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家長們可收藏練習

2021-03-02 崔藏龍
請關注最新公眾號

精細動作能力指兒童主要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它不僅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個體其他方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有研究表明:撫養人經常帶兒童做多種精細動作遊戲,其子女的精細動作發育商明顯高於做精細動作遊戲少者。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間上」,

可見精細動作對孩子智力的發展起著很大作用。

那精細動作是如何影響小朋友的呢?


嬰兒最初手的動作通常不是手指的動作,而是整個手掌一把抓,通過兒童生理的發育和反覆練習手部精細動作,能夠促進手指分化和雙手的協調動作,手也會變得越來越靈活,在訓練的過程中還會增強小肌肉的力量。

在精細動作中,需要孩子視、聽、觸等多種感官參與,能夠鍛鍊到多種感官,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孩子的手眼配合協調性越高,代表孩子的神經發育越成熟,手眼協調還影響著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能力。


精細動作是兒童智能的重要組成之一,代表了孩子神經系統發育狀態是否良好。尤其是手腦關聯性極強,早期精細運動技能發育與腦認知發育進程存在時間和空間的重合,早期精細運動技能的順利發育和有效發展有利於早期腦結構和功能成熟,進而促進認知系統發展。手部動作發育好的孩子,大腦皮層更加活絡,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幫助很大。

▼  ▼  ▼  ▼  ▼   ▼  ▼  ▼  ▼

精細動作這麼重要,

那我們應該怎麼開發精細動作呢?

抓住精細動作發展敏感期讓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學齡前這段時間恰恰是幼兒腦部發育迅速期,此刻精細動作的培育,也是推進幼兒智力發育的有效辦法之一。


 精細動作都有哪些呢?

精細動作一般是手部的動作,包括:捏的動作、握的動作,屈的動作、旋轉的動作、還有託、扭、擰、撕、推、抓、刮、撥、壓、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等動作,也就是說只要孩子多動手,就可以鍛鍊手部精細動作,進而提升小朋友的多種能力。
練習精細動作的小遊戲手指遊戲會用手做一些動作,是培養幼兒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方式,手指遊戲不僅能鍛鍊小朋友小肌肉動作的發展,提高其手指靈活性,同時也能充分開發小朋友們的左右腦,開拓其空間想像能力,手指遊戲的趣味性和知識性,還可以實現幼兒「玩中學」的活動目標,在手指遊戲中還會有很多語言的輸入,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同樣,也可以為手指遊戲配上音樂,培養幼兒的樂感和構建大腦的基本功能。各種類型的積木、雪花插片、蘑菇釘等,既能鍛鍊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同時可以幫助兒童構建空間感。年齡較小的寶寶可以先從搭高、延長、加寬等基礎拼搭開始,稍微大點的寶貝,可以拼搭樓房、火車或動物等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同時也可以做一些認知類的活動,比如:認顏色、利用顏色搭配、學習利用顏色發現規律、數數、感受數量的增減變化、形狀的變化等。紙的玩法有很多,比如撕紙、剪紙、摺紙、貼紙、搓紙等。準備一些潔淨的彩紙讓孩子撕一撕、搓一搓、剪一剪,我們還可以跟著音樂的節奏進行遊戲喲,不僅鍛鍊孩子手部精細動作、還有利於提高小肌肉力量、提高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和特點為幼兒挑選適合的美術活動,小齡寶寶從隨意塗鴉開始,逐漸過渡到塗色、孩子藝術啟蒙,塗色遊戲是第一步,4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開始線條畫。玩中學的理念在美術活動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動動大腦發現顏色,揮揮小手鍛鍊精細動作能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幫助幼兒智力發育。彩泥是培養幼兒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方式,搓圓即是小球,壓扁就變成了小餅乾,這種遊戲在開發孩子精細動作的同時,還能培育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的玩具大多是塑料、木質、布、金屬等材質製作,對自然材料的接觸機會較少,但孩子天生喜歡玩水玩沙,在玩水玩沙遊戲中,不僅能鍛鍊到孩子的精細動作,還能刺激孩子的觸覺,同時有利於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

▼  ▼  ▼  ▼  ▼   ▼  ▼  ▼  ▼

聲明:本文的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重在分享,若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精細動作】1-72個月兒童精細動作訓練指南,老師和家長們快收藏起來!
    另一個叫精細運動,或者叫小肌肉運動或隨意運動。精細運動的發展主要是指手的運動,手部小肌肉精細動作的技巧性、靈活性,和雙手配合、手眼、手口等協調能力,像抓、握、捏、倒、舀、剪、擰、穿、敲、撕、插等動作。02精細動作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 UXPA中國2015行業文集 - 最佳行業論文:更愉悅的學習體驗-兒童精細動作訓練遊戲設計與研究
    結果證實, Little Pen Chef確實能增加遲緩兒的練習動機,減輕家長以往陪同練習的負擔。而特殊的個人化難度調整機制,使他們能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激勵他們更願意持續挑戰自己以達到目標。 早期介入是指透過各領域之專業團隊共同合作,對六歲以下的遲緩兒提供醫學照顧、教導方法、教育計劃及社會福利等服務。Guralnick表示,早期介入不但可以減輕發展遲緩的程度,更能預防其他遲緩現象的發生[4]。然而,現今的醫療體系並未完全滿足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需求。
  • 0-12個月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寶寶心靈手巧,越玩越聰明
    而且精細動作也和大運動一樣,是從出生後逐漸發展的,下面這張表就是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大致規律,家長們也可以對應參參考,初步判斷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水平的高低。接下來就來詳細說說,0-12個月的寶寶,在不同月齡,該如何通過遊戲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 自閉兒童語言訓練遊戲,家長收藏好(上)
    語言能力是自閉症兒童康復項目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許多家長們最在乎的能力之一。今天就為大家獻上一篇非常詳細的自閉症兒童語言訓練方法集,這些方法以及訓練所用到的工具都很簡單,非常適合家長在家裡對孩子進行訓練。
  • 辦公室打孔機也可以訓練自閉症兒童精細動作
    當我們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我們手的抓握、捏起、穿等動作,以及眼睛和身體各個方面統一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精細動作是大動作的一種延伸。嬰兒精細動作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活動能力。(受腳掌的小肌肉影響);自閉症兒童由於腦部發育遲緩或大腦損傷,精細動作發展不良,手部力量、協調性及靈巧度都不足,手眼協調能力較差,影響他們生活能力的發展。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那對大腦具體有哪些好處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2、讓孩子變得更專注。3、孩子的思維會更加敏捷、靈活。4、動手能力和獨立性會更強。
  • 精細動作發展好處多多,這些遊戲在家就能練習
    不錯,這個能力就是:精細動作。精細動作發展主要是指小肌肉主導的細小動作。比如用拇指和食指撿起地上的物體,搭積木、塗鴉、翻書、寫字等等。這些技能會涉及到手腕、手和手指的運動。與此同時,精細動作發展還應該包括手眼的協調能力。
  • 0~6歲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方法大全!
    當我們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我們手的抓握、捏起、穿等動作,以及眼睛和身體各個方面統一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精細動作是大動作的一種延伸。有心理學家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動作是智力的磚瓦。寶寶小手精細動作的發展對於寶寶具有重要意義,各月份寶寶可進行下面具體的訓練。1個月的寶的雙手是捏拳的,如果輕輕地碰他的手掌,他會把拳頭握得更緊。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指南,4個要點掌握住,寶寶越練越靈巧!
    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部分。粗大動作,像抬頭、翻身、坐等,由於其變化幅度比較大,所以更容易得到家長的關注。而相對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很多時候卻沒有得到家長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指的是手部功能的成熟。
  • 什麼叫手部精細運動?
    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手部精細動作的概述》,在分享之前,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智力。在特需兒童的康復教育中,大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能走路、會說話、認知能力好就可以了,所以很大一部分的家長都是只注重這幾個方面的訓練。他們認為,只要把這幾個方面訓練好了,就能很好的融入正常的群體。那麼,這種想法到底對不對呢?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人類的智能包括哪些?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的教授——霍華德。
  • 寶寶在0-12個月的媽媽們注意囉!你知道1歲以前如何幫助寶寶發展精細動作嗎?
    當一個人的雙手從事精細、靈巧的動作時,能夠激發這些細胞群的活力,使動作和思維的活動能保持有機的聯繫和相互對應。因此,手的動作越複雜,越能積極地促進大腦的思維功能。為寶貝提供多材質而安全的事物,一定程度上通過手部探索認知了事物,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家長可以進行一定語言的描述,豐富認知又積累語言。
  • 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直接影響大腦發育!這些0-3歲手指鍛鍊遊戲趕緊收藏!
    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技能主要分兩大塊: 也就是說,要促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就要多做手和手指的運動、多進行手眼協調能力訓練。所以,我特別給大家整理了這份親子遊戲攻略,幫助不同月齡段寶寶進行有針對性的手部精細動作技能鍛鍊。
  • 語言遲緩孩子,如何訓練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
    當孩子在模仿任何一個動作時,首先,要有注意力這個基礎,在他的大腦中形成模仿意識,並對自己的身體發出指令,才能依照指示做出相應的動作行為,所以,懂得控制自己的身體,讓每個身體結構都能隨心的動,是我們完成更複雜思維的前提。我發布了很多關於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文章,關注我的帳號,可搜索相關內容。本文主要從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模仿,來進行訓練提升兒童的模仿能力。
  • 2~3歲幼兒培養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遊戲!
    4-6個月學吃的教育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內容是讓孩子學習自己吃,不但可以用手抓,還可學習用勺吃。看到碗中、盤中的食物,用小勺舀起來並送入口中,對1歲內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手眼協調的極好訓練。由於用筷子所需運動的手部肌肉、關節比用勺更多,因此促進腦發育的作用也更強。曾經見過日本人報導用筷子的優越性,更加深了我們的這一認識。除了吃飯時間可以練習使用筷子,用遊戲來學習也是一種好方法。為什麼用去核幹棗來練習呢?棗子個子大小適中;表皮幹後有皺摺有較大的磨擦力,用筷子夾起後不易滑落;幹棗子較輕孩子用筷子夾時不太吃力;萬一孩子饞了把棗子吃入口中也不會因為有棗核而卡住喉嚨發生意外。
  • 我用家裡的籠屜,搞定了娃的精細動作訓練!
    今天的「在家早教」環節,我想帶大家進入廚房,用廚房中的廚具,有效地訓練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我們總說「心靈手巧」,手部精細動作是就負責這個成語中「手巧」的部分,手部精細動作好的孩子,學東西更快,也更聰明。為什麼要把今天的地點選在廚房呢?因為這幾天我發現我家閨女突然愛上了家裡的籠屜。
  • 身體基本動作練習(三):兒童臥姿
    在蒙特梭利《兒童的心智》中有提到「運動是兒童取得的另一驚人成就。新生兒在其小床上靜靜地躺上幾個月」,這個躺就是臥姿的一種:仰臥。記得應激練習方法中也提到頸翻正反射練習和軀體翻正反射練習(感興趣的可以查看:0-1歲嬰幼的運動訓練法——應激運動訓練法!),就是2-6個月嬰幼兒的臥姿練習——從仰臥轉為側臥,從側臥轉為仰臥。
  • 如何評估自閉症兒童感統訓練小肌肉發展?訓練策略詳解來了
    家長可透過親子互動遊戲及各種感知動作活動,去豐富嬰兒的感知動作經驗,並讓幼兒逐步學習控制上肢。例如:與媽媽玩搖小船、提起小手拍打氣球、與媽媽唱兒歌並用小手做出簡單動作等。13-24個月的幼兒活力充沛,像是小小探索家。家長可讓幼兒運用雙手把玩不同的物件去學習和鞏固基本的手部操作技巧,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手眼協調及雙手協調能力。
  • 睡前陪孩子做這3種手指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孩子更聰明
    「十指連心」這話絕不誇張,因為手部非常敏感。據研究表明,手部的神經纖維能達到100萬根,這讓人類能完成很多極其精細的工作,在自然界沒有任何動物能跟人類相比。所以加強手部靈活度的訓練,可以加強人體大腦的興奮,將信息反饋給大腦,調動起大腦皮層,促進大腦的發育,幫助記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手指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想要孩子聰明,就要經常鍛鍊!下面瑩姨就為大家分享3個睡前能陪孩子玩的手指遊戲,趕快學起來吧!
  • 豆豆魔方陪娃玩系列--如何訓練小朋友的手指精細運動能力(3-5Yrs)
    由於用筷子所需運動的手部肌肉、關節比用勺更多,因此促進腦發育的作用也更強。除了吃飯時間可以練習使用筷子,用遊戲來學習也是一種好方法。為什麼用去核幹棗來練習呢?棗子個子大小適中;表皮幹後有皺摺有較大的磨擦力,用筷子夾起後不易滑落;幹棗子較輕孩子用筷子夾時不太吃力;萬一孩子饞了把棗子吃入口中也不會因為有棗核而卡住喉嚨發生意外。
  • 你知道手部敏感期嗎,這時常玩這5個遊戲,寶寶心靈手巧
    到了2歲,會認真觀察家長的行為,並進行模仿。這時他們會有模有樣地跟著家長做家務,勞動,比如扔垃圾,撿東西,擦桌子等等。教育專家孫瑞雪說過:兒童是用手來思考的。手的自由使用不僅表達了兒童的思維,也表達了兒童思考的過程,禁止了兒童手的活動,就相當於禁止了兒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