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女孩子最好的嫁妝是一張名校文憑,千萬別靠它吃飯,否則也還是苦死。帶著它嫁人,夫家不敢欺負有學歷的媳婦……」
這些被現代很多年輕人貼上『心靈毒雞湯』經典詞句都是出自影片《喜寶》裡面的女主的經典臺詞;
相比影片諸多經典臺詞我更喜歡:「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
畢竟工作是我們一切可能的根本,而健康是一切根本的可能。
2020年10月上映的影片——劇情電影《喜寶》,改編自亦舒同名原著小說,亦舒筆下的女性大多是既美麗又清冷、聰慧、堅韌有追求、且拜金,但是內心依舊有一個驕傲的靈魂。《喜寶》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的消費主義時代為背景首次出版。時至今日,亦舒筆下的《喜寶》一書已經被翻譯成十餘國語言,全球行銷7000餘萬冊的佳績!
該劇主要是講述了家境貧寒但努力堅持學習考上名牌大學的女主角姜喜寶,一次偶然機會認識了富家千金勖(xu)聰慧,兩人一見如故並留下聯繫方式,不久富家女要訂婚,便熱情地邀請了女主喜寶參加自己的訂婚家宴,其實富家女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藉此機會嘗試撮合女主和自己的哥哥勖聰恕。但戲劇性的反轉是富家女的父親勖存姿也被獨特氣質的女主吸引了,並且也對女主展開了追求。
劇中姜喜寶面對自己窘迫現狀以及其他原因,在這對父子的熱烈追求下,姜喜寶選擇了勖爸爸,做了他的情婦,當然女主從此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果忽略喜寶個人的現實困難來說,她的行為實屬一顆擊破道德底線的子彈。
然而影片《喜寶》卻是一個撕破童話面具的影片,直面愛情與物慾中艱難抉擇的故事,下面進入正片環節:
影片一開始女主喜寶在一堆美元堆砌的大床上醒來,實實在在的給我們展現了本劇的中心思想:有錢,原是我們打工人不配!
女主喜寶和富家女聰慧在飛機上認識的,這裡就不得不吐槽富家女果然是天真可愛的過分啊,沒聊兩句話就邀請喜寶去自己的訂婚宴。訂婚宴上女主喜寶酒桌上與聰慧等人酒過幾巡,放下拘謹,並非常自然流露出的嫵媚、狡黠和獨具個性的談吐,在訂婚宴上更是「隨隨便便」的把聰慧的爸爸勖存姿、其中也包括聰慧的未婚夫都迷得七葷八素,紛紛開始追求她。
超級大富豪勖爸爸開始瘋狂砸錢的套路女主並說「姜小姐,我除了有錢以外,我什麼都沒有,不過我真的喜歡你」 啪~的甩來一張支票,讓喜寶去買一個喜歡的戒指。喜寶去買了一個閃瞎眼的十克拉的大鑽戒,戴上戒指的她說了一句毀三觀的臺詞:「誰送最大的鑽石,誰就是最愛你的。
家境貧寒的女主喜寶一開始是拒絕的,但一想到學費、生活費,「走投無路」的喜寶還是選擇做了勖存姿的情婦。這就體現了劍橋高材生的高瞻遠矚的智慧,兒子哪有爹有錢啊!要選肯定選爹咯!
終於,喜寶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劍橋大學的高昂學費有著落了、擁有了匈牙利古堡房產和女管家、腳蹬高跟鞋在寬廣的歐洲農場裡約會。
這裡還有一個更雷人的劇情——勖爸爸的兒子因為承受不住喜寶的拒絕而得了精神病,勖爸爸更是開槍打死了自己的女婿。喜寶在這種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生活裡仿佛是一個公主,誰承想富豪不長命,死的也是莫名其妙。原著中喜寶最後守著一輩子花不完的財富,逐漸枯萎凋零。勖聰慧也離家出走,沒有接管勖家的事業。
而影片中喜寶將留下了勖存姿給她的全部遺產留下,一個人去漂泊。到底是因為喜寶愛上了這個男人,還是喜寶想到自己為了錢而浪費掉的青春歲月,每個人內心都是一個豐富又複雜的小世界,如果一定要選擇正確與否,那一定是一場無休止的辯論賽,有人認為本片提醒年輕女孩兒不要學習喜寶的教育片?也有些人天生就不能認同喜寶這種行為?當然也有人認同理解喜寶行為,在我看來,最好的解釋就是另有它因吧……
《喜寶》之所以被吐槽,小編搜刮影評,總結是因為很多觀眾感覺喜寶片中行為三觀不正,好像為了錢,給有錢人當情人也是合理的,其實更多的是觀眾潛意識鄙視這種行為吧。整片充斥著「金錢至上」的觀點,一個美女高材生除了錢啥都有,只要奮鬥沒什麼不可能,居然在電影裡定義為「走投無路」,非要去抱有錢人的大腿。
還有吐槽喜寶對勖爸爸的愛來得莫名其妙,前面說著「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看上去她是只要錢,大家都忽略了她的前半句「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其實她也是渴望被愛的,只是電影中沒有體現出來,其實原著中的喜寶和勖存姿的感情線千節百扣,兩人之間的感情令人莫測,這也是後來勖存姿重病住院的時候,兩人之間才流露出些許真情。這些簡化讓人物形象變得單薄無力,難以與觀眾產生共情互動,看到的只有主角在戲裡撕心裂肺地哭,而戲外的觀眾始終難以打動、無動於衷。
即便現在被吐槽這麼嚴重,可是當年亦舒在創作《喜寶》的時候,可沒人吐槽甚至一度被譽為「女孩們的成年聖經」 是女性成長中的必讀之作。說到底這個時代變了,大家已經看了太多瑪麗蘇、傻白甜、灰姑娘遇到王子的故事,大家早已經麻木,甚至排斥。雖然說在這個金錢至上且物慾橫流,膚淺、拜金、自私依然存在的社會,電影只是一種藝術展現形式,在不違反政策法規和正確價值觀導向的框架下,來表達作者/編劇的文學內容的一種視覺作品,反映出來的現象不一定是符合大眾口味,對標原著作品內容來說,只要努力用影視的手法能表達出來,也不一定非要去符合大眾口味,至於豆瓣評分,小編認為完全不重要,無論原著作者,還是電影的製作的人員們,一定是付出很多努力才得以完成的此部作品,每部作品背後付出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值得尊重!在此致敬每一個創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