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印象派」代表——Erin Hanson

2021-02-19 美術生社區

美國著名藝術家Erin Hanson是一個具有善於創作親和力的繪畫家。她一直致力於創作風景類印象繪畫,神奇的色彩搭配大膽的感官效果。還給欣賞者一個一個富有想像力的現實。

  從小就開始學習繪畫,在她高中時期獲得了奧蒂斯藝術學院的獎學金,也因此獲得了在那裡學習肖像素描的機會。

大學的時候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藝術的同時,Hanson還抽出了一些時間學習了生物工程學的課程並且取得了該專業的學位,在她畢業之後她搬到了拉斯維加斯的郊區,在攀爬紅巖峽谷時又一次激發了她對藝術的渴望,之後她決定每個星期都要創造新畫,這個決定一直持續至今。

Hanson運用厚塗顏料的繪畫手法將色彩和紋理轉化成抽象的馬賽克形式,厚塗顏料的技巧在畫布上創造了極具雕塑效果的馬賽克抽象畫,她試圖儘可能少的用筆觸來創造出壯麗和生動的作品,她的技巧,她的信心和她始終堅持的風格,被稱作是「開放式印象派」,她的繪畫風格就是簡單的靈感與一股自然力量的綜合。


Erin Hanson 的作品用強烈的色彩和紋理的表現力,還給欣賞者一個一個富有想像力的現實。

———美術生社區,專為美術生打造的資訊站———

思美術生所思 想美術生所想

微信號 Msssheqv(長按複製)

豐富藝考資料 國內外大師作品


共學習 共分享 共進步

【聲明】版權歸原版權所有人持有,僅供學習,禁止商用!
【分享】點擊右上角,選擇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 「美術生社區」或「Msssheqv」立即關注。
【微博】立即關注新浪微博@美術生社區,內容同樣精彩!

相關焦點

  • 美藝術家Erin Hanson:多彩景觀印象派繪畫欣賞
    同時 ,Erin Hanson 用濃墨重彩將她對這片土地的濃情用開放式的抽象派畫法表達地淋漓盡致。此組作品是Erin Hanson 的多彩景觀印象派繪畫。【 國際藝術大觀 】第993期 —— 美藝術家Erin Hanson:多彩景觀印象派繪畫欣賞
  • 不一樣的油畫風景—— Erin Hanson
  • 色彩大師 ‖ 印象派代表作品賞析
    克勞德·莫奈(1840-1926)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1874年,以莫奈、畢沙羅、雷諾瓦為代表的一群藝術家,在一個攝影師的工作室裡舉辦了一個畫展。畫展名為「獨立的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藝術展」。在標題中出現的「獨立」二字,就是不願與官方藝術沙龍合作。不料,第2天,一 家小報的記者寫文章攻擊他們說:「這些 年輕人在胡鬧,畫得簡直就是印象派」![就是指 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幅畫]沒想到,印象派畫家們倒是十分樂於接受這個說法。
  • 印象派代表人物,高更油畫欣賞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合稱後印象派三傑。他的畫作充滿大膽的色彩,在技法上採用色彩平塗,注重和諧而不強調對比,代表作品有《講道以後的幻景》、《布列塔尼的豬倌》等。
  • AH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談及西方美術史,印象派永遠是被討論最多的話題。每個稍微對藝術感點興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些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和代表作品。但是你真的確定很多時候你沒有搞錯嗎?· 反叛的後印象派 ·雖然後印象派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甚至每一個後印象派畫家都曾經有過印象主義作品,但後印象派絕對不是對印象派的傳承和廣大,而是站在了印象派的對立面。
  • 蔣勳:印象派和後期印象派
    在印象派畫家那兒,繪畫跟度假聯繫在一起。工業革命帶來對科學的崇信,人類對自然有了審視的底氣和審美的機能。此前的寫實主義突出客觀,繪畫在照相機發明後,需要尋求新的表現方式和用武之地。印象派認識到色彩因為光而產生,對光的研究和表現特別注重。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你是否能分清?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關於印象主義可以劃分為印象派、後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那麼它們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為了捕捉瞬間的「印象」,印象派繪畫在構圖上往往較為隨意,力求突出畫面的偶然性,增加畫面的生動和生活氣氛,凸顯對內心主觀意象的表達。 那麼為什麼叫做「印象派」呢?這是因為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一幅參展作品,名叫《日出·印象》,後來大家就把這一派畫家叫做「印象派」了。
  • 新印象派—打破印象派的印象派【風格列傳】
    上一回我們已經談過印象派的起源,還有「前印象派」的技法形式特點,接下來談談「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其實不難了解,總的來說,就是「不好好的畫畫」。 所以代表人物主要就是修拉(GeorgesSeurat)、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畢沙羅等人。前面談過,畢沙羅本來就屬於前印象派要員,屬於後來轉型,從實力派變身「體力派」。
  • 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說起西方美術史,印象派永遠是被討論最多的話題。每個稍微對藝術感點興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些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和代表作品。但是,你真的確定你沒有搞錯嗎?今天就一起和大家重新走近印象派。01承上啟下的巴比松畫派
  • 什麼是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
    關於印象主義可以劃分為印象派、後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那麼它們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日出·印象》莫奈總的而言,印象派表現的是眼睛直接看到的東西,就是表現非常客觀的東西。為了捕捉瞬間的「印象」,印象派繪畫在構圖上往往較為隨意,力求突出畫面的偶然性,增加畫面的生動和生活氣氛,凸顯對內心主觀意象的表達。那麼為什麼叫做「印象派」呢?這是因為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一幅參展作品,名叫《日出·印象》,後來大家就把這一派畫家叫做「印象派」了。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法國「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P.Gauguin簡介與賞析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同為美術史上著名的「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他的繪畫,初期受印象派影響,不久即放棄印象派畫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東方繪畫的線條、明麗色彩的裝飾性。他到法國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島—布爾塔紐,與貝納、塞柳司爾等先知派畫家一起作畫,成為這個「綜合主義」繪畫團體的中心人物。他也到過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谷共同生活兩個月,但卻導致梵谷割耳的悲劇。
  • 後印象派畫
    基於後印象派在現代藝術界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其為研究對象,對後印象派的繪畫風格、代表人物以及對現象西方現代派的重要影響進行探討。印象派誕生在 19 世紀中世紀左右,在印象派誕生之前,19 世紀的主要藝術流派是、浪漫派等藝術流派。與這些流派的繪畫素材和繪畫的方法不同,印象派在對這些流派的繼承或者是反對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面貌。
  • 莫奈、雷諾瓦和德加等人畫風不一致,為何他們都是印象派代表畫家
    其活躍藝術家有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和德加等,他們年輕,反傳統,有創新精神,他們被冠以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但他們的畫風並不一致。01克勞德·莫奈莫奈的畫法最具印象派特色,他創作了大量的風景畫,有時他對著同一景物,如乾草堆、水塘等反覆多次寫生
  • 印象派:繪畫與革命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31位印象派畫家參展。包括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和莫裡索等在內的畫家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向,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的反對派鬥爭過。他們欣然接受一些雜誌的諷刺文章作家封給他們帶著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 大眾藝術網:她是馬奈的夫人、第一女性印象派畫家 —— 法國印象派女畫家 Berthe Morisot 代表繪畫作品欣賞
    她是馬奈的夫人、第一女性印象派畫家 —— 法國印象派女畫家 Berthe Morisot 代表繪畫作品欣賞
  • 簡述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印象派是19世紀晚期在法國興起的一種藝術風格,強調捕捉轉瞬即逝的印象,常以自然為主題,色彩純正、用色斷斷續續,形成明烈而幻化的效果。印象派畫家一改前人忠實於原物的傳統,而抓取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在頭腦裡留下的獨一無二的印象。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其中,印象派一直都是焦點人物,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哪怕是對西方藝術稍有了解的人,提到莫奈、塞尚、梵谷也都不會陌生。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又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流派,今天就順著印象派的發展,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印象派之父,竟然不是印象派?
    ,都會說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 - 1883)是印象派之父。所以許多人也就誤認為,馬奈屬於印象派。但其實,印象派的 7 次聯展,馬奈一次都沒參加過。而且你看馬奈的畫,真的和印象派很不一樣。我們知道,印象派的畫,色彩都很明亮,筆觸也很小,就比如莫奈的這幅《撐洋傘的女人》。但你看馬奈的畫,完全不是這樣。畫面的色彩並不明亮,而且筆觸也很大,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堆一堆的色塊。那麼,馬奈怎麼就變成了印象派之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