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蘇富比發布2014業績均創歷史最佳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中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均下降

  

  馬奈名作《春天》。

  2015年1月,國際拍賣兩大巨頭蘇富比、佳士得先後發布2014年全年業績報告。佳士得2014年報公布的重點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佳士得全球成交總額達5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81億元),較2013年增長12%(以美元計算達84億美元,增長17%),創造佳士得有史以來成交總額最高紀錄。蘇富比2014年報公布的重點數據顯示,成交額共計60億美元,同比增長18%,並創歷史新高。2014年三分之一都是新客戶,新客戶業務佔成交總額20%。蘇富比大中華區客戶2014年共計購買藝術品價值超過10億美元。

  由業績報告可見,佳士得和蘇富比創造了兩家拍賣行創立兩百多年來的最佳業績。雖然到目前為止,2014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數據暫未公布,但兩家拍賣巨頭公布的喜人業績以及在全球藝術市場無法撼動的佔比。年初TEFAF公布的2013年全球藝術品市場數據中獲知:整個2013年度全球藝術市場總成交額僅略低於2007年而位居歷史第二。過往的一年,在人們普遍不看好的情勢下,全球藝術品市場高潮不期而至。

  銷售渠道拓展網際網路成新寵

  佳士得、蘇富比的業績在2014年雙雙創下新高,主要應歸功於兩大板塊:戰後及當代藝術和印象派及現代藝術。佳士得方面的數據顯示:戰後及當代藝術在2014年成績斐然,取得有史以來最好成績,成交總額達17億英鎊,較2013年增長33%(以美元計達28億,增長39%)。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於全球各區域同樣表現優異,成交總額達7.325億英鎊,增長14%(以美元計達12億,增長19%),特別是洛杉磯蓋蒂博物館以6512.5萬美元競得的馬奈的傑作《春天》成為亮點。

  同樣,在蘇富比公布的業績上升最多的四個部門裡,包含了戰後及現代、印象派及當代、珠寶與手錶。其中戰後及現代藝術品成交總額為16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品成交總額為14億美元,同比增長26.7%。珠寶和手錶部門上漲的比例分別達到13.8%和10.9%。

  兩家國際拍賣行業績的上升,除了個別藝術品門類的拉升外,還與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分不開。如今,「拍賣」早已不再是純粹的拍賣,雖然兩家拍賣行在傳統拍賣中繼續保持優勢並且業績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更多的增長點卻體現在拍賣之外的私洽和網際網路中。

  近幾年,各大國際拍賣紛紛在各地設立自己的藝廊或空間,旨在發展私洽業務。兩家國際拍賣巨頭在發展網際網路上策略稍有不同,佳士得在數年之前就一直致力於打造自己的網絡平臺和實時競投系統,並自2013年以來推出網上拍賣。而蘇富比則是在2014年7月14日宣布與全球電商領域巨頭eBay合作。

  雖然方法有所不同,但兩巨頭在網際網路上努力拓展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佳士得稱,2014年全球現場拍賣成交總額達42億英鎊,較2013年增長10%,私人洽購成交總額達9.161億英鎊,增長20%。總計達78場的網上拍賣成交總額達2140萬英鎊,增長54%,涉及21個不同拍賣類別。網上平臺買家來自69個國家,其中32%為佳士得新客戶,42%的新客戶的年齡在45歲以下。通過佳士得實時競投系統參與現場拍賣競標產生的最高價拍品是12月在印度孟買以280萬美元成交的泰伯·梅赫塔的《(Untitled)Falling Bull》。在線實時競投成交和網上拍賣成交的總額達1.78億美元。

  蘇富比給出的報告中稱:2014年度,25%的買家來自網際網路,網際網路買家的數量也較去年上漲了20%。

  中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均有下降

  受到中國藝術市場整體下滑的影響,兩家國際拍賣行2014年度中國藝術品的拍賣總成交額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14年佳士得在亞洲舉辦的拍賣成交總額達5.148億英鎊,同比降低14%(以美元計8.441億,降低 10%)。蘇富比亞洲區總成交為9億美元,亦較2013年有所下降。而這卻沒有影響整個亞洲買家在全球拍場的活躍表現。佳士得方面,2014年拍賣成交額增長18%,其中亞洲客戶對全球拍賣業績的貢獻比重達 27%。蘇富比方面,其中國藝術品部門全球總成交額3.335億美元。

  兩家拍賣巨頭都已經順利地進駐中國內地市場並完成了幾季的拍賣。但在策略上還是略有不同。蘇富比與歌華合資成立蘇富比北京公司,目前蘇富比北京已經擁有自己獨立的專家和管理團隊。幾季下來,蘇富比北京只拍賣中國二十世紀及現當代藝術作品,並且大部分的作品來自內地徵集。西方藝術品只是作為私人洽購展覽呈現。

  與之頗為不同的是,佳士得上海雖僅在上海舉辦拍賣,專家團隊卻主要依靠香港及美國方面的支持,並且拍賣領域也呈多樣化的嘗試,從中國現當代到西方經典,到珠寶、名表,設計作品均有所試水。

  佳士得中國區執行總裁蔡金青表示:「繼2013年舉行中國內地首場拍賣,2014年佳士得中國首度完整呈現春秋兩季拍賣,全年成交總額較上一年增長48%(以英鎊計)。其中在『中國當代設計』專場作品悉數成交。與此同時,佳士得還不斷拓展藝術展示和交流的平臺。2014年2月和10月,位於北京皇城會及位於外灘安培洋行的上海新址內的兩間佳士得藝術空間正式啟用,定期為藏家和愛好者奉獻佳士得的藝術展覽。2014年佳士得繼續拓展全球各地區業務,其中30%買家為新客戶。而上海作為佳士得全球12個拍賣中心之一,亦吸引了日漸龐大的海內外藏家群體,新客戶漲幅達32%。同時這一年中國藏家們呈現出更國際化、多元化、更成熟的收藏趨勢,活躍在世界各地的拍賣場之上。」

相關焦點

  • 拍賣行半年報:佳士得達成史上最佳業績蘇富比亞洲市場表現突出
    8月6日,蘇富比拍賣行發布2018年中財報,結合其7月27日發布的2018上半年亞洲拍賣成績,可以看出亞洲藏家對蘇富比影響很大。佳士得拍賣行7月24日發布的半年報同樣顯示,亞洲藏家在其全球拍賣版圖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 佳士得蘇富比半年銷售報告出爐
    原標題:佳士得蘇富比半年銷售報告出爐 近日,全球2大拍賣行同時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銷售業績報告,這2份報告透露出全球藝術市場的最新趨勢。報告中,佳士得總結6大重點:引領全球、主題拍賣、大師級作品需求強勁、新賣家增加、電子業務增長以及周年慶專場拍賣;而蘇富比發布的總結僅僅是亞洲蘇富比的銷售成績,順帶提及到全球範圍內的蘇富比拍場上亞洲藏家的耀眼表現,而非上半年蘇富比的全球成交報告,而蘇富比2016年第一季度的虧損高達2591萬美元(約合1.73億元人民幣),可見蘇富比這份銷售總結,多少有些避重就輕的意味。
  • 蘇富比在中國為什麼總是落後於佳士得
    cache.netease.com%2Fcatchpic%2FC%2FCD%2FCD3F4DD690F27ED40B03F16F11781EAF.jpg.bak&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拍賣會現場從2012年一件拍品的象徵性拍賣,到2013年 「北京藝術周」系列拍賣活動,2014
  • 蘇富比裁員、佳士得降薪,珠寶拍賣的新未來在哪裡?
    自3月開始,全球兩大龍頭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的一些重要拍賣全部延期,其中包括日內瓦的鐘表珠寶拍賣周。此外,蘇富比宣布裁員、臨時調整薪酬、強制休假,佳士得宣布降薪。再看Gemfields公司,由於全球各國相繼實施隔離防疫政策,原定於5月和6月舉行的高品質祖母綠和混合品質紅寶石拍賣會將押後至下半年舉行,具體日程未定。
  • 蘇富比佳士得恢復拍賣行保證金模式
    原標題:蘇富比佳士得恢復拍賣行保證金模式  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藝術品拍賣市場遭中創,蘇富比和佳士得拍賣均放棄了拍賣行保證金模式。蘇富比拍賣行在每季拍賣中保證金收入損失高達5200萬美元,而由於佳士得並未上市,因此,相關損失則無從計算。在2008年放棄了保證金業務後,兩家拍賣行嚴重依賴三方保證金模式。但是,當人們對藝術市場的信心走強以及利潤最大化的壓力下,如今兩家拍賣行都恢復了拍賣行保證金模式。
  • 蘇富比、佳士得春拍交卷:進退之間,藝術市場能否再造夢?
    4.21億美元,是佳士得254年歷史上第一次聯動全球4個城市同步拍賣交出的成績單。從昨晚到今天凌晨,4個多小時的馬拉松式拍賣,刷新了拍賣史。與此同時,2020年香港蘇富比、佳士得春拍敲槌正酣,高價頻傳。不過,根據「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統計,兩家公司標誌性的晚拍/板塊成績,同比2019年都有所下降。
  • 蘇富比裁員,佳士得減薪,拍賣業節流渡難關
    以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龍頭拍行為例,3月至5月的所有重要拍賣全部延期:包括紐約的亞洲藝術周(3月)、日內瓦的鐘表珠寶拍賣周(5月)、紐約的現當代藝術拍賣周(5月)。而原定於5月底的香港佳士得春拍能否如期開幕,目前同樣存疑。在無法開源的情況下,拍賣行財政壓力加大,只好選擇節流,以熬過艱難時期。
  • 2020年度成績單蘇富比跑贏佳士得 私人洽購潮起
    日前,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等幾大拍賣行陸續公布年度銷售數據,各大行的總銷售額迎來了意料之中的下跌,但行業整體仍然十分有韌性,線上拍賣、私人洽購以及來自亞洲的強勁需求,抵消了部分下行壓力,助力拍賣行業在疫情的困境中穩步前行。數字銷售大幅攀升佳士得執行長Guillaume Cerutti將2020年描述為「震驚和催化」的一年。
  • 蘇富比、佳士得全球聯拍
    日前,蘇富比和佳士得繼續全球聯拍的節奏,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倫敦與巴黎這兩大跨越英倫海峽的藝術中心,為藏家呈獻20及21世紀歐洲以至國際藝術界頂尖藝術家的作品。「巴黎現代藝術及倫敦當代藝術晚拍」(蘇富比)和「二十世紀:從倫敦到巴黎」(佳士得)專場拍賣與倫敦弗裡茲藝術周和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同期舉行,拍品匯聚印象派、現代、戰後及當代藝術巨作和設計傑作,其中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生命》作為世界首個登上拍場的混合現實行為藝術作品更是吸引了全球藏家的目光。現場客戶人數雖然受限,但全球同步網上直播吸引世界各地買家和觀眾實時參與。
  • 疫情下的藝情丨應對拍賣「寒冬」 蘇富比裁員 佳士得減薪
    以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龍頭拍行為例,3月至5月的所有重要拍賣全部延期:包括紐約的亞洲藝術周、日內瓦的鐘表珠寶拍賣周、紐約的現當代藝術拍賣周。而原定於5月底的香港佳士得春拍能否如期開幕目前同樣存疑。在無法開源的情況下,拍賣行財政壓力加大,只好選擇節流,以熬過艱難時期。
  • 觀點:2014蘇富比香港春季拍賣觀察
    原標題:觀點:2014蘇富比香港春季拍賣觀察 2014年的蘇富比香港春拍,是我二十年來參加過的香港拍賣現場人數最多的拍賣,來自全世界的藏家,大行家,特別是眾多大陸行家的到場,裡三層外三層將會展中心拍賣現場擠了個水洩不通。那麼是什麼拍品吸引了如此眾多的看客哪?成化鬥彩雞缸杯呀!
  • 盛大或將購買蘇富比拍賣行股權 原因幾何
    原標題:盛大為何要購買蘇富比拍賣行股權  據報導,以經營網路遊戲起家的盛大集團可能將增持世界著名拍賣行蘇富比股份到10%,如得以實現,陳天橋創立的盛大集團將成為蘇富比的第二大股東。5月17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批准了此次盛大集團在新加坡註冊的私有投資集團對蘇富比拍賣行持股的反壟斷增持。
  • 佳士得首次啟動全球4個拍場的同步拍賣 刷新歷史拍賣成績
    北京時間7月11日凌晨,具有254年歷史的佳士得通過網際網路開啟了第一次全球4個拍場的同步拍賣。香港、巴黎、倫敦和紐約,拍賣官、職員、買家一齊發力,「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拿下4.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5億元,刷新歷史拍賣記錄表。
  • 佳士得蘇富比兩巨頭突然提價 內地拍行無力追漲(圖)
    傅抱石《攜琴過綠陰》  成交價:1437.5萬元  佳士得、蘇富比爭相上漲買家佣金  近期,藝術品市場的熱點話題莫過於佳士得、蘇富比兩大拍賣巨頭爭相上漲買家佣金。佳士得率先發力,於2月中旬公布了佣金上漲方案,兩個星期後,蘇富比也宣布了幅度更大的漲價細則。  作為全球拍賣行業界的「百年老店」,佳士得和蘇富比此番佣金上漲的目的何在?中國內地的拍賣行是否會望風「追漲」?斡旋於豪商巨賈的拍賣行,維持其風光無限的經營成本又包括了哪些?數字背後,且看我們如何探尋市場真相。  強勢「漲價」:爭江湖地位多過掙錢?
  • Artprice(紐約):thierry Ehrmann:「Patrick Drahi收購蘇富比證明...
    全球兩大拍賣行藝術品拍賣成交額:佳士得和蘇富比 全球兩大拍賣行藝術品拍賣成交額:佳士得和蘇富比[https://imgpublic.artprice.com/img/wp/sites/11/2019/06/artprice-sothebys-vs-christies.png
  • 蘇富比私有化背後的財富邏輯 法國富豪們的「藝術經」
    當日,蘇富比拍賣行發表的聲明稱,將接受BidFairUSA的全資收購和私有化方案。BidFairUSA就是由歐洲電信與媒體集團Altice董事會主席派屈克·德拉希(PatrickDrahi)個人所有。此次交易總額37億美元,其中包括蘇富比目前10億美元債務在內。至此,全球這兩大拍賣行均由法國富豪所掌控。
  • 蘇富比深陷「危機門」 拍賣巨頭的亞洲新寶地
    記者 葉林     作為藝術界歷史最悠久、最受尊敬的拍賣行之一,蘇富比近來不斷傳出管理混亂鬆散、股東抱怨的消息。也就在前不久,其9.3%的股份被一位猶太裔對衝基金經理丹·勒布惡意收購,其理由聽起來似乎很荒謬—「不滿蘇富比辦事不力」。
  • 世界第三大拍賣行被收購,成立兩百年的邦瀚斯將如何超越蘇富比
    在該公司出售股份的私人股東中,董事長 Robert Brooks 曾在公司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一直意圖將這項業務傳遞給一位與我們長期願景相同的新老闆。」這家擁有 225 年歷史的拍賣行,被認為在 2014 年就考慮出售公司。當時,中國最大的拍賣行之一的保利是最主要的潛在買家。
  • 誰是真的「蘇富比」?
    英國的蘇富比拍賣行是歷史最悠久的拍賣行,四川的蘇富比拍賣行曾舉辦過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搭載物拍賣。「蘇富比」這個字號到底屬於誰?    昨天,英國蘇富比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市一中院對簿公堂。英蘇富比要求商評委撤銷川蘇富比的商標。
  • 2019~2020全國拍賣高貨翡翠前15名,蘇富比佳士得上榜
    近日,《2019~2020中國翡翠行業消費白皮書》在四會發布,由對莊翡翠和中寶協組成的白皮書編委會先後歷時一年,克服疫情困難,通過大量的線下市場走訪及各大平臺網絡交易情況調研,摸清了市場基本情況,並掌握了詳實的大數據基礎,揭示了中國翡翠行業消費的當下變化和未來發展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