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樣的咖啡迷心中,沒有什麼氣味能與開花期的咖啡地中的氣味相比。咖啡樹的第一次開花期約為三年左右,白色的花為五瓣筒狀花朵,飄散著一種淡淡的茉莉花香,花序濃密而成串排列。開花二、三日之後即會凋謝,幾個月後開始結出果實。在雲南,這一時期正好是雨季的開始,通常是在三月或四月,氣候會比較乾燥,氣溫開始回升,此時雨水會擊開熟睡的花蕾。對於即將到來的咖啡成熟季節,這些開放的咖啡花都有很大的意義。
90-95%的阿拉比卡咖啡樹是自花傳粉的:為花朵授粉的花粉來自於同一植株,之後漿果立即開始發育。果實為核果,直徑約1.5釐米,根據品種不同,漿果會隨著成熟而從綠色變為黃色或紅色。由於開花時間的前後錯落,你會看到樹上同時掛著紅色和綠色的漿果。咖啡果實內含有兩顆種子,也就是咖啡豆。這兩棵豆子各以其平面的一邊,面對面直立相連。
從開花到咖啡漿果成熟所需要的時間會受幾個因素的影響,包括咖啡品種、氣候條件以及農藝操作方法。對於阿拉比卡咖啡來說,大約需要6-9個月,也就是說在雲南地區從這時開始就可以收穫了。咖啡種植帶的收穫季自10月份(在一些較溫暖的地區為9月份)開始,一直延續到來年2月。雖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機械化方式進行採摘,但大部分國家仍然使用手工採摘咖啡果。
而手工選摘更是一項勞動密集型作業,成本較高。因此它主要用於採摘優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這只是優質咖啡生產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正是雲南地區採摘咖啡的方法。鮮果採摘的當天就需要進行脫皮處理,然後是發酵、清洗和晾曬,才能保證咖啡豆保持最純正原始的醇厚香氣和味道。
當高質量的咖啡豆被採摘下來後,使之成為極品咖啡的最重要的步驟就是烘焙和混合。不同產地的咖啡豆也因此呈現出各不相同的香、幹、醇、苦、酸的口感。烘焙高手必須具備藝術家的氣質和科學家的嚴謹。這樣才能保證在烘焙過程中使得咖啡所含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碳化,從而產生出眾所周知的咖啡油脂,生產出高質量、風格一致的好咖啡。從學術上來講,這種微妙的化學物質並不是真正的油脂(因為它可以溶於水),但它確實是咖啡的芬芳之源。 專業的咖啡一般都實行小批量的烘焙。 對於咖啡豆不同程度的烘焙決定了咖啡豆最終將呈現出怎樣的風味。從咖啡豆中提取出來的香味是與烘焙時間成正比的,烘焙度越深,咖啡因含量越少,酸度也越小。烘焙度越深,你所嘗到的焦糊感越重,咖啡豆本身的味道越輕。
文章來源於:網絡
更多咖啡資訊一手掌握!
微店活動火熱進行中
買Minipresso套裝大促銷!!!
購買最高可立減100元!!
詳情請諮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