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範本來很誠實,在因說實話而吃了幾次虧後,決心學著說謊。結果一學而不可收,最後竟練成了「不壞金身」,能夠做到在跟人打交道時每句話都說謊。久而久之成了習慣,連跟親朋、同學說話也不說實話,甚至連一些不必要的事也說謊。例如,你如果問他吃飯了沒有,本來是沒有必要說謊的,但他就反著說,吃了飯他就說沒吃,沒吃他就說吃了。他的一個同學打趣他說:「小範呀!我們跟你打交道很放心,我們很容易知道你的真實意圖,因為我們只要把你說的話反著想就行了:你說你吃了飯,那肯定是沒吃;你說你對我們有意見,那肯定是沒有意見。不像有些人,說謊說一半,讓我們搞不清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你比那些說一半謊的人強多了!」
全部說謊的人還能比說一半謊的人強?這不是一百步笑五十步了嗎?其實不然,這其中是有經濟學道理的。
說謊能夠增加交易成本,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每個社會都提倡人們說真話。自科斯以來,經濟學家們逐漸認識到,經濟活動不是在瞬間就能夠完成的「理想國」進行的,而是在一個充滿交易成本的真實世界進行的,現實生活中滿布著交易成本的「陷阱」。經濟學家們認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測量成本、籤約成本和履約成本三大部分。籤約成本主要是討價還價的成本,履約成本主要是保證合同執行的成本和對違約方進行懲罰的成本。測量成本則是一個很複雜、很有趣的成本。華人經濟學家張五常對此貢獻良多。每一個橘子的味道、大小都不同,為什麼賣家不對每一個橘子確定一個不同價錢,而是很多橘子共用一個價格呢?張五常認為這是因為對每個橘子的質量進行測量的成本太高了,這是任何商家都承擔不起的。生活中需要測量的事比比皆是,例如我們到菜市場買菜,要比較一下哪家的菜好;我們要做生意,不僅要對另一方的產品質量進行測量,還要測量對方的信用;企業要僱用一個員工,要了解員工的能力,等等。測量成本也就是信息成本。信息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沒有信息,任何人都將一事無成。信息成本是企業成本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生活中卻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例如,在菜市場上,賣主一般對自己的菜的質量了如指掌,而買主卻所知甚少。比如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打了多少農藥,賣主是一清二楚的。但買主只能看出蔬菜是否新鮮,卻很難判斷農藥殘留的多少。再如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對自己的能力心知肚明,而僱主卻往往一無所知。信息不對稱大大增加了信息成本。
說謊所以能夠增加交易成本,是因為它釋放了很多虛假信息,增加了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加了測量成本。那就是,只有說謊者知道他說的哪些話是真的,哪些話是假的。聽話的人要判斷這些話的真假就平添了很多困難。相反誠實則能夠減少信息不對稱,增加社會福利。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小範同學說的話,顯然要判斷小範說的話的真假要比判斷只說一半謊的人說的話容易得多。如果一個人真能做到全說謊,而聽話的人又知道他全部說謊,那他反而和說真話差不多了!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因為在專業化程度很高的今天,社會交往的頻率要比傳統社會高得多。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跟親朋好友交往外,在很多場合,我們都需要跟陌生人交往。如果人人都說實話,我們會感到,和陌生人交往會和熟人交往一樣放心。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時,人人都會多一份警惕。這是因為由說謊而帶來了信息不對稱,說謊增加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不信任,無疑也增加了交易成本。例如,你買菜時你會警惕地盯著秤,怕缺斤短兩;你買肉時你會反覆察看是不是注水肉或帶病肉;當在市場上出售產品和服務時,你還要判斷買主會不會按時付款。這無疑都是一種時間浪費。還有你出門問路最好要多問幾個人,免得被指向相反的方向。筆者就曾有此糟糕的經歷。你還要一再囑咐你的小孩,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總之,在一個存在很多謊言的社會,你會生活得很累。這說明,你生活的成本太高了。
前幾天看到一則消息,說美國人對人們心目中所認為的英雄應具有哪些品質做了個調查,結果成年人和兒童都把誠實列為英雄所應具有的第一位的品質。為什麼誠實那麼重要?因為謊言不僅增加了交易成本,還大大降低了人們的福利。
米爾恩(Milne)證明,誠實是每個社會都推崇的重要價值之一。既然誠實能夠增加社會福利,那麼人們為什麼還要說謊?因為說謊者能夠從中獲利。說謊者通過偽裝自己和自己的產品質量,獲得了高於自己或自己產品的實際價值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