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小貼士-吊單槓3大錯誤姿勢

2021-02-07 LP運動防護學院

只要姿勢正確,吊單槓其實是很好的訓練上半身肌群的方式,尤其是臂肌,括背肌,斜方肌,三角肌,二頭肌,腹肌等等

初學者可以由以下兩種方式開始學習使用單槓:

握住單槓,曲臂往上拉約5公分,手臂伸直,身體往下放鬆

踩在箱子或椅子上,手握住單槓,一樣往上拉,這個方式較省力,女性也可以使用

握單槓時,雙臂距離不同,可以訓練到不同的肌群,如果雙臂距離寬,這時手臂出力少,背肌出力多,能訓練到闊背擊;如果雙臂的距離窄,則手臂出力較多,可以訓練到手臂肌肉。


正握,反握也有差別,反握可以刺激肱二頭肌,正握則能訓練肱肌,但正握反握與肩膀舒適度有關,每個人的習慣也不同,但如果兩種握法都能使用,則可以增加訓練的肌群。

常有人認為,吊單槓可以改善肩周炎,但其實並不適合。肩周炎的患者肩膀關節粘黏,導致手臂無法上舉,疼痛,肩膀動作幅度受限。一般復健科會用溫和的方式拉開肩關節粘黏,動作雖然也是肩關節上舉,但需要特別指導和技巧的,單槓太激烈,可能越做越嚴重。

用單槓來改善脊椎側彎也是一個迷思。脊椎側彎的原因可以分為三種
感染或外傷,需要開刀處理

姿勢性側彎

天生性的側彎

情況較輕的側彎,吊單槓可能有些效果,但有問題還是應該就醫,而非選擇吊單槓自我矯正。

吊單槓跟物理治療中的牽引很像,但手臂的力量有限,無法跟牽引的器械相比。如果下背痛的原因是"腰椎滑脫"或"椎弓解離"就不能吊單槓。

吊單槓時,腰部會往前彎,容易壓迫到已經受傷的地方,反而更容易加重病情。

運動很重要

鍛鍊身體要選對方式
不要更槓
更不要逞強

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避免運動傷害
LP 愛你噢!!


相關焦點

  • 吊單槓的好處~整椎
    吊單槓是大多數人孩提時熟悉的運動,但隨著年齡增長,昔日矯健的身手不再,往往變得只能在單槓上支撐幾秒鐘,也就跟單槓愈行愈遠了。但是,千萬別放棄這項運動。吊單槓不但能強化日漸鬆散的肌力,如果經常腰酸背痛,或是有脊柱側彎、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善用這項運動還可以改善症狀,甚至可以不藥而愈!脊椎是維持人體骨架的中樞,它需要靠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支撐。
  • 吊單槓是很好的腰突康復動作,你知道如何提高吊單槓的效果嗎
    吊單槓到底能不能幫助腰椎間盤恢復呢?有很多人是持懷疑態度的,而在這裡我要說的是,在動作要領正確的前提下,是非常有利於腰椎間盤恢復的健康的。但是如果你沒有掌握到核心的動作要領,是很難取得好效果的。今天我就以吊單槓這個動作為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動作的要領和原理。關於怎樣吊單槓的效果才是最好的?網絡上眾說紛紜,有的說吊單槓的時候,腳在空中蹬幾下效果好,有的說腳離開地面效果好,也有的人說腳尖點地效果好,而我認為這樣的吊單槓效果都不是很好。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吊單槓方法,跟其他人的吊單槓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能做吊單槓鍛鍊嗎?有好處嗎?
    健身器材隨處可見,幾乎每個小區和公園裡都有,各地的健身器材雖然各有不同,但單槓卻是標配。而單槓的使用率也很高,有些年輕人為了練肌肉做引體向上,有些中老年人卻是想要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去吊單槓。經常也聽見很多患者在門診諮詢:「李主任,我這腰椎間盤突出能不能去吊單槓?
  • 腰突治療民間秘方——吊單槓,怕不是在逗我?
    患過腰椎間盤突出的人經常會被安利用吊單槓的方法來自己康復,但是有些人反映效果非常好,但是對有些人沒啥大用甚至還會加重症狀。牽引,顧名思義就是順著椎體牽拉,使得脊柱內部椎間盤高度和椎間孔的空間可以稍稍變大。
  • 老人晨練,「吊單槓」要不得?
    其中不乏「單槓懸吊」、「單槓翻跟頭」等一些「花式」鍛鍊方法。有的老年人說翻單槓治好了肩周炎、有的鍛鍊者說治好了自己的頸椎病。那麼,這些「單槓動作」是否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起到晨練的效果呢?聽一聽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醫學運動科劉濤醫師怎麼說。
  • 吊單槓能長高嗎?
    近期寶寶迷上了吊單槓,很擔心因為這個為孩子長高增加壓力。當家長的都是各種愁~~想要了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經常吊單槓,腰間盤突出可以不治而愈?聽聽骨科醫生怎麼說
    吊單槓就相當於相鄰兩個腰椎被拽開,距離變大,腰椎上的壓力減小了,自然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但是這並不代表可以治癒,因為人體不能一直保持牽引的動作,只要恢復正常體態,腰椎還是會繼續壓迫,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要想著自己進行吊單槓就能把腰椎問題治好,自己進行吊單槓運動時,力度和方向都不能掌控,很容易錯誤發力,導致病情加重,因此一定要在骨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牽引訓練。同時還要詳細諮詢自己的腰椎狀態是否適合吊單槓,掌握正確的方法,安全第一,這樣才對腰椎有好處。
  • 吊單槓真的能長高嗎
    吊單槓能長高嗎  理論上能長高。
  • 倒走、吊單槓對腰痛真的有用嗎?
    倒著走and吊單槓很多人都想找一個不用去醫院,即使無用也不會對身體有害的方法來嘗試性得緩解病情,倒著走和吊單槓是很多腰痛患者都願意去嘗試的方法。一來兩項運動技術難度不高;二來兩者緩解腰痛江湖傳言很久,知名度比較高,甚至得到了部分醫生的建議。這兩項運動到底有沒有效呢?
  • 單槓能鍛鍊哪個部位肌肉
    3.2、倒掛式仰臥起坐:所謂的倒掛式仰臥起坐,即倒掛在單槓上做仰臥起坐,用雙腳或雙腿勾住單槓,然後進行仰臥起坐的運動。鍛鍊效果:對於腹部肌肉有比較大的刺激作用。但是要注意倒掛式仰臥起坐是難度比較大的腹肌訓練,沒有經過基本仰臥起坐鍛鍊就直接這樣做會拉傷腹部肌肉,而且倒掛在單槓上危險性比較高。一般來說,使用單槓進行腹肌鍛鍊最好是控制在30-60分鐘以內,這樣能保證使得腹肌得到充分刺激。用單槓鍛鍊的時候,最好是能分組練習,根據自身情況來設定鍛鍊強度。
  • 吊單槓長高? 拉伸運動是最安全的增高運動
    日常生活中,單槓作為健身器材受到很多健身愛好者的青睞。我們知道,體育鍛鍊對長高是有好處的。那麼,吊單槓能長高嗎?
  • 【健身】拉單槓練哪裡肌肉 拉單槓對腰椎間盤突有效果嗎
    在使用單槓做各種訓練動作時,對於肩三角肌是有鍛鍊效果的。鍛鍊背肌在使用單槓做像引體向上、屈膝上舉等動作時,都是能夠刺激到背部肌肉,對於背肌有一定的鍛鍊效果,特別是背闊肌。鍛鍊肱三頭肌當肱三頭肌收縮時,會使得肘關節伸直或前臂下垂,而當肱三頭肌舒張時,則是使得肘關節彎曲。在單槓訓練中,需要各種屈臂動作,因此經常使用單槓鍛鍊是能鍛鍊到肱三頭肌的。
  • 比賽吊單槓,壯碩肌肉男與精瘦肌肉男,兩者身體素質差距有多大
    比賽吊單槓,壯碩肌肉男與精瘦肌肉男,兩者身體素質差距有多大 單槓,對於大部分健身人來說,都算比較熟悉(至少都有所了解),而不同體型的肌肉男在用單槓鍛鍊時,
  • 每天吊單槓三分鐘,提高抓握力,增加肩背靈活性
    懸掛(吊單槓)是MovNat訓練裡面重要的一部分。懸掛的好處1.提高握力和耐力如果你想提高你的抓握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懸掛。當你掛在一個單杆或其他物體上時,與抓握有關的肌肉必須火力全開,來拉起整個身體的重量。如果你對懸掛很生疏,那麼在做這項訓練時,你會發現前臂在10秒左右開始被乳酸所灼傷。
  • 腰椎間盤突出症吊單槓鍛鍊可行嗎?應不應該去做?需要注意什麼?
    腰椎間盤突出症,吊單槓一定不適應於每一個人,尤其是出現脊柱側彎或者生理曲度反弓的人,這麼做十有八九會出現疼痛,如果堅持去做的話,不但問題得不到改善,反而會誘發症狀的加重,給自己造成更大的痛苦。吊單槓的作用從解剖結構上講,如果在一個拉力的條件下,可以減輕椎間盤突出對於硬膜囊和神經根的刺激,吊單槓採取的就是利用下半身的重力作為牽拉力度,減輕椎間盤的受力,從而讓腰腿痛的症狀減輕,不過這顯然太理想化。
  • 腰椎盤突出該如何吊單槓,原來還有這麼多誤區
    吊單槓一定不要做引起向上那種,也不適合高度過高的單槓!為什麼不建議引體向上?這是由於在引起向上的時候背部肌肉會收緊,起不到藉由下半身重力對椎間盤牽拉減壓的作用!為什麼不建議單槓過高?跳上去手抓住單槓還不要緊,但是在下來的時候一旦對於地面的高度估計不對,落地時的衝擊力可能對椎間盤造成損傷!多高的單槓合適?伸手可以夠到的單槓即可,手臂伸直,屈膝,全身放鬆,堅持一段時間,腳先落地,然後放手。單槓如果都過高,可以放個東西踩著,再這麼做!
  • 宅家鍛鍊注意安全,男子吊單槓左側肩袖撕裂
    紅網時刻4月23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梅玫)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市民會選擇家庭健身,今年40歲的劉世賢(化名)在家裝了單槓,每天大量練習吊單槓引體向上,不到一周時間,超負荷的鍛鍊讓劉先生的左側肩關節出現了疼痛,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經磁共振檢查顯示
  • 單槓是時下最熱門運動,對身體有哪些好處?還有一項運動也流行
    吊單槓的好處有哪些吊單槓的好處有:鍛鍊腰背部和肩臂部肌肉,增強肌肉的柔韌性,維持脊柱的穩定性,拉伸脊柱,減輕胸腰椎椎間盤的壓力,調整脊柱小關節紊亂,緩解腰腿疼痛。吊單槓的時候握緊橫槓,雙足離地,保持身體中正,自然下垂懸吊,利用身體自身重力和手臂的拉力牽拉脊柱。每次吊單槓,按身體的耐受力,懸吊半分鐘到數分鐘。可每天早晚各懸吊一次。牽吊完可甩動手腳,拍打放鬆腰背肩臂肌肉。
  • 吊炸天的單槓,訓練花樣如此多!在家也能虐出一身肌肉!
    他的計劃是堅持街頭健身,玩單槓練出肌肉。3個月過去,看看他的肌肉線條。僅靠一隻單槓,他就讓上半身練出了肌肉線條。3、 增加阻力8-12次*4組3、垂懸提膝8-12次*4組吊炸天的單槓,訓練花樣竟然有這麼多?幾個月就能玩出一身肌肉!
  • 這幾個健身動作,能完美詮釋單槓帶來魅力,你會感受到它帶來快樂
    健身單槓容易惹起肌肉緊張。這一方面依據理論剖析,通常體現在行動要點的把握上。許多健友注重鍛鍊強度,缺乏對動作規範化的控制,最終招致錯誤運動,形成身體損傷。肩膀肌肉的緊張很常見。(另一方面,你的身體情況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