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之王養脾胃

2021-02-16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今天分享的健康專題是五穀之王養脾胃。

我已經多次強調脾胃對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我也經常說要把健康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融入到我們的一日三餐中,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吃飯,而每頓飯最重要的食物就是主食,所以,我們首先要把主要的食物吃明白,如果我們一日三餐最主要的食物都沒吃明白,那我們何談健康呢!

我們先來看看早餐該怎麼吃,早餐建議大家一定要喝五穀雜糧粥。那五穀之王是誰呢?大家可以先猜一猜,下面再為大家揭曉答案。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江蘇百歲老人風採》,這本書裡公布了一項統計結果,江蘇有5491名百歲老人,經過調查發現這些百歲老人有3個共同的長壽秘訣,第一個秘訣就是經常喝五穀雜糧粥。第二個秘訣就是多喝水。第三個秘訣是常吃新鮮的蔬菜,尤其是生的蔬菜,同時多吃蔥姜蒜。

那五穀雜糧都包括哪些食物呢?包括,像小米、玉米、燕麥、大麥、蕎麥、高粱、紅豆、黑豆、綠豆、蠶豆、豌豆、花生豆、紅薯、南瓜、土豆、山藥、芋頭、玉米棒等等,這些都是五穀雜糧。那五穀之王是誰呢?五穀之王就是小米。古人稱小米為稷,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叫江山社稷,這個稷指的就是小米,也叫粟,一共有這兩種稱呼。

小米在中國歷史上有七千多年的歷史,糧食當中相對是種植最早的,所以古人把小米比作為五穀之王是有道理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面是這樣介紹小米的,小米味甘,味鹹,這個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小米味甘入脾胃,只要是甘味兒的食物都會入脾胃經,而五穀雜糧都是甘甜味,都可以入脾經和胃經,都可以健脾養胃。但是,小米同時又味鹹,而鹹味入腎啊,所以說小米既補脾胃又補腎。我們知道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就是說小米既能補先天又能補後天。並且,《本草綱目》裡面也強調了小米能夠安神、養心,能夠補虛損,開腸胃,能夠益丹田,同時小米能夠治消渴、口乾,這點非常重要,我們知道糖尿病在中醫上叫消渴症,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多喝小米粥。剛才我說過小米能養心安神,所以失眠的朋友晚上要多喝小米粥。

清朝時期有位大醫家叫王士雄,他寫了一本書叫《隨息居飲食譜》,這本書裡記載說「粥乃天下第一補人之物也」,小米粥更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因此我們一定要多喝小米粥,尤其早上要多喝小米粥。同時,小孩子和老年人,我建議晚上也要喝小米粥。

我曾經講過有三大元素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第一就是中國的文字,第二就是中醫,第三就是中國的儒家文化。這三大元素是中國的三大瑰寶。中國的文字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和載體,古人很智慧,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即使我們有再多的金銀財寶都可能被掠奪或者丟失,但是我們的文字不會被掠奪和丟失,它會永遠被傳承下去,所以,中國人就把文化融入到我們的文字當中。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個字「精、氣、神」,從中醫的角度看一個人的身體狀態如何其實很簡單,就三個字,看精氣神。如果一個人精氣神兒十足那身體就會非常好,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個字。

首先看下精,他的偏旁是米字旁,這個米就是小米的米,小米已經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了,代表了五穀雜糧,精就是精血。第二個字是氣,我們知道古代的氣,下面有一個米字,說明我們的陽氣來自於五穀雜糧裡的小米,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氣血充盈、陽氣充足,就要多吃小米。因此,我們身體的精和氣是靠多吃五穀雜糧來提供的。那這個神靠什麼來獲得呢?有句話說一覺醒來神清氣爽,所以這個神靠睡覺不是靠吃飯,因此,我們要想健康,就要吃好睡好。

那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小米呢?我建議大家儘量選擇東北、內蒙古或者西北的小米,大家知道為什麼嗎?一般中原還有南方的糧食一年至少有兩季收成,而北方像東北、西北、內蒙古這一帶一年只有一季收成,同樣一塊地收成的次數不同,這塊地所提供給糧食的營養也是不一樣的,所以生產出來的糧食品質也是不一樣的。

那怎麼熬小米粥呢?首先把水燒開,小米一定要開水下鍋,小米和水的比例一般是1比18,如果想喝稠一點的粥1比15也可以。講到這裡,大家會覺得每天喝小米粥是不是太單調了,很簡單,我們經常換換口味喝就可以了。我給大家整理了小米的幾個食療方,大家可以經常變換著做了喝。

第一個,小米南瓜粥。小米加南瓜,小米健脾養胃又補腎,南瓜是糖尿病人首選的食物,所以,凡是血糖高的人儘可能多喝小米南瓜粥,而且,一般40歲以上的男性大多都有前列腺炎,而南瓜和南瓜籽就能夠調理前列腺炎。

第二個,小米山藥粥。小米加山藥,山藥可以補三髒,入脾經、肺經、腎經,因為是甘味,所以可以健脾養胃,山藥是白色的食物,所以可以補益肺氣,而山藥是在土下面長的,所以能又補腎氣。

第三個,小米紅薯粥。小米加紅薯,日本人將紅薯視為第一防癌的食物,美國人把玉米視為防癌的食物,而日本人把紅薯排在第一位,為什麼呢?因為紅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為什麼膳食纖維對身體如此重要呢,以後會為大家分享。

第四個,小米綠豆粥。小米加綠豆,李時珍有一句話叫「綠豆者,真濟世之良谷也」,也就是說綠豆是救世救命的,李時珍對綠豆的評價是非常高的,李時珍還發明了甘草三豆湯。綠豆可以滋補肝臟,因為綠色的食物入肝。綠豆也可以利尿排毒,尤其適合夏天天氣炎熱時用來消暑,但是寒性體質的人群要少喝一點。

第五個,小米紅豆粥。小米加紅豆,紅豆可以補心補血、利尿除溼,李時珍把紅豆比喻成心之血,補心補血,所以像失眠、血氣不足的人要多喝小米紅豆粥。

第六個,小米冬瓜粥。冬瓜可以利尿排毒,降脂減肥,所以,體型肥胖、血脂偏高的人群要多喝小米冬瓜粥。

第七個,小米薏仁粥。小米加薏仁,很多人溼氣重不好調理,而薏仁就能起到祛溼的效果,同時薏仁還可以消腫、防癌抗癌,很多老中醫治療癌症的方子裡都會有薏仁,所以,薏仁是個非常好的食材。

第八個,小米紅棗粥。小米加紅棗,紅棗可以補氣養血,健脾養胃,小米也可以健脾養胃、養心安神,所以這是個夢幻組合。小米是五穀之王,而紅棗是百果之王,兩個王加在一起不就是夢幻組合嘛!

最後我總結一下,小米是五穀之王,我們要多喝小米粥。一日三餐中,尤其是早餐和晚餐,儘可能多喝五穀雜糧粥,如果我們把餐桌上的主食白米白面換成五穀雜糧,醫院的生意至少比現在要少一半,這就是五穀雜糧的重要性。

※原創作者:梅 霖 博士

和食康養學院院長

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有機生態產業聯盟理事長

梅霖博士創建的和食宜養7+7系統是專注五高病症的自然療法,是基於中醫養生學、道家養生學、中國傳統國學、西方營養學、西方心理學等等學科研發的兩大體系三大維度:

兩大體系==自然療法+自我療法

三大維度==食療+心療+理療

逆轉五高病症,遠離終身服藥!

相關焦點

  • 溫煦濡潤的「五穀之土」——趣解漢字「胃」
    日常所見,一個人有沒有口福之娛,全在於胃口如何。假如美食當前,牙口不好,胃又難敵,真有點做人沒滋味之嘆呢。「胃」,從月,表明這指稱的是人體器官;從田,古字形最初為一個米袋子,「隸變」後,就變成了「田」。
  • 什麼是五穀雜糧?
    在《黃帝內經》中,五穀被稱之為:「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穀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再而後便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穀類有33種,豆類有14種,總共47種之多。
  • 五穀最養人--養生米飯之經驗集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 【文摘】《象數理化》之胃(節選)
    故胃又稱為「太倉」(《雲笈七籤》)及「五穀之府」(《類經·髒象類》)。因此,胃主受納。胃受納飲食物後,「胃中脘主腐熟水谷」(《難經·三十一難》),將之化為食糜。因此,胃主腐熟。 「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
  • 五穀豆花加盟,五穀豆花培訓
    五穀豆花培訓,學做五穀豆花,明華糖水培訓2020年,五穀豆花作為明華的重點課程,通過對市場的了解,冰豆花與五穀豆花,可以做到一店一人,中央廚房配送
  • 五穀糖水,奶昔膏,五穀奶昔膏
    奶昔膏簡介:明華獨家的奶昔膏是傳統連鎖糖水的一道五穀雜糧糖水,採用五穀類  胡蘿蔔  金玉南瓜  紅龍果提取色素製作的養生十谷奶昔膏,是傳統糖水店一道受歡迎的五穀系列
  • 五穀雜糧的10大養生作用
    五穀雜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同時,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素,是輔助治療疾病、美容美體、強身健體的首選佳品。五穀雜糧具體有如下10個作用: 防止動脈硬化,降血壓 五穀雜糧的熱量低,而體積相對較大,在腸胃滯留的時間比較長,可以吸附一些油脂,對於高血壓病、高脂血患者而言,五穀雜糧無疑是他們的福音。
  • 都說吃五穀雜糧好,到底有哪些營養?五穀雜糧指哪些食物?
    雖然現在的食物越來越多樣化,但人們養生的意識在逐漸增強,相比大魚大肉,很多人反而喜歡吃五穀雜糧,都說吃五穀雜糧好,但具體好在哪?可能很多人並不知,五穀雜糧真的只有五種嗎?怎麼吃才有益健康?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五穀養生雜糧粥
    雜糧粥是由五穀雜糧熬煮出來的粥,其飽含了多種穀類和豆類食物,比如:小米、玉米、糙米、蕎麥、大麥、燕麥、甘薯、黑豆、蠶豆、綠豆、豌豆等等,並輔以薏米、黑米、芡實、糙米、紅豆、紅棗、桂圓、粳米等共同熬煮而成。
  • 五穀雜糧,原來我們一直都吃錯了!!
    什麼是五穀雜糧在《黃帝內經》中,五穀被稱之為:「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穀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再而後便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穀類有33種,豆類有14種,總共47種之多。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五穀泛指五類作物,即「懸、藤、根、角、穗」。
  • 商城精品商品推薦 -- 五穀雜糧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盤點雜糧們的「簡歷」,從小米、高粱到燕麥,常見的五穀雜糧的營養功效,收藏起來慢慢看!小米小米能益腎和胃、除熱補虛、安神健胃。小米所含豐富的色氨酸,可輕鬆被人吸收,色氨酸會促使分泌五羥色氨酸促睡血清素,是很好的安眠健胃食品。
  • 美白抗衰老之五穀粥
  • 五穀雜糧是什麼?
    早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飲食調養的原則,同時也說明了五穀雜糧在飲食中的主導地位。營養學認為,最好的飲食其實是平衡膳食。黃豆: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營養價值最豐富。幹黃豆中含高品質的蛋白質約40%,為其他糧食之冠。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宜常吃。
  • 五穀雜糧有哪些
    二、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咳嗽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製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三、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
  • 五穀雜糧的「藥性」
    人離不開糧食,精米細面吃刁了胃口的現代人,目光投向了五穀雜糧,玉米、小米、大麥……每一粒果實都是由一顆被層層包裹起來的種子構成,這一層包裹著的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和礦物質,胚芽則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質,因此,相對而言,比精製的米麵更有營養,除此之外,雜糧還能為"體提供特別的醫療作用。
  • 五穀雜糧,小米為王!這麼搭配,比魚翅燕窩還滋養!
    粟米又稱小米、穀子、粟谷。小米春種秋收得天地之氣最全,得土氣最厚,為脾之果,最養脾胃。小米味甘、鹹,性涼,味甘色黃入脾胃經,味鹹入腎經。小米乃五穀之首,既養先天之本——腎臟,又養後天之本——脾胃,成為養生保健之佳品。李時珍稱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可以補虛、健脾、和胃、安眠。
  • 冬季養生必喝五穀粥
    寒冷的冬天,在早晨喝碗熱騰騰的粥,不僅可以驅寒保暖,更能養生。那喝什麼粥最營養呢?專家推薦的五穀養生粥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一碗粥10種營養,滿足你每天的營養需求。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五穀養生粥怎麼做吧。
  • 五穀雜糧種類多,這些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你都知道嗎?
    從小米、高粱到燕麥,這些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收藏起來慢慢了解! 燕麥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入肝、脾、胃經。 功效:益肝和胃、養顏護膚、抗菌、抗氧化,增加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流感。 主治:便秘、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動脈硬化等。
  • 中醫:《黃帝內經》,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保胃氣是保胃之陰陽胃居於中焦,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胃分為三個部分,上部為賁門,稱為上脘;下部為幽門,為下脘;中部為胃體,為中脘。胃是人體能量的發源地。《素問·五臟別論篇》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 【漲姿勢】五穀雜糧粉您知道多少,解決您的早餐之憂
    第一:五穀粉效果怎麼樣?真的能黑髮嗎,真的能祛溼嗎?真的能補血嗎? 詢問功效是小夥伴們詢問最多的一個問題,這種心情我也可以理解,畢竟每個人都喜歡自己身體好,能夠最有效最快速地改善自己身體的某些症狀! 我們知道,五穀雜糧粉屬於膳食養生,膳食養生是一個調理的過程,五穀粉不是藥品,不會有立竿見影的功效。需要堅持食用進而對身體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