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關鎮:改善人居環境 點「靚」鄉村美景

2020-12-11 湘湘帶你看社會

卦石村的垃圾分類驛站。 株洲日報記者 李支國 攝

垃圾中轉站的環衛人員和村民在卦石村清理垃圾。 (資料圖)

株洲日報記者 俞強年

通訊員/唐勝軍 肖凌峰 魏星

環境衛生影響到地方的形象和臉面,關係到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貫徹落實省、市、區關於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行動」的要求,白關鎮第一時間展開行動,迅速掀起環境治理的熱潮。

清理廢棄雜物、河塘溝渠、農業生產廢棄物,整治亂貼亂畫、私搭亂建、私接亂拉,提升垃圾分類效果、改廁服務質量、村莊和庭院「四化」水平、環境與健康意識。「三清三整四提升」,這一惠及農村千家萬戶、實現農民安居樂業的民生工程落到實處,暖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1.

垃圾分類: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

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推動生活垃圾處理,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株洲「新時尚」、引領文明「新風尚」,讓綠色成為新時代株洲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這是市委的要求,也是群眾的期盼。

為落實全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精神,白關鎮及時安排部署,創新舉措高效推進,紮實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基本形成了「全民知曉、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

卦石村,通往村裡的瀝青路平整乾淨。路邊的「垃圾分類驛站」,擺放著藍綠紅黃四色垃圾桶,分別標識著盛裝可回收物、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廢棄口罩。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垃圾分類在這裡落地開花。

「以前,路邊經常看到垃圾,十分礙眼,而且一堆裡面又有各類垃圾,難以分揀。現在,通過經常性的整治行動,開展垃圾分類行動,村裡環境得到實質性改觀,村民垃圾分類意識大大提升。」卦石村黨總支書記張開芳表示,鎮政府給予很大的幫助,老百姓都爭先恐後,共同把小庭院和村裡的大環境打理得乾淨靚麗。

卦石村是白關鎮垃圾分類試點村之一。根據白關鎮2020年「垃圾分類減量」行動要求,村支部書記為村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第一責任人,村幹部為主要責任人,村要迅速確定穩定的環保員隊伍,具體明確和落實村幹部、村民組長、黨員及環保員建立「村幹部包片、組長包組、黨員包戶、環保員包責任區」的網格管理模式,改變了過去「蒼蠅與蜜蜂齊飛,花香伴腐臭入鼻」的尷尬局面。

今年以來,該鎮全面取締露天垃圾池,投入分類垃圾桶20000餘個,配置電動三輪車69臺,清理垃圾55000餘噸;建成2個垃圾中轉站,引進4家保潔公司,配備4臺灑水車、4臺垃圾清掃車、70餘臺垃圾收集車,環衛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實現每日「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農村主次道路兩側等可視範圍內的白色垃圾基本消除。

該鎮還建成15個垃圾分類處理站,在1個村、13所學校實行垃圾分類試點,垃圾分類收集員175人,在卦石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減量工作,建成2個乾濕分離漚肥池,2座垃圾分揀驛站,1座垃圾中轉站;建立環境衛生管理經費保障機制,白關社區、楠木山村、卦石村與群眾籤訂「三包協議」,實現集中清理與日常清理、專業保潔與群眾保潔相結合的運行模式。

2.

河塘溝渠清理:從「河道治理」到「全周期管理」

5.6公裡的鄧譚水渠裡,水流潺潺,雜草叢生的岸坡經過修剪打理後,整潔有序。

「鄧譚水渠流經東山村和姚家壩村,其中在我們村有3.2公裡。」東山村黨總支書記張望勝介紹,村裡以「百日行動」為契機,聯合東方四季果蔬協會開展「興水利、助農業、清溝渠」暨全民義務水渠清淤活動。附近的村民紛紛說:「水渠疏通了,明年春耕就好辦了。」

一條水渠、一條河,不僅影響著農業生產,還關乎群眾的幸福指數。白關鎮結合河長制聯合執法行動,以轄區內主要水體及農戶房前屋後河塘溝渠、排水溝等為整治對象,堵源截流、水岸共治、常態保潔,實現「全周期管理」。

水的問題在岸上。該鎮開展農村水環境治理,著重清理沿岸垃圾、水體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等,禁止向河道、溝渠、坑塘、水庫丟棄垃圾、排放糞便,逐步消除黑臭水體。今年以來,按時超額完成改廁任務995個,全鎮四個美麗鄉村旱廁全部清零;積極開展農村公共廁所建設,打造美麗宜居示範村、精品村內的「樣板公廁」,修建公廁3座。

依法關閉、拆除違規飼養場地,該鎮大力整治村莊畜禽汙染,消除禽畜亂撒亂跑、糞汙隨地排放行為,減少養殖糞汙影響村莊環境,實現全鎮農村水域水清、岸綠、景美。

3.

庭院清理: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

蠶梅村,村民院前屋後果樹林立。凜凜冬日,北風呼呼,落葉盤旋飛舞。清掃落葉、修剪枝杈,成為村民日常衛生工作之一。

來到黃慶華家,門前幾畝地的菠菜生機勃勃,旁邊的水塘清澈,院後成片的桑竹裡,雞鴨成群。一棵高大的桑樹上,兩隻喜鵲在枝杈上築巢歌唱。這間房子建於上世紀80年代,屋舍簡陋,乾淨整潔,被評為蠶梅村「最美庭院」。

「整齊乾淨本身就是一種美。」村黨總支書記吳輝虹說,以前村裡居民對環境衛生不重視,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引導農民群眾轉變觀念,改變傳統不良生活習慣。

人居環境整治,離不開群眾支持。白關鎮將環境整改與轉變觀念相結合,培養農民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把「要我做」變為「我要做」的自覺意識。

該鎮開展「展巾幗風採·創最美庭院」行動,以整治家庭環境衛生為重點,以「居室美、廚廁美、庭院美、身心美」為標準,以「家裡家外乾乾淨淨,屋前屋後清清爽爽」為目標,充分發揮婦聯組織獨特優勢,為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貢獻巾幗力量;踐文明轉民風,組建志願服務隊53支,開展「掃大街、清水渠」公益活動407次。

引導村民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樹典型優家風,各村(社區)落實「門前三包」,通過黨員幹部帶頭示範,組織婦聯執委每月開展「最美庭院」評比,掛牌亮星。全鎮每季度利用農村趕集開展「最美庭院」抽獎,樹立標杆,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來源:株洲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株洲蘆淞區: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株洲蘆淞區白關鎮以改善提升農村面貌為突破口,多措並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每天上午,白關鎮卦石村村民袁清果都會打掃庭院。這個好習慣,得益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開展。
  • 人居環境「靚」!村民心敞「亮」!
    人居環境「靚」!村民心敞「亮」!在人居環境提升工作中,東王莊村在依法拆除違章建築物後,在原址上種植核桃、國槐、女貞等樹木共計600餘棵,形成了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的鄉村新貌。
  • 曲靖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曲靖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雲南省的部署要求,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聚焦主要任務,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工作任務,積極主動作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穩步有序推進,村莊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廣大農村群眾居住環境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鶴山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這些鄉村美景你見過嗎?
    目前,鶴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並打造出了共和鎮來蘇村,宅梧鎮選田村,龍口鎮霄南村,古勞鎮上升村,鶴城鎮五星村,雅瑤鎮直水村、陳山村(鐵夫故裡)及桃源鎮三富村等一批可學、可比、可借鑑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點。
  • 恩樂鎮: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近年來,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恩樂鎮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從組織領導、科學規劃、資金投入、群眾參與、管護機制等方面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人民日報:徐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致力鄉村振興
    《人民日報》2021年1月13日14版 版面截圖 核心閱讀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潔鄉道串起田野與農房,村裡枝頭生出朵朵紅梅……近年來,江蘇徐州市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內涵美」,這些小山村就這樣變了樣子。冬日的蘇北鄉村別具詩情畫意,像是打翻的調色盤。
  • 南岸:人居環境大整治 美麗鄉村入畫來
    近年來,南岸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部署,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持續打好「整治牌」「管護牌」「發展牌」,全方位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努力實現讓村容村貌靚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產業發展旺起來。
  • 繪就時代「富春山居圖」——從介休市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透視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鄉村振興了,環境變好了,鄉村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要繼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做好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鄉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垃圾治理,僅僅是介休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其中一項舉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農民根本福祉和農村社會文明和諧,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期盼。「作為以『煤焦鋼化』為主導的重工業城市,農村人居環境一直是介休的短板,是最真切的民生痛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顯得更為迫切。」
  • 【人居環境整治】為美麗鄉村「駐顏」 持續改善村容村貌
    「現在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到處乾乾淨淨,看著也舒服。」瓊克其其村村民梁新猛說。 瓊克其其村第一書記王曉敏說:「自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垃圾清運回收後,村民生活環境明顯得到有效改善,文明素質和環保意識也提高了不少,村民隨手亂丟垃圾的少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徐州賈汪:人居環境大改善 美麗鄉村入畫來
    秀美鄉村,滿園春色。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戰」,同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性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事關農民根本福祉、也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今天的賈汪百花爭豔、村舍整潔、阡陌縱橫,正煥發著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二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要提升鄉村景觀環境,還要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真正健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
  • 持續打造徽風皖韻美麗鄉村——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2019年以來,安徽省以村莊清潔行動為突破口,全面推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多地農村重振「庭院經濟」,農民家門口的小菜園又重新回來了。「以前家門口的地都荒著,堆的都是秸稈雜物,現在由村統一規劃,家家門口都建成了菜園子,既能吃到綠色蔬菜還能有利於環境改善。」蕭縣新莊鎮肥莊中心村村民李金笑著說。家門口的小環境變美了,村莊集鎮的大環境也要跟著靚起來。
  • 【美麗鄉村】西寧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大通縣向化藏族鄉達隆村,入村、村內道路旁都安裝了路燈,原來的垃圾場、荒草地,變成村民休閒娛樂的小遊園,嶄新的垃圾箱、粉刷過的牆壁讓人耳目一新; 湟中區上新莊鎮周德村,帶領村民改善環境,幫助他們發展產業,開展集中養殖,把牛羊的糞汙進行堆積發酵、還田利用。
  • 昭潭鎮官營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也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今年以來,昭潭鎮官營村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進一步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堅持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人居環境整治「先鋒突擊隊」,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營造「我是黨員我帶頭」的濃厚氛圍;落實網格化管理,由村支書擔任村總網格長,村民組長擔任分網格長,所有在家黨員充當網格員,通過包村聯組入戶,全面督促和幫助農戶解決環境衛生問題;強化宣傳引導,通過村廣播、電子顯示屏、微信群、入戶上門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激發人民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主動投身於村莊清潔行動
  • 河北邯鄲:改善人居環境 打造美麗鄉村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治理和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影報導↑5月29日,邯鄲市邯山區河沙鎮小堤村村民在家門口賞花。
  • 「機關黨建」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開展「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6月9日,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職工來到包保的賢儒鎮福勝村,與村兩委班子及村民共同開展「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主題黨日活動。活動現場活動中,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黨員與村民一起,按照分工、各司其職,挖壟、栽苗、培土、澆水、清溝,在2000多米村道旁栽種各類花卉植物3000餘株,為福勝村環境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下一步,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還將以開展美化亮化工程為重點,對村河道、路燈、柵欄等進行美化,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 「面子」靚 「裡子」美——臨澤縣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臨澤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圍繞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紮實開展農村汙水治理,完善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機制「六項行動」,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現從潔淨整齊到美化「顏值」的再提升,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 新莊鎮|改善人居環境提「顏值」
    自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新莊鎮緊密結合實際,以「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全面長效推進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工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成立了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督查小組,實行日巡查、周報告、月考核制度,對各村各單位人居環境治理工作進行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每周對各村各單位進行排名,對連續排名靠後2位村支記進行了通報批評。
  • 「第一書記」在泉源 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建設兩手推
    大眾網· 海報新聞臨沂5月13日訊(記者 劉曉夢 通訊員 劉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更關乎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自3月下旬以來,隨著《臨沂市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方案》的制定出臺,山東省地礦局派駐在臨沂市郯城縣泉源鄉的第一書記們迅速行動,帶領村幹部、黨員和青年村民們一起攻堅克難,以「三清四整」為抓手,結合擺擂比武,各社區(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效果顯著,目前,郭莊村、長埠村已順利通過驗收。在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同時,第一書記們多舉並措,推動泉源鄉鄉村建設更上新臺階。
  • 繪出隴原美麗鄉村新畫卷——甘肅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綜述
    現在村裡修得跟公園一樣,大家愛護環境的意識增強了,鄰裡和諧、互幫互助,一起把咱村打造得更美。」近年來,我省以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為目標,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潔」「全域無垃圾」、農村「廁所革命」和村莊清潔行動等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
  • 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壯美廣西
    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強住房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鄉基礎設施水平,推進宜居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順利完成全區「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