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官方微博於日前發布的一組漢密爾頓和舒馬赫的數據比較,在一些車迷間引起了爭論。把這些放在漢密爾頓上周末鎖定自己第7個車手總冠軍,從而追平舒馬赫紀錄的背景下,究竟「誰是更偉大的車手」成了言語對抗的焦點。
圖片來源:F1官方微博。
從F1官方發布的數據來看,在車手總冠軍數量上兩人打平,但在分站冠軍數量、杆位數量和登上領獎臺次數這幾個方面,都是漢密爾頓處於領先。
即便漢密爾頓數據佔據上風,但依然有很多車迷認為舒馬赫才是更偉大的車手。這樣的情況並非只局限於F1領域。很多體育項目中,觀眾似乎都存在「厚古薄今」的現象。
最近兩年,NBA過於鼓勵進攻的風向一直備受詬病。由於對防守犯規的嚴格吹罰,導致比賽得分一路飆升。大批球迷們表示,更喜歡曾經聯盟的鐵血防守時代,那時候的比賽才有意思。
1998年的全明星大賽上,喬丹控球。
而上世紀90年代的球星們,也成了球迷們的懷念對象。每逢現役球員砍下高分,基本都會有球迷表示,「這個分數含金量遠不如以前的球星」。
到底「厚古薄今」的現象為何會出現?時代濾鏡,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在轉播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很多體育項目的「遠古大神」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傳奇。但他們的比賽究竟如何,可能很多人並未看過。能成為傳奇自然有著過人之處,但人無完人,他們自然也會有缺點。
一名攝影師為了調整了他的遠程攝像機,直接側臥在地。
人們喜歡傳奇,喜歡的可不是缺點,以至於到了今天,關於他們的故事,多少會有一些美化的成分在內。而現在的運動員們,比賽中有百十臺機器拍攝著,比賽之外有萬千網民盯著,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大家的眼睛,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負面的東西。
其實人們常說的「時代濾鏡」,根源可能就是「古今」的信息清晰度不同。就像90年代解析度不高的電視劇裡,仿佛每個人都被加了柔光,而現在的高清晰攝像頭,讓演員們的每一個痣都無所遁形。
當然,情懷也是形成時代濾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像曾經80後認為90後是垮掉的一代,現在的90後看不慣00後的作風一樣,人們常常下意識認為,自己的青春更為珍貴。
資料圖:舒馬赫。
陪伴自己青春的那些比賽,曾讓自己熱淚盈眶的那些運動員,已經成了這份青春的一部分,自然就變得格外閃閃發光。
另外,「厚古薄今」有時候重點並不是「厚古」,而是「薄今」。在網絡和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體育明星的粉絲群體之間,經常上演「甄嬛傳」,明爭暗鬥、唇槍舌劍的對抗幾乎每天都有。
兩方論戰必然有輸家,但我輸了沒關係,還有「遠古大神」比你支持的選手更厲害呀~
球迷論壇截圖。
聽多了90年代的「鐵血防守」,有NBA球迷去看了當時的比賽錄像,看完之後他認為這不是「鐵血防守」,而是「菜雞互啄」。當然,他的觀點受到很多人的激烈反駁。
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現代競技體育中絕大多數項目都是不斷發展的,籃球自然也不例外。
和90年代相比,現在的球員們擁有更好的運動裝備、更多的身體保養手段、更先進的醫療保障等等。不考慮極個別天才選手在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天賦,普遍而言,從比賽競爭力等方面看,現代籃球運動員優於老前輩們是正常現象。
資料圖:漢密爾頓。
而漢密爾頓與舒馬赫的比較則更為複雜,拿他們各自的巔峰年代相比,F1的規則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比如在舒馬赫的時代,有些極端情況下排位賽中對於輪胎的保護,可能要比爭奪杆位更為重要。
此外,賽車性能的領先程度、隊友的配合度以及車隊策略的好壞,都是在這種比較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把喬丹放到現在是否能夠拿到更多冠軍?庫裡回到90年代是否寸步難行?舒馬赫有一輛梅賽德斯這麼好的車會不會更無敵?把漢密爾頓放在以人為主的年代會不會根本「玩不轉」?
資料圖:喬丹。
這樣關公戰秦瓊式的假設,基本不可能討論出公認的結果,除了徒增口水仗之外,意義並不大。脫離開時代談一個人的成就,都是「耍流氓」。
一個人所處的時間,並不會以意志為轉移,他經歷的只是自己所處這段時間軸上發生的故事。有時人們遺憾沒能見證過去的經典,但他所經歷的時代也會是後人念念不忘的經典。
珍惜仍在球場上奔跑的梅西與C羅吧。千千萬萬的球迷沒能親眼見證貝利或馬拉度納登上頂峰,但依然有人,會讓後輩豔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
關公與秦瓊,他們的相同之處,是標記了時代。
我沒有見過,他們說的「神」;但我見過,這個時代的「神」。
把他們連在一起,才是歷史。(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