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上經常「揮金如土」,真有數不清的金子和白花花的大銀子?

2020-12-06 易歸民

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看見皇上一高興動不動就賞賜千金萬金,皇上真的如此"揮金如土"嗎?真的有數不清的金子和白花花的大銀子嗎?而且真的就賞賜黃金百兩甚至萬兩嗎?

就算皇帝真的大手大腳,國庫裡是否有這麼多的黃金儲存來供皇帝賞賜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古裝劇裡的"金"到底是什麼。

一、古籍中的"金"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在古籍中熟悉的"金"。韓信落魄時曾被漂母救濟過,後來韓信出人頭地,被封為了楚王,他就馬上找到漂母並贈予她黃金千兩。這裡的真金千兩其實就是給了她一千塊金餅,貨真價實的黃金。

春秋戰國時期,商鞅正要實施變法,當時正值戰亂頻發,為了樹立威望,商鞅下令在京城南門外樹了一個三尺高的木頭,並當眾許諾:凡能將這柴運到北門的,就得十兩賞金,圍觀群眾都不相信這麼簡單的事情能得到如此高的回報,以至於沒有人會去嘗試。

商鞅把賞金提高到五十,重賞之下一定有勇者。最後有人站起來把木頭抬到北門。這次有人出來搬了,他搬了,商鞅也真的給了他五十金。這裡的五十黃金也是真金

而且就史書上面記載的賞賜來看,賞賜黃金千兩的皇帝少之又少,這不僅是因為黃金稀有珍貴,而且即使國家財大氣粗,珠寶富足,想給人黃金萬兩的皇帝也很少。甚至如果皇帝真的把一千兩給了一個妃子和大臣,很大可能都是銅錢

每個朝代的貨幣和相應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漢代以後,金後面加個"兩"字可以代表皇帝賞賜的是黃金。當皇帝下令獎勵一萬錢時,就是一萬枚銅幣。

明清時通常看有沒有單位來區分,加了單位的就是黃金,沒加單位的就是白銀或者銅。

東漢以後,黃金在社會上的使用並不多。因此在東漢以後的古籍中。如果獎賞是金子,它會清楚地告訴你有賞金多少兩。而"十萬金"就是我們常說的銅錢。所以我們再來看一看:"米貴,一斛萬錢",這裡就是銅錢。一文錢就是一枚銅錢的意思。

李自成想要抓住崇禎皇帝,不惜用賞金千兩作為抓住崇禎的賞賜。李自成的賞金說得很清楚,是金的,不是銀的,銅的。徵皇帝的獎賞不可能是一千塊銅板,若真是一千銅錢那李自成多小氣啊。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規律,如果書中說的是一金,沒有說多少兩,那說的就是銀子或銅錢,若說的是金千兩萬兩,那就是黃金。如清代對部落的賞賜,"月賞金五十兩",這裡指的就是黃金。

二、不同時期的"金"不同

春秋時"金"通常指青銅。當時不太流行金子。可以在百度百科上看到,金本義為赤金,也就是銅,引申為金屬總稱,後詞義縮小為黃金。可以看出"金"最初指的就是銅,到了後來才指黃金。

戰國時期"金"並不一定指黃金,而是指許多金屬,大多是具有相同的顏色的銅。比如指的就是銅。還有戰國時期,青銅器上的銘文叫的是"金文"而不是"青銅文"。

到了西漢,金子作為貨幣使用,使"西漢多金"的黃金成為漢朝的特點。有時候會有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賞賜。史書上有記載王莽娶皇后就用了黃金三萬斤。

漢代的墓葬裡也出土了很多黃金,出土的黃金主要呈馬蹄形或餅狀,每件都是"一斤",十六兩為一斤,一兩大概15.625克。今天出土的金餅馬蹄金約250克,但金子稀少不會成為主流貨幣而是稱量的貨幣,所以漢代時,通用的主流貨幣還是銅錢

黃金作為貨幣後也要先換成銅錢才能在市場流通,最後黃金都到了上層人的手裡。宋以後金量減少,到了明之後"金",而這個"金"一般指的是黃銅

"金"在舊的解釋中也有貨幣和銅的意思,當時流通的貨幣當然以銅為主,而古代的銅也是一種貴金屬。黃金在自然界儲量稀少,故又指高貴、貴重之物。等元代之後,銀子流行,相互之間當然可以兌換

因此馮球給妻子買了一個玉釵值七十萬錢,就一個玉釵的價格七十萬,雖然看起來數量驚人,實際上也就700兩銀子。

三、賞賜萬"金"的"金"不是真金

看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了,賞賜萬金的"金"自然不是真金。先不談哪個朝代黃金的多寡,若是像電視劇裡那樣這個賞賜萬金那個賞賜萬金,恐怕用不了多久國庫就空了。

《漢書》中有記載,衛青和霍去病因攻打匈奴有功,漢武帝就賞賜兩人共五十萬金。雖然黃金是漢朝的法定貨幣,但西漢每年獲得的金都才400公斤左右。那個時候的五十萬斤相當於現在的12.5噸。這兩個數字比對可以推斷出,漢武帝賞賜的其實只是銅錢

有人可能會疑惑中國古代那麼多金子,現在怎麼只有那麼多。一是建築和陪葬用了不少,有很大一部分都隨皇上進了地下。二是亂世時貴族們把黃金大量藏起來,後來就失傳了,三是絲綢之路開闢後中國用大量黃金購買了西域珍寶。還有就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用黃金製作佛像,泥金寫經,把大量黃金消耗掉了。

黃金在古籍中通常直接就是叫黃金,黃金萬兩通常是黃銅一萬兩。如果皇帝真的可以隨便你賞賜萬金,那可以稱他為最幸福的皇帝了。實際上如果皇帝想要獎勵別人的話,他不得不參考國庫政治部的意見

有時甚至賞賜幾匹絲綢都會被上書說不妥。就算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昏君,不僅浪費國庫,還掠奪人民和享樂大臣的財產,怎麼會這麼慷慨呢,隨隨便便就獎勵別人一萬兩呢。

參考文獻:

《漢書》 班固

《史記》 司馬遷

相關焦點

  • 古代銀子究竟長啥樣?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你可能都不認識
    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平時我們戴的銀首飾特別容易氧化發黑,保養起來也挺麻煩的,但是為什麼看那些古裝劇裡,白花花的銀子就格外亮呢?古代的銀元寶到底都是咋保養的呢?其實,我們都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的銀子,可有著非常不簡單的故事呢。
  • 古代銀子的真面目:髒的難以下手
    金銀是古代的硬通貨,電視劇中出現的銀子,總是面目可愛:白花花的,閃著銀色的光澤。可是作為流通貨幣,古代的銀子真的這麼幹淨可親麼?歷史遠非如此。銀子作為封建時代的貨幣,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
  • 古代銀子到底長啥樣?專家: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以為是石頭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現在日常生活消費,大家都紛紛掏出手機,掃一掃,就完成了購物收付款,甚至很多年輕人身上都不帶紙幣了,一部手機走天下。然而在古代,還得天天揣著銅錢、銀兩,金子是少數,還記得電視劇裡,那些人動不動就是「小二,把你們這裡最好的菜都上上來!」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算算你一個月薪水有幾兩銀子
    1000塊錢能買5兩4錢的銀子,而對於一個月工資3000的人那說,能夠領到16兩多銀子。當然了,古代的情況下肯定不同於現在,單位也不一樣。銀子的購買力,從歷史來看,是越往後走價值越低的,在很久以前,古埃及法典裡面竟然規定,銀子和金子兌換的比例為1:2!
  • 古代的十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金投外匯網訊,古代的十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古代」概念很長。按照明清年代的十兩銀子換算為人民幣,約一萬元。計算依據如下:(1)明清朝時,一兩金子兌十兩銀。其實這個金銀價格比比例歷朝歷代一直比較穩定,相差不多。
  • 這才是古代銀子的真實樣子,表面都是牙印和汙垢,再值錢你都嫌髒
    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看過古裝電視劇,其中有很多的古裝劇中都可以看到銀子的場景。電視劇中的那些古代人物,無論是那些飄在江湖的大俠,還是那些權高位重的高官,在買完東西或者吃完飯做什麼交易的時候都會拿出一錠白花花的銀子來交易或者付帳什麼的。
  • 古代銀子長什麼樣?像不像電視劇裡一樣閃閃發光,是什麼形狀呢?
    歡迎來到百家號王先生帶你看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古代銀子長什麼樣?像不像電視劇裡一樣閃閃發光,是什麼形狀呢?要說真正搞明白中國古代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們使用的東西,人文民俗等等,那麼估計學一輩子都學不完。
  • 古代一兩金子等於多少兩銀子?
    在古代中國,雖然不像西方那樣頻頻發生因搶奪黃金而引發的戰爭,但歷代統治者對於黃金儲備同樣很重視。早在公元前11世紀,周朝建立後,設有大府、玉府、內府、外府等專司府庫之職,專門負責管理各種財務的出納,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國庫雛形。
  • 古代的銀子到底是什麼樣的?沒電視劇裡那麼好看,掉地上都沒人撿
    我們在一些古代的電視劇中常常見到一些古代人在買東西的時候常常使用銀子付費的場景,而這些銀子在我們的心中都是像元寶的模樣,看起來也非常的討人喜歡,甚至在一些富商賄賂貪官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滿箱的金銀寶在箱子中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但是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在古時候的銀子真的是這樣嗎?
  • 古人去酒館,吃完飯扔下一錠銀子就走,小二卻不阻攔,錢夠嗎?
    我們在觀看一些武俠電視劇的時候,經常能夠看見這樣子的場面,就是一群武俠進去酒館裡面吃飯,吃飽喝足之後,就要選擇離開的時候,直接在桌子上扔下了一點銀子。很奇怪的是,看見客人這樣子做小二也不阻攔,難道錢足夠了嗎?相信有著這樣的疑問的人是很多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在本文中就來說說這個問題吧。
  • 古代最吃香三個職業,一個文雅、一個瘮人、一個不忍直視
    主要工作就是替皇上翻譯圖書、刻官印,抄寫經文,以及為皇家人員辦理花名冊等等。一聽這工作內容,沒權沒勢,上不涉及國計民生下跟老百姓關係沒一毛,註定「中書科」他就是一個冷門衙門。更要命的是明朝太祖朱元璋規定,因為他比較狠嘛,所有官員工資應該是史上最低的,中書舍人的年薪據記載它只有84擔,簡單換算一下,今天大概就是7000多塊錢,也是明朝官員俸祿中最低的。
  • 古人吃飯放一錠銀子就走,為何老闆不追出來,也不多說其他的呢?
    在看電視的時候,尤其是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客人在飯館裡吃完菜了之後,會將一些碎銀放在桌子上就立馬離開了,而這個時候店主人不但不阻止,反而很開心地送客人離去,壓根不看錢給得夠不夠,那麼這是因為什麼呢?
  • 古代的銀子真的像雪花一般白亮嗎?實際滿是汙漬和人留下的牙印
    古代的銀子真的像雪花一般白亮嗎?實際滿是汙漬和人留下的牙印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劇情裡總會出現一摞摞的銀元寶。電視上的銀元寶看上去都是又乾淨又整潔,十分的具有美感。因此在古代,人們也將銀子稱作雪花銀。而古代的銀子需要在市場中流通,因此無時不刻在接觸空氣。時間久了以後,銀子的表面就會氧化,讓銀子看起來灰呼呼。同時銀元寶算是非常珍貴的財富,以古代的經濟狀況來說,很少有家庭能擁有一個銀元寶。
  • 古代銀子到底長什麼樣?黑不溜秋全是牙印,掉地上你可能也不認識
    導語:古代銀子到底長什麼樣?黑不溜秋全是牙印,掉地上你可能也不認識古代銀子顧名思義,肯定是用閃閃發光的金屬材料製作而成。在一些古裝電視劇當中就經常出現銀子,這些銀子外表光鮮亮麗,十分好看。不論是白銀還是金銀珠寶,都說明了在那個年代,金銀物品十分貴重,所以才會被當作貨幣來使用,不然也就不會出現銀子這樣的詞語了。不過銀子外表這麼好看,那都是電視劇上面的效果,真實的古代銀子到底長什麼樣?真的如同電視劇上面的那樣這麼好看嗎?
  • 揭秘傳奇世界手遊氪金套路,怨聲載道與揮金如土的世界
    揭秘傳奇世界手遊套路,向你展現一個平民玩家怨聲載道、大佬揮金如土的世界。單就靈獸一項,想把屬性加成搞到15,就要買很多隻青玉麒麟、熾焰麒麟,折合現實每隻200、600多元,不花費10000多元別想升到15。大佬能把元寶商城推薦頁面買了個遍!
  •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古代人一般用銅錢,如果消費很高的話,會使用銀子,而一大塊銀錠帶在身上肯定不方便,那麼這個時候會怎麼做呢?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等於多少人民幣?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古代的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現在很多人其實沒有概念的。特別是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同時也表明了中國部分的創作人的無知和不負責。
  • 古裝劇,100兩銀子可以隨身攜帶,在古代100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
    古裝劇中常看到這樣的片段,出門在外身揣著幾百兩銀子,走起路來很輕鬆,一頓飯有時需要紋銀20兩,袖口裡拿出來就放在桌子上,也就那麼一小錠有個疑問,古代人力氣都比較大嗎?畢竟100兩銀子,按照現在的計量單位計算有足足10斤,和一個鉛球重量差不多,隨身攜帶難道不沉嗎?要不說古代人的力氣都比較大呢。其實在古代的計量單位換算和我們現代是有區別的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度量衡單位也進行了統一,但在歷朝對度量衡單位,有不同的規定
  • 古代銀子都是怎樣的?專家:表面布滿汙垢和牙印,白送給你都嫌髒
    現在的古裝劇越來越重視人物造型和服裝,劇中的角色也都是年少英俊,鮮衣怒馬。可是,這些古裝劇都有一個共同毛病,就是對一些古代的生活細節十分忽視,讓人看了之後有一種非常尷尬的感覺。比如像《長安十二時辰》這樣,能夠想起用「鸚鵡杯」喝水的劇組,在現在來說已經算是相當敬業了。
  • 古代銀子究竟長啥樣?專家:表面全是牙印和汙垢,丟地上都認不出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對其中一個情節一定不會陌生,早古代一些闊少爺在酒樓吃飽喝足了之後,留下一錠銀子就瀟瀟灑灑的走了,店小二看道桌上的銀子也不阻攔,而是用牙齒咬一下銀子鑑定真偽。那麼這樣的情節是否真實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