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採棉工 擁擠在綠皮火車上一路向西 曾是不少人的淘金夢

2020-12-23 狗頭牛眼看世界

在我國有很多時代特色的專列,如「農民工專列」、「棉農專列」。如果你沒有搭乘過「棉農專列」,你就不會知道火車的車廂裡有多擠;如果你沒有去過新疆,你就不會知道中國有多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裡,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棉花是這裡的主要經濟作物,幾乎佔據了中國三分之一的棉花產量。每年的棉花採摘季節,來自各地的採棉大軍就會湧向這裡,其中來自河南的就有10萬多人,他們乘坐綠皮車——「棉農專列」來到新疆,活躍在天山南北。

鄭州鐵路局加開的「棉農專列」始於2002年8月21日,當年開通了9列「棉農專列」,現在每年基本開行20列左右。乘坐「棉農專列」到新疆摘棉花的大都是來自農村的中老年婦女,她們不怕吃苦,唯一的目標就是希望可以好好勞動,多多掙錢。這些樸實的河南農民也深受棉農們的歡迎和喜愛。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賺錢渠道越來越多,願意出來採棉花掙辛苦錢的河南人也越來越少。近幾年,每到棉花採摘季節,新疆的很多棉農就開始犯愁,他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足夠的採棉工,不得不提前在烏魯木齊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上舉著牌子等候著,每天眼巴巴盼著能夠招到足夠的採棉工。

王志堯在烏蘇市高泉鎮四棵樹開發區擁有750畝棉田,他分析了採棉工難招的原因:人們的日子都好過了,就沒人願意辛苦來採棉了。再說,人工採摘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成本算下來跟機器採棉差不多,明年他就要全部種機採棉了。

不容置疑,在未來幾年內,採棉工這個季節性的特殊職業,會隨著機採棉的大面積應用而淡出歷史的舞臺。到那時,曾經的採棉工們只能在給後輩們講故事的時候回憶一下自己曾在新疆的棉田裡淘金的日子了。

相關焦點

  • 王唯唯:綠皮火車
    那個年代,沒有動車,只有綠皮火車。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綠色外觀,曾經是中國鐵路旅客列車最具代表性的塗裝樣式,俗稱「綠皮火車」。那年,我21歲,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車。火車是早晨5點48分發車。站在站臺上,看著火車遠遠駛來,貌似緩慢,到了近前,巨大的轟鳴聲把地面震得瑟瑟顫抖,我本能地嚇了一跳,連退了幾步。
  • 「山茶花」遠去的綠皮火車
    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綠皮火車。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被車廂裡的擁擠、嘈雜、令人窒息的氣味破壞無遺。
  •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15丨綠皮火車變身城市書屋,帶著書香一路向陽
    圖說:火車頭城市書屋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攝在海灣鎮中心的火車廣場,停靠著一輛很具年代感的火車。黑色的火車頭雄赳赳地朝著大海的方向,陽光燦爛的午後,黑色漆面的火車頭熠熠生輝。火車頭後拖著的是綠皮車廂,那是承載了父輩們無數鄉愁的綠皮火車,在軌道交通還不如現在這般便利的年代,綠皮火車已經肩負起了「春運」的重任。
  • 2020年,宜賓火車站「綠皮火車」的故事,還在繼續……
    關於火車的故事小編寫了有7、8次了隨著宜賓高鐵的崛起綠皮火車慢慢地淡出了人們視野距離2019年12月16號宜珙線起始站擁有兩層候車大廳,一層售票大廳兩個站臺,8股到發線隨著成貴高鐵的開行宜賓正式進入了高鐵時代250km/h的時速把「綠皮火車
  • 綠皮小火車,搭載幸福駛出大山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西高村,7053/7054次綠皮小火車每天往返這裡。小火車從群山中走過,打通了西高村去往外界的道路,將沿途的城鎮、鄉村牢牢連在一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溫暖了人們的心。把大山連向世界,小火車化身山裡人的「便民車」。
  • 新疆摘棉花大軍「消失」,是危機,還是時代進步?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產棉國,其次是美國,第三是烏茲別克斯坦。在新疆植棉500萬畝。需要拾棉花人數高達50萬人,秋季,是棉花採摘的季節,因此,每年這個時候都引來了全國各地不少農民工前去。賺取一份辛苦錢。大型採棉機正在田地裡採摘棉花。採棉機在新疆已經全面推廣,這則意味著傳統的採棉工逐漸消失,昔日壯觀的「採棉大軍」即將褪去歷史的舞臺。
  • 這趟風景絕美的綠皮火車,25年不漲票價,最低只要2元
    5629次綠皮火車 如今說起綠皮火車,總感覺是上個世紀的產物,離我們很是遙遠。 印象中,它速度很慢,沒有空調,沒有軟座,窗戶還能打開,每次進站停靠還會有人從窗戶外面遞行李。
  • 中國的高鐵這麼發達,為何綠皮火車還不淘汰?看完恍然大悟
    今年在各大城市的高鐵越來越多,為了方便快捷,不少人都選擇了坐高鐵,畢竟對比普通火車的環境,高鐵也是略勝一籌的。但是在我國有這麼一個現象,即便中國的高鐵已經這麼發達了,那為何還不淘汰掉綠皮火車呢?許多人看完後才恍然大悟。
  • 非洲這列「綠皮火車」,一般人根本坐不起
    在非洲廣袤的土地上,有一列豪華的火車叫「非洲之傲」。很難想像在大多數人眼裡貧窮落後的非洲,竟然有這樣一趟列車,乘坐過它的人不約而同地稱其為「鐵軌上的豪華遊輪」。無論從哪個方面,它都擔得起這個名聲。它擁有私人專屬的火車站,火車包廂內房間的寬敞程度讓你懷疑自己置身於火車車廂裡。
  • 重慶向北向西,樓市卻要一路向南?剛需購房,巴南成首選!
    國家成渝雙城戰略,重慶一路向北20年後,迅速轉身一路向西,西區門戶雙碑橋隧堵成狗,西區忙建橋開隧「抱」北區大腿……不曾想,巴南的龍洲灣早已自己成長起來,巴濱路藉助18號線的規劃和親水半島優勢,各品質樓盤也是亦備受追捧。
  • 中國高鐵明明很發達,為啥不淘汰掉綠皮火車?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在基建方面的建設是十分強大的,特別是我國的高鐵又在世界上火了起來,畢竟我們國家的高鐵現在時速達到了350km,而且復興號的最高速度達到了400km,讓很多國家對我們中國的高鐵刮目相看,但是美國不解,中國高鐵明明很發達,為啥中國不淘汰掉綠皮火車呢?
  • 一場綠皮火車上的舌尖宴遇,開啟許昌人對夏天的憧憬……
    止步在繁華的都市叢林把綠色不乏單調的落得自在不問雅俗風月喝著談天論地的酒幻想著沿途風物都入底片讓不動的火車把生活歸於正軌的吃喝才是嚮往的生活在天寶路與清潩河畔有這樣一節綠皮火車>藏匿在天寶路清潩河愛情主題公園中它曾經穿梭連接著漢口與哈爾濱的故事途徑許昌火車站承載著無數的思念與動人的情誼「九號餐車」火車主題餐廳在許昌打造了一個可以寄託情結找尋回憶的地方整節車廂都可以包桌、朋友聚會並根據需求制定party場景當人們都坐在綠皮火車裡吃飯
  • 當下綠皮火車的餐車吃飯價高嗎?
    乘綠皮火車,到了晚餐時間,售貨員推小車過來賣盒飯、餃子。對面小夥子買了一盒餃子,只要15元。但他很快說:太少了,只有9個,而且很小。問他味道如何?答:一般般。然後決定去餐車吃,看看餐車價格如何?已經有六年沒坐這種綠皮火車,有十年沒在綠皮火車餐車上吃過飯了。餐車正常營業,見我過來,有兩個人遠遠就喊「是吃飯嗎?是套餐還是單點?」聽說我要單點就給我報菜名,最後選了芹菜炒土豆絲和炒幹豆腐兩個素菜,都是35元一盤。之後又點了一罐啤酒,10元;一碗米飯,5元。
  • 不只是詩和遠方 山東"網紅小火車"跑通鄉村振興路
    「最美綠皮小火車」正帶著新的使命,駛向春天。  關於綠皮火車的「獨家記憶」  綠皮慢火車,不只是詩和遠方。它曾經作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馳騁於大江南北,承載了幾代人奔忙的腳步和幸福的回憶。包括記者在內的不少人,也都有一段與此有關的「獨家記憶」。
  • 綠皮火車充滿回憶,全程23個站只要11.5元,不過速度是真的慢!
    坐火車和高鐵旅行是大多數人的首選,但說到最慢的火車,大家可能會想到綠皮火車。這是老一輩的記憶,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就像90前後出生的人,基本都坐這種老式的火車。在山東,一種仍然使用內燃機系統的古董級列車迅速流行起來,可以說是中國最慢的列車。23站全程僅11.5元就吸引了大量遊客。這輛名為7053的綠皮火車行駛在山東省淄博市和泰安市之間,通常需要6個小時。
  • 成都大大小小的咖啡店不盡其數,但你見過綠皮火車裡面的咖啡館嗎
    在成都東郊記憶園區裡面,有這樣一家咖啡店,外形是獨特的兩節綠皮車廂,別以為這是仿真火車,這裡停放的可是真正廢棄的綠皮火車,甚至四川第一批蒸汽式火車頭——東方紅號-1519,在這裡你也能看見。綠皮車廂的內部是咖啡館,裡面可以喝咖啡 ,也有點心、西餐等提供,內部環境就說地地道道的火車車廂,加以裝飾,顯得非常文藝復古餐廳服務人員都是統一著裝,服務挺不錯,時不時有種真的在火車上的感覺。
  • K3國際列車即將發車|跟隨《囧媽》一路向北,坐著火車去俄羅斯
    在六天的旅行途中,列車一路向北,一路上總是離不開難得一遇的美景。中國K3列車於1956年開通,共經過三個國家,列車出中國需要1天,過蒙古也需要1天,其餘4天都在廣袤的俄羅斯領土上奔馳。抖音上有不少人發過打卡視頻。列車到了內蒙古二連浩特,要進行非常有趣的換輪作業。由於蒙古國和俄羅斯的鋼軌是1520毫米的寬軌,而我國的鋼軌是1435毫米的國際通用標準軌距,相差85毫米,因此,出入境的旅客列車都需要更換「底盤」,才能駛過國門。在此期間,為了換輪,K3列車在二連浩特需要停靠5個小時左右。
  • 《二毛的老菜譜》第10期:在綠皮火車的年代,餐車上都吃些什麼?
    著名詩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中國飲食類非遺傳承與保護課題組專家(文化部和中國烹協)、中國飲食文獻收藏家。1987年直至現在,先後在重慶、成都和北京創立文化餐飲品牌「川東老家」和「天下鹽」。著有《碗裡江山》《媽媽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國吃家》等美食著作。
  • 時間最長的航班,超過了19小時,比坐綠皮火車還要難受
    時間最長的航班,超過了19小時,比坐綠皮火車還要難受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如今,乘坐飛機出行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司空見慣了飛機又節省時間,舒適度高等優點,因此,在長途出行的時候,人們都更青睞於他,飛機雖然速度很快,但在面對超長途的時候也是有苦說不出的距離
  • 新疆智慧農機提高了採棉效率
    「大塊頭」高效「下巨蛋」 9月27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芳草湖農場,CP690式大型採棉機一邊發出「隆隆」的轟鳴聲,一邊將白色棉花「吞進身體」,只見採棉機駛過後,棉田裡便只剩下光禿禿的棉稈,十五分鐘後,被「吞」進去的棉花又被「吐」了出來,形成一個個圓柱型棉包,農民們都形容採棉機像是在下一個個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