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小時
編輯/小樂
圖片/豐樹&網絡
原創插畫/Icy Tan
和的慈善基金會(和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高壓人群音樂舞動自我關懷計劃」——面向醫護人員、教師、社工等高壓力群體開展藝術療愈工作坊,通過音樂、舞動、繪畫等表達性藝術手法為媒介,引導高壓力群體與自我對話、自我表達,以及接納和管理情緒,並通過一定的藝術療愈方法協助其促進身心健康,緩解職業壓力。
截至2017年5月的官方數據,美國3-21歲的孩子裡有660萬兒童是有特殊需求的(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2018年在美國最新公布的自閉症發病率達到59:1。在中國,2015年4月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推算,0-14歲自閉症患兒約有200萬,20年間確診的自閉症患兒數量上升百餘倍(宿淑華等,2017)。
有鑑於此,國家在政策與財政上對特需兒童的教育和康復越來越重視,招收特殊教育專業學生的師範大學數量也越來越多。然而,特教老師職業群體的總體規模和專業化發展程度仍然供不應求,特教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大、關注少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緩解。
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壓力和挑戰來自於特需學生(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的個別差異非常大,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很多,使得教師的成就感比較難獲得。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部分公眾認知有限,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身份在社會上尚未得到廣泛認同。
目前這樣的現狀,也讓一線特殊教育教師長期處於壓力與挑戰之中,而長期的壓力,不僅會在生理上引發不適,也會引發情緒上的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長期以往 「職業倦怠」(Burnout)的風險就會越高。
為什麼這麼多幹勁十足的專業人士會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疲勞、消耗和理想的消逝? 為什麼談論這些感覺如此困難,又如此重要,我們怎樣在安全的環境中分享這些擔憂?
我們承擔了什麼樣的風險?怎樣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怎樣才能重燃激情、意義和動力的火花投入到工作和生活當中,並且能夠一直保持良好的狀態?
飛機上的安全指南會提到:「如有意外或緊急狀況發生,在幫助別人戴上氧氣面罩之前,請先確保給自己戴上氧氣面罩。」作為特殊教育教師,只有首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更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投入到特殊教育當中。
音樂治療、舞蹈治療應用在舒緩壓力和放鬆身心已久,有著豐富的釋放壓力和壓力管理的方法。通過不一樣的身體律動,即興音樂、自由書寫、歌曲創作等表達性藝術的方式,回到自己,檢查自己的身心狀態,用各種好玩的方式釋放壓力,重拾活力,照料和促進自我身心健康,緩解職業壓力。
同時音樂治療和舞蹈治療針對特殊需求、不同能力的人群是一個重要的治療部分。以自閉症兒童的音樂治療為例,研究顯示,音樂治療可改善其社交行為與人際關係,可增進動作協調性或身體意象;以及可改善其溝通行為與語言技巧。在歐美,特需兒童也是音樂治療工作的重要領域,音樂治療師會與特教老師共同協作,促進和改善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態及更平衡的發展。
2019世界自閉症日來臨之際,在此誠邀一線特殊教育教師前來參與音樂舞動自我關懷計劃:按下暫停鍵,在體驗音樂治療與舞蹈治療的手法同時,在音樂和舞動中得到真正的休息和釋放,更有活力和創造力去迎接新的教學與生活!
「促進身心健康,緩解職業壓力」
音樂舞動自我關懷(self-care)計劃
音樂和舞動小組將會在安全的、開放的氛圍和空間中去探索。
音樂自我關懷小組流程與內容:
➤ 熱身破冰遊戲:通過有趣的音樂遊戲,去感知熟悉空間環境、及與小組成員建立連結;
➤ 音樂減壓放鬆:通過音樂引導想像去感知身體、放鬆身體;
➤ 「情緒交響樂」:通過書寫、音樂拼貼畫及音樂即興演奏去體驗情緒的風景;
➤ 鼓圈體驗:通過節奏律動釋放壓力、舒緩壓力;
➤ 「白日夢即興曲」: 通過音樂即興,尋找讓自己舒適放鬆的資源和圖景;
➤ 建立「充電曲庫」:學習如何定製個性化音樂放鬆減壓曲庫,及如何用簡單的音樂正念冥想方法讓身體放鬆、情緒舒緩;
➤ 創作減壓rap:將體驗坊中的收穫與感悟創作成這一組共同的歌
舞動自我關懷小組流程與內容:
➤ 身體掃描:短短5分鐘,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身心狀態;
➤ 呼吸放鬆法:結合非常簡單的動作,讓身體回到放鬆、自然的狀態;
➤ 鏡子舞:通過與夥伴一起的律動,激發彼此創造力和想像力,喚醒身體,感受身體的部分和整體性;
➤ 身心頻道:打開聽覺、身體知覺、情緒的頻道,與意識作連接;
➤ 身體地圖:一探身心的風景,與內在的自己共舞;
帶領者簡介
➤ 音樂治療師:時靜潔
樂在創造性藝術療育工作室主創,德國音樂治療協會會員,德國海德堡應用科技大學音樂治療學碩士。歸國後,與多家機構合作,在特殊教育中心與醫院均開展了一對一和團體的音樂治療服務,並在高校教授音樂治療選修課。多次舉辦音樂治療工作坊和講座,致力於音樂治療與多元表達性藝術在不同人群中的推廣及應用。(詳細工作經歷介紹請點擊 音樂治療與我: 樂在Creative Life ; 一顆在廣州生根發芽的音樂治療小種子|Vol. 1 工作經歷 ; 從戰後創傷到臨終關懷,它的治癒力溫柔又神奇 )
➤ 舞蹈治療師:胡月紅(Moon)
樂在創造性藝術療育工作室主創、英國認證舞蹈治療師、英國倫敦金史密斯大學舞蹈動作心理治療碩士,廣州接觸即興社群聯絡人。歸國後,在不同的機構包括特殊教育工作室、心理諮詢中心和福利院擔任舞蹈治療師,也開辦工作坊,致力於探索與推廣舞蹈治療、創意舞動、接觸即興等不同身心工作形式 (body-mind work) 在不同人群裡的應用。(詳細工作經歷介紹請點擊 舞蹈治療與我:樂在Creative Life ;舞蹈治療微記錄片:「舞」非想快樂 ;通過身體治癒心靈,你也可以照亮自己)
報名與招募
由高珂娟老師工作室定向協助組織招募
(*報名無需任何音樂舞蹈基礎,
只需帶著開放的心態來體驗)
➤ 協作機構——「高珂娟名教師(特級教師)工作室」簡介
「高珂娟名教師(特級教師)工作室」 成立於2012年,是廣州市教育系統首批工作室之一。主持人高珂娟老師是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室教研員,廣東省第八批特級教師。工作室成立以來,圍繞「特殊教育教科研與教師成長」「特殊教育質量提升」「特殊兒童綜合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發展」等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研修活動,成果豐碩,在2017年初全市工作室考核中獲為數不多的「優秀」等次。新一階段的研修中,繼續圍繞「特殊教育教科研與教師成長」「特殊教育質量提升」「特殊兒童綜合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發展」等主題開展研修活動。
時間地點
舞動小組:4月6日 14:30-16:30 (18人)
音樂小組:4月13日 14:30-16:30(20人)
地點:樂在創造性藝術療育工作室
廣州海珠區同福東路511號後巷常慶坊1-1號2-3樓
( 如何找到我們?)
自我關懷小組注意事項:
-請參與者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到達樂在工作室,以便活動能夠準時開始;
-此工作坊只面向成人,有孩子的夥伴們請妥善安置好孩子,不要帶到活動現場;
-活動環節禁止錄音和拍攝,會請專職人員拍照記錄,不願入境的夥伴們可私下告知我們;
-請穿舒適而便於席地而坐的衣服;分享場地為木地板需脫鞋,請自帶室內鞋或穿襪子;
-樂在工作室所有區域禁止吸菸;支持環保,請自帶水杯,現場會準備茶點;
-此工作坊非治療性質小組;
點擊了解:樂在「車輪上的藝術療育」|項目介紹
諮詢微信
(添加請標註「車輪上的藝術療育)
公眾號原創內容版權歸樂在工作室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或二次修改
轉載與合作請聯繫郵箱:
creative_art_life@outlook.com
主辦機構:樂在創造性藝術療育工作室
協辦機構:「高珂娟名教師(特級教師)工作室」
「樂在創造性藝術療育」工作室致力於音樂治療、舞蹈治療、表達性藝術治療等多種創造性藝術治療方式的推廣及應用。旨在通過藝術,以一種非說教的、引導性的、開放式的品質,去傾聽每個人的內在故事,允許每個人展現其天性和創造力,並學習如何將在藝術中的體悟應用在生活中。
樂在創造性藝術療育,樂在你我之間。
廣州海珠區同福東路511號後巷常慶坊1-1號2-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