了,別考博了,你打算一輩子都當一個書呆子嗎?」
從小不習慣反抗長輩的我,興許是迫於學業與就業的壓力,生氣地回了一句:「在你心裡永遠磨滅不了我書呆子的形象嗎?」
在商人眼中,不會做生意的孩子就是失敗的。
而在讀書人的眼中,只有危害社會的人才是失敗的。因為當一個生命體能夠滿足自己,把自己的人生過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那麼在不危害社會的基礎上,沒有人有資格去評判他的人生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我只是不符合你的期待而已。」我這麼說。
我並非想鼓吹什麼價值觀。我們到了這個年齡,生活和工作,或者學習與就業的壓力會席捲而來,不管過去的我們是優等生還是差生,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立足靠的是真本事。而我們沒有那麼多手腳和精力能涉及各個領域,但是我們一定會有來自各個領域的親友,他們對於我們的生活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期待。
我們是群居動物,我們要和親友產生聯繫,產生他們對我們的期待;然而我們也是獨立體,我們只有一種姿態,只有一個背影,我們無法面向所有的親友滿足他們所有的期待。我們也改變不了別人對我們生活的狀態的判定,那麼請我們調節自己,告訴自己,我並不失敗,我只是活得不符合某些人的期待而已,儘管這些人當中有可能包含著我們的至親至愛,我們也不能去否認自己。
我們被「期待綁架」了多少年?在我們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階段,父母像完成一個藝術品一樣地把自己的觀念融進我們的思想裡,因此我們有了最初步的是非判斷。等到我們慢慢長大了,父母希望他們培養的藝術品能得到別人的讚賞,我們像是被擺放在藝術展覽臺上的商品,等著和別家的孩子一較高下。從來只有和這些藝術品都沒有關係的參觀者才會說,「真是各有各的美啊!」
不要否認自己,年輕人不能否認自己,這不是雞湯。要知道,我們這一輩子只有幾十年,不要過早地拿「失敗」這樣的總結性形容詞來歸納我們的階段性人生。奮鬥的路途中一定會走彎路,一定會錯失良機,但是每一個小小片段的我們才組成了完整的自己,每個片段的我們都是最真實的生命,不要隨意去拋棄它,去否定它,最終選擇自暴自棄。否認自己最大的危害就在於,從此刻開始,這一點塵埃會在空氣中蔓延開來,最終籠罩整個生命。
我們也會長大,也會為人父母。當我們對我們的孩子或者弟弟妹妹有所期待時,請記住,以一種溫柔的方式告知他們我們的希冀,教會他們深刻地解讀我們的希望。我們沒有完成的夢想,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替我們完成了就好,那個人不見得非要是我們的孩子。請接受下一輩人的多元世界,讓他們的生命茂盛起來,而不會被期待的眼光束縛。
我依舊會笑對我的某些親戚,我依舊會篤定我不走經商之路,我依舊相信這個世上有著像我某親一樣的人對我的人生進行單面的判定。但是,我依舊認為,我只是活得不符合他們的期待罷了,笑一笑,繼續過令自己開心的生活。
————————END————————
你還可以看:
【原創連載】如是(一)、
有個傻逼上司,是種怎樣的體驗?
男女間本不平等,也不必要平等
每一個「奶崽」都是孤兒界的嬌寵
我喜歡下廚,但我不喜歡當家庭主婦啊
但願多年後,你仍對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關於旖旎炊煙:用午夜飛行的文字,做你故事的傾聽者。用文字傾訴,用心靈傾聽。用文字,寫出你的故事。
【聲明】本文為旖旎炊煙原創,轉載請後臺留言授權。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