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丨這些書,讓你更愛你的寵物

2020-12-16 派摩寵物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最常見的就是狗和貓了,狗勇敢而忠誠,貓細膩而溫暖,Ta們分別用不同的特質給我們以感動,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獲得治癒。

所以,趁著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派派就向大家推薦7本與貓狗有關的書,體會貓和狗是如何將我們打動的。

1.《特別的貓》

作者: [英] 多麗絲·萊辛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是一個愛貓成痴的作家,貓完全融入她的生命,伴隨著她經歷生活的風風雨雨。

她在本書裡講述了人與貓之間的動人故事,細數曾經讓她歡欣也讓她憂愁的貓咪們。

大師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著實超凡,能把這種隨筆寫得精彩紛呈,幾隻貓咪的生活在她筆下妙趣橫生。

萊辛還把貓咪的心理解釋得合情合理讓人無法反駁,以至於讓人不禁懷疑她是不是會貓語。看完這本書,相信更多人都會動起「養一隻貓」的念頭了。

2.《獵人們》

作者: 朱天心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這本書雖是散文隨筆集,但也可以視為小說家「都市人類學」式的臺灣社會「畸零族群」觀察,只是凝視對象從人轉移到了貓。

作家用情更深,在她自己的人生與時間中的刻鑿痕跡也就越深。在這本書的九篇作品中,作家述寫自己與屋裡屋外、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生活領域裡眾貓族的邂逅與相處。

她給Ta們自由,卻賺得了羈絆;對Ta們的生命尊之重之,自己的生命也得到豐富。

在作者的筆下,貓已經不是寵物,不是朱家男女老小的玩偶,而是一群獨立自在的主體,各逞其能在人類支配的環境裡尋找空隙,爭取一份存活的空間。

這種視貓為自由主體的貓書,應該與人類英雄的傳記歸於同一類文體。

3.《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作者: [日] 佐野洋子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這是一本兒童繪本,但我卻覺得它也適合成人看。

有一隻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其實Ta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Ta,有100萬個人在Ta死的時候哭過,可是Ta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貓曾經是國王的貓。貓討厭國王,國王總是發動戰爭。

貓曾經是水手的貓。貓討厭大海,水手帶Ta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碼頭。

貓還曾經是一個魔術師的貓,曾經是一個小偷的貓,曾經是一個孤零零的老太太的貓,曾經是一個小女孩的貓,Ta被鋸死過、被狗咬死過、老死過,還被背孩子的帶子勒死過。不過,Ta已經不在乎死亡了。

後來,貓就誰的貓也不是了,Ta變成了自己的貓。Ta愛上了一隻美麗的白貓,Ta比喜歡自己,還要喜歡白貓。

有一天,白貓在Ta身邊靜靜地不動了。Ta哭了起來,從夜裡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夜裡,Ta哭了有100萬次。一天中午,Ta的哭聲停止了。Ta在白貓的身邊靜靜地不動了。

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4.《荒野的呼喚·白牙》

作者: [美] 傑克·倫敦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本書是關於狗的全球性經典小說之一,收入美國作家傑克·倫郭的兩部描寫動物的著名小說。

《荒野的呼喚》寫的是一隻出生於富貴人家的大狗巴克和一隻有一半狗性的狼。書中描寫了Ta們各自為生存而進行的原始鬥爭,巴克在為主人報仇之後,回應荒野的呼喚,遁入了森林。

而白牙最終在主人的感召下克服了野性,並在危急時刻奮不顧身地救了主人的命。

小說寫得生動、感人,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傑克·倫敦似乎想讓人們通過他的文字看清人類的本來面目。

他毫不留情地撕去了社會披在人們身上的層層偽裝,引導人們從動物的基點上來思考生命:我們是否在社會中待得太久,忘去了大自然的氣息?

5.《我在雨中等你》

作者: [美] 加思·斯坦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我叫恩佐。我老以為自己是人,也一直覺得我和其他狗不一樣。我只是被塞進狗的身體,裡面的靈魂才是真實的我。

這裡記錄著我和主人丹尼相依度過的風雨悲歡:當妻子悽涼死去,當嶽父母和他反目成仇,當他鐐銬加身被突然逮捕,唯有我知道真相。

可是,我只是一隻狗,我無法發音,不能說話……現在我老了,即將離開這個世界。

我想與你分享我的故事,如果你願意,就翻開書,我在故事裡等你……

雖然講的是主人家的悲歡離合,卻展現出很多人生哲理。而書中所展現的狗與主人間的真摯感情更是讓眾多讀者感動唏噓、潸然淚下。

6.《再見了,可魯》

作者: [日] 石黑謙吾

攝影 [日] 秋元良平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可魯是一條聰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這是Ta的一生。

所有和可魯打過交道的人,都把可魯當成一個鮮活的生命來看。Ta從來不是小狗,Ta有名字,Ta是人們心中的「可魯」、「小可」、「阿可」……

可魯最可貴的是,Ta有特別誠摯的性格,坦率、隨性、閒適、安然、忠誠,以一生的機敏來幫助人,情感激烈,卻又十分克制、忍耐、低調。可魯就像人們生活中時時想遇見的一個「好人」。

可魯的一生,被人善意地記錄了下來,寫成了這本書——《再見了,可魯》。

7.《阿弗小傳》

作者: [英] 維吉尼亞·伍爾夫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阿弗是英國女詩人勃郎寧夫人的一條小狗,陪伴了她纏綿病榻的年月,最近距離地見證了她與大詩人勃郎寧的相識相戀,並參與了他們的私奔。

本書是阿弗的傳記,透過一條小狗的視角,再現了桂冠詩人夫婦的浪漫愛情傳奇和宇宙中不同生命形式間的神秘聯繫,同時也表達了對沉悶都市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嚮往。

伍爾芙最為關注的女性主義、現代主義主題在其中也時有巧妙表達。

與作者其他晦澀朦朧的實驗作品相比,這部小說手法相對傳統,視角獨特,語言詼諧機智,是一本有趣而深刻的小書。

結語

如果你熱愛文學

並且內心溫柔、敏感

同時又是動物愛好者

希望這些書能夠帶給你慰藉

勾連起你生命中與Ta的記憶

-The end

相關焦點

  • 通訊:疫情之下更愛書——世界讀書日日本民眾掠影
    新華社東京4月23日電 通訊:疫情之下更愛書——世界讀書日日本民眾掠影  新華社記者郭丹  發達的出版業、時尚的書吧、電車裡隨處可見拿著紙質書在認真閱讀的民眾……「愛讀書」是日本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
  • 世界讀書日:為了裝逼才去讀書,你考慮過書的感受嗎?
    2020年4月23日,我們迎來了「世界讀書日」,網上各種應景的讀書宣傳又開始大張旗鼓地開始兜售「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仿佛在這一天不裝出一點讀書的樣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 「你看過的書最後都長成你的骨頭和肉。」丨《讀書讀書》
    「翻開故紙,與活人對照,死書就變成活書。」——周作人·《閉戶讀書論》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但其實,這樣繞來繞去,更像是在逃避,又或者說,更像是不了解實情的人說出的毫無依據的話。你說一個東西是另一個東西,這在邏輯上顯然是行不通的。一個東西就是一個東西,不是嗎?如果你真的了解一個東西的實質,為何不能「就事論事」呢?比如說,話語權,話語權指的是什麼?其主要的體現形式是什麼?實質內涵是什麼?又比如說智慧,智慧源起什麼?何以稱之為智慧?其依據又是什麼呢?
  • 4.23世界讀書日丨那些名字古怪卻很值得一讀的書
    答案就是————世界讀書日!!!回首我們已經度過的二十多年生命(明明只有十八歲)裡,我們都讀了哪些有意思的書呢?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名字有些古怪,卻十分值得一看的書!當你聽到《裸體午餐》,你會想到什麼?裸體????午餐????
  • 世界讀書日:樊登讀書周口運營中心聯合新華書店推出讀書日聊書
    「沒有任何快艇像一本書,把我們帶到遙遠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駿馬,能像一頁歡悅的詩篇,最貧窮的人也可在書裡旅行。」最是人間四月天,如約而至的不僅僅是草長鶯飛的美好,還有充滿書香的#世界讀書日#。仿佛空氣中都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息」。
  • 【世界讀書日】閱讀是女性的最美修煉,這些書值得一看!
    那麼,讀書,便是一個不錯的途徑。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當下快節奏的生活,很難有大段時間讀閒書。而每個上下班的日子,被拘在公車裡,至少一小時之久,此一小書,塞在包中,背起來莫有負重感,打開時一隻手足夠用,走馬觀花,恰可消磨慢慢囚途。她還有七位胞兄妹,《論語》《老子》《孫子兵法》《茶經》《了凡四訓》《菜根譚》《納蘭詞》,名頭個個響鐺鐺,正可不懼囚途長。
  • 世界讀書日:瑞達名師的枕邊書推薦給你!
    不少人納悶:這些人,除了一摞摞法學專業的書籍,私下裡,他們都讀了些什麼呢?去年雙十一那天晚上,瑞瑞利用職務之便,打開了瑞達名師的私人書櫥,一探究竟。結果,很驚豔。譬如,蔡雅奇熱愛運動,每天10公裡,不為燃燒卡路裡,更享受衝刺時的快感。他說,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活著……今天,世界讀書日,讓我們重溫瑞達名師的這些枕邊書。一起閱讀,一起進步如果要問法律和攝影之間的共同之處,就是利用技術、將它們變成美好的藝術。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尤袤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1.當下的「讀書」在《讀書讀書》中,金克木就《談讀書和「格式塔」》提出一個現象: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當然,我也知道,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夠有一種方式能總攬全局,最好是用一種符合當下時代的讀書方法可以更快更有效更加便捷地讀任何書籍,但為了更好的理解透,有些書是必須要讀的。就像一點不知道「經」是什麼,沒有見過面,又怎麼能理解透魯迅那麼反對讀經呢?讀到這,我想很多人可能會有所疑惑,如果是這樣,那麼這些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呢?
  • 世界讀書日丨書山有徑,想與你同行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會回到過去告訴自己一句話:去讀書吧,在書中你能體味更精彩的人生。年輕的我們還沒有看過世界,哪裡有什麼世界觀。抓緊一切機會去讀書,去看看世界,明白自己的局限,看過不平凡之後再接受自己的平凡。
  • 今天世界讀書日,它的起源和《堂吉訶德》作者有關……
    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因此提出要重新倡導讀書、尊重知識、尊重作家和詩人。世界讀書日因此應運而生。世界讀書日算起來發源很早,但定型卻在晚近的1995年。它的英文名字有三個。這是一個著名的宗教節日,每年也在四月二十三日慶祝。聖喬治是阻止羅馬皇帝迫害基督徒而殉道的聖徒,為歐洲廣大地區崇拜。這一天也是英格蘭地區的國慶日。同時,愛爾蘭、德國、葡萄牙、喬治亞、保加利亞,特別是發起「世界讀書日」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都隆重紀念。它曾是公共假日,根據傳統,那天人們要向所愛的人贈送玫瑰、向孩子贈書。由於此日正好跟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去世同日兼有贈書傳統,隨後漸轉成了讀書節。
  • 魅力881讀書會|世界讀書日,讓閱讀給你力量
    每本書拆解精讀,我們將這些厚重的書通通拆散,只保留最精華的內容讀給你聽,讓你能輕鬆讀透,讀薄一本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它能讓我在日漸浮躁的世界裡始終保持平靜,保持謙恭!何以解憂,唯有讀書。書是望遠鏡,書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晰。
  • 對待寵物,食物就是愛嗎?丨睡前聊一會兒
    不過如果過度寵溺成了寵物們身體的負擔,就要好好反思並且調整一下愛的方式了。摒棄「對待寵物,食物就是愛」的簡單思維,拒絕以愛的名義過度餵養,是每一位餵養者要掌握的必修課。在一些視頻平臺上,有人為博取眼球強迫寵物吃下超量或者不適合食用的食物,對這類內容更要堅決地反對和抵制。網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可以把五年壽命給你的寵物,你願意嗎?」不少人在這個問題下分享和自家寵物的溫馨瞬間和溫暖故事。在不斷遠離看家護院功能、向著伴侶和情感寄託等功能演變的背景下,寵物早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物」,一個「寵」字已經顯示出主體的情感特性。
  • 書應該這樣讀?這些讀書印上刻下的名句給你答案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在讀書日相逢一系列讀書印,令人感慨。作者:博文讀書印和藏書印不完全相同,前者更多趣味,後者多見記事,皆能怡情銘志。古代聖賢總結出各種讀書方法。但共同的一點是,必須用心,否則就是讀死書、死讀書。用心就能找到快樂。古人刻「讀書樂」印。通常見到的評價是讀書很苦,謂之「苦讀」。是苦是樂,唯有自知。和讀帖一樣,徐三庚夫子自道:「日愛評書兼讀畫」,一如「舊書不厭百回讀」。讀書不能有太強的目的性,所謂「豈為功名始讀書」,否則讀書的樂趣會蕩然無存。
  • 致最初的閱讀:那些繪本中的「書故事」| 世界讀書日·書單
    讀書,能讓大蛇變得十分溫順、友好,友好得甚至會去幫助一隻小老鼠;讀書,會給一向十分膽小的兔子帶來智慧和膽量,即使面對兇惡的惡狼,兔子也不會害怕了;讀書,會給小企鵝帶來無限的力量,讓它敢與身體龐大的海象去玩蹺蹺板;讀書,讓大象和小象的生活變得優雅起來,不再直接用鼻子喝水了,而是端著杯子,優雅地喝著茶或咖啡;讀書,也讓一向名聲不太好的狐狸改變了許多,狐狸變成「紳士」
  • 世界讀書日:這些評價超高的烘焙書籍你讀過嗎?
    回歸的美好生活不止有陽光,還有麵包和書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對於烘焙愛好者而言,「開一家自己的麵包店」都是我們所嚮往的
  • 世界讀書日推薦幾本適合25-30歲閱讀的書,看看有沒有你看過的書
    同時又會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所以我會從職場,人文和小說三個維度去推薦我看過的非常棒的書籍給你。書中有對迷茫求職者的求職技巧,也有對目標價值觀的塑造。這本書暢銷了40多年,並且曾經被《時代周刊》評為最具有影響力的100本書籍。讀完這本書,你會更全面的了解自己,也能更容易發現自己的優勢和擅長的工作。
  • 大家從全世界發來曬書,人生真的不孤旅 | 世界讀書日
    今天,借著世界讀書日的到來,希望也能將它傳遞給大家。快來認領你的作品吧~~~是不是想帶上放大鏡?來,我們挑其中部分,走近些看看大家都曬了啥~小編:出差途中,有太宰治相伴,和窗外匆匆而過的景色很相稱呢。圖:筱筱·ZHU從林芝去波密途中,在一個湖邊拍的照片。私以為,西藏是除紐西蘭外,《魔戒》的絕佳取景地。
  • 幾米:很多書取悅了大人,卻惹惱了兒童,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幾米卻別出心裁地在繪本《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中,畫出寫書的人、出書的人、印書的人、賣書的人、讀書的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不要有罪惡感。讀書很好,但不讀書應該也有別的好。熱愛閱讀的書店老闆很苦惱,他讓自己的兒子召集以往常來的小夥伴一起討論:大家還愛去書店看書買書嗎?書店老闆準備了許多他在閱讀時深受感動的名言投影,希望大家一起感受閱讀的美好。這是他的熱愛,也是他最後的希望。
  • 世界讀書日|翻開書美猴王「躍出」 立體版童書大揭秘!
    記者在世界讀書日來臨前,來到位於上海徐匯區的鐘書閣。王女士正在為5歲的女兒挑選立體書,記者看到,在書店繪本館的中間書架上擺著5個不同系列的立體童書,有《大鬧天宮》《哈利波特》《中秋節》等。對比下價格,平面兒童圖書每本售價一般二三十元,但是立體書的價位普遍在每本六七十元左右,有的甚至上百元。
  • 世界讀書日薦書|20本茶餘飯後必讀好書推薦
    轉眼間,又是一年的世界讀書日,那麼今天依然還是延續我們的傳統,為大家推薦幾本我認為的好書。讀書要怎樣讀?在我的觀念裡,所謂讀書,是一個延續性動詞,那是一輩子的緣分。結緣的關鍵是從小便應該愛讀書,自己首先要發自內心覺得讀書有趣。說起我自己的讀書史,大學時,對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儘可能去讀一些經典。後來,我的心境慢慢起了變化,開始東找一個,西找一個,只讀自己喜歡的作家,例如張承志、梁曉聲等。在參加工作後,逐漸接觸了一些管理方面的書,政論也有所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