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在外的你也要好好吃飯呀,這道紅燒牛尾,吃出了媽媽的味道

2021-01-08 陽陽情感故事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美食日記小雨。不加班的夜晚是幸福的,但每當走在空蕩的走廊裡,撲面而來的是各家各戶的做飯的香氣,那熟悉的味道,卻難免有一種離家的惆悵。好想念家裡的味道啊,雖然沒什麼特別的食材,沒什麼特別的做法,但就是熟悉又親切的味道,永遠難忘的味道。離家在外的你,有好好對待自己的胃嗎?學會這道紅燒牛尾,重拾記憶中家的味道。

提起牛尾,很多年輕朋友的印象可能是邊角料,或是非常難處理,不易在家上手操作,甚至沒有合適的菜刀去切段骨頭,更不適合新手。其實不然,現在超市中有出售很多處理乾淨,而且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的牛尾,免去了很多麻煩,也給年輕的朋友提供了便捷。所以在食材的選擇上,建議大家直接購買處理好的牛尾,大小在5cm左右的塊是剛剛好的,如果實在沒有,讓超市的阿姨幫你切開也是可以的。

食材準備:牛尾、白蘿蔔、胡蘿蔔、香葉、八角、桂皮、幹辣椒、小蔥、姜、蒜、生抽、老抽、鹽、蠔油。大家看這道菜的食材,有沒有發現其實主食材是非常簡單的。牛肉和蘿蔔簡直就是天生的絕配,二者一起燉煮可以讓湯汁有一種特殊的清香,而口味清淡的蘿蔔中又透著牛肉的香氣,二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而胡蘿蔔的選擇則是讓這道菜更色香味俱全,同時胡蘿蔔燉煮之後的口感又區別於白蘿蔔,它更軟更綿,哪怕不喜歡胡蘿蔔的朋友遇到這道菜也會對它讚不絕口。

至於八角桂皮香葉這些配料,不用擔心麻煩,超市早就有這幾種香料打包一起出售的套餐了,一站式購齊不成問題哦。這道菜的秘方在於小夥慢燉,用高壓鍋處理也是可以的,但是小雨在嘗試過後發現它的味道其實不如小夥慢燉更入味。用最溫柔的方式對待牛尾,它一定會回饋給你最絕妙的美味。交代完食材和注意事項後,下面直接給大家介紹做法。

把牛尾用清水洗乾淨,然後撈出瀝乾水分備用,也可以用廚房用紙洗乾淨水分。2.第二個步驟是小雨從一個博主那裡學來的,新手也可酌情省略此步驟。取適量麵粉,用牛尾蘸取麵粉,使其均勻包裹在牛尾上。3.鍋中放適量油,不要太多,因為牛尾中也可以煎出一些油份,這道菜的宗旨在於鮮美,不要過於油膩。放入牛尾小火慢煎,同時加入蒜片,薑片,放少許料酒去腥,再放入生抽,煎至變色後翻面,知道兩面全部煎完並且稍微入味。

鍋中加入開水使其沒過牛尾,轉中火慢燉2小時。這時加入香葉、八角、桂皮、幹辣椒、小蔥及老抽。5.加入切成滾刀塊的蘿蔔和胡蘿蔔,加蠔油和鹽調味。小火慢燉,直至蘿蔔軟爛入味,也可以據個人口味適當調節燉煮的時間。6.蘿蔔熟後,要掌握鍋中此時剩下的湯汁多少,不要過幹,最好是保留一些湯汁,用於泡飯或是保存起來用於下一頓煮麵也是十分鮮美的。

至此,一道美味的紅燒牛尾就完成了,再給大家簡短的總結一下:先煎牛尾,把香氣和油份逼出來;然後加水和香料慢燉;最後加入蘿蔔燉至軟爛,保留一定湯汁是這道菜的點睛之筆。只是一些簡單的食材,普通的做法,但那就是最熟悉的媽媽的味道,朋友們學會了嗎?

在外打拼的你們,也要記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學會這道菜以後,不要忘記拍張照片給媽媽,讓她們也知道你一個人在外面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不要讓媽媽們擔心。也歡迎大家給小雨留言、點讚,如果喜歡小雨就關注我吧,你們的支持將成為小雨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紅燒牛尾 | 孔明珠 外一篇:洋蔥牛尾湯
    紅燒牛尾朋友圈有一位年輕的媽媽,經常半夜三更做美食吃,尤其是居然三天兩頭用平底鍋煎牛尾,拍視頻,嚓嚓嚓的油煎聲,似乎鑽到鼻子前的牛肉焦香味
  • 離家在外,最想念的是媽媽的味道
    那段時間身體不是很好,下了晚自習,媽媽總會熬藥膳雞湯等我回來喝,媽媽的悉心照料陪我度過了艱難的高三。媽媽最拿手的要屬這道香辣兔丁,到成都讀書以後,最想念兔丁,嘗試過幾家,還是媽媽的味道最讓人懷念。現在的目標是好好學做這道菜,以後能做給她吃。看到這碗米粉就知道我是個綿陽人。我家開了家米粉鋪,從小我就是吃媽媽的米粉長大的,每天凌晨不到4點,媽媽就要起來準備食材。媽媽熬的牛肉湯色澤濃鬱,吃過的都說香。
  • 紅燒牛尾
    「春節快到了,趕緊學幾道冬天的暖心美食,過年時好給家人露一手,今天做一道紅燒牛尾。
  • 牛尾怎麼做好吃,紅燒牛尾鹹香軟嫩,番茄燴牛尾好看又好吃
    我覺得你在把你餵的時候應該選擇顏色比較紅亮的,這樣的牛尾是比較新鮮的,接著看一下牛尾的橫切面,如果是比較新鮮的牛尾,那麼上邊會有白色的脂肪,跟深紅色的肉,而且肉跟骨頭的比例是差不多的。還有在選擇牛尾的時候不要選擇比較細的,比較細的牛尾上面的肉比較少,吃起來也不好吃。如果牛尾的表面摸起來比較光滑,沒有粘粘的感覺,那麼這樣的牛尾是比較新鮮的。
  • 牛尾怎麼做好吃?紅燒牛尾,色澤金紅,鹹鮮醇厚,軟爛不噻!
    事實上,無論是紅燒還是燉肉都是不錯的,燉肉更有營養,而燉肉味道可能會更好一點。炒牛尾主要是先將牛尾焯水,除去血沫,再翻炒色澤,再加香辛料炒香,最後加入配菜燉煮至鬆軟入味。一般做法是用牛尾做牛尾湯,不過紅燒牛尾也很好吃!
  • 陝西名菜紅燒牛尾:一道起源於商周時期,極為名貴的菜品
    事有湊巧,此日恰好店裡的牛肉已盡數賣光,後廚僅剩一條牛尾,被店主人燉在鍋裡,準備自己食用。此時千古一帝到來,沒有辦法,老闆只好心驚膽戰地將這條牛尾端出來獻給秦始皇。誰也不曾料到,歪打正著,秦始皇似乎從未吃到過如此美味的牛尾,非但沒有降罪與店主,反而重重賞賜了他。於是此菜經過後代不斷的改良,終於流傳至今。
  • 去鴻賓樓必點的「紅燒牛尾」
    今天的午餐時間,我們一起來到鴻賓樓飯莊和鴻賓樓飯莊副經理趙宇,以及鴻賓樓行政總廚周豔賓一起感受鴻賓樓的鎮店名菜—「紅燒牛尾」,感受老字號在品質追求上的技藝傳承。屠戶說:「哪裡有什麼養生之道,家境困難,每日宰牛後,都將好肉賣與客官,家中老小吃些頭蹄下貨,自己只是啃些牛尾度日。」乾隆悟出道理,回京之後命御膳房以牛尾製成菜。
  • 【美食推薦】紅燒牛尾
    「牛尾段的做法很多,肉怎麼做,它就能怎麼做。今兒我就紅燒吃了,鹹中帶點甜,輕輕一啃肉能脫骨,真是太解饞了。老媽說,其實應該多放點兒湯,再煮點兒麵條,連飯帶菜都有了!哎喲媽呀,不服您不成,您可真是太會過了!」
  • 【拜託了老爸】破鍋裡的紅燒牛尾也有春天
    因為情懷或者習慣,這口鍋做出來的食物總是讓你格外偏愛。狠了好幾次心,扔了好幾口鍋,最後還是留下了它。這口鋁鍋,就是老爸的偏愛。爸媽都已經記不清這口鍋的來歷,幾次搬家,歲月流轉,它依然在我家廚房裡佔據一席之地,擔任著鍋中長老的角色。
  • 西安美食圖鑑之一百九——筷觸骨離香醇厚:紅燒牛尾
    雖說清真名菜落戶西安不過百年光陰,但是紅燒牛尾在全國各地的故事中卻有一個與西安久遠的歷史遙相呼應,「有鼻子有眼有尾巴」地成為「紅燒牛尾」的由來事有湊巧,當日店裡的熟牛肉已賣完,只有店主人燉在鍋裡準備自家食用的十二條牛尾,此時只得膽戰心驚地端上來進獻給秦始皇。誰知歪打正著,在宮中吃遍天下珍饈的秦始皇,從未享用過民間食肆店主人秘制的如此美味的紅燒牛尾,不但不怪罪店主,反而給予了重賞。從此,全國興起了「燒牛尾」之風。人們無不以進食始皇帝誇讚的美食牛尾而備感歡樂。
  • 怎樣做出又酥又嫩的紅燒牛尾,還是需要點兒小技巧的
    我是小菜,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美食是紅燒牛尾。紅燒牛尾,吃一次就忘不掉了,牛肉細膩軟嫩,我覺得比吃牛肉好吃多了。後來聽一個朋友說,吃魚或者其它動物類肉,尾巴是最好的肉,想來也是,尾巴是不斷的甩來甩去的自然它的肉就比較香,細膩。雞脖子的肉質細膩,也源於它的活動度比較高吧。看來是很有道理的了,吃東西不動腦筋好像也不能十分滿意的哦。好了讓我們開動一下腦筋想想紅燒牛尾怎麼做味鮮肉嫩吧。
  • 客家妹私房菜之紅燒牛尾
    牛尾怎麼做好吃?俗話說:人不可貌相。牛尾也一樣,看來不起眼,做菜絕對一流。牛尾是很好的食材,營養價值極高,宜燉食。紅燒牛尾色澤金黃、鹹甜適口、牛尾軟糯、醇香不膩。牛尾補骨湯能補氣補鈣,強壯筋骨。在西餐廳的菜譜上經常會見到以牛尾為主的經典菜餚:牛尾濃湯、紅酒燴牛尾等,說明牛尾在西餐裡佔有重要席位。牛尾的功效與作用:牛尾性味甘平,具有補氣、養血、強筋骨、補精髓的功效。
  • 紅燒牛尾最正宗做法,色澤金紅,鹹鮮醇厚,軟爛不噻牙
    特別是紅燒牛尾,這道菜餚雖然食材很普遍,但是在家裡烹飪的卻比較少,那做出來可以說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出鍋老遠都能聞到香味。那麼這時候肯定有人好奇了,既然紅燒牛尾這麼美味,那到底應該怎麼烹飪呢?其實紅燒牛尾和其它紅燒菜做法都差不多,只是在去腥這方面要多下些功夫,因為牛尾相比於其它食材,它的腥味比較重,一般稍微不留意出鍋就會非常的腥。特別是在前期焯水的時候,一定要把食材焯透才行。
  • 來介紹一下紅燒牛尾,我們這次要製作紅燒牛尾巴的工具,特別簡單
    這一次我們來介紹一下紅燒牛尾吧,我們這次要製作紅燒牛尾巴的工具,特別簡單,就是用我們平時做飯的電飯鍋來做出一道美食。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電飯鍋,我想說的是,電飯鍋大家只要在家裡做飯的,都挺了解的了,我們煮飯就是在中間那個飯槽裡煮的,把洗好的米飯加入適量的清水放進去。
  • 紅燒牛尾的做法
    數九寒天的必備暖心菜~By 劉青山用料牛尾 500g胡蘿蔔 一根番茄 2個香菜 一撮姜 3片蔥白 一段蒜 2瓣八角 2個桂皮 一小塊香葉 2片老抽 50ml糖 15g油 50g鹽 4g味精 少量水 800ml黑胡椒 適量大棗 2粒
  • 日式吃飯哲學:學會「每一天都要好好吃飯」
    離家在外,得到最多的關心就是家人的「早飯吃了嗎」「午飯吃了嗎」「晚飯吃了嗎」,比起其它,她們更關心我們是否吃飽喝足。在我的家鄉,相識的人在路上相遇,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吃了嗎」。這看似簡單的問候方式卻是一朝一夕累積下來的生活方式。
  • 牛尾好吃這樣做,酥爛濃香味道不錯
    牛肉是秋冬季節最滋補的一種肉類食材,在牛身上除了牛裡脊和牛腩之外還有一個部位的肉是活肉,吃起來特別的香嫩有啃頭,它就是牛尾,你想想,那個部位成天搖來晃去的,肉質能不活分嗎?今天咱們就用它來做一道紅燒牛尾,不僅味道好吃,還十分的滋補哦…先將買回來的牛尾用冷水泡上一會兒;把胡蘿蔔切成滾刀塊;把牛尾剁成段,冷水下鍋倒入料酒焯一下;炒鍋中倒少許油,放入蔥、姜、花椒、八角、桂皮、香葉爆香,然後放入牛尾,倒入一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勺料酒、一勺蠔油、幾粒冰糖、一罐啤酒、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燉上一小時;最後放入胡蘿蔔再燉上
  • 1人食午餐,我準備了2道菜,網友:一個人吃,用吃這麼好?
    1人食午餐,15分鐘就搞定2菜1主食,網友:真會吃! 老公出差,午餐我準備了2道菜,網友:這才是生活! 很多孩子去外地上學或者上班以後,爸爸媽媽在家裡吃飯的常態就是隨意湊合點,就倆人吃飯,不餓就不吃了。
  • 湖言湖語 | 國慶來了,你回家必吃的「媽媽的味道」是哪一道菜?
    (在角落裡默默地哭一會)每次回家必做的事,除了和父母好好地聊聊學習、生活以及參加好友聚會之外,也就只剩下吃吃吃吃吃吃吃喝玩樂了。其實要我回答回家必吃的那一道菜我是回答不出來的,畢竟我都想吃呀!@匿名好久沒見的大盤雞、拉條子、炒米粉還有饢,無比懷念這些曾經吃到快吐的家長味道。更想念的是媽媽做過的每一道菜,吃了那麼多年早已習慣。以前並不覺得這些有多麼重要,但只有真正離開家才發現原來這就是家的味道。
  • 老公出差,午餐我準備了2道菜,網友:這才是生活!
    很多孩子去外地上學或者上班以後,爸爸媽媽在家裡吃飯的常態就是隨意湊合點,就倆人吃飯,不餓就不吃了。宋宋覺得,不論孩子在不在家,都要好好待自己,要學會愛自己,這樣外出的親人才不會擔心和掛念!老公最近出差了,每天孩子上學以後,中午就我一個人吃飯,宋宋雖然一個人在家,但是我從來不會委屈自己,家人都在我會多做幾個菜,家人不在我會少做幾個菜,依舊吃的很好。今天午餐想吃麵了,於是花了15分鐘做了2道菜、1碗雞蛋面,順手拍了幾張照片發到了微博,沒想到好多朋友都留言:真會吃,老公不在家吃飯可虧死了!還有網友說:這才是生活呀!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