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介紹印象派的書,都會說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 - 1883)是印象派之父。所以許多人也就誤認為,馬奈屬於印象派。但其實,印象派的 7 次聯展,馬奈一次都沒參加過。
而且你看馬奈的畫,真的和印象派很不一樣。我們知道,印象派的畫,色彩都很明亮,筆觸也很小,就比如莫奈的這幅《撐洋傘的女人》。
但你看馬奈的畫,完全不是這樣。畫面的色彩並不明亮,而且筆觸也很大,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堆一堆的色塊。
那麼,馬奈怎麼就變成了印象派之父了呢?首先,是因為他憑藉自己的名聲,成功吸引了一幫印象派的小夥伴。不過,要說他名氣的由來,卻是被活生生罵出來的。
這事還得從 1863 年的一次沙龍展說起。那一年的評委們發了抽,直接讓 3000 多幅畫作集體落選。隨後就有人建議,既然落選的畫作那麼多,不如就開個落選者沙龍吧。
就是這場落選展,讓馬奈成功出圈。因為他的《草地上的午餐》,被罵得最慘。據說,當拿破崙三世看見這幅畫的時候,被氣得渾身發抖,大叫了一聲——淫亂!
大家罵這幅畫的原因,其實就一點:畫裡的裸女並不是女神,而是現代普通人。幾千年來,只有女神才能裸著的觀念,被馬奈打破了,大家接受不了。
奧林匹亞
一年之後,馬奈絲毫不知悔改,又遞上了神作《奧林匹亞》。畫裡的女主,依然還是裸體的現代女性,還極有可能是位娼妓。這一回,他不止是被眾人罵了,簡直就是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在腐朽的官方學院派眼裡,馬奈是個不知廉恥的混蛋畫家。但在莫奈、德加等年輕的印象派眼裡,馬奈就是敢於向體制挑戰的、超酷的先鋒畫家。他們每一個人都粉他,以他為榜樣,馬奈就這樣成為了印象派的精神領袖。
但話說回來,馬奈並非是一個離經叛道之人,他的《草地上的午餐》,其實是向提香 300 多年前的名作《田園合奏》致敬;而他的《奧林匹亞》,也是完全參照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來畫的。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所以,馬奈並非是想要改變畫壇,他一直想做的,無非是將古典元素,運用到現代題材中。只不過,他觸碰了裸女這個超級敏感的題材,一不小心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叛逆的畫家。
其實馬奈能穩坐印象派之父的位子,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錢!馬奈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爸爸是司法部高官,媽媽是法國駐瑞典大使的女兒。馬奈應該是要混政界或者法律界的男人,結果他偏偏去了藝術界。
巴迪儂畫室
馬奈的那幫小迷弟們,像莫奈、雷諾瓦、畢沙羅等等,沒事就會跑去馬奈的畫室玩,一起探討創新的畫法和藝術的未來,慢慢的,印象派小團體就這樣成立了。
這就是有錢的好處。馬奈在當時,一幅畫都賣不出去,要不是家底厚,怎麼可能租得起畫室,印象派又怎麼能聚在一起玩耍!
莫奈 睡蓮
馬奈不是印象派的人,事實上,他是超越印象派的人。印象派,說到底還是停留在描繪雙眼所看見的光影,但馬奈要走得遠得多。
我們就來看他的名作《吹短笛的男孩》,你仔細去看畫面的背景,其實是很平面的,而且陰影幾乎都消失了。更重要的是,人物的輪廓線非常清晰。
西方自達·文西的《蒙娜麗莎》以來,一直強調不畫輪廓線的傳統。在近 400 年後,被馬奈徹底推翻了。其實馬奈是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才會這麼畫的。
輪廓模糊
輪廓清晰
你只要拿《吹短笛的男孩》和勝川春章所畫的《美人圖》對比下,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來,
浮世繪的畫作,都是很平面的。它會用輪廓線去勾勒立體感,這一點被馬奈應用到油畫中去了,這是相當革命性的。
因為西方傳統藝術中的「透視法」和「明暗對比法」,都被他完全拋棄了。只是馬奈本人都沒意識到這一點有多重要,因為它實在太超前了。而這種畫法的優勢,一直要到現代藝術那裡,才完全展露了出來。所以馬奈不止是印象派之父,他更是現代藝術的先鋒。
女神遊樂廳的吧檯
說到這,我們也得八卦下他私生活,因為實在是太過精彩了。
馬奈 31 歲結的婚,娶的是他 18 歲時的鋼琴老師蘇珊娜。這可不是什麼美好初戀的終成眷屬,而是因為馬奈在 20 歲時,就搞大了別人的肚子,蘇珊娜替他生了一個兒子。所以馬奈的這段婚姻,應該算是為青春買單吧,
蘇珊娜·馬奈
據傳為馬奈兒子
馬奈其實是個很風流的男人,因為他最終死於梅毒。
但有一個女人是例外,那就是莫裡索。她是印象派中最有名的女畫家,也是馬奈的名作《陽臺》中的女主。
陽臺
莫裡索是一位貴族家的千金小姐,她很欣賞馬奈的畫風,但馬奈卻很喜歡拿她當模特用。
貝爾特·莫裡索
其實在那個年代,模特並不是個很光彩的職業。但莫裡索依然放下了千金小姐的身份,一次次出現在了馬奈的畫裡。而且女人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莫裡索望著馬奈的雙眼,真的是寫滿了喜歡。
斜躺著的莫裡索 1873 年
馬奈顯然是捕捉到這種眼神了,因為他將它們都畫下來了。他心裡完全清楚,這個女人對自己的感情。只是他什麼都做不了,因為他已經結婚了。
手持紫羅蘭花的莫裡索
而且更可怕的是,馬奈的親弟弟尤金,也喜歡莫裡索。莫裡索一直在等,期待馬奈會做些什麼,然而什麼都沒有等到。
尤金·馬奈
最終在她 33 歲的時候——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大齡未婚女性了——莫裡索想通了,她嫁給了馬奈的弟弟,婚後也一直幸福的生活著。
拿扇子的莫裡索
在莫裡索結婚之前,馬奈為她畫了最後一幅畫。畫裡的她,眼睛不再望著馬奈,無名指也帶上了婚戒。這是一幅氣氛很憂傷的畫作,只是這憂傷,莫裡索終於擺脫了。
從此以後,就只屬於馬奈一個人了。這樣的結局,我覺得真的很好,畢竟她老公,比馬奈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