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遇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指哪四位古代美女,各自結局如何?
前言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現在是用來形容美女的詞語,但是在古代未必是說美女。而且,網絡上說的四大美人,也和這兩個成語無關。
例如,沉魚落雁,很多人說是西施與王昭君。 但是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中:
「 毛嬙 、 麗姬 ,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
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後人化為沉魚落雁這個成語。莊子是戰國時期的人,當然不會知道漢朝王昭君這個人。
閉月羞花,也有很多人說是貂蟬與楊玉環,不知道出處在哪裡。
一、毛嬙之謎
《莊子·齊物論》中提到的兩個美女是春秋戰國人,唐朝道家學者成玄英註疏時說:
毛嬙,越王嬖妾;麗姬,晉國之寵嬪。此二人者,姝妍冠世。
毛嬙是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大體與西施同時。至於是不是越王嬖妾,也有爭議。
宋朝人張邦基在《墨莊漫錄》中說:
管仲之書,已言毛嬙、西施,是二人者皆前古之人矣。豈越之西施,冒古之美人以為名耶?是有兩西施矣。而毛嬙亦非越王之美姬明甚。
他認為齊相管仲早就提過毛嬙、西施,看來這兩個人的時代更加久遠。因為管仲(約前723年-前645年)去世的時候,西施還沒有出生呢?
也許越國的西施是用了古人的名字,古代大概有兩個西施吧,自然,毛嬙也不會是越王的妃子了。
二、驪姬之亂
莊子文中提到的驪姬(?-前651年),有的版本寫作麗姬,真實的姓名不詳。她是春秋時期驪戎國君的女兒,晉獻公的妃子,晉君奚齊的生母。
這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女人。
在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打敗驪戎,驪戎求和時將驪姬與其妹少姬獻給了晉獻公。姐妹兩個都生了一個兒子。
驪姬獲立夫人,並生下兒子奚齊。因為驪姬以美色獲得晉獻公專寵,因此動了幹政之心。她像後來的武則天一樣,她設計迫使原太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夷吾逃亡。於是,晉獻公改立奚齊為太子,史稱驪姬之亂。
晉獻公死後,荀息遵旨立奚齊繼位,驪姬為太后。不過在喪禮過程中,裡克殺死了奚齊和驪姬。荀息於是改立卓子(驪姬妹妹之子)為君,不久,裡克又殺害卓子。
這一段故事出自於《春秋左傳》。
三、沉魚落雁
1、沉魚落雁
沉魚落雁用來形容美女,雖然其意出自《莊子》,但是作為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在唐宋詩詞中似乎見不到。在元雜劇中才經常出現。例如元曲【滿庭芳】中:
人間罕有,沉魚落雁,月閉花羞。蕙蘭性一點靈犀透,舉止溫柔。成合了鸞交鳳友,匹配了燕侶鶯儔。
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
【滿庭芳】人間罕有,沉魚落雁,月閉花羞。蕙蘭性一點靈犀透,舉止溫柔。成合了鸞交鳳友,匹配了燕侶鶯儔。
在唐宋詩詞中,沉魚和落雁是分開使用的,而且和美女沒有什麼關係。
2、沉魚
在古詩詞中,沉魚往往表示音信斷絕。例如晏幾道的《蝶戀花》: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裡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沈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又如李綱的《家問自閩中轉來走筆寄諸弟》:
江海相望萬裡餘,幹戈阻絕久離居。沉魚斷雁杳何所,一紙千金初得書。身脫鯨波真偶爾,家鄰兵火幸恬如。弟兄老矣何為者,相約羅浮同結廬。
兩漢佚名的《飲馬長城窟行》中,有詩云: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這就是魚代表書信的出處
3、落雁
落雁一詞,並沒有什麼深意。鴻雁傳書是一個典故,和沉魚一樣代表書信,但是經常用很少用落雁直接代表書信,這個沉魚不同。
上面引用的兩首詩,用斷雁、浮雁和沉魚聯合組詞,但是不會用落雁。
落雁其實就是飛落的大雁,例如薛道衡的《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又如陸遊的《雜興》:
碩果墜池響,魚隊散無跡。空弦可落雁,此事蓋自昔。
四、閉月羞花
1、閉月羞花
閉月羞花的故事,也和沉魚落雁一樣,出自於元雜劇散曲中。例如《越調·採蓮女》:
採蓮湖上採蓮嬌,新月凌波小。記得相逢對花酌,那妖嬈,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不恁也魂消。
又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
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同樣,在唐宋詩詞中,似乎沒有連用的閉月羞花。
2、閉月
唐宋詩詞中,閉月並不是讚美佳人的容貌。例如陸遊的《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
娥江道上欲三更,垣屋參差閉月明。倚柂賦詩無傑思,斷腸分付棹歌聲。
梅堯臣的《和範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詩云:
天子賜燭昏夜時,嫦娥閉月栽桂枝。稱量高下唯妍辭,相與盡心無附離....略
這裡的閉月,是指擋住月光,與美人容貌無關。
3、羞花
宋朝詩詞中,羞花有讚美佳人容貌的意思了。例如宋朝吳百生的五律《宮詞》中也用到了羞花:
妙選昭陽進,【羞花】妒六宮。行階蓮落地,隨御柳含風。按舞天光近,徽歌燭影紅。夜深金殿合,環佩月明中。
王澡的《祝英臺近·玉東西》:
玉東西,歌宛轉。未做苦離調。著上徵衫,字字是愁抱。月寒鬢影刁蕭,舵樓開纜,記柳暗、乳鴉啼曉。短亭草。還是綠與春歸,羅屏夢空好。燕語難憑,憔悴未渠了。可能妒柳【羞花】,起來渾懶,便瘦也、教春知道。
這裡的羞花並沒有用典。
結束語
明朝彭大翼撰《山堂肆考》中,解釋「沈魚落雁、蔽月羞花」時說:
《麗情集》有沈魚落鴈之容,有蔽月羞花之貌,。又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鳥見之髙飛,魚見之深入,麋鹿見之決驟。
《麗情集》是宋人張君房的作品,老街沒有裡面有這些內容。也許另有一部《麗情集》吧。
可見,唐宋詩詞中的沉魚、落雁、閉月單獨使用時,幾乎都和美人無關。另外,四大美人王昭君、西施、貂蟬、楊玉環,似乎也和這兩個成語沒有什麼關係。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75|短壽的陳人傑與眾不同,傳世31首作品只用一個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