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德劭】我的父親

2021-02-18 大鵬開講

    庚子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4:02分,父親從這個世界啟程去了另一個世界。這一天,落雪了,不急不躁,洋洋灑灑,潔白、素雅。進入冬季以來,我不知道這是第幾場雪。只知道這天上的使者——雪絨花,定然是為了迎接父親而競相綻放的。 

    父親一生潔身自好,嚴於律己,謙恭待人,輕名輕利,潛心鑽研。父親一生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善言表,默默耕耘。父親選擇了這一天放下一切,悄然離開。他,累了。是啊!是該好好休息了…… 

    在父親離開的一段時間裡,坐在父親的書房,仿佛清晰的看到父親伏案的身影。時空的隧道中好多事情不斷地切換、重疊,甚至相撞。面對世事、事態,有很多不一樣的理解。直面人生,感嘆現實太過骨感,不免心緒複雜,以至於心神難寧。於今沉澱自己,細細拜讀《悼念譚彥翹先生文聯詩誄辭唁(列名無序)》和父親生前同道摯友們在得知父親離世之後第一時間不吝筆墨,揮毫緬懷、悼念、追憶,哀惋的詩文,有柔情,有俠骨,有繾綣,有悱惻。 

    《悼念譚彥翹先生文聯詩誄辭唁(列名無序)》 起筆這樣寫道:「2020年12月23日,齊齊哈爾文壇泰鬥譚彥翹先生壽終正寢,與世長辭。譚先生的離去,是齊齊哈爾的重大損失。齊齊哈爾各界、各方面人士、親友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以各種方式悼念譚彥翹先生。下面收錄部分文、聯、詩、誄、辭、唁,以此追悼先師。」 。 

    以下摘選部分:徐曉慧在《追記卜奎歷史文化翹楚譚彥翹先生》中寫到  「他是城市文脈的守望者。幾十年來他默默的穿行於老卜奎三百多年的故紙堆中,織補著城市文明的碎片,還給現代人一個完整的歷史天空。讓同我們擦肩而過的程烘、英和、張光藻,魏毓蘭等,同時放慢腳步去感知我們生命中共同的堅守。於是我們知道了有民族英雄之稱的壽山,為什麼為了一句諾言而放棄生命。他失去了生命,可他卻擁有了永恆的尊嚴,還有那些被人遺忘的流人詩,在老卜奎歷史的天空上蒼涼而美麗。他是卜奎歷史文化的豐碑。」 。 

週遊:挽譚彥翹先生

相交卅載,仰一世芳名,壽追期頤,欣留雅著;

訣別一朝,思卅年情誼,文過數卷,痛失鄉兄。 

彥硯翹楚憶斯人

          先生為人敦厚樸實,治學嚴謹,實乃後學之楷模!

進身即問學,壯歲未著勳名,罍然古君子之風,功載龍 沙徵信史;

退食猶說故,平生不矜事功,瞠乎今哲人斯品,名留鶴域駐鴻文。

仙翁撒手,儕輩銜悲。特殊時期,不得以鬥酒只雞飫酌相從。

臨文嗟悼,惟有深心緬懷永失教席。 

大雪茫茫飄滿空,龍沙肅穆哭譚翁。

一生低調輕名利, 志苑文壇萬世崇。

今冬難得雪飛揚,仙界迎公返故鄉。

我送尊兄不須酒,瑤臺仙釀待兄嘗。

亦友亦師三十年,談文論道樂無間。

人生最痛失知己,再撫瑤琴不斷弦。

李巨炎:斯人逝去,風範猶存!

            先哲往矣,流芳千古!

譚老師的96人生光輝燦爛!     

譚老師高尚的品格、博大精深的學問必將萬世永存!

我堅信,再過一個世紀,已經步入小康,

走向富裕的齊市史學、詩詞、

書法篆刻各界後人一定會以最虔誠、

最崇敬的心情來紀念譚老師的! 

激滔滔嫩水淚奔流,素冰滿汀州。

問卜奎舊驛,龍沙新址,幾度春秋。

一帙《問學瑣筆》,仰止大山儔。

忽報人乘鶴,涕泗難收。

曾憶春風如沐,賜象牙印篆,溫語慈眸。

嘆如椽筆折,學問向誰求?

寄心聲、冬雲萬裡,挽譚公、香燭拜幡旒。

行仙路、紅塵莫顧,是處勾留。 

魁星隕落,何人再為拙著燃燈作序?

皓月當空,後生當繼師志秉筆直書。

問學瑣筆,丈量龍沙兩萬裡;

退食說故,鉤沈卜奎三百年。

淡泊名利,看透世態,身心只在學和問;

熱忱生活,善待他人,

情義不論是與非。

   黑龍江省達斡爾族研究會、齊齊哈爾市達斡爾族學會 :譚彥翹先生長期關注達斡爾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研究,成就斐然。尤其在建城史問題上,堅持唯物史觀,為糾正謬誤付出了不懈努力。他是達斡爾民族的好朋友。    

    同時發來悼念詩文的還有:崔春雷、覃華、王舒揚、關國利、王林懷、張二四、滄浪客、汪成智、胡強、龐志澍、武群、劉輝、汪佔革、王懷林、陳梓晗、李富基等等。 

     看著這些純粹民間的,自願自發的情真意切的詩文,瞬間,關乎父親的種種又躍然於文字之上。此乃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不禁潸然淚下。這淚水,更是為民間的真情流露與官方的沉默無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而長流。老卜奎啊!你執著而忠誠的子民與你永別了…… 

    原本想以一己之力,為父親舉辦一場小型的《追思會》,以回顧和作別父親不可估量的一生來作為不能忘卻的紀念。但礙於 「疫情」 ,遂不敢驚擾、勞煩大家,便暫且放下。對於各界人士以不同形式和各異的風格,對父親表達的情義之心,追憶之舉,懷念之深,痛悼之切,確乎是不勝感激。父親定然也會感知並欣然足矣。 

     在此,特別鳴謝父親工作於大半生的齊齊哈爾市地方志辦公室(現已合署於檔案館),按照目前的狀態應為檔案館。感激涕零於馬匯川館長在得到父親離世的消息後能夠委派辦公室主任和一文員代表檔案館前來弔唁,更要感謝主任用自己的錢為公墊付,委託我們代買花圈送上。因為,檔案館無人最後送別父親。 

    父親一生虛懷若谷,淡泊名利,博學豁達,不為虛名。一心研史修志,勵志於傳承歷史文化。父親除去每天上班,業餘時間裡也大多埋頭於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不知疲倦的翻閱書籍,撰寫文稿。有時候困頓了便在沙發上稍事歇息,我們曾偷偷拍下父親睏乏的照片,父親也時常被母親調侃 「日理萬機」 。

   父親不僅考證了齊齊哈爾的建城時間,更是穿越於古今,編織著經緯,不斷地鎖定一個個需要考證,需要還原的問題。父親在自己的一首《八十書懷》中寫有:「十六隨家到腦溫,悠乎六十四冬春。為學日益連晨昃,涉世惟艱歷苦辛。榮辱不驚崇亮節,陳言務去要精勤」。一個十六歲的青少年在北平求學,從城南的爛縵胡同來到齊齊哈爾。這一來,便註定了他與老卜奎的不解情緣,註定了他所肩負的守護城市的精神家園,保護古老建築和遺址,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的使命。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和境界啊?是繁華落盡的純真,是千帆過盡的淡然,是水墨丹青的嫻熟,是克己奉公的品德,是冷月寒梅的傲骨,是情系卜奎的專心。父親的一生可以說是一首絕唱的詩,一幅絕版的畫,一篇不朽的樂章,一本傳奇的教科書。如果說,父親代表著一個時代,那麼父親的離去,便代表著這個時代的結束。唯願父親的精神代代相傳,父親的思想生生不息,父親的靈魂世世永存。

   譚彥翹(1925-2020),字康文,號鈍庵,又號怡安、泊庵,書齋號:思補齋。地方史專家、詩人、篆刻家。

   1925年生於河北徐水,十六歲遷居齊齊哈爾。1948年參加工作,就職教師,後調至市政府機關。

   1981年齊齊哈爾市成立編修地方志機構之時(齊齊哈爾市地方志編審委員會,也稱齊齊哈爾市地方志辦公室),便被選調到該單位。先後任秘書、處長。

   1984年任副總編。

   1986年受聘於齊齊哈爾師範學院為古籍研究所研究員。

   1987年獲副編審。同年離休。離休後,由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聘任為齊齊哈爾市志副總編。

   1991年全國有新編文史筆記之舉,被黑龍江省文史研究館聘為特邀編審。

   80年代為政協齊齊哈爾市第四屆、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和第六屆文史資料委員會特邀委員。是中華詩詞協會、黑龍江省地方志學會、省詩詞協會會員,齊齊哈爾市詩詞協會理事。

   1981年之前,齊齊哈爾市是沒有編纂過地方志的,但1958年起有臨時機構編寫《齊齊哈爾市志》,當年曾參加市志編輯室工作,並編寫了《齊齊哈爾市志稿》的部分內容。

   80年代初,整理標點了《龍沙紀略》、《黑龍江外紀》、《黑龍江述略》、《龍城舊聞》等有關黑龍江和齊齊哈爾的史地文獻,並編輯印成《齊齊哈爾市志資料》,提供給省內各修志單位使用,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1987年編定了《齊齊哈爾市大事編年》,全書56萬餘字,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部分獨自撰寫。耗時3年,查閱書籍、報紙數十種,製作卡片千餘張。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組織編寫《中國城市·地區叢書》時,參加了《齊齊哈爾》卷的編輯工作,撰寫了概況中的部分內容。

   90年代初,負責指導《齊齊哈爾市志稿人口志》的編寫,按城市學的觀點展開了人口、經濟和環境的關係的記述,這在過去是少見的。

   在人物誌、人物傳的研究方面,撰寫了《以事系人芻言》、《章學誠的方志理論對當今的撰寫人物誌傳的啟示》、《地方志人物傳編寫瑣談》,計四十餘篇論文發表於《紫禁城》、《北方文物》、《黑龍江史志》、《齊齊哈爾社聯通訊》、《齊齊哈爾方志》等國家、省,市級刊物。其中《壽山將軍事略》(壽山,晚清愛國將領,此篇為省內提出較早的論文)、《鄂勒歡地理位置獻疑》(此前許多研討者皆謂鄂勒歡在齊市昂昂溪區境內,此篇提出反證)、《題幹隆精刊(述本堂詩集)》(對康熙年間因《南山集》文字獄案株連流戍到齊齊哈爾的方登嶧的卒年,用內證作出推斷)以及《簡述齊齊哈爾建城時間標定諸問題》(在齊齊哈爾建城三百周年理論研討會上作重點發言)。

   同時,撰寫出清代及國民時期人物傳略三十餘篇,其中多篇被省志辦選入省《人物誌》。另還有多篇筆記入選於中央文史研究館主編的《新編全國文史筆記叢書》中黑龍江省文史館編的《黑土金沙錄》和《黑水十三篇》。著有《問學瑣筆》、《退食說故》、《退食說故》續編、《退食說故》三編、《求實集》等學術著作及文史札記。有《老鈍學詩錄》印行,有《鈍庵印概》問世。編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摘抄》第一輯(1796—1806)、《龍沙三百年詩詞選》。

 (關注公眾號,為您講故事)

相關焦點

  • 父親節:我的父親是超人
    今天早上八點整,我接到了兒子的微信祝福!還發給我一張「我的超人爸爸」的小圖片,唏噓了半天,是的,我從一個工人到一家媒體的負責人,那些過往傳奇落在兒子眼中絕對是超人形象……再回首,想起我的父親,他有何嘗不是個超人呢?
  • 我的父親
    父親(寫於2010年3月19日凌晨)  這是我第三次正式寫我爸。  父親剛過了八十的生日。那一天,我也趕回去了,老父親也不拉著我說東說西了,他總是靜靜地坐著,看著門外的陽光,好像在回憶著什麼一樣。這讓我很不習慣,看來老父親真的太老了。
  • 我的父親與酒
    看著我喝酒時苦得誇張的表情,父親往往會樂得哈哈大笑,端起杯子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這點點的酒,往往更激起了我對酒的好奇心。終於有一次,在父親喝完酒後,我偷偷的喝了他的杯子底剩下的酒。那種又苦又澀的味道,我現在仍記憶猶新。我很不明白,為什麼父親喝起酒來這麼享受。可不知為什麼,父親每次在餐桌上用筷子醮酒給我嘗時,我還是會很興奮的去接。
  • 我的父親是屠夫
    我的父親樸實無華,是一位平凡不能再平凡老實巴交的農民。在滾滾的人流中,想一眼找到我父親很難,可在億萬雙手中,我一眼就可以認準父親那雙非常特殊的手。父親那時候雖然身體好,有力氣,但是,每褪一頭豬都是汗流浹背,頭髮如水洗一樣溼淋淋的,一滴一滴落在鍋臺上。有的時候,我去給他擦汗,他總是一句話:「離遠一點,燙著你。好好學習去」。父親汗珠砸落在地上,更砸痛了我的心,我真想幫幫他,怎奈,我是沒有長大的女孩子啊。
  • 我的父親 | 李方悅
    父親已經走了,而且在最後的時刻,我們沒有一個人在他的身邊。當我們趕到北京的時候,媽抱住我哭著說,你們忙!他一直在等你啊…… 我無法想像爸對我的等待和期待,作為他最疼愛的女兒,那種望眼欲穿的感覺。回想起來,當時有什麼重要的事,在最後的時候不能陪他?像中國所有的父母一樣,父親是非常克制的一個人,心裡想,嘴上也不會說出來,給孩子們添加負擔。
  • 我的父親(感人至深)
    《我的父親》文:楊國平「父親把他的愛都給了家,都給了我們。」/01/好長時間都沒有回家了,感覺似乎自成家後,對父母親也慢慢淡忘了。看到父親頭上的白髮更多了,背也有點駝了;人也瘦了,腿上的皮膚也顯得鬆軟了;父親說話的聲音也不再象以前那樣哄喨了;皺紋奪去了父親臉上的威嚴,顯得更加慈祥了。歲月無情地在父親身上餎上了更多的印跡。我突然感覺到:父親老了。
  • 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見他有米線可賣,覺得家裡肯定不缺吃的,就中意父親了。怎麼聽著都像是一見鍾情的故事,我表示懷疑,父親就說:「那你去問你媽。」母親卻也並不反駁。許多年後,我將信將疑地問母親到底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母親才戳穿了父親的「謊言」。他們的相識就像那個年代大部分年輕人一樣,是經媒人介紹認識的。父親在朋友家裡玩,朋友拉二胡,他吹笛子。母親和朋友也被叫去玩,這就算第一次見面了。
  • 梁愛濤 | 我的父親
    父親離開已經二十多年了,可我不曾忘記父親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今天就想回憶父親的飲食偏好。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沒有挑嘴的條件的,尤其是我們這個大家庭,吃飽飯,穿暖衣就很知足,哪有挑食的機會?父親是家裡的天,一大家子都靠他養活,因此父親幾乎什麼都愛吃,只要能填飽肚子,有力氣幹活。
  • 父親你是我一生的偶像!父親節快樂!
    父親今年55歲了還在參加培訓父親!祝天下所有的人父「父親節快樂」!從一個孩子,少年,成年,努力成為一名父親,我們每個人都走過了很多曲曲折折的道路!現在的結果就是我們每個人努力奮鬥所呈現的,我們加油幹!因為我們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是孩子的父親!
  • 2021年父親節以此文追思我的父親
    今天是父親節,在我心中父親的形象偉岸如山,一直想寫一寫我的父親,終無所願,那是我一直不敢觸碰的痛。
  • 父親的旱菸,我的鄉愁
    小時候,很喜歡看父親捲菸抽。父親認真捲菸的樣子,就像是在完成一件藝術品。父親點著菸捲,還總是衝我吐一口煙氣,嗆得我直咳嗽。每到這個時候,父親總是開玩笑地說:「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掙了錢給爹買煙抽。」我還總是使勁兒地點點頭。那時候家裡生活貧困,沒有多餘的閒錢給父親買煙抽,父親就只能自己種。每到夏天的時候,父親都在菜園子裡面種上一畦旱菸。為這事兒,母親沒少跟父親吵架。
  • 我的父親是流氓(中)
    當父親知道高姨愛上他時,更是欣喜若狂,立即請來了他的老首長,在他的老首長及其新夫人的主持下,舉行了婚禮,組建了讓多少人眼熱的革命家庭。我在我媽死後的第三天由村裡人送到了父親和高姨家。我媽死了,村裡人沒有通知我父親。村裡人說,他已經將她休掉了。這麼多年他又從來沒有回來過,現在又當了那麼大的官,還是不要告訴他了吧。於是,我這個孝子作為唯一的親人,在大家的幫助下將我媽埋葬在她母親的墳墓旁。
  • 我幫父親染髮
    前段時間回父母家,閒暇之餘父親喜不自勝地拿出染髮劑,嘟嚷著說要孩子們幫她染頭髮,邊說邊把染髮劑遞到我手裡。手裡拿著染髮劑,看著說明書。心裡忽然感慨起來,這是我第一次為父親染髮,第一次仔細觸摸父親的頭髮,更是第一次發現父親曾經濃密的頭髮已逐漸稀疏,當我把一點點的染髮劑塗抹到父親的頭髮上時,才發現原來在我心裡一直年輕強盛的父親不知從何時起縷縷青絲已被大量的白髮遮蓋,驚覺之餘更是不願意接受父親老了的事實。曾經的父親是個不論生活壓力多麼大,都是挺直了腰板精神抖擻而又樂觀的人。
  • 《我給父親抓癢》
    可是,我的高興勁還沒過幾天,就傳來了父親摔跤骨折的消息。我心急火燎趕回故鄉的醫院,力排姐妹們找個護工照顧父親的眾議,堅持陪在父親的病床前。  陪護,雖然不累,但實在是無聊透頂,特別是醫院裡不能抽菸,可把我憋屈壞了。夜深人靜,父親已經入睡。於是,我在病房裡坐一會,就去走廊上踱幾步。
  • 去年冬至父親去世,緬懷父親,我的處女作《期待》寫的就是父親
    去年冬至父親去世,緬懷父親,我的處女作《期待》是寫父親的,那年我18歲……這篇文章發表在河南純文學雜誌《時代青年》上,當時的主編王幅明親自給我寫信說文章寫得特別好,或許是幸運吧,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父親來了!父親推門的瞬間,我便聞到了一股淡淡的幽幽的清香。回過頭,我發現父親用雙手捧著一個花瓶,是一個精緻的古典的花瓶,花瓶裡盛滿了一朵朵新鮮的潔白的花——梔子花。為什麼父親會突然給我送花,我不明白。父親把花瓶安安穩穩地放在書桌的正中央,用熱切的目光看看我,衝我笑笑,便走了。
  • 懷念我的父親/丁淑芳
    父親是2 007年11月27日上午9:40去世的。陰曆10月18日,享年84歲。就這樣不聲不響的走了。父親啊,我很想你。你一生拉扯我們兄妹5個很不容易啊。一輩子再苦的日子都能過,再累的活都能幹。再大的委屈都能忍讓。
  • 我的父親叫「大帥」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都想為父親寫點什麼,可總覺得腹中羞澀,文字乾癟,想起又放下。牛年來了,我又拿起了久違的筆。         父親走了16年了。父親一生沒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跡,用「忠厚老實,有求必應」八個字形容,最為貼切。說實話,從小有一段時間我瞧不起父親,甚至有點怨恨。
  • 我眼裡的父親——送給77歲父親生日的禮物
    父親是平凡的,但在子女的心目中卻始終是偉大的。我覺得子女對父母的積極評價與感恩應當是父親最喜歡的禮物吧!父親今年77歲了,見過我父親的同學和朋友,都會給我說:你爸真精神!看起來很年輕,也很帥! 父親帥嗎?
  • 凝望//致我的父親
    這就是我的父親,他是一個普通的社會基層工作人員,在我的記憶裡,他嚴肅認真,務實求是,他對我們所說最多的話就是該學習時就好好學習,該工作了就好好工作,做好了就行!樸實無華的標準看著不高,堅持卻是不易啊。高三的時候,我犯了個極其嚴重的錯誤,早戀在現在或許算不了什麼,而在上世紀80年代,這是個致命的錯誤。
  • 張翠英 || 我的父親母親
    從我記事起,我娘就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家裡的營生剛放下,生產隊長又吹起出工的哨子。父親為這個家更是忙裡忙外,我兄妹五個,三個哥哥一個姐姐,我屬於老小,父親重男輕女特別厲害,曾嫌棄我娘怎麼又生了我這個閨女,我從小就感覺到他不喜歡我,加上父母經常吵架,我對父親特別害怕,所以我從小養成了察言觀色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